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海雪原雪原雪乡雪国,无穷魁力凭雪塑;林海林韵林风,不尽生机赖林成。  相似文献   

2.
朱万章 《收藏家》2003,(1):50-54
楹联最早始于五代,后蜀孟昶在桃符版上所题之“新年纳余庆,嘉年号长春”被认为是目前所见最早的春联。两宋时期,人们已开始将其题在楹柱上。但真正书于纸质绫绢上的楹联法书,从传世的墨迹看,最早可追溯到晚明。在社会上盛行,则是清代中期以后的事。千余年来,作为春节的主要文化象征和文人雅士的笔墨游戏之一,“楹联”(春联)一直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广东省博物馆所藏明清以来书画多且精,其中楹联法书有近千件,主要包括这一时期的著名书画家如德清、梁佩兰、庄有恭、黄慎、吴荣光、黄培芳、王文治、林则徐、汪琼、罗岸先、杨守敬、谭延闽、熊景星、彭泰来、何绍基、邓石如、陈鸿寿、戴熙、刘华东、龙  相似文献   

3.
高启新 《收藏家》2007,(5):59-66
“千门万户疃疃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意盎然又一年。张灯结彩的喜庆里,从正月初一至十五,一场以历代名家楹联为主题的展览在温州博物馆拉开帷幕,为新春佳节送上一场别开生面的视觉盛宴。  相似文献   

4.
王广汉 《江淮文史》2002,(2):114-117
被称为“当代草圣”的林散之逝世时,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曾亲笔为他写了一幅挽联:  相似文献   

5.
京剧是我国四大国粹之一,与之紧密相关的戏台楹联又源远流长,其中妙联趣对数不胜数。从内容讲,或就戏说戏,或借古喻今、饱含哲理、警言醒世、蕴意深邃,起到了移风易俗、寓教于乐的作用。在形式上,其中佳作可称对仗精巧、天衣无缝,令人称绝。楹联作上白帝王公卿,  相似文献   

6.
梁宅是杭州遗存的一处名人故居,宅主梁肯堂是一位清代名臣,官至兵部尚书、漕运总督。他一生为官40余年,勤于为民、廉直节俭。文章通过对梁宅楹联匾额的解读,了解宅主自然、真实的生活状态与品格情感,挖掘其具有地域意义的人文历史与内涵。  相似文献   

7.
郭琳 《福建史志》2001,(3):63-64
19世纪中叶,生活在福州“三坊七巷”之一黄巷的梁章钜,是一个“无书不读”.一生勤奋读书.勤奋著述的“八阁硕懦”。林则徐说,在当代,“仕宦中著撰之富,无出其右”(《梁公墓志铭》)。  相似文献   

8.
明红 《文史月刊》2003,(5):15-16
邓小平故居为三合院式建筑,青石地板,有两个蓝球场大。无数游人都被故居的楹联所慑服。正堂屋门前,挂着四川著名作家马识途1983年撰写的楹联:“扶大厦之将倾,此处地灵生人杰,解危济困,安邦柱国,万民额手寿巨擘;挽狂澜于既倒,斯郡天宝蕴物华,治水秀山,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此联语字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中国迎新春必有“联语”,过元宵必有“谜语”,这两种文化现象充分体现了汉字的神妙,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相似文献   

10.
左宝 《文史月刊》2002,(12):23-23
孩提时,就曾听长辈们讲述过五台山上杨五郎出家的故事和康熙皇帝寻父的轶闻。五台山在我心中很早就成了神圣的向往。但半个多世纪之后,我才有机会朝拜这个佛教圣地。  相似文献   

11.
许筱言 《神州》2011,(2):56-61
楹联是题写在楹柱上的对联,也称楹贴,俗称对联、对子、联语等。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雅俗共赏的传统文学艺术形式,是博大精深的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的一颗宝贵的明珠。它讲究对称平衡、音韵和谐,充分地展示出了汉语的对称美和韵律美。楹联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在其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艺术规律,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成为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楹联习俗在华人乃至全球使用汉语的地区以及与汉语汉字有文化渊源的民族中得到传承、流播,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有着重大价值。春联是楹联中的一种,贴春联是春节文化中的一种重要的习俗。一年又一年,本文值此新春佳节之际,重温楹联习俗,以供读者赏析。  相似文献   

12.
孔庙是中国古代祭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场所。作为传播儒家文化的载体,她的历史厚重深邃;她的文化博大精深。她的建筑精美绝伦,在中国历史文化的长河中,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建筑上的匾额和楹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新民 《南方文物》2003,(3):95-96,89
匾额和楹联是中国文学独特的表现形式,我们常见的是将匾文和联文用木材制作悬挂在建筑上,或者用砖雕石刻镶嵌在建筑上,也有直接雕刻或油漆在建筑上,成为建筑装饰的一部分。从匾额的“额”和楹联的“楹”字看,好像就是建筑的构件,可以称它  相似文献   

14.
对联,是中国文艺园地中独有的一朵奇葩,俗称对子、帖子,贴于门柱、房柱上的称楹联,后来便泛指对联。新春佳节张贴门庭的通称春联。按用途分,用于婚丧喜庆的对联又称婚联、喜联、贺联、丧联(挽联)。它根据汉字的字形、字意及词性、声韵构成,讲究遣词准确,造句精练,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格律严谨,寓意深刻。对联的发展源流,和南京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万新华 《南方文物》2014,(4):174-178
<正>乾隆十四年(1749年),郑板桥(1693~1765年)就任潍县知县的第四年,经年失修的潍县城西城隍庙在某日的大雨中倒塌了。郑板桥在视察之后,建议修缮,得到了乡绅们的附和、资助。三年后,城隍庙修葺一新,作为县太爷的郑板桥于乾隆十七年五月作成《新修城隍庙碑记》志其事,并由司徒文膏勒石(城隍庙碑,190×80厘米,现藏于山东省潍坊市博物馆)。南京博物院藏郑板桥《重修城隍庙碑记》(纸本,行书,22.3×18.3厘米,12开)乃《新修城隍庙碑  相似文献   

16.
<正>郑燮(1693—1765),清书画家、文学家。字克柔,号板桥(郑板桥),江苏兴化人。早年家贫,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后因助农民胜讼及办理赈济得罪豪绅而罢官。做官前后均居扬州卖画。擅画兰竹,以草书中竖长撇法运笔,  相似文献   

17.
甲秀楼位于贵阳市城南,在南明河浮玉桥畔的一块巨大的鳌矶石上。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这是一座三层三檐四角攒顶的木结构阁楼,总高22.9米,底层以十二根石柱托住檐角,四周以白色雕花石栏围护,显得端庄而又秀雅。自从甲秀楼建成以后,它就成了贵阳市的标志,贵阳市的象征。也许有人会问:贵阳市的文物古迹多矣,何以只有甲秀楼能成为这座城市的标志和象征呢?答曰:因甲秀楼灵魂影响历史、感动社会的缘故。在中国,在世界上,许多名胜古迹都是有灵魂的,其影响都是深远的。我曾登过岳阳楼,当天正遇上霪雨霏霏的天气。我凭栏远眺,看到了“衔远山…  相似文献   

18.
清代扬州八怪之首的郑板桥先生,可谓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但他却仅仅官至七品,最后且落得个摘去乌纱的革职处分。其实,人们大可不必为板桥先生惋惜。板桥先生的不幸,又恰恰是中国书画史、文学史之大幸。在中国历史上,不能没有郑板桥这个名字。而板桥先生别出心裁的润格,更耐人寻味,它对书画作品艺术价值与市场价值的最终实现颇有启迪。  相似文献   

19.
葡萄牙里斯本的Medeiros e Almeida博物馆,虽然规模不大,但其中的馆藏文物却弥足珍贵,尤其以东方艺术品居多。2019年夏,应馆长Maria Mayer女士的邀请,我赴该馆考察了中国清代康熙五十五年(1716)所制的两件石磬,并对其进行测音。何以考察这两件磬,还要追溯到我发表的一篇译文《18世纪欧洲的中国乐器及乐器演奏家》[1]。  相似文献   

20.
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马君武先生(1881-1940),曾留学德、日等国,所学均是化学工业,曾获德国柏林大学工学博士。但其国学有深厚的根底,他又是名诗人、翻译家,楹联对他来说,可说是“游刃有余”的余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