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你可以去看我的一篇文章,叫《晨霸》。”59岁的诗人梁小斌坐在医院休息室的椅子上,轻轻地说,“现在的人都没看过晨霜,因为我们起得太晚了。”  相似文献   

2.
1990年,我写过一篇题为《中国现代史研究的历史回顾》的文章,发表在1991年的《近代史研究》。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一是自己忝为近代史研究所现代史研究室主任多年,对现代史研究虽然无所贡献,所见所闻却不算少;内中不乏切身的感知和体味,觉得有责任把它告...  相似文献   

3.
在诗人李季写的《我的写作经历》一书中,有三处提到他在宁夏的创作情况:  相似文献   

4.
“大江”是解放前汉口《大刚报》的文艺副刊,创刊于1946年3月,到1949年5月武汉解放时,出了近500期(每周二、四、六出刊).它的创始人也是第一任主编是女作家葛琴(鲁迅先生曾为她的小说集《总退却》写过序言).其后接替过这一位置的有端木蕻良、王采、天风和我,以我任职的时间最长.曾经协助过编务的是青年诗人牧星.在这个副刊上写过稿的作者有茅盾、雪峰、荃麟、艾芜、吕荧、邹获帆、阿垅、路翎、绿原、冀汸等著名的作家、诗人,也有许多青年作者.它为荒芜的武汉文坛带来了生机,显示了希望.那几年正是解放战争激烈进行的时期,这个副  相似文献   

5.
《百年潮》1999,(3)
憧憬浪漫爱情,却接受了包办婚姻被称为“热情如火”的诗人闻一多,不但写了许多激昂热情的爱国诗,也写过不少充满柔情蜜意的爱情诗。例如在原名《爱底风波》后改名《风波》一诗中,诗人描写“烧  相似文献   

6.
望夫石传说古今流传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芸 《民俗研究》2007,19(4):162-188
一、引言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望夫石"《刘禹锡集》卷24这是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吟咏望夫石的一首诗。为这块眺望千年的望夫石留下笔墨的又何止刘禹锡一家?李白也写过,白行简也写过,王建也写过,许多的诗人词人为它驻足心动过。这就是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望夫石。  相似文献   

7.
博览·文化     
《神州》2004,(6)
苏童:我不是"红粉"作家日前,作家苏童在同济大学与大学生们进行了一次互动座谈会。座谈上苏童表示,他并不是只写女性作品,也写过大量男性形象。他认为自己只会写女性这个错误印象是影视作品造成的。其实他写过大量以男性为主角的小说,而且自己也很满意,但碰巧被改编成影视剧的几乎都是女性小说,如《妻妾成群》、《红粉》、《妇女生活》、《米》等,今年下半年《另一种妇女生活》也将被拍成电影。  相似文献   

8.
刘永辉 《名人传记》2022,(10):77-77
艾青是中国现代诗代表诗人之一。聂鲁达是智利当代著名诗人,他对中国和中国文化兴趣浓厚,一生曾三次造访中国。聂鲁达在回忆录《我坦言我曾历尽沧桑》里,多处谈及中国之行,其中对艾青着墨甚多,写过“中国诗人中的夜依者--令人心醉的艾青”等文字。而在艾青的诗歌生涯里,与聂鲁达的交往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笔。  相似文献   

9.
编读窗     
我是《炎黄春秋》的忠实读者,这次看到2014年第1期的《“毛主义”对现实政治的影响》一文,觉得作者写得很棒!看文风,我原以为是西方记者所写,客观、理智、公正,结果是我们自己的记者所写,佩服!不过有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就是第61页出现的“根红苗正”这个词,我过去也常常这么写,甚至在自己出版的一本书《我的同龄人》中也这么写。  相似文献   

10.
李锐 《炎黄春秋》2007,(4):64-65,73
2005年年底,收到一位老同事寄来的《综合哲学随笔》,他同作者高亮之是浙江大学的同学。读后使我大开眼界,许多思考过的问题得到进一步的启发。首先想到的是,我1990年写的《毛泽东晚年“左”的错误思想初探》那篇八万字的长文中,曾对毛泽东的理论思想、哲学观点包括《矛盾论》、《实践论》作过探讨。剖析过他的“斗争哲学”思想。“动”与“斗”是他早年哲学思想的一个核心观念,既是宇宙观也是人生观;终其一生,好动喜斗,尤其实践了自己“与人斗其乐无穷”的诺言。  相似文献   

11.
《沧桑》1995,(1)
拜读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于1993年4月出版的《忻县志》,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一印象是,《忻县志》通过有关篇章的记述,表现出忻县人民的性格特征和精神气质,而表现民性和气质上的特点,是突出一地地方特点的重要方面。忻县人历来善于经商,特别是清代的民国时期,足迹遍及全国,有东口至西口,喇嘛庙至包头,凡鸡叫狗咬的地方都有忻州人之说。《忻县志》商业篇第一章《私营商业》,不仅仅写商业活动,更主要是写  相似文献   

12.
我又忽然觉得自己俨然是一位诗人了,而且还站在国际诗歌潮流的最前端.这样矛盾而又神经质的自我判断又像极了诗人的思维方式. 诗人的个性大多如此,国内和国外的诗人都差不多,对于这一点我略微有点不太适应.所以从本质上来说我不是一个诗人.然后我看见我写的一首诗,《很兴奋的时候我开始写作》被录入了《36届国际诗人年鉴》.当然,录入的形式是全英文的.我又忽然觉得自己俨然是一位诗人了,而且还站在国际诗歌潮流的最前端.这样矛盾而又神经质的自我判断又像极了诗人的思维方式. 在布拉格的国际诗会是弥散型的,罗曼蒂克的.我在会场上没有看见悬挂着的横幅,也没有见到端坐着的表情严肃、举止刻板的官员.更没有看见在一边辛劳地端茶倒水的为大会服务的公务人员.只有官员们富有哲理的发言、音乐、舞蹈、和各种语言的诗朗诵.所有的语言最后都要被翻译成英语再朗诵第二遍.  相似文献   

13.
武传方 《南京史志》2022,(Z1):65-67
<正>【教材原题】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烦恼,烦恼后面也许有一段小故事。以《我的烦恼》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500字。我们用文章影响读者的方法常常有两个:一是以情动人,二是以理服人。两者的实际效果各有千秋,相比较而言,我以为“动之以情”比“晓之以理”更胜一筹。读者喜欢李白的《秋浦歌》,是因为“白发三千丈”的讲理吗?那是诗人“岁华尽摇落”、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我们喜欢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相似文献   

14.
胡庆树的福斯塔夫,我看都没有看过,可是《戏剧之家》却非要我写一点文字,配合他们刊登胡庆树的福斯塔夫剧照.编辑说,只有你写了,因为你写过《武汉有个胡庆树》.《武汉有个胡庆树》是他演了《同船过渡》之后写的,这时我跟他已经混熟了.《温莎的风流娘儿们》则是将近十年前的事,那时他是个大演员,我是个小编剧,差着辈份,也不是一个朋友圈,武昌、汉口一条江隔着,素无往来.  相似文献   

15.
刘珉 《南京史志》2023,(12):48-51
<正>【教材原题】你记录过自己一天的生活吗?在这一天中,哪些经历是你独有或者令你感触最深的?以《我的一天》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真实,指选择的材料是自己亲历的事情。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提出“学生说老实话,决不容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的写作要求。比如在《秋天的怀念》中,母亲在“我”暴怒摔东西时,“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相似文献   

16.
何洛  孟金 《百年潮》2011,(1):57-63
聂元梓有过不少对记者访问的谈话,如《前哨》登载钟淙写的《北大灾星聂元梓的晚年》,涂光群写的《我认识的聂元梓》及《聂元梓——从造反到炼狱》,还有《当年风光换来晚景凄凉》的采访报道等。比较系统的“自述”我们看到的有两个:一是1980年12月聂元梓写的《总结》,一是2003年的部分回忆章节和2005年1月在海外出版的《聂元梓回忆录》。  相似文献   

17.
满族诗人毓俊和宗韶,都生活在清代末年。他们以自己的丰富创作表明,是当之无愧的诗歌大家。物换星移,逝者如斯。近百年来,他们的诗集却尘封已久;他们的名字更是鲜为人知。笔者曾先后写过三篇文章对这两位诗人及其诗歌作过介绍。即:《宗韶诗歌思想性初论》(载《社会科学辑刊》1986年第1期)、《宗韶诗歌思想性再论》(载《满族论丛》第一集,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和《毓俊诗歌思想性初论》(载于《辽宁大学学报》1986年第5期)。关于诗人颜扎氏毓俊,因受篇幅限制,只在上一篇文章中谈了他的生平和其诗歌思想性的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哀叹天时不正,关心人民疲苦;二、反对帝国主义入侵,痛斥妥协投降;三、不满时政,抒发感  相似文献   

18.
《炎黄春秋》2012,(12):87-90
《炎黄春秋》编辑部:看到贵刊2012年第8期刊登的《我所目击的胡耀邦发病经过》一文,对文中所提的问题,作以下说明:一、我在贵刊2010年第2期上发表过《我参与了抢救胡耀邦》一文,当时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呢?1.鉴于社会不良风气,不断有媒体失真的报道。而胡耀邦是我十分敬仰的老一辈,又是我父  相似文献   

19.
关于牟宜之     
李锐 《炎黄春秋》2013,(4):71-72
五年前我写过《读牟宜之诗——一座鲜为人知的人文富矿》文,听说诗集很快售完。文中关于作者未能作详细介绍。现在清秋子为牟宜之作了传记,传名《国士》。牟宜之的儿子牟广丰又让我作序,虽然传记只是匆匆一读,但由于传记主人同自己有许多相似的经历,仍乐意为之。何为"国士"?用太史公司马迁的话说:乃  相似文献   

20.
张继定 《文献》2003,(1):87-94
一、生年考补 关于南宋江湖派诗人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的生年,戴氏在自己写的诗中有过说明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