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在嘉绒藏区推行的土司制度不但有效治理了藏区,而且也促使藏区少数民族文化发生变迁。本文以嘉绒藏区为中心,从藏区的政治形态、原始社会生产模式、传统文化等方面剖析了藏区少数民族的文化变迁脉络,探求了该变迁的规律和特征,认为嘉绒地区的民族政治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原始社会生产模式解体,传统文化走向多元性而且在和周边文化交融之时,嘉绒藏族文化也流传至内地。  相似文献   

2.
嘉绒藏区来说它地处于汉藏之间,西部为藏地,东部为汉地,为藏彝走廊之中,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其保留了自己的特点之外,也吸收了其他民族的的东西,可以说嘉绒藏区为汉藏交融的过渡地带。这种藏汉之间的独特地缘环境,造就出嘉绒藏区特色的夹缝文化特色,虽然空间有限,但足以传古至今。  相似文献   

3.
位于藏域东方的嘉绒藏族地区,有一座规模不大的藏传佛教寺院,然而它的声誉可谓在整个藏区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尤其在藏传佛教信仰者的心目中,它有着崇敬的地位和令人仰慕的影响,犹如拉萨的大昭寺、青海的塔尔寺、甘肃的拉卜愣寺,几百年来在安多藏区的嘉绒地区,增添了无限灿烂的光环。它就是安多地区著名的藏传佛教之格鲁派寺院:大藏隆洲  相似文献   

4.
嘉绒藏年的传说郑传发居住在川西峡谷地区的嘉绒藏族,很古以来就有过嘉绒藏年的习俗。嘉绒藏年不同于内地的春节,也有别于其它藏区的藏历年,它具有浓厚的地区和民族色彩,是当地民族风俗最集中、最典型、最彻底的反映。每年冬月11日前,藏家山寨碉房就全部用白泥浆粉...  相似文献   

5.
淡蓝的罂栗花是美丽的,但鸦片烟却贻害无穷。1838年,林则徐的虎门禁烟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帷幕,一个世纪后,这罪恶之花却开遍了祖国西南边陲的嘉绒藏区,给嘉绒藏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据说雅片烟最早传入嘉绒地区,是在清光绪年间。一些有钱人家的纨绔子弟从外地带回一些雅片品尝把玩,慢慢吸食成瘾,便引进烟种,试着在当地种植。哪知嘉绒地区的土壤植被,都非常利于罂栗的生长,于是,嗜烟之徒越来越多,种烟之人与日骤增。到了20世  相似文献   

6.
嘉绒藏区的古碉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嘉绒藏区的古碉堡拉尔吾加四川大小金川河沿岸,从雪山脚下到林莽草坪,从悬崖峭壁到村落藏寨,都矗立着许多首尾相望、形成网络的古碉堡,如松岗双碉、金川勒鸟──马尔邦线碉等。特别是丹巴中路、梭坡、卜角顶等地,一个村寨便是一个古碉堡群,每幢藏房都依着一座摩天的...  相似文献   

7.
“见买若耶溪水剑,明朝归去事猿公。”这是唐代诗人李贺的名句,见《南园十三首》之七。唐代诗人多慕豪侠剑客,李白、杜甫青年时都曾学剑,李白曾咏“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与其同时还有一位击剑名人叫裴曼,唐文宗时“诏以白歌诗、裴曼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见《新唐书·李白传》,后人因之。说明青年  相似文献   

8.
嘉绒藏族聚居或散居在大渡河上游各分支流域(今四川省甘孜,阿坝及雅安地区的部分县),他们普遍有猎神信仰。嘉绒藏族自称嘉绒娃,即嘉绒地区的藏人。嘉绒地区处于横断  相似文献   

9.
八世纪中叶,西藏早期三大译师之一的白若杂纳来到嘉绒地区修行传教。在这邃奥清幽,凡尘不染的神奇之地,白若大师似一个造物主建造的大佛塔(自生塔)默默地珍藏在如此遥远的宝地上,直到近年来被人们发现这“奇妙之极,天下少有”的神秘景观:囊括藏区的八大佛塔,昼夜呈现的佛影,奇特图案等神秘莫测且不可思议的现象,令人简直不敢相信人间还有如此般奇妙的圣地。层层神秘的面纱,似乎神仙事,莫须有之幻觉,处处是迷惑  相似文献   

10.
本方案是一个嘉绒藏绣主题展厅设计,主要运用传统手法和现代手法进行展示,是一个非遗主题的项目。本方案围绕一个"新"字,意在设计出一个打破传统风格的展示空间,同时对嘉绒藏绣起到一个宣传的效果。整个方案提取嘉绒藏绣的元素结合现代风格,形成两种跨度的跳跃空间。同时以传统和现代两种不同的视角,展现出嘉绒刺绣独特的风采。  相似文献   

11.
论点摘编     
《中国西藏》2017,(6):93-93
川西北嘉绒藏人与象雄琼氏渊源关系探讨石硕在《民族研究》2017年第3期上发表文章,嘉绒是分布于川西北地区一个独具特点的藏族人群支系,其文化习俗中积淀和保留诸多象雄文化痕迹,并普遍存在土司祖先来自西藏"琼部"的历史记忆。但因藏文文献记载的匮乏和模糊,嘉绒与象雄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联系,始终是一个悬而未决的疑案。文章通过对汉文史籍  相似文献   

12.
革什扎河从西北的党岭山脉一路流下,在丹巴县城以北两公里处和正北流下的大金川河交汇,之后又在县城脚下与西南方向过来的牦牛河汇合.从天空俯视,五条河流从四面汇合,其河流谷底汇集,如同一朵莲花出现在嘉绒藏区的山谷,甲居就在县城以北数公里大金川河西的山坡上. 吉普车沿着新修的狭窄水泥公路蜿蜒而上,一个转弯后,寨子里的梨花如同一幅巨幅壁画,突然出现在大金川河谷深广开阔的山坡上.和樱花不同,梨花的白不带丝毫诱惑,花和雪营造出错位的季节童话,满山雪梨花中,那点缀的红白民居让人赞叹徒生.  相似文献   

13.
试论藏区部落习惯法的文化成因及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是与人类共生的现象,“是一种最富有弹性的社会要素系统”①,就宏观而论,它可以大到与人类文明等量齐观;就微观而言,它可以小到一条规范、一种礼仪。我们所要讨论的藏区部落习惯法,其实也是一种文化,只不过它是大文化中的一个子系统。藏区部落习惯法的形成和发展,是与藏区部落整个社会大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它是在这种大文化圈内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质,对人格转型产生无形影响的潜性文化的一种。因此,我们研究藏区部落习惯法,就应该把它放在整个藏区社会大文化圈内进行剖析和审视。一、藏区部落社会的基本特…  相似文献   

14.
张翔 《巴蜀史志》2006,(6):44-44
如果说成公主进藏增进了藏汉民族的团结与化交流,促进了藏区的进步与发展,那么,茶马古道则带动了藏区的经济发展,是藏区与内地之间的一条纽带。  相似文献   

15.
嘉绒藏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先民们创造了光辉的历史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由于受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在不同的地域中存在着习俗等各个方面的差异,这就是民间所称谓的“一方一俗”。在大渡河上游的大、小金川流域居住的嘉绒藏族的习俗,既有本民族习俗的共性,又具有  相似文献   

16.
韩宏亮 《攀登》2016,(4):16-20
党性教育缺乏吸引力、党员"入口"把关不严、不合格党员"出口"不畅、党员激励机制缺失、党性评价体系不完善,是影响藏区党员合格的主要因素。要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不断增强藏区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建立更加科学的藏区党员发展机制;探索和完善藏区不合格党员淘汰机制,形成藏区党员保持先进性的激励机制;构建藏区党员的党性评价体系,促进不合格党员向合格党员转化、合格党员向优秀党员提升;补齐藏区党员队伍建设短板,夯实藏区基层政权的强大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17.
“嘉绒”全称“嘎尔嘉尔木察瓦绒”,意即“东方嘉木墨尔多山系的热带农区,简称为嘉木绒或嘉绒”。 嘉绒地处川西北高原的岷江及大渡河上游。东南方向至雅安市的宝兴县,南至甘孜丹巴县,西至壤塘县中塘,北至黑水县及理县部份地方,中心地带有马尔康县、金川县、小金县,这里生活的民族叫嘉绒藏族(又称察柯)。他们以农为主,兼营牧业(河坝为农业,  相似文献   

18.
在清朝推行土司制度的过程中,以金川为代表的川西北嘉绒土司地区未能顺利落实土司制度,与其对自身与皇帝关系的认知或想象有关。在嘉绒土酋的等级秩序认知图景中,土司和皇帝直接发生关系,地方督抚在这二者中间并无实质性地位。不过,清廷在嘉绒的羁縻统治策略亦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他们对"土司—皇帝"关系的想象。因此,一些嘉绒土酋对土司制度"阳奉阴违",甚至公然罔顾约束。这一历史境况对嘉绒地方秩序的建构及其与清朝的互动均产生了复杂、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谢善琼 《神州》2011,(7S):150-150
四川省委、省政府一贯高度重视藏区民生工作,为进一步促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提升藏区人口素质,改善藏区群众生活质量,促进藏区长治久安,从2009年开始,结合“民族地区教育十年行动计划”,大力实施了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该项计划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为了全面提高藏区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以适应藏区对人才的需要。因此,探讨更符合藏区学生特点和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评价方式,以培养更多适应藏区旅游业发展的专门性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20.
卓克基藏语含意为“地形像桌子”,全境地处海拔2700米以上的川西北高原地带,境内崇山峻岭,河流湍急。卓克基土解放前为“四土”之一土,“四土”的藏族又称嘉绒藏族,说嘉绒语,嘉绒之意为接近汉族的溪谷居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