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绸的国家。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够有意识地利用蚕茧了。商代已出现绢、绮、刺绣之类的丝织品。战国、秦汉能织出彩锦,并发现经过染缬的丝织品。从汉代开始,我国的丝绸就远销欧亚许多国家,西方称中国为“赛力斯”(seres),即“丝国”或“丝绸之国”。隋唐时代是我国又一次结束分裂,走向  相似文献   

2.
色达县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北部,县府驻地色塘,距州府康定444公里,离省会成都810公里。色达,藏语译意为“金马”,因历史上曾在色塘坝发现一奔马形天然黄金而得名。色达长期为部落制,历代中央集权均未设治,由部落世袭头人统治,古称“化外之域”。藏语称境内部落集团为“瓦修·色达”,是我国藏区历史上最著名的部落集团之一。“瓦修”是色达草原诸部落的核心和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部落联盟的最高统治者。色达的传说据民间广为流传的“瓦修·色达’部落族谱记载:“瓦修’部族的先祖系古藏族六大姓氏之一的‘东”氏,居住在青海…  相似文献   

3.
两千三百多年前,孟子曾与老朋友告子进行过一场有趣的辩论。当时,告子讲了一句带有挑战性的惊世之言:“食、色,性也!”(《孟子·告子下》)孟子对此也表示首肯,认为“食、色,乃人之大伦也。”孟子和告子的话,用今天的语言来表达就是:吃饭、男女相悦交欢,是人的天然本性。站在二十一世纪的前沿,我们再回味一下孟子和告子的话,除了佩服他们的超然胆识外,也应该惊叹他们对人类社会发展史深遂透辟的理解。孟子和告子实际上指出了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是建筑在两种生产的基础上的,即一种是生活资料的生产,一种是人类自身的生产。而这正暗合了恩格斯的观点。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人类生产“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  相似文献   

4.
当“水色”遇到“油色” 1715年,“阅色无数”的中国皇帝康熙,却被西洋色迷了心窍。始作俑者是意大利耶稣会士郎世宁,这一年,郎世宁给康熙带来一箱珐琅器,珐琅器颜色的艳丽,迷住了康熙,也随后在宫廷内点燃了一场西洋色的风暴。  相似文献   

5.
明代徽商染店的一个实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徽州千年契约文书》所收《万历程氏染店查算帐簿》反映了徽商合伙开设的染店的经营状况。经考证 ,该染店设在江南 ,是一个为棉布布庄批量加工而非门面零星加工服务的店铺。由染店将染色的布匹分为青布、蓝布等可知 ,以往论者标点史料论述棉布时连称“青蓝布”均有所不妥。以往论者主张“余利”已在清代前期出现 ,由帐簿所载可知 ,“余利”至迟在万历中期已经出现。该染店除了合伙人出资外 ,也吸纳社会资金 ,而且社会资金还略多于合伙人资本 ,但合伙人所得利润远较社会集资的比例为高。染店经营年利接近 2 0 % ,大大高于当时一般商业利润的“什一之利” ,但历年支用大于投入 ,生产规模到后来反而不断缩小 ,成为商业资本未能获得发展的典型  相似文献   

6.
吴健  严金城 《旅游》2001,(7):6-6
距峨眉山报国寺10公里.有一处无纤尘之染的青山秀水,成为城市游人寻幽探险,避暑度假的理想去处——这就是被誉为。峨眉十景之一。的清音阁。这里清凉幽静.神奇自然、空气清新、气候宜人.被游人喻为天然“氧吧”。  相似文献   

7.
章学诚认为编写志书的目的之一就是“将求其实用也”。”章学诚说的“实用”,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使用。如何使用好志书,这对于我们继续做好修志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古往今来方志界关注的问题。笔者就这个问题作些探讨。一、做好志书的使用工作,在认识上要有所“突破”。长期以来,我们耳儒目染的是:古人讲修志是“备天子史官之采录”,尽“臣于职务之当然”。②近人说:“每地修志,主要目标在于备行政官吏之鉴览,以定其发施政令之方针。”③今人也认为“修志是为领导决策提供信息资料和借鉴”。古人、近人、今人说的全是一个…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此文系’97中国贵州国际蜡染联展既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1960年作家出版社出版了沈从文先生的专著《龙凤艺术》。书中“谈染缬”一文说:“唐代至少已有三种染缬技术普遍流行:即蜡缬、夹缬和绞缬。”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认同,并被广泛引用。又说:“蜡缬”,就是我们常说的蜡染。查《辞海》1979年版,有“蜡染”古称“蜡缬”的条目。查《辞源》1983年版,既没有“蜡染”一词,也没有“蜡缬”一词。从很多有关历史文献中或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缬、染缬、绞缬、夹缬以及为各种花纹命名的鱼子缬、撮晕缬、玛脑缬、鹿胎缬、醉眼缬等…  相似文献   

9.
莲花图像散布于佛教建筑、造像和绘画之中,是佛法、佛国、佛和菩萨的象征。佛教为什么选择莲花?本文将莲花意涵置于佛教思想发展的大脉络中考察,得出以下结论 :莲花有二义,照其本也。“不染”比喻佛的品行和境界,“光明”承担度化众生的任务。光明佛国世界的形成,促使佛教借用已有宗教表现光明的象征符号构建自身的图像系统,莲花即是其中之一。莲花的光明意象源自古埃及,经由波斯传入印度。古埃及的复活观念及表现形式与佛教“莲花化生”高度相似。佛教莲花的“不染”“芳香”和“光明”意涵丰富了中国的莲花意象,不过,在漫长的岁月中,人们选择了“不染”“芳香”,忘记了“光明”。  相似文献   

10.
《文史天地》2013,(12):94-94
南宋定都临安(杭州),而当年的临安曾被海内称为“色海”。“色海”者,即今西方之“红灯区”是也!  相似文献   

11.
巍峨宽广的仙霞岭山脉起始在浙、赣、闽边界,一路向东北浙江境内延伸。这里山高林密,风景秀丽,森林覆盖率在80%以上,被称为“华东地区的天然氧吧”。  相似文献   

12.
在陕西省洋县北部的秦岭南坡山区,栖息着被誉为东方宝石的珍禽——朱鹮。朱鹮(Nipponia nippon),鸟科,鹳形目,鹮亚科,为亚洲东部特有鸟种。春秋时代的《禽经》上称之为朱鹭。明代《食物本草》载:“又有朱鹮,相类色红,《禽经》所谓朱鹭是也。”唐代诗人张籍有一首专写朱鹮的七言古诗《朱鹭曲》。其诗日:“翩翩兮朱鹭,来冷春塘栖绿树。羽毛如剪色如染,远飞欲下双翅敛。避人引子入深堑.动处水纹开滟滟。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肺     
拉鲁湿地被拉萨人称作“我们的肺”,位于拉萨市二环路边上,面积6. 2平方公里,是我国城市范围内最大的天然湿地,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天然城市湿地,以自治区党校外的公路为界分为东西两片,东片与娘热、夺底两条沟流出的流沙河相连,西面则以当热路和北面山脉交界处为终点。  相似文献   

14.
五色糯米饭     
五色糯米饭,俗称五色饭,又叫青精饭或花米饭,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紫、白5种颜色而得名。它是武鸣壮族群众在过清明节和农历“三月三”歌节时,家家户户都蒸煮的一种糯米饭,是壮家用来招待客人的传统食品。这一习俗沿袭久远,清代《武缘县图经》载:“三月三日,取枫叶泡汁染饭为黑色,即青精饭也。”传说,有位才智超群的壮人韦特桂,在土皇帝手下为臣。一年大旱,他为解除百姓疾苦,奏邀土皇帝亲往壮乡视察,用计使皇帝免去皇粮。土皇帝后来发觉上了当,把特桂视为眼中钉,下令捉拿他归案。壮乡百姓闻知,连夜送特桂上山躲藏。皇兵捉拿不着,就放火烧…  相似文献   

15.
谷婷婷 《神州》2013,(1):182-182
要深入论述水彩画的艺术特征,首先要水彩画的优雅、轻柔的“水”、“色”之美。这也是水彩画艺术灵性之本,更区别其他艺术形式的重要特征。透明是要我们把握好水彩艺术特性的极限。我们要在求新、求变中,不断掌控这一限定的透明之“度”,水彩创作时,水与相容、流动会产生意料之外的肌理效果,能产生浑然天成的画中意境。是画家利用媒介物描摹客观事物与表达主观思想时,在画纸上留下的色彩和形体痕迹。  相似文献   

16.
李本明 《南方文物》2001,(3):109-111
中国传统书画以墨、颜料、绢、纸为载体,然后通过装裱,将中国传统审美情趣的造型美、色彩美、线条美、材料美、结构美、实用美、装饰美融为一体,独创了中国书画材料、装裱形式华丽而沉静、高雅而精致的艺术美,使之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国粹”。中国传统书画材料墨与色的应用,在唐以前一般多以矿物质为主,其色彩艳丽、金碧辉煌;唐以后逐渐利用植物颜料,至近现代颜料的种类更为复杂,其所用的化学颜料,虽品种多,色泽艳,但不及古代天然色彩保持时间长久。因其时代特征变化不明显,尤其是明清时期各种材料并用,很难以它作为书画…  相似文献   

17.
邓淑苹 《文物天地》2023,(12):119-127
晚明江南地区经济繁荣,玉雕工艺高度发达,古玉也成为藏家热衷收藏项目,因而带动仿制赝品的风尚,包括纹饰的仿雕及沁色的造假。由于玉料本即昂贵,优质玉料多用以制作人物、花鸟等象生母题,杂色玉料价廉且易于染色,才用来制作伪古玉;此外,更常用沁色斑驳的古玉再改雕加染以谋高利。本文举例讨论之。  相似文献   

18.
李强 《文史博览》2007,(5):41-43
我的中小学时代大部分时间是在“文革”中度过的。那时有个词叫“开门办学”,即学生走出校门进行学工、学农劳动,接受工人阶级和贫下中农再教育。其依据来自毛主席1966年的“五七指示”。在“指示”中,有段专门针对学生的语录:“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也要批判资产阶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这段文字当时非常著名,它是“文革”中的办学方针。学工、学农成为那个年代学生必须经历的生活方式,也是我们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郑亮 《神州》2014,(8):159-159
好的家风就是一所学校。因为家风虽是无形的、潜在的,但对孩子的影响却是巨大的,它对孩子的成长既是一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又是孩子行为规范的“调节器”,更是陶冶孩子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炉。  相似文献   

20.
《中华遗产》2011,(7):158-159
自居易有诗赞叹良辰美景,日:“郁金香汗褒歌巾,山石榴花染舞裙”,对于“石榴裙”一词,我们可谓耳熟能详。但何谓石榴裙呢? 石榴裙最早指红裙。因为石榴花是上好的天然染料,由它染红的裙子色彩鲜艳,光华夺目,也称石榴裙。这是古代美女的钟爱之物,榴裙飘荡,观者亦随之心旌摇荡,有很多诗作记载了女子着石榴裙的美丽瞬间。杜审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