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子地"是中国民间故事很常见的一个类型。借鉴文化记忆的理论,从中国政治文化传统中的"正统论"入手,尝试分析该故事类型作为一种"神话化的历史",如何深刻地反映了民间社会的双重文化记忆,即"作为顺服的回忆"和"作为反抗的回忆"。而风水术数作为一种象征文化系统或知识—实践体系,参与阐释和传达了中国"大一统"政治思想传统,进而左右了中国人在"事生事死"活动中的历史心性、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敦煌文献中出现的"凌迟"、"陵迟"一词为讨论对象,考察分析它们在不同文本中使用的情况、含义,并进而探讨了作为一种酷刑的凌迟的定名与起源问题,认为作为"剐刑"、"脔割"的代称的"凌迟",至迟在唐代中晚期已出现.而非通常所说的五代或辽.  相似文献   

3.
秦晓 《炎黄春秋》2015,(4):81-82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混合所有制"确立了国企和国企体制下一步改革的目标,实施这一改革需要厘清它的涵义和内在逻辑,并在几个基本问题上取得共识。一、什么是"混合所有制"所谓"混合所有制",在微观层面讲即是"股份制"。在当下中国的政策含义应是开放民企进入国企控制的一些领域或扩大国企民营化的成分。之所以将之视为所有制的改革是因为中国的国企是计划经济体制的遗产,在计划体制下国企作为全民所有制单位,人民公社作为集体所有  相似文献   

4.
西周、春秋时期民俗观及其在战国时期的流变整体呈现从"谨俗"到"顺上"的演变逻辑。这一演变主要体现为以下四方面:民俗主体的变化、王权与民俗的上下关系、民俗的地域性以及民俗作为社会管理手段。这一演变的本质是王权主义对民俗观的改造。这一改造一方面是民俗功用的历史变化;另一方面,也是民俗作为一种"拟权"的"文化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张慧 《民俗研究》2014,(6):115-123
嫉妒(envy),在人类学里往往被看成一种社会控制机制,是对社会或道德违规行为的集体惩罚。国内学界对于嫉妒的讨论多停留在1980年代的红眼病以及1990年代的仇富心态上,缺乏在田野基础上对羡慕、嫉妒、眼红等一系列概念的深入分析。同样,研究的难点在于一般的汉族社会并没有像巫术、邪恶之眼(evil eye)等清晰表达嫉妒的实践。但是,"眼红"作为一种道德话语还影响着乡村社会的实践,也体现在"如果我得不到,谁也别想要"的行动破坏力上。可以将华北A村——一个近年来靠铁矿开采迅速发展甚至使一部分人"一夜暴富"的村子作为实例,来分析"眼红"是如何作为一种道德/行为工具来应对村庄中急速社会变迁的。  相似文献   

6.
历史文献中对食词义有二:一作普通词,指"面对食物"或"共同进餐";二作历史专用名词,特指古代皇宫内部宫女与太监之间,甚至宫女与宫女之间结合成"夫妇"的特殊历史现象。在历代史书中,"对食"大多是作为普通词出现在文中,在没有特别的证据下,对"对食"的理解不宜作为第二种情况处理,以免流于荒诞。  相似文献   

7.
作为旅游者在目的地进行的不可或缺的活动,饮食消费既是满足旅游者基本需要的行为,也是旅游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旅游学界对旅游者的饮食消费关注较少。基于此,本文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旅游者的饮食消费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旅游者的饮食消费主要受"文化象征"、"基本需求"、"人际关系"和"健康考虑"等因素的影响,且这些因素在旅游者的个体特征上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同时,当旅游饮食消费作为一种日常延伸的支持性体验时,其明显受到"基本需求"和"健康考虑"的影响;而作为一种颠覆日常的高峰体验时,受"文化象征"和"人际关系"的影响较大。基于旅游者的饮食消费体验,提出"旅游者的自我矛盾"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瑟演变初探     
刘晓 《南方文物》2013,(2):201-204
瑟作为古代最早的弹拨乐器之一,在《诗经》中已有记载:"琴瑟友之"、"鼓瑟鼓琴"等。《战国策》载:"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蹋踘者。"足见当时瑟在民间已非常盛行。古代文人墨客更是把瑟作为题材来源,将情感融于瑟中,有钱起的"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更有李商隐的"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  相似文献   

9.
诗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具有独特的形式和内涵。诗具有一定的节奏和韵律,一向被人们认为是"带有音乐性的思想"。诗词作为一种最集中、最精炼的一种文学样式,对语言艺术有特别严格的要求,因此,"读诗难,写诗难,译诗更难。"本文列举了大量的事例,探讨了诗歌翻译艺术美再现的问题,即在诗歌翻译过程中,如何再现原作的艺术美,也即如何传达原作的"意美"、"形美"和"音美"。  相似文献   

10.
作为阐明"礼"的作用和意义的儒家思想的汇编,《礼记》主张要行"礼"、修身养性,即做君子之人,行君子之行,言君子之言,并使之成为一种道德自觉。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主体部分尤其是它的"礼文化"在构建人与人的和谐、建设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郑天华诸多"开先河"的记录,将让他青史留名。在加拿大华裔参政史上,被誉为"一代英杰"的郑天华是一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知名人物。作为华裔参与加拿大国家事务乃至投身政坛的先行者,在其多姿多彩的人生经历中,郑天华创造了许多"开先河"的纪录:他是加  相似文献   

12.
"商机无处不在。参得透、看得准、抓得住,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总结自己的创业心得时,安阳建庄化塑公司总经理郭建庄深有感触地说。作为白手起家打天下的创业者,郭建庄在当地化工市场算是一个颇有名气的成功者。他牢记"识时务者为俊杰"的古训,每每把握大势,捕捉商机,先人一步。正因为这"一步"  相似文献   

13.
周瑞娜  杨梅 《神州》2013,(18):17-17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伤痕文学"渐渐兴起。在"伤痕文学"这一文学浪潮中,作为生力军的知青作家们以其亲历性的经验和独特的视野对与自己命运相似的知识青年进行观照,写出了他们的尴尬处境。作为一个始终关注知青命运的作家,叶辛以其写实的风格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个鲜明生动、处境尴尬的"局外人"形象。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历史     
"历史"一词,起源于希腊语historia,意为"研究知识和通过研究获得的知识"。历史作为研究对象,被大致"切割"成两种形状,一是作为主流的"断代"划分,即将历史分隔成"线状"的古代、中古、近代、现代;二是非主流的"片状"划分,如将世界各区域划分为"文化"或"文明"进行考察的"文化(文明)形态史"。历史研究有三个必备要素,即史实、史料、史家。由于史家必须通过史料认识历史,因此史家治史所采取的基本态度,一是"叙述",一是"解释"。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宗法性的政治体制的"封邦建国"、"封国土,建诸侯"的"封建",和作为一种社会形态的"封建"是有根本区别的.<"封建"考论>对侯外庐先生"语乱天下"一语的引用,是不全面的,因而并不符合外庐先生本意.中国秦汉以后直至明清的社会,符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封建社会的特点的论述.  相似文献   

16.
一位85岁的老人,在风烛残年之际,居然打赢了一场长达5年的"国际诉讼",在东京先后两次胜诉,告倒了日本一出版社和两名日本人。这是关于"南京大屠杀"在日本的首次胜诉。笔者作为一名与该案有密切联系的"当事者",经历了这场"国际诉讼"的前前后后,特撰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从1959年到"文革"后期,一种将鲜鸡血注射进人体的"奇效"疗法蔓延全国。"打鸡血"这一如今人们用来形容某人亢奋、好斗的词语背后,却隐藏着一段令亿万民众为之癫狂的岁月。最早将"打鸡血"作为条目收集到书籍中去,还是在"文革"后期。下面的这段文字介绍显然较具代表性——鸡血注射在皮下肌肉(而非静脉注射)里,液体蛋白进  相似文献   

18.
对民俗的行动主体、语境、表演和表达动力的强调所代表的民俗学理论转向,可以理解为一种正在发生着的、面向民俗本身的"意义"转向。"意义"而非"内容"成为关注焦点,意味着问题意识的变更,即从民俗是什么向民俗怎样的变更,从作为实体的民俗向作为建构过程的民俗的变更,从作为看的对象的民俗向作为看的视角本身的民俗的变更。这一转向,可以促成民俗学在与当代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哲学特别是现象学传统相关思想的对勘中,在基础理论向度上和在面向生活世界的文化阐释与批评中,作出更富启示性的思考,以期获得有效讨论主体性问题、自由与行动问题,以及审美、伦理、政治问题的独立视角。  相似文献   

19.
林艳 《中国土族》2012,(3):11-12
在互助土族自治县,有这样一位藏族老师,他17年如一日默默奉献在土乡大地,用一腔炽热的情和满心的爱坚守在教育战线。虽然他的名字后缀了很多诸如县级"三育人"优秀教师、海东地区"助人为乐"道德模范、"海东好人"等荣誉,但他最为自豪,也让百姓交口称赞的是他作为一名普通乡村教师,给予学生的那份关爱和深情。  相似文献   

20.
文史快车     
正"乌龙"原是一只狗"乌龙"一词最早出现在陶潜的《搜神后记》一书中,是一只狗的名字,狗的主人叫张然。张然的妻子与下人出现了"婚外情",下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想把张然杀掉,而乌龙在谋杀过程中咬伤了下人,拯救了自己的主人。乌龙由此名声大噪,后来人们都喜欢把"乌龙"作为狗的代名词。可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时,香港记者在报道国外足球赛事时经常用"乌龙"比喻把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