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白鹿原》就被改编为秦腔、话剧、舞剧、泥塑、连环画等,但都不太成功,电影改编的难度更大。原著与电影在情节和叙事方面有较大的出入。本论文从叙事角度和结构方面对原著与电影的再现和改编做了系统的分析。一、白鹿原、《白鹿原》、电影《白鹿原》陈忠实出生的地方,也叫白鹿原。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故事,后来被陈忠实经过酝酿,写入了小说,白鹿原边上走出的陈忠实,用文字虚构了"白鹿原",再现了那块土地上作家不曾经历的历史和传奇、不曾谋面的祖先。《白鹿原》做为清末民初解放前夕中国历史的见证,可以视为民族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小说,深刻而真实地反映了那个  相似文献   

2.
崔晶 《神州》2012,(20):225
正从1916年至今,电影心理学发展的近100年间,无论是从麦茨的《想象的能指》到本雅明的《可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还是从闵斯特伯格的《电影:一次心理学的研究》到安东尼奥·梅内盖蒂的电影本体心理学,无不彰显着电影和心理学结合后产生的掷地有声的艺术力量。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媒  相似文献   

3.
赵娟丽 《神州》2011,(14):15
随着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电影作为文化艺术形式,也是中外文化交流中重要的一部分。电影片名的翻译受着文化差异的影响,就电影翻译中如何更好地再现原片的文化特色和艺术效果,以求在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中达到最大程度的对等,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让人们欣赏到优秀的外文影片。  相似文献   

4.
赵娟丽 《神州》2011,(7):15-15
随着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电影作为文化艺术形式,也是中外文化交流中重要的一部分。电影片名的翻译受着文化差异的影响,就电影翻译中如何更好地再现原片的文化特色和艺术效果,以求在源语文化和译入语文化中达到最大程度的对等,更好地实现跨文化交际,让人们欣赏到优秀的外文影片。  相似文献   

5.
现代主义是20世纪上半期西方诸多具有反传统特征的文学流派的总称。她具有现代意识和现代的复杂性,又涉及戏剧、电影、绘画、音乐等艺术领域,成为20世纪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文艺思潮。同时现代主义文学是1890~1950年间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间流行的一个国际文学思潮,它是一个包括象征主义、未来主义、意象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和超现实主义文学六个流派的总称。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表现方法上,本文主要论述了现代主义文学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6.
电影     
正《塔洛》简介《塔洛》和万玛才旦此前的作品一样,依然是藏族题材,而且是由藏人执导的第一部藏语黑白电影。影片是由万玛才旦曾经创作的一个短篇小说改编而成,影片的主角是一个单纯善良的牧羊人塔洛,他一心想为人民服务,但随着他来到城市并遇见心爱的姑娘,残酷的现实将他单纯的理想一一打破。电影获得了第第52届台北金马影展的最佳剧情片提名和最佳导演提名,并荣获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相似文献   

7.
李文奇 《文史春秋》2012,(12):23-29
1938年4月发生在山东高密的孙家口伏击战,因农民打死日军陆军中将中岗弥高而闻名于世。1985年,高密籍著名作家莫言以孙家口伏击战为原型写成小说《红高粱》,发表于1986年第3期《人民文学》,在我国文坛上引起轰动,被读者推选为年度"我最喜爱的作品"第一名;后改编成同名电影并于1988年获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第十  相似文献   

8.
张艺 《神州》2014,(9):226-226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水品逐渐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精神上的满足,而电视电影是人们最喜欢的艺术样式之一。中国的电视电影自1999年诞生以来发展就越来越迅速。为了大家可以更深的了解电视电影这种艺术样式,也为了推动我国电视电影的发展,下边本文将围绕着我国电视电影艺术特色,对我国电视电影进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王怡晨 《丝绸之路》2014,(24):48-49
余华长篇小说《活着》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颇具影响力,张艺谋导演的《活着》由这部小说改编拍摄而成。从叙事学的故事情节、叙述视角和叙述时间三个方面进行比较,可以看到《活着》小说与电影两种叙事形态迥然不同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史言喜 《沧桑》2009,(1):252-253
当代社会小说电影化已经渐成风气,毕飞宇的作品已有被改编成剧本的先例。中篇小说《玉米》内蕴丰富,思想深刻;戏剧冲突强烈,情节曲折有致;人物形象鲜明,细节描写成功,具有改编剧本得天独厚的诸多优势。  相似文献   

11.
著名现代女作家张爱玲是1920年9月生于上海的,她的青少年时代也主要是在上海度过的。在这座现代中国电影事业最为兴盛发达的城市里,她从小就得以广泛地接触中外电影文化,深受电影艺术的熏陶,进而与电影结下了终生的不解之缘。张爱玲很小就独自一人去电影院看电影,虽然来回都需家里佣人接送,有时遇到佣人迎接不及时,看完电影后,还要在电影院门口等上好一会儿,但她从不厌烦,乐此不疲。她平时从学校放假回家,或去舅舅家与表姐们玩,最喜欢的娱乐活动也是看电影。有一次她和弟弟张子静从上海去杭州亲戚家玩,刚到的第二天,看到…  相似文献   

12.
《贵阳文史》2012,(1):19+22+25+31
1954贵州作家石果的小说《风波》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改编成黑白故事片《一场风波》搬上银幕。该剧由羽山改编,林农、谢晋导演,舒绣文、师伟、周森冠主演。1959由贵州作家汪德荣创作的小说《云雾山中》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改编成黑白故事片搬上银幕。编剧为史超、汪德荣,由黄  相似文献   

13.
戏曲电影是中国电影百年发展史上重要的电影类型,在世界电影史上也是独特的。它是中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戏曲艺术与现代化的电影艺术完美结合的产物,既保留了传统戏曲艺术的特色,又发挥了电影的特长,在我国乃至世界各地华人中都具有一定的影响。本文仅选取京剧、越剧、黄梅戏等深受人们喜爱的几个剧种的电影进行简单的回顾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宗以晴 《神州》2013,(7):235-235
本文就电视电影动画片美术艺术影响因素、具体特征展开探讨,并制定了激发美术艺术内涵的创作实践策略。对提升电视电影动画片美术艺术水平,优化创作效果,有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柳杨 《神州》2012,(11):223-223
2011年,中国电影市场产量共有500多部,是中国电影飞速发展的又一个丰收之年。但是从电影质量出发,基本找不出特别有新意且能代表中国市场的诚意之作。岁末《金陵十三钗》的出现,着实让观众眼前一亮。特别是在影像表达上,有一种久违的视觉力量,震撼着人们的心灵。这部根据享誉世界文坛的海外华人作家严歌苓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一举成为年度票房冠军。整部电影从第一镜开始到最后一个镜头,  相似文献   

16.
扎西平措 《神州》2014,(9):222-222
在观众欣赏一部电影或电影艺术的时候,首先带给观众强大视觉冲击力的是画面,这就是电影画面的具象性、逼真性的集中体现。电影从绘画构图中汲取的艺术养分是有目共睹的。电影画面的构图不仅仅在于它与绘画的关系,在更大的程度上,还取决于电影技术和艺术特性等诸多方面,也取决于人类亘古有之的视觉经验和审美意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前面的话:负笈东京期间,我们曾与战后派文学的旗手之一大冈升平先生,就他的文学进行了累计约十几个小时的对话。内容涉及了大冈先生数十年的创作生涯与艺术甘苦,以及先生的文学观.战争观、宗教观等广泛领域。时间,一九八七年三月八日到一九八八年六月十五日;地点,世田谷区成城七丁月十五番十二号大冈府  相似文献   

18.
安天杭 《神州》2011,(9):135-135,137
色彩,是电影这门视听艺术的一个重要元素。对于影片本身也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电影中的色彩,能够指导我们判断影片的质量、把握影片的基调、分析影片的风格、抓住影片的主题。为我们分析视听语言提供素材和有效依据,提高影视鉴赏能力和电影制作水平,从而推动电影艺术及行业的发展。笔者通过观看大量影片、查阅书籍报刊、咨询教师专家。总结了色彩对于电影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可以说,电影中的色彩学是一门“流动”的学科,在电影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其表现形式和内涵也在不断变化。但不变的是,色彩对于电影来说。是不能忽视的关键存在。  相似文献   

19.
朱安平 《百年潮》2008,(12):73-77
摄制于1980年的电影《天云山传奇》,系根据鲁彦周的同名中篇小说改编,由谢晋执导,是我国第一部触及“反右斗争扩大化”题材的影片。在它诞生之际,正值粉碎“四人帮”之后不久,整个社会尚处在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阶段,思想解放运动刚刚起步,人们在思考为什么“文化大革命”兴起,并由此溯及1957年的“反右”之类的既往政治运动。影片《天云山传奇》正是这一“反思”热潮的产物。它一出现便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不同评价激烈交锋,甚至险遭“枪毙”噩运。  相似文献   

20.
朱凌 《神州》2013,(16):238-238
《钢琴师》(the pianist),是一部集电影与音乐艺术一体的优秀影视作品。作品曾荣获第55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法国凯撒奖以及第75届奥斯卡奖最佳导演提名。该片根据波兰犹太钢琴家瓦拉迪斯劳—斯皮尔曼(Wladyslaw Szpilman)的自传体小说《死亡的城市》()改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