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博物馆逐渐被视为通过展现历史、文化、艺术信息来诠释人类文明的知识殿堂,肩负着服务大众的历史使命。博物馆形象的塑造,不但影响自身工作是否顺利实施,更关乎其社会服务使命是否有效履行。博物馆良好形象的树立,除依赖本身的努力以外,离不开大众媒体这一重要媒介,大众媒体已日益成为公众获取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而它们所具有的特点亦恰好与博物馆形象树立过程中信息推广的要求不谋而合。从浙江省博物馆近年来成功的媒体沟通案例可知,博物馆合理地运用媒体、与公众建立沟通的桥梁,可推动媒体和博物馆之间形成互动双赢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谢砚文 《东南文化》2018,(3):95-100
社交媒体时代下互联网与手机应用等新媒体技术的兴起,构建出覆盖全球的信息网络,以博物馆为锚点的连接,辐射向更广阔的文化景观与观众群体。社交媒体为一些鲜少涉足博物馆的潜在观众群提供了多种渠道互动沟通的可能。从社交媒体与受众群体的内容和特点入手,可将博物馆社交媒体的运营模式分为平台型、社群型和泛在型三类。从徐州博物馆与国内外博物馆在这一领域的实践探索来看,社交媒体在博物馆信息传播中已有一定的创新应用,收到较好效果,但也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于晖 《神州》2014,(6):257-258
由美国新媒体联盟(NMC)与学习创新协会(ELI)合作出版的年度报告The Horizon Report中指出:当今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学习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方式,且进一步指出信息的可及性、不受时空限制的学习和工作、重视团队合作是教育科技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随着Web 2.0概念的社交媒体(Social Media)的出现,博物馆的变革也许将要或者已经发生。美国史密森机构于2009年策略发展会议中主张博物馆应做出改变,以适应社交媒体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本文将就社交媒体对博物馆的影响与馆际间的合作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蔡欣良 《丝绸之路》2012,(12):111-112
作为一种新兴媒体,互联网已经越来越多地介入了各行各业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人们称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伴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互联网逐渐渗透到传统的博物馆宣传领域中。本文主要探讨互联网在博物馆藏品陈列展览领域中的一些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今年的5月18日是第22个"国际博物馆日",我们策划了关于博物馆的封面专题,于是开始关注、收集博物馆的信息。如此时代,各种媒体对题材的高度敏感以及神速效率,博物馆的素材适时排山倒海般涌来,一通突击恶补,专题的思路愈加清晰的同时,我对博物馆的认知也翻天覆地。我想,人们对于历史必须是无比敬畏的,"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虽然是三个旷世恒久的哲学命题,但也是我们追溯历史最根本的目的。我一直以为,博物馆就是给出  相似文献   

6.
微博是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建立于用户关系基础上的信息获取、共享、交流、传播的平台,用户可以通过网页、WAP页面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发布140字以内的文字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随着微博用户的迅猛增加,微博发挥的作用也愈益增强,国内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个体经营者、个人等等都开始关注这一新型的媒体传播方式,博物馆行业也不例外。2009年,博物馆官方微博首次出现。此后,包括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具有重要影响的博物馆纷纷开始建立官方微博。通过新浪微博搜索,全国与“博物馆”有关的微博有500个以上,涉及“博物馆”名称的微博有451个,经过实名认证的有115个。  相似文献   

7.
博物馆是知识传递与文化传承的叙事空间,数字媒体时代下观众体验需求的升级要求博物馆重新思考展览呈现与价值传递。荷兰WonderKamers 2.0和MicroPia两座博物馆十分注重交互体验设计,获得了良好的观众体验效果。博物馆交互体验可以看作是一种从内容到技术再到情感的转化模式,由此构建博物馆交互体验设计模型,能够为我国博物馆交互体验技术的运用和知识的传播提供新思路。在构建交互生态体系时,我国博物馆应注重叙事的空间优化,通过数字媒体的合理调用实现内容和技术的高度适配,提升博物馆交互设计的合理性、系统性和可持续性,进而创建展览内容与观众之间的情感网络,帮助观众感受到愉悦的沉浸式体验。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在博物馆中的出现,使现代信息传播发生了巨大变革,并广泛地改变了人类的欣赏方式。如今新媒体已经开始全面渗入各种媒体和信息服务业中,新媒体技术和文化内容相结合正在形成一个更为庞大的内容产业。新媒体在博物馆中也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由于其本身所具有的新颖性、娱乐性、视觉冲击力强等特点,使得大众在接受其作为博物馆讯息媒介时会形成强大的吸引力与好奇心,加上工作者人性化的介入,必然对于博物馆本身的传播形成巨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邢远  巢臻 《文博》2011,(2):93-96
近十年来,随着博物馆建设的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网站、多媒体交互、数字影像、虚拟现实等数字媒体技术在博物馆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逐渐成为博物馆数字化工作的重心。然而,"数字媒体"却很少在博物馆领域以一个统一独立的概念被提出。随着"数字媒体"在新阶段博物馆建设的作用不断加强,本文将以往分散的"数字媒体"的概念做了整合,并从博物馆信息化建设进程、文化传承、文化传播等几方面,阐述了其应用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0.
唐艺 《东南文化》2019,(1):109-112
博物馆结合了多元化的传播媒介,从最初的单一传播到互联网时代下的泛众传播,无线网络正改变着当今世界上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无线网络覆盖率的增加以及无线设备的迅速发展让博物馆观众参与到博物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行为越来越多样化,颠覆了传统互联网的交互形式。目前多屏交互设计已作为博物馆陈列展览、科学研究等各项具体工作的重要应用手段,在拓展化信息开展、数字化展示查询、多层面互动体验、远程型媒体传播方面为公众带来了博物馆文化的全新体验。未来多屏互动交互设计将缩短观众与博物馆的距离,引发观众思考,进而引起观众的共鸣。  相似文献   

11.
博物馆馆藏的老照片(彩色、黑白底片)是博物馆不可缺少的保管工作范围之一。特别指出保存在博物馆内部的老照片(彩色、黑白底片)都是馆藏文物,藏品编目或陈列、宣传及出版图册都离不开它。因为博物馆馆藏的老照片(彩色、黑白底片)资料大都是近代历史遗留下来的易破、易损、不容易保管的馆藏文物,需要我们文物保管工作者在工作时格外小心注意。当今数字影像发展时代对每个博物馆文物保管工作都是一个挑战。让博物馆数字信息之间统一联系起来,形成新的媒体信息,以实现数字影像资源的可使用性、可操作性、可持续性。博物馆对数字信息技术的采纳丰富了存档文献、加强了馆藏摄影底片的保存管理,同时也提供了数字信息技术保证管理合理化。  相似文献   

12.
博物馆结合了多元化的传播媒介,从最初的单一传播到互联网时代下的泛众传播,无线网络正改变着当今世界上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无线网络覆盖率的增加以及无线设备的迅速发展让博物馆观众参与到博物馆信息传播过程中的行为越来越多样化,颠覆了传统互联网的交互形式。目前多屏交互设计已作为博物馆陈列展览、科学研究等各项具体工作的重要应用手段,在拓展化信息开展、数字化展示查询、多层面互动体验、远程型媒体传播方面为公众带来了博物馆文化的全新体验。未来多屏互动交互设计将缩短观众与博物馆的距离,引发观众思考,进而引起观众的共鸣。  相似文献   

13.
随着科技与文化的发展,数字媒体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此同时,博物馆为实现新时期博物馆教育的转型与发展,博物馆教育项目与数字媒体技术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文章从宏观角度分析了数字媒体在博物馆教育中的发展现状,并以故宫博物院为例,对其教育项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希望能对我国数字媒体语境下的博物馆教育实践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思维"的实质是信息技术发展带来的信息传播和反馈效能急剧加速,以及个体人在信息传播中的重要性大幅提升。博物馆是一种综合媒介,在信息交流虚拟化的互联网时代,移动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融入式泛众传播的普及。博物馆观众参与到博物馆信息传播过程中,成为信息的加工者、制造者和传播者。在"互联网思维"下,未来博物馆应该考虑博物馆外广大人群的信息需求和参与方式,重视"体验感"的塑造,并且博物馆将多元化发展,面向小众的展示将趋于活跃,更要关心互联网的虚拟流量。但在互联网语境下博物馆更应该回归简洁,追求极致。  相似文献   

15.
范小明 《丝绸之路》2011,(12):98-99
博物馆是人类文明记忆、传承、创新的重要阵地,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免费开放是政府提供给人民的一种文化福利,使每个人能共享人类文明成果。观众调查是博物馆良性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信息获取渠道,也是实现博物馆活动贴近群众生活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阐述博物馆教育职能与社会公众受教群体紧密相关的基础上,对博物馆电化教育、电教技术以及现代电化教育媒体进行讨论分析,阐明了博物馆目前应该如何有效利用传统视听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等,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宣传教育职能,为历史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科技技术的不断创新,博物馆发展建设也逐渐从“曲高和寡”中走出来,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与自身的发展建设结合起来,融入信息化时代的潮流中。基于此,本文从三大领域研究人工智能对博物馆发展建产生的影响;通过数字化手段来实现对博物馆藏品以及观众信息的管理;通过数字化手段来对参观者提供周到的服务,观众也可以通过数字化媒体等途径来获得参展信息,了解文物获得相关知识,旨在为国内博物馆在人工智能渗透到各行各业的背景下进一步发展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蔡琴 《东南文化》2011,(3):80-87
为了贴近观众的多元需求,改善博物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浙江省博物馆在武林馆区通过为期一个月的问卷调查来收集观众的反馈意见。问卷设计有两种:其一是《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和浙江革命历史纪念馆观众问卷调查》,侧重调研观众的身份、信息来源、参观需求;另一种是《"越地长歌——浙江历史文化陈列"问卷调查》,侧重调研博物馆陈列展览的品质和观众参观时的状况。这次问卷调查获取的信息比较准确、科学,有助于博物馆工作者从中找出博物馆工作改进完善的目标,更加密切博物馆与公众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巢臻 《东南文化》2016,(3):117-123
博物馆数字信息资源是博物馆知识服务的重要资源基础,通过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来促进对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是互联网技术环境下资源利用的趋势。目前,关于博物馆信息资源整合的研究思路多集中于技术架构与资源标准方面,较少关注博物馆组织内部的协同问题。而博物馆组织内所有个人与群体间的协同与配合往往决定着整合行为的成败。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视角,来指引资源整合研究和实践的推进。在研究中引入组织变革理论,将信息资源整合视作一种变革行为进行重新认识,可以为解决整合过程中的"组织协同"问题添加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博物馆展览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承和教育活动,为了吸引更多观众参观和了解展览内容,博物馆展览的宣传推广策略与实践显得尤为重要。在当今数字化和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博物馆需要运用各种媒体和渠道进行宣传推广,以满足观众的需求和期待,增强宣传推广效果。文章试以荣成博物馆展览工作中的推广经验为例对展览推广路径进行系统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