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到人间     
星云 《环球人物》2020,(6):116-116
对于书法我并不擅长,过去也没有机会练毛笔字,然而为了弘法上的需要,我还是尽量提笔勉力为之。记得在1996年,农历春节将近时,有一位信徒要我为他写一副春联,我自觉字写得不好,只有拒绝。但是在信徒一再要求下,为了满其所愿,我还是写了一张“平安吉祥”。后来弟子将其印行了几十万份,与大众结缘,数日后,竟然索取一空。  相似文献   

2.
我刚开始写诗的时候,曾经写过这么一句诗:“我的前世是一尾锦鲤鱼.”当时写了之后给黄亚洲老师看,是得了他的赞赏的.他一般很少赞我写的诗.但是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写出这样的诗句来的,我不是佛教徒,也不相信六道轮回之类的说法.所以这样的诗句打入文稿的时候,我自己也大吃一惊.为什么会这样写?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悟?到今日里回想起来也搞不太清楚.  相似文献   

3.
浩然与我     
张昌华 《江淮文史》2011,(5):117-125
赝品结缘 “清心乐道,自然人生。”这是浩然从他三河县的蜗居泥土巢给我寄来的一幅字。我将其出示朋友欣赏,他们都好奇地问我,你又从没为浩然出过书,他又从不事书法活动,缘何专为你写这张条幅?我说,这是他还20年前欠我的一笔“冤枉债”。  相似文献   

4.
书法是佛家修心养性的重要内容,许多修行有成的高僧在书法领域取得非凡成就,古时怀素、智永即是先例。现代弘一法师亦是如此,他在俗时,于文章诗词、金石书法、音乐戏剧、绘画造型,无不悉心研究,成为精英人物,遁入空门后,诸艺俱废,唯独书法恒持不懈。 武汉归元寺住持昌明礼佛参禅之外,也潜心钻研书法,日日染翰临池,很有书法造诣、记得第一次见到他的墨迹时,就被其静穆书风所感染,异常喜爱。那是一幅自作联:“竹因虚属益,石以静延年”,写在两张四尺对开的宣纸上。”字虽不多,然而书风简静空灵,格调高古,离尘远俗,全然一…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张桂光先生在北京举办书法展览,我为题辞两帧:一是"以古求新·抒写心源",一是"守持传统·独立不移"。今年准备在广州举办回顾展,我的题辞是"守望岭南"。蒙桂光认可,取以为展标。这几帧题辞,我认为已概括张桂光的书法精神和特色。桂光在广东书法家协会主席的位置上,一再强调自己是位业余书法家。他虽然热爱书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他的主要成就,还是在中国古文字学方面。他出任主席时,我曾表示惋惜,因为  相似文献   

6.
廉正保 《纵横》2014,(11):28-33
毛泽东曾评价熊向晖说:“他一个人能顶几个师。”在他去世后,有挽联这样写:“一招闲棋,十年冷子,背影后有精彩人生;三杰故事,两代风流,无声处是英雄世界。”  相似文献   

7.
姜昆二三事     
说起姜昆,大家都很熟悉。他创作和表演了近百段脍炙人口的相声,是广大观众喜爱的相声艺术家。 姜昆和我素有交往,生活中的姜昆也不乏幽默。姜昆的书法很有特点,像他的性格一样:诙谐洒脱。他常常爱写的 是,一个大大的“酒”字,既形象又具其书法功底。他把“酒”字写得像只酒瓮,三点水像滴下来的酒。“酒”字的下面又有几行小字:“少喝酒多吃菜,够不着站起来.有人劝会耍赖,天黑以前得回来”。既风趣又颇有寓意。 姜昆有部“公爵”私家车,牌照是“京01-1444”,当我问他为什么用这么一个”不吉利”的数字时,他又反问我:…  相似文献   

8.
文史博览     
《纵横》2004,(12)
张大千“挽”刘湘曹大铁抗战初期某一天,大千师将他一薄本诗稿送给我,稿内夹一张纸,上写挽四川军阀刘湘的挽联,上下联约三十多字。他说:“大铁,你看我这挽联做得可好?”我看了不敢回答。他说:“好不好你只管直言,为何不答?”我说:“好是好的,但对仗上好像不合。”他说:“正要你说这句话。谁高兴去挽他!这是某某人(指张群)强要我挽的。刘湘这家伙对不起我们四川人,我就对不起他。”我说:“那是你有意这样做了?”他说:“是啊,这就叫‘牛头不对马嘴’,妙的是我写的这副白竹布大挽联还悬在刘家的大客厅里,可见军人都是老粗,不懂文墨,只重名气,还…  相似文献   

9.
袁世凯是个窃国大盗,这是世人皆知;可有几个人知道袁世凯也是一位书法家呢?但对其书法的评价却有高低不同,甚至有人从其书法中看出了他的“反相”,而把他的书法称之为“反书”。本文附录了袁世凯的一篇书法作品,不知读者也能否从中看出些“反相”来?  相似文献   

10.
"道歉"声明     
马克·吐温在一次酒会上答记者问时说:"美国国会中有些议员是狗婊子养的。"记者将他的话公诸于众,华盛顿的议员们一定要马克·吐温在报上登个启示,向他们赔礼道歉。于是马克·吐温写了这样一张启事:以前鄙人在  相似文献   

11.
198 7年 9月 8日凌晨 ,父亲曹靖华刚刚走过 90年漫长人生旅程 ,便溘然长逝……就在追悼会召开的前一天下午 ,陈明同志抱一卷写了字的宣纸 ,神色凝重地来到家中。我们认为是挽联 ,想接过来。他却将它们一张张摊在地上 ,说 :“曹老去世 ,我十分沉痛 ,原想写幅挽联送过来 ,但想到丁玲生前对曹老的一段永世难忘的感念之情 ,便从她写的回忆文章中摘录出有关曹老的一段鲜为人知的经历 ,奉献曹老灵前。这件事对曹老来说或许十分平常 ,但对丁玲当年能冲出国民党统治下的魍魉世界 ,奔向革命圣地延安 ,却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见那宣纸上写着这样…  相似文献   

12.
草字大王     
过去有个张丞相,最爱写草字,字写得并不好,人们都讥笑他,他却自以为不错。有一天,他忽然想到几句诗,立即拿过笔来,龙飞凤舞地把它写下来。写完后,他叫侄儿给他照抄一份。侄儿抄录时,见有的字实在写得离奇古怪,没法认出来,只好停下笔来去问叔  相似文献   

13.
“不要脸”张守义,何许人也?张中行为张守义近著《装帧的话与画》写的序言中描述说:“张守义先生是文学艺术界的名人,因装帧、插图有特殊成就而出名”,“但他所画的封面和插图上的人物不画脸,总是黑糊糊的一片”。个别外行还说:“搞封面的是不是不会画画,你看张守义的画,不敢画脸。”因此,有人跟他开玩笑,叫他“不要脸画家”,他有时也以此“雅号”自嘲。这个“典故”,我是1999年参加全国第四届书籍装帧评奖会评委会时才知道的。我与张守义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他来四川人民出版社访问时认识的,以后就经常在一起开会,交往也就较频繁了。他的装…  相似文献   

14.
李荣玉在书画界的口碑很好,也很有人缘,他的书家生涯一个亮点,就是用书法为大众服务。与台湾同胞的友谊一次,外交部组织部分书画家到人民大会堂,为台湾代表团的朋友表演书法。李荣玉在表演时,有个台胞对他说:"先生!大陆有我的老母亲,她在上海。还有我的同学,战友、好朋友和同事。我很想念大陆,很想念他们,能否帮我表达一下心情……"他思索了一下,在纸上先写了个大大的"思"字,下边写了几句话:"千年大树,落叶归根,思念战友,  相似文献   

15.
傅国涌 《炎黄春秋》2003,(12):22-26
一王芸生是新记《大公报》第二代总编辑,在他手里继续捍卫了民间报纸“文人议政”的传统,当然也是他参与掐断了这一传统。他的文字热情洋溢,视野开阔,气魄宏大。老大公报人李纯青说他的文章“长处是洋洋洒洒,如江河奔泻”,“那时大公报社论,主要就是表现王芸生个人对时事的纵横观”。陈布雷夸奖他的文章“得张季鸾十之八九”。重庆时期,张季鸾在读了他写的一篇社论后由衷地赞赏说:“我要写也不过如此!”无党无派的报人俞颂华在《富有热情的王芸生》一文中这样评价——王芸生的文章为世人所传诵。他立言的长处是常以国家为前提,而站在人民的…  相似文献   

16.
1963年夏,我初中毕业,即去西宁市找工作,在青海省交通厅民工招募处等候分配.等候分配的日子好难挨,我捧着一本小说心不在焉地翻着,突然耳边一声惊叫“501号,你能识文断字?” 我惊异地瞅着这个面孔黧黑个头比我高出一大截的大个子:“你咋知道我是501号呢?” 他说:“排队报名时,你挤在我身后,我是500,你不就是501.” 他把我那本厚厚的书瞅了瞅,说:“请给我婆姨(方言,老婆)写封信.”我问道:“写啥子事呢?” 他笑道:“就写我已经到了西宁,西宁是个好大好大的庄子啊,天天像赶集.我正在交通厅等候分配活计,餐餐给我们吃白面包子.” 我扑噗一笑:“你啥时候吃白面包子了?”他说:“就这样写吧,叫她放心就行.”  相似文献   

17.
马丽春 《江淮文史》2022,(1):105-112
我重新练习书法五年后,某日路遇我老师,他看过我字后,忽然坐下来和我聊天,临了说,不妨学学陈独秀的字.老师是知名书家,他既这样说,想必有道理. 次日见一书画家,此公年轻时一夜顿悟书法之道,人未老,可字已有斑驳萧散的气息.问他对陈独秀的字可曾有过研究?他说没有.同日见到另一个业内人士,说起书画名家倒也滔滔不绝,独问到陈独秀...  相似文献   

18.
写戴明贤是一件难事,因他兼有作家与书法家的双重身份,写他的人也应具备这两方面的素养,而笔者平时虽喜弄笔头,却没有理论修养,对书法更是一无所知。好在戴先生有许多自述文章,剪接起来聊可复命。文章写好后,又觉得是平铺直叙,缺少波澜,几次修改都不满意,只好恢复原状。我很喜欢伍尔夫夫人《普通读者》那种夹叙夹议、庄谐杂出的文体,但手眼所限,学不来,没法子。  相似文献   

19.
原谅的灯笼     
有个十几岁的男孩,从家里偷了一笔钱离家出走了。父母找了几个月都没有找到他。在外面混了半年之后,这个孩子把钱用光了,又冷又饿,这才想起家的温馨。犹豫了好久,他才给家里写了信,他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爸爸妈妈: 我知道我错了,只有出门在外才想到家的温暖。这些日子我无时不在想念你们。由于对你们怀着深深的内疚,无颜见人,我准备在某个黑暗的夜晚回家。假如你们肯原谅我,  相似文献   

20.
华国锋同志家的会客厅中央,悬挂着一张条幅,"清静"二字大气、从容,这是他85岁时的作品。在与华国锋同志众多书画界好友接触过程中,记者了解到,书法是他晚年最大的爱好之一:他用毛笔给侄女写信、看《中国书法报》、在书房挥毫泼墨、以书法结交朋友……原本清静的退休生活,因为书法,生色不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