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四章 山东趣话 针尖对麦芒 邻县上林张鹏展,早年在宾州书院从师刘定逌。那时,刘定逌见张鹏展聪明好学,又言行俱恭,便称他为得意门生,悉心教海。过了多年,张鹏展学问大进,3年几考,中举人,得进士,后来殿试,又进翰林,在京师当上京官要员。张鹏展对刘定逌早年教导,感激万分,尊称恩师,书信不断。  相似文献   

2.
第二章诗联怪杰今科解元谁刘定少年英敏,奋志读书,未满20岁,县考府考,都取头名,文才出众,名传州府。许多人都说他少年得志,来年中举是无疑了。可是过去3年又3年,却没听到声息,大家觉得奇怪,外处人便说聪明人多夭折,恐怕是死了,可惜,可惜。县里人见到他,便心焦问道:“屈才,屈才,怎么不出去考举?”刘定则笑道:“考了,考了,自己拙才,名落孙山是了。”不知情的人后来一查,才知道刘定一生以看书为快,不想当官走甚么仕途,早年便想和书友筹谋,经营个书摊,趁便得饱书欲。只因家底贫薄,筹不起本钱,没得如愿。说到考举,…  相似文献   

3.
第三章玩世不恭坐轿刘定上京考进土,名登金榜.后来殿试,又点翰林,进了翰林院庶常馆,进修学问。外地人初到翰林院,一听说乾隆皇帝如何专横自封,残忍无道,就如谈虎色变,心寒胆落,怕得不敢哼个不字。刘定追却不然,每遇事不平便牢骚怪话,持争正气,常心道:“有棍打得蛇,有理打是爷.”大家听他这样吃,好比船上打架,岸上害怕,替他怕得身子发麻。有的摇头,便说,这南蛮人真不懂得命贵,要么,就是个癫子了.刘定追听了,既不做声,也不收敛,有气照发,有活照波。一次听说乾隆皇帝出巡回来,轿马行伍快进城门,下了大雨。满地派…  相似文献   

4.
廖善维 《广西地方志》2022,(2):26-29+35
刘定逌是清代壮族文士群体的代表人物,有关他的生平研究相对滞后,存在不少讹误及有争议之处。通过考辨,可知刘定逌从翰林院散馆及授职翰林院编修的时间应为乾隆二十二年五月。刘定逌从翰林院休致的时间是在乾隆二十三年,原因为翰詹大考成绩不佳,并非“得罪于和珅”。刘定逌曾两度担任桂林秀峰书院山长,第一次的时间为乾隆四十年至乾隆四十三年冬,第二次则起于嘉庆元年。  相似文献   

5.
刘定過佚事     
刘定過佚事黄全安乾隆年代壮人刘定,字叙臣,号灵溪,武缘县葛圩(今葛阳)人。乾隆十三年(1748年),28岁的刘定,赴京参加会试,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他以才华出众,性情耿直,不趋炎附势,被和坤革职归乡。事情是这样的:过去翰林们见掌院都行棋手礼。和坤掌...  相似文献   

6.
施培毅同志不是诗人,以前在《安徽日报》社一起工作的时候也没见他写过诗,只知他酷爱读书,手不释卷,对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样样都欣赏,文化底蕴深厚,文史知识丰富,是个才华横溢的大脑袋才子。最近看了他在临终前几天出版的《文革打油诗存》(香港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才知道他不仅是个老记(者)、老编(辑),而且还称得上是位诗人。施老培的诗是在“文革”的特定条件下产生的。正如他自己所述,被关在“牛棚”里,无书可读,无任何娱乐可言,便同邹人煜等“棚友”,比着背诵诗词,于是产生了“与其借古人之杯酒浇自己之块垒,何如…  相似文献   

7.
今年7月14日上午,又是溽暑凌人的一天,忽接谢璋老先生9日函,惊悉吾友诗人潘毅猝然去世,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他才64岁,无妻室儿女,只有一位姐姐,可谓身后萧条。他带着一身的迂、一身的傲、一身的油汗和一身的诗才,没有告别任何人,静悄悄地便走了。作为一个普通的工人,写了那么多诗词并被收入各种集子,潘毅也可算是一位有成就的诗人,他确也在广州享有诗名。  相似文献   

8.
舒瞻一事     
舒瞻 ,字云亭 ,他塔喇氏。满族。辽阳人。清乾隆四年 (1739年 )进士。历任桐乡、山阴等县县令 ,乾隆十九年 (1745年 )曾任乍浦 (今浙江省平湖县境内 )理事同知。舒瞻善诗 ,著有《兰藻堂诗集》。倍受评家称赞。舒瞻爱诗 ,并爱诗及人 ,对能诗者便给以多方关怀与帮助。浙江桐乡有一位名叫魏荇舫的人。他虽然能诗善赋 ,但嗜酒 ,少学浮屠氏之法 ,即赌赙 ,不安净业。县令吴某非常生气 ,认为他败坏了读书人的名声 ,便将他逮捕入狱 ,准备严治。恰在此时 ,吴县令调移他邑 ,继任者便是舒瞻。舒瞻上任之后 ,到狱中视察 ,见墙壁上有诗 ,经过询问之后知道…  相似文献   

9.
《文史天地》2008,(12):71-71
“闭门羹”其实不是什么特殊种类的食品。在唐代,宣城女子史夙长得如花似玉,精通琴、棋、书、画,很多年轻男子便慕名纷纷拜访,她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要求客人献上一首诗,她看中诗文后才愿意与客人见,才有可能谈朋友。如果客人献上的诗不被她看中,  相似文献   

10.
李玉田 《文史月刊》2012,(Z3):119-119
古人有"诗、歌、舞"三位一体。而诗本身便是用来吟唱的,音律暗自和诗歌呼应。中国画借助它极强的直观性,它画画中所表现出的线条疏密,轻重缓急,犹如音乐的旋律,故中国诗、画中所昭示的音律美则有异曲同工之妙。用语言不能表达的情感才是至沉至厚的。  相似文献   

11.
顾农 《文史天地》2002,(4):49-50
写过诗的人未必就是诗人;有那么几首诗——哪怕只有一首,被大家记住了的人,才是诗人。  相似文献   

12.
一、袁枚的诗好,日子过得更好 袁枚,字子才,是一个才子,成名很早。 赵翼曾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他在袁枚的诗集上题道:“子才果是真才子,我要分他一·斗米。”  相似文献   

13.
回到天上去     
小安 《南方人物周刊》2011,(36):110-110
天 天 天是我的爹 天会照顾我 上面这几句,是一个叫小招的人写的诗,小招已经死了。我曾在成都的一问酒吧见过他,他带着他的诗到处走,会诗访友。他来到成都,一大帮诗人请他喝酒吃饭。他喝醉了,大声读自己写的诗,双臂张成一字,  相似文献   

14.
清代咸丰、同治年间,贵州出现了一位颇有才华的诗人——章水康,诗、词的造诣都很高。当时有人称他“天才绵丽,冠绝时流,有骚人之遗风焉。”黎庶昌《章子和墓志铭》引吴承修语)。他只活了三十三岁,写有大量诗文,可惜大都散失。死后三十来年,黎庶昌搜得四十余首诗和几阕词刊刻问世;直到一九三六年,后人才陆续搜得四百多首诗、一百多首词,收编入《黔南丛书》中。其诗词作品流播不广,评介者寥寥,致令湮没无闻。  相似文献   

15.
李睿 《南方人物周刊》2012,(27):115-115
阿杰是我学弟,住我楼上,进诗社是我介绍的。从认识那天起,他便每天给我发一酋诗歌,他常往题信里这样描述:昨夜喝了点酒.诗兴上来,便写了首诗。诗歌内容大多空洞无味.像极了韩寒说的断句换行的散文。  相似文献   

16.
鲁国与《诗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鲁国与《诗经》杨朝明《诗经》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最初只被称为《诗》,它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共三百零五篇,故当时有人举其成数又以“诗三百”相称。到了汉代经学产生之后,它才有了《诗经》的称谓。不过,春秋时期,今本《诗经》的规模便已具备。《左传》...  相似文献   

17.
有学者认为:叶名琛死前留下两首"遗诗",自比向戎、苏武,表明他被俘时忍辱不死为的是面见英国国王当面交涉,后见目的不能达到便绝食而亡。其实,这两首诗是由许其光原作改篡而成,叶名琛是病死。许其光的原作对其颇有讥讽之意。  相似文献   

18.
兰亭遗梦     
我一直怀疑自己还在做梦。这是个与聒噪人间只隔着一片竹林,却似乎隔了几个世界的天地。好久没有这样感受这么大片的绿色了。竹林,松柏,灌木,还有矮矮的竹篱笆。石头铺成的小路在树荫下隐隐地透着些凉气,走在上面,分外清凉。前面是片池塘,水面上撒着几点阳光,水波一荡便散开来,然后就有了“波光粼粼的水面”。居然有鹅!这才猛然想起大书法家王羲之是爱鹅之人。池塘边的石碑上便有他所提的“鹅池”二字。但也有人说是他和他儿子王献之合作完成的。不过这个问题我并不感兴趣。  相似文献   

19.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歌创作甚丰而风格别树一帜,他受到同代人赏识,却不见重於元明两代,到清代更是屡受恶评。在当时诗学的唐宋诗之争中,诚斋诗往往不容於双方。直至清末,才受到同光诗人的推尊。本文通过梳理清代诚斋诗在唐宋诗之争中的各期发展,最後聚焦到同光诗人的诚斋诗观,指出夏敬观是清代第一个全面肯定诚斋诗的学者,杨万里的诗史地位最终因同光派而得以确立。  相似文献   

20.
言行奇特的名教授刘文典黄延复前清华大学名教授刘文典先生一(1889-1958),是我国当代最杰出的文史大师之一。他既是一位才高学广的"博雅之士",又是一位诗才自傲的"狷介"之人。有许多关于他的奇特故事。尽管有些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不可能断定它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