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文革”年代,“第一声春雷”的称誉为贵州所“抢先”。1967年早春,贵州省“造反派”夺取了省市领导权,被“中央文革”誉为“西南地区在隆冬季节响彻云霄的第一声春雷。”如是,省会贵阳市便有了“春雷广场”,便有了当时国内最高的一座雕塑:毛主席塑像。  相似文献   

2.
累有所值     
张悦 《南京史志》2010,(7):20-20
在一堵围墙的角落里,埋着一只瓦罐,瓦罐下面有一粒种子。种子每日昏睡,有一天,它听见“啪”的一声,声音清脆。种子问身边一只路过的小蚂蚁:“那是什么声音?”“噢!那是另一粒种子发芽的声音。”从此,这粒小小的种子有了一个要发芽的心愿,它想看看另一粒种子长什么样。终于,种子发芽了,“啪”一声冲破外壳,露出几乎透明的嫩芽。  相似文献   

3.
这也是课堂     
“哗哗……”一阵阵此起彼伏的掌声翻开我人生的第n课……“看,心灵之声残疾人艺术团。”“心灵之声,心灵之声……”我一遍遍地念叨着。“怎么啦,你?中邪啦?”“去!我只是感到有种异样的感觉。”“下面介绍的是一位被高压电截去双臂的叔叔,他曾经在第一届、第二届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四枚金牌。”“畦!”同学们不禁瞪大了眼睛,由衷地惊叹。“看,他来了,胸前的四块金牌,光彩夺目,似乎比一般的金牌更耀眼啊。”看着残疾人叔叔用脚夹起毛笔,蘸了墨水在一大幅纸上写着什么。“腾飞!”当大幅纸被提起展示时,同学们  相似文献   

4.
湖光潋滟的湖滨,屹立着整洁幽美的医院.在医院二楼的化验室外,坐着十来个验血的病人.三棱针扎在一个劳动者的手指上,他“哎哟”了一声;三棱针扎在老作家碧野的手指上,他“哎哟”了一声;三棱针扎在徐迟先生的手指上,他“哎哟”了一声……作家与老百姓的手指都是血肉做的,验血时,毫不例外的发出同样服痛的“哼唷”声.徐老先生热爱生活,用彩色的光描写生活,用浓郁的情感抒发生命的诗歌.多么硬朗的文章,多么坚强的人格!可是,那么高的楼呀,他竟然忘了宝贵的生命?他象一颗流星似地殒落下来……谁能禁得住这一摔!  相似文献   

5.
东方狂欢节     
郭建设 《旅游》2003,(7):12-15
一个人举杯,干脆利落的一声:“打歌”,大家齐声拖长调应和“水——”,然后将杯中酒一干而尽,傣历新年的版纳,村村寨寨,大街小巷,随处都可听到这声洋溢着欢乐的“水”!  相似文献   

6.
声训是一种很重要的训诂方法,也是探求词源的一种重要方法。但是对于什么是声训,声训的范围、目的,各家看法不完全一致。例如,王力《同源字论》:“声训,是以同音或音近的字作为训诂,这是古人寻求语源的一种方法。”[1]张永言《训治学简论》:“声训又称‘音训’,就是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解释字(词)义。”“声训汉儒已广泛使用,但还缺少科学性;到了清儒,才以较为精密的方法,运用‘音同(音近)义’的原理来研究训沽(明假借、溯语源、探义根、寻词族),取得很大的成绩。”[2]白兆麟《简明训诂学》:“因声求义,旧称声训或音训…  相似文献   

7.
年末碎语     
编完本期《贵阳文史》,大自然的指针刚好落在“立冬”这一年轮刻度之上。不知不觉之中,又临近岁末,又到了向作者、读者道一声安好,说一声来年再见的时刻。  相似文献   

8.
本从纵横两方面,通过与刘熙“声训”、王圣美“右说”及陈第、杨慎等的对比,系统论述了方以智“因声求义”的理论。认为刘熙“声训”基本上趋于泛滥,王圣美“右说”又走向偏颇,而方氏对音、义关系的认识则较为全面。且由于方氏有较深厚的古音学知识,故其“因声求义”的理论较前人为科学。进而认为方氏在古音学史上应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9.
高放 《百年潮》2008,(2):79-80
毛泽东于1949年6月30日写成的《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有一句名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里十分形象地所说的“一声炮响”,显然是源于毛泽东熟读过的《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这本联共(布)中央特设委员会编写的于1938年出版的被当做“马列主义百科全书”的教科书有如下一句经典的描述:“10月25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向冬宫轰击的炮声,  相似文献   

10.
清道光四年(1824年)三月的一天夜晚,江西永新县高桥乡溶江村一间普通的民房里传出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声。“生了,生了,是个男孩!”接生婆兴奋地向房外喊起来。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的中国字拼音化思潮的一个学理基础就是把文字视为记录语言的符号,这是在西方的“言语中心主义”影响下产生的.但清代“小学”已经发展出一套“因声求义”的理论,其中就包括了“文字起于声音”的内容,而近代学者在论证中国字拼音化趋势的过程中,确实使用了这些成果.这很容易使人认为传统学术已经出现“声音中心主义”的趋势.不过,仔细考察可知,传统的“因声求义”说是在六书系统下的训诂理论,并不涉及文字的性质问题;中国字拼音化的思潮却是要“因声造字”.二者基本取向完全不同.换言之,新思想通过一种“继承”的方式“颠覆”了旧思想.必须把表面相似的观念还原到各自的文化语境中,才能在历史延续性的背后看到它们的实质性断裂.  相似文献   

12.
观音菩萨,在中亚地区出土的5—6世纪《法华经》梵文残片中作Avalokitasvara(“见声者”),而在时间晚於此的梵文写本中作Avalokitesvara。通过对这一菩萨名汉译词的考察,我们发现其经历了从“阐音”、“见音声”、“光世音”、“观世音”、“观音”等古汉译至“观世自在”、“观自在”等新汉译的变化。但是,Avalokitasvara的语义不甚明了。在犍陀罗语中,“svara”有“声,音”和“念”两种意思,因此,Avalokitasvara在犍陀罗语.中可以理解为“见念者”。但随着svara“念”的意思日渐模糊,後人很可能就按照梵文svara的字面意思把Avalokitasvara解释为“见声者”。漠译《法华经·普门品》韵文部分即把Avalokitasvara这一菩萨名理解为前者,而散文部分则又理解成后者。  相似文献   

13.
这篇文章让我们回到了追慕“男色”的魏晋时代。其实,现在对一些男歌手的追捧,又何尝没有“男色”的味道呢?读罢此文,大约只能以一声“哈”作了结。  相似文献   

14.
徐光耀 《炎黄春秋》2004,(11):72-74,71
一次,在饭桌上与胡可、杜烽边吃边聊。我忽吐出一句杂感,说:“京剧有点怪,有时故意往别字上念。比如,常把‘脸’念成‘减’。”杜烽接过去说:“不,我小时候上学,老师就教我们念‘减’。”胡可听了,很不屑地“哼”一声说:“什么你的老师!”杜烽见他这样,马上睁圆眼睛:“我的老师,怎么了?”胡可把脸再沉一沉,才说:“你的老师是个戏迷!”我“噗”地一声,几乎把饭喷在桌上。  相似文献   

15.
苏红 《神州》2012,(31):160-160
“因声求义”是训诂学中解释词义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它主要用来推求语源、解释连绵词和解决文字上的通假问题。在现代语文教学中,文言文教学是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本文针对文言文教学中遇到的疑惑和难题,通过采用“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来论证“因声求义”在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随着一声怒吼,上帝创造了“乌云”让它轮回转世,作为英雄的襁褓。纵观历史的滔滔长河,“乌云”何曾停止过转世,“壮  相似文献   

17.
到C市开会,恰巧遇上了大学的同学胜平,老同学一别十多年,今日一见分外亲切。会后,应胜平盛情之邀到他家作客。胜平的爱人忙着做饭,我和胜平喝茶叙旧。正聊着,他儿子放学回来了,胜平眼一瞪,训开了儿子:“咋才回家?”他儿子怯怯地回答:“和同学踢了会儿球。”胜平又质问道:“杜伯伯来了,咋不知招呼一声?”他儿子迟疑了一下,勉强地叫了一声:“杜伯  相似文献   

18.
黄渤已经21年没换手机号了。算出这个数字,他长长地“啊”一声:“真的?我都没想过,这么长时间了。”1993年,黄渤才19岁,在老家青岛买了第一个手机号和第一个手机一那时它还叫“大哥大”。  相似文献   

19.
特殊使命1941年夏天的一个傍晚,一青年男子左手拿着一张卷成筒状的报纸在哈尔滨公园附近的马路上散步。忽然,一辆黑色的小轿车“嘎”地一声在他面前停下,车里的人用俄语喊了声:“瓦夏,我是阿廖莎。”青年男子环顾四下无人,迅速钻进轿车里。车子在街上兜圈子,他们就在车里交谈工  相似文献   

20.
《百年潮》1999,(2)
在乍暖还寒的70年代末,那在全国上下早已响彻云霄、终在“文革”十年达到狂热的“万岁万岁万万岁”虽正缓息,但余音未尽,“声”犹在耳,此时王春瑜先生发表了《“万岁”考》一文,对“万岁”一词追根溯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