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经济建设的理论主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经济建设的现实前提;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任务和目标;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三步走”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战略;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王诚安  白琳  元德保 《攀登》2000,2(3):72-76
大力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为最终实现社会共同富裕创造条件,这正是社会主义本质论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统一性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3.
樊小菲 《沧桑》2011,(3):51-53
发展农村经济是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实现村民共同富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山西河津市龙门村党委、村委会对发展壮大农村经济的实现形式和有效途径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明显成效。本文通过对龙门村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进行剖析,总结了龙门村发展农村经济的有益经验,以期对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汪毅 《巴蜀史志》2004,(2):23-25
社会主义现阶段的贫富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在相当长的社会过程中成几何比例的增大。为在实践中坚持社会主义本质最终目的,即通过解放、发展生产力去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我们一是要正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剥削现象、贫富差异问题;二是要正确理解共同富裕是相对的,而且需要相当长的过程;三是要从社会规范及人性角度、法制角度等去解决贫富的矛盾和关系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协调好贫富矛盾及其关系,确立新的发展观,加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缩短我们完成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创立阶段的主要内容有:资本主义制度是贫困的根源;消灭剥削制度是反贫困的根本途径;反贫困的目标是消灭贫困,实现人类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发展阶段的主要创新点有:贫困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摆脱贫困只能走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反贫困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反贫困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旅游发展不仅要关注经济价值,更要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社会创业关注社会价值,为解决我国乡村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可能的路径。文章聚焦明月村的社会创业实践,从“主体-实践-效应-保障”这一过程视角探讨社会创业推动乡村旅游地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作用机理与适用情境。研究发现:社会创业主体兼顾经济与社会的双重创业目标,在创业实践过程中通过创新发展与资源共享持续推进主体赋能与社区资本提升,并建立制度化的共享机制,从而提升了乡村旅游地的发展程度与共享程度,推动了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文章的研究发现对于探索共同富裕目标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田 《神州》2013,(4):149-149
社会主义理想自诞生之日起,就将消除人类社会的不平等、不公正现象,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个性解放作为己任。无论是空想社会主义者还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他们都认为资本主义的罪恶在于私有制及其导致的社会两极分化。邓小平在创造性地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时,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这个价值目标实际上包括两方面内容: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富民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在强调  相似文献   

8.
卢翠丹 《攀登》2023,(4):95-100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塑形”与“铸魂”的内在统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速了乡村社会的发展变迁,传统乡土文化的主体与载体的流失与缺失、城市文化对乡村文化在秩序上的冲击,使得乡土文化呈现出衰弱和断层的现状。共同富裕新征程中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迫在眉睫,振兴乡村文化,要理清楚文化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通过以文铸魂、以文兴业、以文促治等手段,恢复乡村文化的造血功能,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9.
以共同富裕为发展主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寓于共同富裕的实现过程之中;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制定的一系列治国方略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原则;“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共同富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共同富裕是辩证统一的。邓小平当年提出的小康社会就是共同富裕的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是共同富裕的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共同富裕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在实现途径上都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11.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将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列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一直以来都是党的努力目标和国家的发展方向.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缩短了实现这个目标的距离.中国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虽然也出现了诸如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之下,我国所具有的独特政治和制度优势、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巨大的市场潜力,将成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一目标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2.
牛芳 《神州》2012,(24):122+124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出于巩固和维护新兴政权,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的内在要求;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的需要。以山西省的发展为例,要想使山西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中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应该转变传统的发展观念为现代的发展观念;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经济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注重科学技术的创新,抢占发展制高点。  相似文献   

13.
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下,在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党的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尤其是处于农村改革和建设第一线的村党支部,如何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更好的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无疑是基层党组织建设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一、发展农村市场经济过程中党支部建设面临的矛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农村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发展状况,社会生产力得到空前发展。我省也不例外,随着经营形式、分配方式、经济体制的变化,农村党支部建设在探索和实践中得到了不断加强和…  相似文献   

14.
黎丽萍 《沧桑》2013,(3):100-102
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掀起是我党对农业发展道路的一次探索,反思学大寨运动对于解决三农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必须摒弃以群众运动、政治革命和阶级斗争方式搞经济建设的错误做法;必须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必须遵循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改造胜利完成以后,党面临的最重要的任务就是领导全国人民迅速发展生产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而奋斗。党的“八大”成为探索中国自己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党对建设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是艰辛曲折的。  相似文献   

16.
党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对国家繁荣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也将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于民族地区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促进各民族群众尽快脱贫致富,由温饱进入小康,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由于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占全国国土总面积64.3%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进程,影响到全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的实现。为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促进民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各民族的真正平等、互助、团结和繁荣,有必要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族经济发展问题。 一、民族地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7.
郑君健 《黑龙江史志》2013,(13):226-226
共同富裕是共产主义社会追求的最终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邓小平的共同富裕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内涵的阐述,并对邓小平共同富裕理论价值的探讨,希望对我们创新共同富裕道路提供有益帮助。  相似文献   

18.
缩小地区差距 消灭绝对贫困 实现共同富裕彭官章一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消灭绝对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党中央提出的伟大战略任务。认真研究和完成这项伟大艰巨的任务,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缩...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日益信息化,为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了迅速、健康发展的必然条件,本文就铁路运输企业档案工作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其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一探讨。加强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的必要性1.发展铁路运输市场经济的需要。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今天,社会、政治、经济、科学与技术信息量急剧增长,开发利用档案资源是社会主义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利用市场机制,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档案工作运行机制,加快将档案储备的科学技术、知识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将极大地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利用市场机制,加快…  相似文献   

20.
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就是社会生产力不断获得解放和发展的历史。任何阶级和政党,如果在生产力的解放与发展的总趋势中不能起到开拓和推动作用,毫无疑问,它终将被历史所淘汰。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和最高政治纲领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在这个奋斗过程中,我们已经取得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际上就显把生产力从落后生产关系束缚下的一次解放。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则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把生产力从与之不完全相适应的体制下的再次解放。我们继续加速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深化改革开放,必将为生产力的发展开拓更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