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于华芸 《风景名胜》2014,(11):142-149
犹太菜 如果说要给以色列的食物分类的话,那首先就要分为KOSHER和仆KOSHER。KOSHER是指符合犹太救规的清洁食物,他们认为KOSHER食物能给犹太人的灵魂以精神、智力和情感上的活力。符合KOSHER标准的食物在选料和加工过程上都比常规食物更加严苛,KOSHER这个标志就是更高品质食物的标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KOSHER的含义已经远远超越了宗教,因此它也被誉为世界上最洁净的食物。  相似文献   

2.
彭兆荣 《民俗研究》2010,(2):114-126
人类与食物的关系不仅是生存关系,也表现出建立在其上的文化体系的互动关系。不同的文化体系对食物有着不同价值观。石器时代人类与食物的关系在今天值得我们反思,有些地方甚至值得借鉴。不同的文化体系在食物体系中创立了不同的分类制度,许多食物的文化隐喻通过仪式进行特殊的表达。人类生存与食物生态构成一种共生现象,需要格外养护。  相似文献   

3.
《舌尖上的中国》的意味,在第二季一开始,就再次明白宣示:食物不只是食物,食物是故乡的密码,是故乡全部讯息的数据接口  相似文献   

4.
万象     
《华夏人文地理》2014,(4):36-36
可以“喝”的食物 罗布·莱因哈特认为食品发展的前景不在于农业和畜牧业。这位电脑程序员不愿把时间和金钱花在传统食物上。于是他“通过把食物分解至分子水平”而创造出一种新的选择。莱因哈特花费数月时间对人类细胞的构成与其产生物进行研究,最终得到一种浓稠无味的液体,带有轻微的化学气味。他把这种液体命名为“Soylent”(上)。这种食物替代品中含有30多种成分,包括碳酸钙、铜、硒等。  相似文献   

5.
刊中人     
《南方人物周刊》2011,(18):10-10
像去年一样,世界小麦的价格上涨了75%,但是各地受到的影响却并不一样。美国人在食物上的花费还不足收入的1/10,对他们来说,今年飞涨的食物价格只是一个小小的烦恼,但是对地球上最为贫穷的20亿人口来说,他们收入的50%到70%将用于食物开销,猛涨的价格可能意味着由每日两餐变成一日一餐。  相似文献   

6.
美国人的食物文化曾引导我们选择越来越危险的食物。妈妈们对餐桌上内容的影响比不上食品推销所花的360亿美元(其中100亿针对儿童)。这些钱是为了让我们吃得更多,吃各种可疑的新食物,并制造出新的就餐环境,例如在汽车上。  相似文献   

7.
夏日鲜生活     
《世界》2012,(7):159-159
现代人,对于食物的要求已然回归本臻,越是新鲜,越能尝出原有的滋味,越让人趋之若鹜。炎炎夏日,如何让舌尖上的食物不受微生物侵扰,依旧保持新鲜?在三星Mouton冰箱里,我找到了答案。  相似文献   

8.
《民俗研究》2021,(2):5-13
文章首次提出了"食物边界"的概念。采集渔猎时期人类的食物资源利用处于一种"无边界"的状态,人类可能曾经利用过地球上一切可利用的食物充饥。在漫长的探索中,世界各地的先民们逐渐排异和淘汰了对自身有疾病伤害之祸的食物品种,集中选育出了一批优质的农牧果蔬品种,同时辅之以不同的烹饪加工技术化解食物所含毒素和病菌,保证了人类的生命安全。再经过各地区之间不断的相互补益和完善,最终形成了一个足以保证人类生存繁衍的食物资源库。然而,农业所廓清的这条人类食物利用的边界在灾异与丰裕情形下,往往也会出现失范与越界。此种失范与越界不仅侵害了自然界其他动植物的生存权,也对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造成冲击,乃至危及人类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9.
王陆荃 《神州》2012,(5):226-226
用于寻找最短路径的蚁群算法来源于蚂蚁寻食的行为。蚁群寻找食物时会派出一些蚂蚁分头在四周游荡,如果一只蚂蚁找到食物,它就返回巢中通知同伴并沿途留下"信息素"作为蚁群前往食物所在地的标记。信息素会逐渐挥发,如果两只蚂蚁同时找到同一食物,又采取不同路线回到巢中,那么比较绕弯的一条路上信息素的气味会比较淡,蚁群将倾向于沿另一条更近的路线前往食物所在地。蚁群算法设计虚拟的"蚂蚁",让它们摸索不同路线,并留下会随时间逐渐消失的虚拟"信息素"。根据"信息素较浓的路线更近"的原则,即可选择出最佳路线。  相似文献   

10.
周立红 《史学月刊》2005,(1):115-122
1740~1800年是英格兰历史上食物骚乱爆发最频繁的时期。谷物供给不足和跨地区谷物流通的兴起是这一时期食物骚乱丛生的主要原因。食物骚乱是民众在一套关于谷物流通的传统价值观念促发下的仗义行为,是在现有的政治结构之内与当局进行讨价还价的一种形式,也是当时社会调节机制的组成部分。作为一种集体行动,食物骚乱通常开始于小规模的自发行动,然后,最初聚集起来的核心分子走上街头,沿路召集同盟者加入,逐渐发展成大规模的行动。骚乱者努力争取地方官员的支持,在现有的政治结构之内与当局进行讨价还价。地方当局竭力安抚骚乱者,充当民众与中间商人之间的调停人。食物骚乱总是以和平的方式平息下来。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曾侯乙墓出土的人类牙齿标本进行微磨耗形态观察与分析,重建了该时期曾国国君及其陪葬人员的食物结构,13例样本的牙齿颊面条痕磨耗痕迹显示其水平方向条痕平均长度/垂直方向条痕平均长度的平均比值为64.8%,与以狩猎经济为主要生业方式的肉食类人群较为相近,推测曾侯乙墓出土个体的食物结构中有着较高比例的肉类食物摄入。在数据分布上,墓主人、东椁室陪葬个体、西椁室陪葬个体之间的数值差异显著,印证了此前对于东、西椁室陪葬人员身份角色的判断,表明了不同身份的人群在食物结构上存在一定的等级差异。  相似文献   

12.
早在原始时代,为了保存辛苦捕猎来的食物,古人会挖洞将食物放人洞穴,再放块大石头挡住,这应该算是保险箱的雏形了。后来人们藏钱的方式更加灵活化,有将钱埋在地下的,也有藏在住宅的墙壁里、后山上、花坛下的,等等。  相似文献   

13.
零秒定律     
《山茶》2010,(8):32-32
谁都懂得这一套:好吃的掉在地板上了,你立马捡起来,装得跟个没事儿人似的,接着吃。大家普遍称它为5秒定律.也就是说在病菌污染食物之前有几秒钟的空当,这个想法——食品科学教授保罗.道森说——纯属扯淡。他的研究表明沙门氏菌等病菌能在干燥表面上存活4周之久.而且一接触到食物就会即刻沾染。  相似文献   

14.
强迫孩子用餐涓涓像大多数小宝贝那样,今天拒绝这种食物,明天讨厌那种食物,弄得妈妈心烦不已。妈妈非常担心涓涓这样下去会营养不良,决心采用强制手法,每天安排食谱,作为一项铁定任务非要涓涓食用不可。医生分析:对于涓涓的厌食行为,家长不必忧虑。尽管孩子对待食物的兴趣变化很大,在厌恶何种食物方面毫无规律可言,但最终的摄食量还是能满足他身体发育需要的。他们常常是“朝秦暮楚”,今天钟爱这种食品,吃起来狼吞虎咽,明天则可能对其产生厌恶感而不屑一顾,转向其它食物,说不定后天其热情又回到原来的食品上。至于进食量,有时多一些,有时少…  相似文献   

15.
行灶小考     
梁育军 《文物世界》2004,(3):36-38,56
“灶者,生养之本。”它是人类生括必不可缺的炊具之一。严格意义上讲,一般由烟道、灶门、火眼及较为封闭的火塘等几部分构成,火眼上置各种炊器。可以遮挡风雨,聚温,以促进食物成熟。另外,还可以照明、取暖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尚无制作灶的意识,只在地面堆一堆火来烧烤食物和取暖,从新  相似文献   

16.
熊丽芬 《收藏家》2011,(10):63-66
第7图:绷子(纵29、横22.4厘米)画面上有两个妇女席地而坐,中间摆着一盘食物,其中一妇女正用左手取盘内食物,右肩扛着猎枪。另一妇女正在对面指手划脚说话,后边放着把长刀。她们皆用红头巾缠头,穿粉白色对襟长袖衫,蓝色大裆裤,四周山峦起伏。  相似文献   

17.
孙佼佼  朱竑 《人文地理》2021,36(4):21-26,28,184,27
旅游食物浪费是我国食物浪费问题的重灾区,其根源在于旅游活动特有的非日常和反结构特征。但目前我国旅游食物研究大多仍关注资源开发和消费促进,浪费研究则处于描述性的起步阶段。本文对国内外旅游食物浪费相关文献进行评述,分析了旅游食物浪费研究的总体特征、概念基础与内容,指出国内研究主要集中在消费端的测量和行为分析;从旅游食物体验的独特性质出发,基于消费文化与旅游体验视角对旅游食物浪费进行溯源;梳理了有助于解决旅游食物浪费问题的理论,包括消费文化视角下从资源消耗型食物消费到环境综合消费、综合价值提升以减少资源成本、基于全价值链参与提升认知和情感以减少浪费;也包括旅游体验视角下针对不同食物体验性质探索节约路径、创造多维度体验以减少资源消耗、以食物共享和慢食为代表的可持续理念的运用等;最终,文章对解决旅游食物浪费问题的未来研究提出了参考框架,从关注点、理念、对象和领域出发,提出议题和对应方法,为兼顾目的地食物价值增值和减少粮食资源消耗提供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18.
人牙结石淀粉粒分析是开展古代居民食物来源研究的有效途径之一。用此方法对河南新郑裴李岗遗址仅存的两具裴李岗文化人骨牙齿上的结石开展了淀粉粒分析,成功提取出38颗淀粉粒,其中可鉴定种属的淀粉粒主要来自于栎属、豆科和块茎类等非农作物,少量有可能来自于粟黍类作物。虽然分析样品较少,提取出的淀粉粒数量不多,但这一结果或许表明采集植物有可能构成了裴李岗遗址居民植物性食物的主体。结合贾湖、莪沟、石固和寨根等裴李岗文化遗址的植物考古学研究,裴李岗文化居民的食物结构具有广谱性特征。本研究为全面认识中原地区裴李岗文化居民食物构成和聚落生业经济,深入探讨中原地区早期农业形成过程等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证据。  相似文献   

19.
地方性食物原本被定义成在清晰的地理边界内生产的食物,是“本地人”抵抗极端商品化食物系统的有力武器,但以地理边界为中心的视角压抑了消费者身体的积极作用,也忽视了作为“外来者”的流动群体的在地饮食体验。基于对广州流动群体的日常饮食消费的深入考察,本研究发现:流动群体对跨越地理边界的故乡食物和广州本地食物主动赋予丰富的地方性意涵,构筑日常饮食“流动的地方性”。基于身体与食物的关系视角,本研究认为身体接触食物的契合感受以及与食物提供者的信任关系奠定了流动群体建构地方性食物的基本途径。区别于反抗式的地方性食物运动,流动群体把地方性食物嵌入在地生活,凸显多重的日常意义,主要表现在突破食物知识困境,缓解饮食焦虑,以及增进身体和地方的亲密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文史广场     
战争带来的发明罐头1812年12月,拿破仑为了独霸整个欧洲大陆,发动了一场大规模侵略战争。正当拿破仑沉浸于胜利的喜悦之际,突然传来了法军全线溃退的消息。原来,由于战线太长,法军所带的食物已基本腐烂变质,食物供给不上,使法军惨遭重创。为了解决食物长期贮存不变质的问题,拿破仑下令悬赏1.2万法郎。在重赏面前许多人跃跃欲试。马赛的食品专家尼可拉·阿培尔为了博得妻子的欢心和爱情,也卷入到这场角逐之中。他首先用高温把食物煮熟来杀死细菌,然后用铁罐式的瓶子将食品放入,再封住瓶口,使之不漏气。许多天后当人们把这只重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