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甄静 《神州》2011,(7S):99-10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自从《课标》颁布以来,很多老师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课堂的现场生成,开始追求生成状态下的课堂教学艺术,在不牺牲教学目标达成的前提下,创造了许多“难以预约的精彩”。但是,很多老师过于迷信“重视生成必然精彩”的观点,在生成这件华美“外衣”的遮罩下,闯入了新的误区,跌入了由生成造成的“陷阱”。我想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主要问题有:  相似文献   

2.
樊焕尧 《神州》2014,(12):150-151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中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它具有比较广泛的意义,而且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独特观点。其传统的意义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融合,也就是主体与自然环境是一体不二的关系。这是中国传统哲学追求的最高境界。现在,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其中就包括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两个重要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家港市西部的南沙、后塍一带,有两种形状与名字都比较奇特的食品,叫"草鞋底"与"麻尖角",当地居民用它们作为早餐佐食。"草鞋底"与"麻尖角"像黄桥烧饼,属大饼种类,不过它形状特别。"草鞋底"形状为椭圆形,上面撒满了芝麻,看上去,犹如农民穿的草鞋模样。"麻尖角"的形状呈菱形,有两只尖尖的角,上面同样撒满了芝麻。家乡的居民,望形生义,取了这么好听的名字。  相似文献   

4.
<正>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犹如一枚硕大的朱红篆字中国印,静静地矗立在黄浦江畔。它与国内31个省区市的展馆一起,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的魅力。悠悠五千年历史,古老与现代相融的中国充满了无数令人神奇惊讶的色彩。本届世界博览会上,"中国元素"无处不在,处处凸现了中国文明、科技与人文精神理念。"中国元素"是一个符号,这个符号背后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5.
石少颖 《安徽史学》2014,(2):99-108
"丙子之役"的爆发使朝鲜在义理与现实之间陷入了两难抉择,加速了主和派与斥和派的意见分化。与此同时,在这场"存亡歧路"的外交争辩中,"台阁"与"庙堂"的话语权矛盾也迅速突显。士林虽然是朝鲜公论政治的主体,但却无法摆脱"浮薄"的软肋。他们为国家高举了义理,却败倒在政争面前。虽然"三学士"的择选背后充斥着官员间互相倾轧乃至兵谏相逼的隐情,但是,朝廷以"浮议误国"取代"斥和误国"的论断,却在根本上肯定了义理,敷衍了清朝对于朝鲜反清言论的问责,以实际行动平息了朝野上下对于斥和论的非议。这就为协调战后各派间利益关系、加强国家政治稳定,提供了有利契机。  相似文献   

6.
焦姣 《文博》2022,(3):62-67+112
汉代铜镜铭文中涉及“酒”的文句体现了当时的饮酒风习已经对社会层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镜铭所见“宜酒食”“饮澧泉”等表达了汉代日常生活中酒的重要性。“酒如河”“酒而河”希求体现了“酒”的社会需求程度。镜铭中“醉”“酲”“醒”生动体现出饮酒后的生理与心理反应。  相似文献   

7.
周秀光  韩艳 《神州》2012,(7):28-32
马克思曾经说过:"语言是一个民族中最稳定的因素。一个民族的语言一旦消失,整个民族也就消失了。"一个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就是一个文化物种,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文化结晶,它包含了民族的思想和感情,有着一个民族深厚的历史记忆与文化积淀。而汉语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流传最为悠久,被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语言,如今却正  相似文献   

8.
到了规定的年龄,该退休的都得退休,不管你当不当官,不管你官有多大,谁也绕不过这座“奈何桥”。 退休是人生的分水岭。退休之后,—切都与从前不—样:生活的环境、生活的节奏、生活的待遇、你与别人的关系、别人与你的关系等等,都与从前不一样,而且,总体说都不如从前。因此,虽说人人都知道“终究会有这一天”,但在“这一天”还没有到来时,谁也不愿去想它,尤其是官当得越大的人,越不愿去想它,因为“退了”就意味着“休”了。  相似文献   

9.
韩江苏 《中原文物》2020,(1):131-139
甲骨文■、■、■三种形体不同之字,前辈学者考释其为卣字的繁简之异。然三字所从文字偏旁有异,在甲骨卜辞中的语境和用法完全不同,说明这是三个有相互关联、而字义完全不同之字。把三字所从■偏旁与自然界实物对比后发现,■尽管形态有异,但它是匏(匏、葫芦)的象形文字。从瓠从皿的■字,是葫芦瓢漂在盛水器皿中之形,它是瓢的会意字。从瓠从倒立庐形的■字,殷商时期其材质由木质转变为青铜,盛放专用鬯酒,是为卣字。对瓠、瓢、卣三字的考订,证实了文字形体的细微差异与甲骨文字义关系密切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张静 《文史月刊》2010,(12):80-80
<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听到某人信誓旦旦地说:"我用人格担保",也常常谴责某些人"丧失了人格";我们常常说某人"名誉很好",也常常指责某些人"不顾廉耻"。那么,"人格"与"廉耻",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概念呢?让我们来看一看罗马法律对它的规定。  相似文献   

11.
《中华遗产》2013,(11):78-81
“乡”、“县”、“州”这些今天还在沿用的行政单位,在诞生之初与“家”的概念息息相关。古代统治者为了加强国家的统治,便于政令的实施,完善赋税的管理,把一定数量的“户”固定在一定范围的土地之内,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     
《贵阳文史》2012,(1):17
1976年"四人帮"粉碎之后,政治上、经济上的拨乱反正,中国文艺的春天来到了,被禁锢的戏剧、电影重新与观众见面,电影创作又迎来了新的春天。通常把1976年——1989年称为中国电影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13.
"诗人"走向边缘,政客成为主角(第一天)晚上,来自内地大学的G君邀我一起去市区餐馆与两位台湾文学界朋友会面。这对台湾夫妇当年也是左派知识分子,可算是民进党中的前辈,出于为台湾民主奋斗的理想,与陈水扁等一起反对国民党威权统治,现在不满陈水扁而退出了民进  相似文献   

14.
"表演理论"是20世纪70至90年代国际民俗学界的主导性理论,其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民俗学与语言人类学两个学科范畴。本文简要介绍这一理论被更新与推进的历史过程,描述了"表演理论"之后欧美民俗学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盖晋 《神州》2020,(5):188-188
意识中,“品学兼优”这个词的含义是品德与学业都达到优秀的程度,是人们对学生的美好期望,是判断作为一名好学生的标准。作为一名教师,我也常把这样的话“希望你能够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作为鼓励性的语句写在学生的成长记录册中。时间长了,对这个词也不以为然了。但若仔细的思考一下,“品”为何要放在“学”之前呢?就会引发我们的思考,“品”与“学”二者孰轻孰重?  相似文献   

16.
周星 《民俗研究》2015,(3):5-24
以汉语、汉字为主要媒介的汉文化,对于"人"的成长过程,经常使用从"生"到"熟"的隐喻性表述。通过详细梳理汉文化对"人"的"生"与"熟"这两种不同状态的描述,指出了汉文化对处在"生"与"熟"的中间状态,亦即所谓"半生不熟"或"夹生/半熟"状态的"人",也有着非常丰富的表象。在汉文化对人的"生"-"夹生/半熟"-"熟"等状态的分类中,内涵着汉文化的秩序及其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7.
英国《泰晤士报》日前报道称,一项医学奇迹在美国阿肯色州出现——该州现年42岁的男子特里·沃利斯在成为植物人19年后,居然又醒了过来。1984年,20岁的沃利斯与同伴出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历史教学中教法的更新与学法的指导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启发与预习、朗读与练习、讲授与巩固课堂教学程序三部曲。  相似文献   

19.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将军愤于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由"哭谏"而"兵谏",与杨虎城将军合作,毅然决然发动了举世震惊的"西安事变",这已是家喻户晓。然而,其中还有一事件的发生壮大了"西安事变"的声势,那就是张学良将军与此同时还密令驻兰州的东北军五十一军中他所倚重的中共地下党员解方,发动了与"西安事变"成犄角之势的"兰州事变"。1936年12月12日凌晨,驻扎甘肃省会兰州的东  相似文献   

20.
王志俊 《沧桑》2011,(4):90-92
《菊与刀》对日本人的负恩观,对社会的情义,对名分的情义做了一些简单的论述。日本人认为自己是历史和社会的负恩者,并把恩推及整个社会网络中,把所有的关系视为负恩与报恩,这使得他们自觉履行义务而毫无怨言。在日本人心目中"情义"被人们视为人与人之间最珍视的一种人际关系,也是日本文化中所特有的,报答情义充满了内心的不快。在"恩""义"的范畴中,日本人竭尽全力履行自己的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