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代尤其是南京民间,供奉的神明可谓多种多样,其中有几位女性神明,还是很有特点的。正月十五迎紫姑主管茅厕的"厕神"名叫紫姑,传说她是唐朝人,本姓何,名媚,字丽卿,山东莱阳人,被寿阳刺史李景纳为侍妾,因年轻漂亮,  相似文献   

2.
灵验与感恩——汉民族宗教体验的互动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问卷调查数据分析证实,在闽侯县农村居民的宗教信仰中,"灵验"是人们对神明的最主要的期望,即"有求必应",而"感恩"则是信众对神明灵验的回报,即"有应必酬"。信众得到"神助"的前提是信仰必须虔诚,"心诚则灵"。作为回报,信众除了信仰更加虔诚之外,还需要以物质或服务回报神明,即"还愿"。这种回报神明的方式不是一种交易,而是一种沟通仪式,这也是宗教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回报神明实际上也是回报社会。  相似文献   

3.
刘晓春 《民俗研究》2016,(4):89-101
从历史变迁的维度,考察明清以来番禺地区迎神赛会的结构与功能。番禺地区的迎神赛会,以神明崇拜为核心,以神明显圣的神话传说为信仰动力,人们通过神诞中的仪式展演,象征性地建构人与社会、人与超自然的神及祖先之间的关系。人神互惠,是迎神赛会之所以能够延续的稳定的结构,也是其信仰基础。由于社会的变迁,随着这一稳定结构中的各种社会关系此消彼长,借迎神赛会"约纵连横"的防御性功能日渐消失,而"庆叙亲谊"的联谊性功能,则逐渐成为迎神赛会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4.
中国传统社会的民间诸神大致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官方认可的神明,另一类是没被官方认可的,士大夫称之为“淫祀”的鬼神。在官方认可的神明中,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政府通过列入国家祀典或加封赐匾等方式,将民间神吸收改造为政府认可的神明(如天后、龙母);另一种情况是民间将国家祀典或政府提倡的神明接受过来,并改造成为民间神(如北帝、关帝等)。珠江三角洲的康公(主帅)或康王崇拜应该就属于后一种情况,但康公崇拜比起北帝等“标准化神明”似乎具有更强的民间性。  相似文献   

5.
石头剪刀布     
《科学家》2015,(4)
<正>电影《上帝也疯狂》的开场介绍了这样一个族群,他们是布须曼人,生活在非洲卡拉哈里沙漠的腹地,这里距离现代化大都市6000公里。这个族群在首领希的带领下过着刀耕火种,狩猎耕作,与世无争的生活。他们敬畏自然,他们相信上帝的存在,他们还相信通过某些方式能够获得神明的指示或者能够向神明传达自己的意愿。有一天,一个可乐玻璃瓶从天而降,掉落在了  相似文献   

6.
张佩国  黄小莉 《民俗研究》2024,(2):99-110+159
北宋时期“神舟”远航高丽的盛况两度出现,这不仅在宋廷企图恢复朝贡秩序的实践中展现了明州高超的造船技术,也使得明州地区的海神崇拜走向“标准化”。“神舟”出使归来后,明州的船舶生产、神明崇拜在技术与制度的语境中保持关联、互动。国家通过持续褒封神明的方式将地方信仰文化纳入国家体系,增强了文化认同感和社会稳定性;在新的技术情境中,明州地方以神明崇拜为媒介贴近国家正统,由此形成的不同于官方崇奉秩序的地方神明崇拜展现了独特的社会文化情景。  相似文献   

7.
天下拜文昌     
一位来自巴蜀的神明,在一千多年的造神运动中,由人到神被历代皇朝追封至“文昌帝君”。由于文昌帝君被视为主宰世人功名利禄之神,能保佑文人科举夺魁、广取禄名,  相似文献   

8.
《中华遗产》2007,(4):98-99
世界文化遗产10项 法隆寺地区的佛教古迹(1993).姬路城(1993),古京都的历史遗迹(京都.宇治和大津)(1994).白川乡与五茴山的合掌造村落(1995),广岛和平纪念碑(1996).严岛神社(1996)、古奈良的历史遗迹(1998).日光市的神社与寺庙(1999).琉球王国的王城遗址及相关遗迹(2000)、纪伊山地的圣地和朝圣路线(2004)  相似文献   

9.
槟榔屿是马来亚地区最早出现客家人组织的地方,本文以当地嘉应、增龙、惠州、大埔、永定五属客家人的组织历史为例,说明它们历史以来的主要活动是崇拜开拓先人、原乡神明以及先贤化身的本土保护神,通过年复一年的定期祭祀,满足身在异域的成员对原乡的文化意识与历史记忆的依赖,并因此进一步历经数代人形成了长期实践的本土客家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10.
《马瑞王室档案》中收录的经济管理文献和书信档案等史料表明,古巴比伦时期马瑞王室妇女拥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她们和男性贵族一样参与国家和社会财富的分配,拥有庄园、土地、椰枣园、奴隶等大量财富。而这些王室妇女的崇高地位是由她们积极参与国家各项事务取得的:马瑞公主们担任神明的女大祭司,为国家服务神明;从事政治联姻,为国王笼络重臣,巩固国家间的联盟;马瑞太后、王后和王妃等妇女负责马瑞宫廷的日常管理工作,在国王外出期间监管王城,主持对各神明的祭祀活动,直接和间接地参与国家的政治、军事和外交事务。  相似文献   

11.
美国人类学家华琛针对中国民间文化提出神明"标准化"与仪式"正统行为"的概念,苏堂栋等人对华琛概念进行修正,在此基础上科大卫、刘志伟提出"正统化"这一延展性概念,上述研究为思考"中国文化的一统与多元何以达致"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石窟河流域是岭东商贸与移民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围绕着水上运输而兴起的墟市经济、商业贸易、庙宇建设、神明崇拜以及移民活动,对当地地方传统社会的建设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石窟河上的航运与商贸活动促使社区宗族、神明信仰等权力化网络的建设,导致地方传统社会的整合与形成。本试以蕉岭  相似文献   

13.
谶纬,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种现象,有着悠久的历史。即:把自然界中发生的偶然事件而神秘化,并用诡秘的隐语、预言作为神的启示,将其视为预示社会安危的决定因素,以告人政事,或昭示国运的兴衰。亦是方士或巫师假借神明来说吉凶祸福的征兆。其中,表现在对钱币的运用上尤为突出,足见其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王慧 《神州》2012,(11):124-124
苟子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可见积累在一个人的学习、成长、品德修养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积累也是无处不在的。我们是怎样学会说话的?那是我们一个字一个词的慢慢从父母老师那里学来的,先是发出一个含糊不清的字音,  相似文献   

15.
画像石中的西王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从军 《民俗研究》2004,(2):123-134
西王母是战国秦汉时期最受崇拜的神明,历史文献多有记载和描述。在两汉时期的画像石中,西王母也一直是至高无上的神仙世界的首领。西王母最早出场于半人半兽的怪异世界,后来变成一位仙药制造神,在其身边聚集了专门制造长生不老仙药的玉兔、蟾蜍以及采集原料或传播仙药的青鸟等等。两汉时期的人们崇拜和信仰西王母,主要是为了长生不老或起死回生。  相似文献   

16.
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认为人必然死亡,而且人死后将以灵魂的形式在地下世界继续存在。苏美尔人对地下世界的想象有两种互相矛盾的观点:一种认为地下世界是一处黑暗、荒凉而又虚无的地方,这反映了苏美尔人朴素的唯物主义死亡观;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地下世界是一处与现实世界相平行的地方,死后灵魂在那里过着与生前相同的生活,这种地下世界观反应了苏美尔人的来世观念。苏美尔人眼中的地府是由神明们进行统治的,地府诸神均有各自的头衔和职能,他们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地下世界行政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7.
我入党的时间不算是长的,但算起来也接近60年了。文革以前我是一个虔诚的信徒,把领袖视为神明,我写过两首打油诗来说自己。一首是走神:信到迷信不知悟,朝三暮四全维护。睁着大眼一走神,多情反被多情误。一首是听喝:衣食住行听安排,找个对象领导裁。是非全赖上头论,只有屎尿自己来。这不是调侃、嘲讽,是自己的真实写照。文革促使我的思想发生了大的转变,我在过去多篇文章说过,我逐渐抛却了神明,而萌生出马  相似文献   

18.
清初苏州道士施道渊(1617—1678)的有关文献记载颇丰,为研究正统道教与当地民间信仰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道教神祠与"灵媒"信仰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独一无二的例证。本文梳理这方面的研究现状之后,介绍了施道渊的有关文献,特别是他如何应对地方信仰,尤其是"五通"崇拜的有关史料。施道渊常应苏州当地士绅之邀,主持禳灾祛邪的仪式。在这个过程中,他不仅役使经典道教雷法传统上的各类"武神",同时还将地方神明纳入其神役体系。因此,像"五通"这类具有"正邪"两面性的神明,在某种程度上被"驯服",变得更容易被人接受。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有的田野调查显示,尽管"五通"仍然具有一定的边缘性,但是整体上已被纳入了主流道教。  相似文献   

19.
在古代埃及,瘟疫广泛存在且种类较多。尼罗河既是古代埃及人的主要水源也是其交通命脉,因此也成为瘟疫的主要传播途径。一方面,囿于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古代埃及人往往把瘟疫的发生理解为神明的惩罚,因此通常通过向瘟疫之神献祭并念动咒语的方式来驱逐瘟疫对人的伤害。另一方面,埃及人也能理性地面对瘟疫的发生,并积极运用医学知识治疗瘟疫,采取措施有效地阻止瘟疫的蔓延。瘟疫的传播不仅对古代埃及社会产生影响,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着埃及与其周边国家和地区的交往。同时,瘟疫的传播也是埃及与古代近东地区密切交往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藏地无处不充溢着神明,天地万物哪怕是一草一木都有各自的灵光附着,当然包括那些随处可见,俯拾即是的石头。地球之巅的青藏高原曾经是泱泱大水覆盖的汪洋,后来由于地质运动,形成隆起的高原,带来无尽的石头。这些石头,经过亿万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各呈奇异多姿,千奇百怪。有的小巧玲珑,藏有大干世界;有的风姿绰约奇特俊像,而且千差万别,让人生发无穷的遐思妙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