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之斌 《人文地理》1999,14(Z1):60-63
本文从地理学的角度对原始艺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力图从原始艺术的侧面来揭示原始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司马迁的地理学思想及其历史地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全新的视角对《史记》一书的地理学内容进行了整体分析和评价,认为除《河渠书》和《货殖列传》而外,散见于《史记》全书的地理学资料皆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天地人合一的大地理观、囊括中外的大视野和原始察终的动态地理现构成了司马迁完善的地理学思想体系。司马迁不仅对中国古典地理学有开创之功,其地理学思想更对后世中国地理学的发展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虽然地理界多数人都熟知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对于社会大众来说,"人文地理学"还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对于它的领域和研究宗旨还有很多误解.这个报告试图阐明它的基本观点,并估计它对人类社会实际的和潜在的贡献.要知道人文地理学的滥觞和重要性,就不能和整个地理学的发展历史相割裂,地理学本身是一种极古老的学识.最初,一些大思想家开始研究人类托生的大地、一般自然现象和人类在这些有关事物中的地位时地理思想亦就诞生.在希腊、罗马时代的学术界里,地理学就  相似文献   

4.
《风景名胜》2017,(12):22-23
这里没有大气磅礴的奇山异水,有的只是先人们对于风水最原始的智慧;这里没有辉煌知名的大专家,有的只是用一生做好篾匠这件事的历代传承;这里没有名声大噪的山珍海味,有的只是劳动人民最为纯粹的农家美食.中华文明的精粹和人类文化的情感在这个看似不起眼的桐庐县江南镇小山村——彰坞村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原始乡村的情愁寄托和村落的匠人匠心,拂去人们平日里的浮躁,让心灵得到释放.  相似文献   

5.
地理学思想史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中国地理学史的研究 ,我国不断有论著问世 ,然而对中国地理学思想史的研究却显得较为薄弱。刘盛佳教授编著的《地理学思想史》在这方面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当然 ,作为拓荒之作 ,其中难免也有存在一些问题 ,需要我们在地理学思想史研究中加以注意 :需弄清地理学思想与地理思想的区别与联系 ;在世界范围内考察中国地理学思想史的发展要注意中国地理学的地域特性 ;研究通史性质的地理学思想史要注意到它的空间范围 ;要提倡积极开展中国地理学思想史的专门研究  相似文献   

6.
1976年,人本主义地理学之父段义孚在《美国地理学家协会会刊》发表的论文中首次使用了"人本主义地理学"这一称法。人本主义地理学的出现由20世纪60年代末的人本主义思潮所带动,其通过关注人类自身状况而反映出与地理学学科的其他分支息息相关的各种现象,因而从属于地理学。段义孚将融合了地理学与哲学的、曾被称为"地理知识学"的学科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段义孚认为,"对生命意义的探求"是人本主义地理学的实质性核心,也是一直以来推动其进行人本主义地理学研究的动力。正如人本主义研究以人类的经验、意识以及知识为出发点,本文从人本主义视角出发,对段义孚人本主义地理学思想的形成过程进行系统化梳理。通过追溯段义孚人生经历中对其有重大影响的人物和经典著作,指出时代背景与个人经历共同促成段义孚人本主义关怀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潘玉君  王兴中  刘盛佳  武友德 《人文地理》2006,21(3):127-128,71
21世纪的中国人文地理学势必在解决人类生存与发展中不断创新。而这种创新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对于20世纪及其初初叶以来的人文地理学思想的系统评价与科学继承。而应该怎样研究与构建人文地理学思想史就成为了人文地理学理论研究的重要任务。为此本文进行了比较系统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正>在世界文明史上,18世纪的特点之一,就是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在这个世纪里绝大部分岛屿和海洋,无论是偏僻多礁、宽广而原始的太平洋,还是风狂浪险、冰山如刀丛的高纬度地带,都被人考察过了,起了名,测绘了海图,地理上的许多空白都得到填补,从地理学和航海学的角  相似文献   

9.
<正> 历史地理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渊源,但作为现代地理学的组成部分,首先是在西方形成和发展起来,而后传入中国的。在叙述西方现代历史地理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之前,有必要回顾一下古代、尤其是近代地理学时期,中西方历史地理学的相互地位。  相似文献   

10.
文化地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中国文化地理学的思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近些年的研究内容侧重于讨论地理环境与文化形成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关文化地理学基础理论或概论类著作,已出版的有《人类文化的空间组合》(王星等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年出版)、《文化地理学导论》(王恩涌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等。全面系统研究中国文化地理的鸿篇巨著,一直在人们的企盼之中。  相似文献   

11.
当今学界对于我国地理学发展史上“人文地理学”与“人生地理学”二者的内涵界定和关系阐述并不完全准确。通过对20世纪上半叶地理学科文献的解读,可以发现二者存在三个阶段的演化:第一阶段,为传统方志地学与近代人文地理学交汇下萌发,以分类呈现人文事象为主的“人文地理学”;第二阶段,为批判方志传统,主张以人地关系论为核心,并在法国学派思想影响下产生的“人生地理学”;第三阶段,为批判人地关系论,在景观论与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相结合的背景下提出的“人文地理学”。在三个不同阶段,“Human Geography”一词未曾改变,但在中国代表的内涵迥异,相互之间存在部分的继承,但更多的是通过批判而形成的思想演化。其根源在于西方近代地理学思想传入中国后,与中国地方的学术环境及时代背景产生交融,继而形成内涵各异的学术思想变体。  相似文献   

12.
环境史学是 2 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历史学新领域 ,是以历史学为基础的有关人类与环境关系研究的多学科交叉的产物 ,其中 ,人文地理学与环境史学密切相关。从阿·德芒戎的人文地理学思想来看 ,环境史学无论在定义、研究对象还是在方法原则上 ,都与人文地理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的基础在于它们都致力于探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但由于它们对这一关系的具体认识和研究目的的不同 ,二者之间又有差异。认清这一问题 ,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环境史研究的对象和侧重点 ,以推动环境史学在我国学界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人文地理学中的时弊,澄清了对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运用哲学的思想剖析了人文地理学的学科属性及融合性的学科发展趋势;指明了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重点是区域,区域的核心是城市,示明了人文地理学对城市宏微观研究的领域;最后文章从方法论角度详细论述了模式探求对人文地理学的价值,指出正确对待人文地理学的计量化,增强人文地理学的实用性效能。  相似文献   

14.
正1882年与1891年,德国地理学家F.拉采尔发表《人类地理学》第一卷与第二卷,着重探讨了地球表面的居民分布格局、人类迁徙分布对自然环境的依赖、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地理学影响等,由此人们开始将地理学从对自然的描述转向对人类活动的研究。此后,出现了以法国地理学家维达尔·白兰士(《地理学的独特性质》《人文地理学原理》等)及其弟子白吕纳(《历史地理学》《人地学原理》等)与阿尔贝·德芒戎(《法国经济地理》《人文地理学问题》)等为代表的乡村地理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探讨了政治地理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认为政治地理学主要研究人类社会的政治活动和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对人类社会的政治活动的政治现象进行空间分析和政治决策对于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和作用;在政治地理研究中必须掌握发展的观点。其次,论述了世界政治地理形势的大致演变及其在不同时期的特点。第三,认为在现代政治地理学及其应用与研究中国家是其基本区域单位。  相似文献   

16.
“经世致用”是贯穿侯仁之学术生涯的思想基调。文章探讨了这一思想基调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历史地理学研究、地理学科普和现实关怀中的实践,阐释了这一思想对时下历史地理学发展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邵尔批评哈特向对地理学本质的观点,他认为地理学的研究,必须著重地理现象的来源,历史地理学是文化史的一部分,地理学研究生活方式的区位,历史地理学必须著重区域研究,人文地理学即文化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关注整个人类时间,档案和实地考察在历史地理学研究中很重要,历史地理学研究的主题包括地理变迁、人地互动关系、聚落的地点和类型,以及文化区等。  相似文献   

18.
实证主义地理学是通过"认识论翻转"确定均质化空间而保证其有效性的,这在根本上规定了实证主义方法论中人文世界的隐没。人类科学理性的缔造经过"认识论翻转",确保了其割裂人文世界的普世价值观,并随着实证主义在近现代的成功和学科建制化而得到制度保障。这一历程在显示实证主义对地理学神圣指导作用的同时,暗含了其对地理学分工的不适。在"认识论翻转"层面上,人文主义地理学对地理学研究传统进行了"否思":①重新评估了地理学的本体论问题,使人文世界定位于地理学研究领域之内;②发展了针对人文世界的整体主义方法论,但并非对实证主义的反判;③人文主义地理学的立足点伦理和价值是内在的而非实证主义外在的;④人文主义地理学讨论的知识论要求"本体论-认识论与方法论-价值论"的联通以获得具有人性的世界图景。  相似文献   

19.
人文地理学空间思想的几次重大转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叶超 《人文地理》2012,27(5):1-5,61
理解空间思想的演变及其与人文地理学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从思想史角度出发,可将人文地理学空间思想的演变划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阶段。康德从哲学角度第一次系统地界定地理学为专门的空间科学,抬升了地理学的学科地位。赫特纳-哈特向承袭康德的空间观,将空间科学的抽象规定与方志传统的实际历史结合,把地理学研究对象归约为区域。其后,人文地理学的空间思想出现了四次重大转向,分别是空间几何学、人文空间性、激进的空间、空间的生产;它们体现了人文地理学与数学、哲学和其它社会科学的紧密关联与交叉。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后现代空间思想某种程度上契合康德空间观,但在哲学理念和侧重点上存在很大差异。由于不同空间认识论都有其价值,价值大小也难以评估,所以人文地理学学科地位与身份问题的争论已趋于淡化,这提示了人文地理空间研究可采取多重面向。哲学和其他学科在为人文地理提供依据和工具,使得人文地理学身份陷入迷离的同时也为其增添了活力和魅力,这是人文地理学面临的最大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20.
一、政治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尺度政治地理学研究的是人类政治活动和自然、文化环境之间的关系,着重于环境背景下的政治区域(如国家)和政治过程。过去多强调政治地理学是对政治区域和在其上所发生的政治过程的研究。而尼基姆先生明确指出,政治地理学研究的出发点,应是人类政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