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何长辉  秦裕芳 《安徽史学》2002,3(4):77-79,84
陶行知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内核是革新,主要表现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今天探讨陶行知教育革新观,对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烨 《神州》2013,(35):293-293
陶行知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的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生活论”教育理念继承了卢梭、斯宾塞、杜威等人的教育思想,对当时中国的教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深入剖析陶行知“生活论”的主要观点,结合当下的教育现状,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教育理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晓青 《神州》2014,(9):233-233
开展创业教育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职业学校应把实施创业教育视为教改的主攻方向,要办出具有独自特色的创业教育,就要以陶行知思想为指导,实现职校学子真正意义上的职业与创业的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4.
陶行知与胡适都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俩不但同乡、同龄,而且都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得意门生。他们的教育思想有共同之点,亦有相异之处。如在教育理论上,他俩都师承杜威,但取弃有异;在普及教育方面,都积极提倡,但观点分歧。可贵的是在提倡白话文和开放高校女禁方面,他们的观点竟是如此一致。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是众所周知的教育家,他在音乐艺术教育方面的贡献却鲜为人知。阐述他的音乐艺术教育观,即艺术教育是大众的教育,其目的是美化世界、激发创造力,通过创造主体的集体合作,创设艺术环境氛围,最终塑造学生真善美之人格。陶行知进行了广泛的社会音乐教育实践,晓庄师范和育才学校即是典范;此外他还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富有激情、颇具时代感、有教育意义的歌曲。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内涵丰富,与当前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旨完全一致,为使体育课堂教学增添时代的色彩和生活的活力,激励学生开拓生活视野,挖掘生活内涵,在追求美好生活中提升自己的生活境界,培养良好的个人品德,获得自身的健康发展,必须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情境、教学场地器材、学习方式及课外延伸诸方面加以改革性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7.
爱国民主人士陶行知先生是一位没有办理入党手续的共产党员.这是得到中国共产党认定和社会公认的.本文从哲学思想、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等三个方面,来探索这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思想发展过程.然而这种世界观的转变是有深刻的原因和特定的历史条件及时代背景的.  相似文献   

8.
本文所选取的考辨对象是南宋著名文学家和文献学家尤袤。本文之立意,是想通过相关的文献考索纠正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其生卒年界定的谬误。  相似文献   

9.
兰军 《安徽史学》2006,1(5):69-74
在中外教育交流和冲突中,陶行知积极主张中国教育要参与到国际教育运动中去.他充分利用国际教育会议这一舞台向世界推介中国教育,以使中国教育在世界文化中不仅有一席之地,且要为其作第一流的贡献.陶行知向国际教育会议提交的报告都是其本人亲自参与的改造中国教育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活动,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相似文献   

10.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1891—1946),出生于安徽,早年投身教育事业,后为革命奔走以致积劳成疾,于1946年病逝,年仅55岁,殊为可惜。陶行知最早注意到乡村教育问题,一生不遗余力推动平民教育,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宋庆龄曾经评价他:"陶行知堪称‘万世师表’。"其实,陶行知还有更为  相似文献   

11.
陆勇强 《安徽史学》2003,(4):107-108
清代安徽的五位诗人梅庚、方拱乾、石庞、吴盛藻、姚孔(钅闰),他们的生卒年,迄今未见有发明。本根据相关的献资料,对此遂一进行了考述,有助于清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释“九族”     
文章从考释“九族”在今古文经学中的差异入手,对中国古代氏族、家庭制度进行了详尽的考证,为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提供了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13.
关于随园的沿革,近年流行一说,谓南京乌龙潭东侧为明末清初吴应箕园林,清康熙间成为“曹雪芹家园”一角,后归于 赫德,称 织造园,后为袁枚购得改称随国。本文针对此说,引用诸多文献进行考辨,提出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4.
贾熟村 《安徽史学》2003,(1):63-68,9
陈玉成拥有一个庞大的集团,他有很高的军事才能,组织了多次打得很漂亮的战役,在重振太平天国事业方面,建立了卓著的功勋。但是,他却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与洪秀全、洪仁玕、李秀成、李世贤及其部将均若即若离,终至于众叛亲离,进而被诱执,被处死,该集团也土崩瓦解。其历史教训也是很深刻的。  相似文献   

15.
武侯祠内保存了大量传统化的精髓,有许多内容还有待进一步发掘。本就武侯祠的始建年代、古建筑中涉及的原始宗教、神话内涵等五个问题,作了一些考证。  相似文献   

16.
关于<逸周书·度邑篇>中的"有夏之居",目前学术界的一种观点认为是指周人的居地,并非夏后代之居;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有夏之居就是夏后代之居.本文认为,从<逸周书·度邑篇>的文法和考古资料视之,<逸周书·度邑篇>中的"有夏之居"都应该指夏人之居,而非周人的自称.  相似文献   

17.
汉代上计制度论考──兼评尹湾汉墓木牍《集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尹湾汉墓简牍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其中一批是西汉时期郡县级行政档案,记载有西汉后期东海郡的社会、经济概况,对于研究汉代的上计制度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依据这批珍贵的史料对汉代上计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陈业新 《安徽史学》2003,(4):105-106
作为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之一的秦嘉,其所属籍贯在两汉献中留下了几种不一的记载,即陵人说、广陵人说、淩人说、东阳郡人说和淩人说。本通过对诸记载的考证与辨析,并将有关献记载与之相印证,认为秦嘉当为淩县即今江苏省泗阳县人。  相似文献   

19.
秦庶长考     
庶长为先秦时期秦国所独有的官爵称呼。与左庶长、右庶长这些明确为爵称不同的是,庶长自出现至昭襄王初年,均为官称,且与晋国“公族大夫”类似,多为宗室之人担任。孝公前,庶长一度把握秦国大权,操纵国内君位继承。孝公时,秦王开始任用异姓削弱庶长权力。惠文王四年秦国设相,文武分职,庶长逐渐沦为单纯的军事统领。昭襄王初年,庶长被“将”代替,从秦职官序列中消失。庶长地位的迁移,体现秦官制及君权演变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