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战后50年各国政府对华侨华人实施的移民入境、国籍归化、经济、教、社会等政策,各有特色;东南亚国家比较严厉,美、加、澳、新等移民国家相对宽松,其他国家则宽严不一。不少国家根据国内外形势需要,对华侨华人政策做出了程度不同的调整,有关政策虽然仍因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而不时出现反复,但总的发展趋势是日趋宽松,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存环境逐渐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 ,东亚地区经济 ,尤其是中国与东南亚地区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使该地区成为全世界的焦点。探讨东亚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也成为学术界的热点。学术界在探讨“东亚模式”的时候特别注意到华侨华人在该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东南亚是华侨华人最为集中的地区 ,其人数占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的 80 %以上。数百年前 ,来自中国华南沿海的数百万华人移民 ,历尽艰辛 ,至今天逐渐发展成为所在国经济乃至地区性和全球性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华人成为商业、金融业、制造业、房地产业等诸多经济领域的佼佼者 ,为东南亚各国民族经济…  相似文献   

3.
战后洛杉矶地区新移民对华侨华人社会的影响[美]黄光荣著程晓迪译编1965年的“国籍法案”向来自东西两个半球的大规模移民打开了闸门,从而引发了华人以及其他非欧裔民族移居美国的新移民浪潮。一新移民对洛杉矶地区的影响前所未有的人口变化过去,典型的是美国公民...  相似文献   

4.
20 0 1年 1 2月 9日至 1 0日 ,由广东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广东华侨历史学会联合主办的“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的发展趋势”国际研讨会在广州市花园酒店国际会议厅举行。来自美、加、日、澳、新、马、印尼以及港、澳和中国大陆等国家和地区的 3 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此次大会共收到学术论文 2 1篇。与会的专家和学者就全球化背景下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的发展趋势等主题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论讨。此次国际研讨会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的讨论以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的宏观性考察为主题 ,涉及的内容有 :海外华侨华人社团的发展、国际化趋向 ,地…  相似文献   

5.
新移民:何以新?为何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分析了近二三十年来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东南亚地区出现的华侨华人移民和“再移民”现象 ,对“新移民”的称谓、东道国接收移民的政策、“新移民”与其先辈的不同之处、“新移民”在海外生存和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等进行了探讨 ,并再一次强调了对华侨华人同化问题应有的认识 :既融入在海外的本族群 ,也融入当地的其他族群 ,又保持自己的种族认同  相似文献   

6.
华人移民的数量变化是国际移民学关注的首要问题,也是国际关系学和民族学应当关注的问题。华侨、华人的数量变化涉及中国与华侨、华人所在国的各种因素。中日两国的人口变迁、社会变迁以及中日民族关系的变迁等各种因素都会对日本华侨、华人的数量变化产生重要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这些因素有主次之分、大小之别。  相似文献   

7.
20 0 5年 1月 7日 ,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和中国华侨历史学会邀请丹麦哥本哈根大学亚洲研究系朱梅 (MetteThun)博士发表题为“华侨华人在丹麦的移民历史和生活情况”的演讲 ,分析和报告华侨华人在丹麦的生活现状、人口概况、移民历史以及丹麦华侨华人在当地的经济活动和发展趋势等。朱博士指出 ,学者们通常强调中华文化是东南亚华侨华人成功的重要因素 ,华侨华人特有的勤劳、朴素与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是他们在海外赖以谋生和发展的基本信念 ;正是因为中国文化和中国语言 ,华侨华人很容易适应国外的新环境 ,在工作方面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8.
程希 《民族译丛》2006,(5):30-37
在对华侨、华人的研究中,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一直是基本的出发点和主要的关注点。在考察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时,侨乡是考察和理解华侨、华人“特殊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和参照坐标。这不仅因为侨乡是华侨、华人与中国进行经济合作的主要区域,是海外移民影响祖籍地社会、文化的“独特风景线”,还因为侨乡研究是透视华侨、华人与中国关系的实证性研究。虽然海外移民并非中国特有的现象,但侨乡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海外移民的产物。  相似文献   

9.
欧洲华侨华人社会的现状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洲华侨、华人估计有150万左右,①其中大约五分之三集中在西欧诸国。战后,西欧诸国从移民输出国转变为移民输入国,50年来共接纳各类合法移民2000万、难民400万。其中,来自中国以及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中国人、华裔移民约100万,占全欧外国移民总数的4%。②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巨变,战后欧洲华社发生了“量”与“质”的变化。不仅华侨华人人口增加了百倍,而且其成份、文化特点、职业结构等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 欧洲华侨华人社会的形成与成份  (一)欧华社会的形成据史料记载,17世纪即有中国人自陆路赴欧洲…  相似文献   

10.
2006年3月21日,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和中国华侨历史学会邀请日本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教授、亚太研究中心主任纪宝坤博士在北京华侨大厦做了题为“从2001年澳大利亚人口普查来理解澳大利亚华裔群体”的学术讲座。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北京华文学院、国务院侨办等相关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国华侨华人历史研究所和中国侨联机关的有关人员共20余人出席了学术讲座。纪宝坤教授首先对澳大利亚华裔社会的形成和澳大利亚人口普查资料的背景做了简单的介绍。他认为,二战前澳大利亚主要由欧洲的白人移民组成,其中主要是英国移民的后裔。二…  相似文献   

11.
神户华侨华人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1970年代初以前是起步阶段 ,1970年代初至1980年代是进展阶段 ,1990年代是重要发展阶段。半个多世纪以来 ,随着日本社会和国际社会的变化 ,神户华侨华人研究从学者的个别研究发展到设定课题的专题研究 ,并进一步扩大到共同研究和国际交流 ;研究领域从历史学扩展到多学科、跨学科研究。今后的研究重点应加强对社区与区域、新老华侨、日本与其他国家华侨的比较研究 ,加强从移民角度及地域特色角度研究华侨文化及其变迁 ,加强对新华侨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学术界在民国侨务政策、侨务工作方面的研究对象主要是侨委会,对于海外部仅粗略涉及的现状,依据相关档案及其它文献资料,对国民党海外部的沿革、职能、其侨务工作实绩及与侨务委员会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做了分析和阐述。认为国民政府的侨务委员会与国民党海外党部从党政两个权力系统推展侨务工作,二者分工合作,相辅相成。抗战前,以侨委会为主;抗战爆发后,特别是太平洋战事发生以及日本推行南进政策后,以海外党部为代表的党务系统在侨务工作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1931-1945年日本侵华时期,南洋华侨精英以辛亥革命为资源、以双十国庆为契机,广泛开展救国宣传和社会动员,发表政见和救国主张,在激发侨胞爱国情怀、增强侨众凝聚力方面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此过程既强化了辛亥记忆,传承了革命精神,也使辛亥遗产成为华侨参与抗战的重要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4.
针对近年来移民回流现象,用抽样调查的定量方法,对回浙定居华侨的人口社会学特征进行了归纳;对影响华侨回国定居的经济、政治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当前华侨回国定居主要是为了恢复国内户口,方便经商、读书和生活等,其本身还具有很强的国际流动性。我国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实施积极的华侨回国定居政策,以顺应经济全球化和人权保障的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15.
论十九世纪东南亚华人秘密会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七世纪秘密会党传入东南亚各国 ,十九世纪发展达到了顶峰。随着华人秘密会党势力的增强 ,各殖民政府对华人秘密会党的政策也随之发生了演变 ,这种演变是视其殖民统治需要的变化而变化的。华人秘密会党组织作为华人社会中的一种社会现象 ,在华人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是广泛、深刻的 ,其地位是特殊的。  相似文献   

16.
以近代日本在成为亚洲主权国家过程中经济方面的经历为线索,将居住在神户的华侨和印侨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华侨通商网络在20世纪30年代得以扩展、1940年后衰退的原因;简述了30年代起印侨通商网络的显著发展;揭示了欧洲近代帝国主义的本质与亚洲华侨、印侨通商网络的形成与扩展间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抗战时期中国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在国民政府的吸引和爱国热情的激发之下,东南亚广大华侨积极回国投资支援大后方建设,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对东南亚华侨在"大后方"投资的情况作了基本概述,对其投资的原因以及侨资企业的最后走向作了简单地探析,最后总结了其对"大后方"投资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Since the reforms that began in 1979,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 has been marked by four major policy initiatives: the re-integration of the Chinese economy with the global economy, the decentralization of economic decision making away from the central state to lower levels, and, especially in the coastal regions, the shift away from subsistence agriculture towards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increasing commercialization. In this article, the effects of the reform policies a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the economic core of the southern Chinese province of Guangdong. Closely proximate to Hong Kong, with many Overseas Chinese connections, the province was given opportunities to innovate within the new policy option and has been marked by rapid economic growth.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impact of industrialization, commercialization, and globalization in four contrasting areas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in the 1980s and 1990s. At a general level, what McGee has called desakota zones have emerged and follow a development process which is similar to that observed in parts of East and Southeast Asia in the 1970s. When examin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illages and localities, the blending of government policies, geographical location, and market forces with an array of local social values has resulted in separate and distinctive patterns of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9.
包括港澳台资本及东南亚等地的华人华侨资本在内的海外华资,一直是中国外资引入的主力军,对中国大陆,尤其是广东侨乡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以广东侨乡为例,论述了海外华资对侨乡的投资进程,并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出发,试对这一资本流入进程进行理论阐释.而且,通过对广东侨乡的分析,探讨海外华资投资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效应.  相似文献   

20.
作为海外华人研究领域的重要奠基人和开拓者,王赓武教授的治学方法对其研究以及该学科的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结合王教授的成长经历与学术训练,探讨他由治中国古代史入手,转而侧重研究中国—南洋关系史以及东南亚华人史的时代背景及其学术含义。本文认为,坚实的中、西学术训练为他的学术生涯的成长奠定了基础,并成为他转入海外华人这一新兴领域的桥梁;而战后东南亚激剧的时代变迁则促进王教授的双重学术视野的形成与发展。这一双重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中国与东南亚的交互相映作为研究的切入点;自我与社会的双重关怀以及参与者和观察者的双重身份作为学术研究的参照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