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尧舜禹禅让的事迹,见于春秋以前的史籍,并非出自战国的某家之言;孔子虽讲到尧舜禹禅让,但实际并未提倡实行禅让;郭店简《唐虞之道》与上博简《容成氏》、《子羔》篇,皆为战国儒家后学所作;尧舜禹禅让传说是三代以前存在不同于后世之世袭制的权力继承制的反映,不能视为战国诸子为了宣扬自己的社会理想编造的故事;中国古史传说与西方学者关于古代社会研究结论的吻合,证明人类古代社会的发育是有其共同规律的。  相似文献   

2.
神话传说与楚辞神话传说,是上古时代的口头文学,凭着后人付诸文字,得以传世。马克思在《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曾精辟指出:“在野蛮期的低级阶段,人类的高级属性开始发展起来。……想象,这一作用于人类发展如此之大的功能,开始于此时产生神话、传奇和传说来记载的文学,而亚已给予人类以强有力的影响。”《楚辞》中记载了大量的神话传说,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传说资料较多者之一(《天问》为最多,《离骚》、《九歌》、《招魂》等次之),这表明,屈  相似文献   

3.
中国四大传说之一的《孟姜女》千里寻夫的故事感人至深。而同样在古代韩国,也流传着一个寻夫的传说《无影塔》。从中韩两个不同国家的传说出发,通过分析两个传说结构、主题上的相似点、两个传说种类、叙述方法及造就这两个悲剧的封建压迫来源上的差异等,将《孟姜女》与《无影塔》进行比较,并考量造成这两个传说相似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流传于民间的故事、传说,是人类精神生活与知识领域中的宝贵财富。它的起源及发生、发展,与人类生产实践与社会实践的内容、方式息息相关。既反映出人类的愿望、要求和理想,也体现出一定时期的社会情感与思想意识。所以它的生命力十分强大,几乎每个民族、每个地区、每个历史阶段,都会有它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一、祝英台:“离经叛道”,铸就千古绝唱 完整的梁祝爱情故事最早见于明代冯梦龙的《古今小说》第二十八卷《李秀卿义结黄贞女》。冯梦龙讲述的梁祝故事,内容上已基本形成现在传说和戏剧中女扮男装、同窗共学、托言嫁妹、楼台伤别、徇情化蝶等主要情节,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爱情故事。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进化过程中,有一个由母系氏族社会进化到父系氏族社会的过程。而男主外、  相似文献   

6.
和田采玉史     
和田美玉温润细腻,历来被人们视为珍宝。据历史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证明,至少在3000年前就被人类捞采使用,并输入中原地区。《穆天子传》、《山海经》等古籍中,都有西王母献玉和昆仑山产玉的传说。《史记》中多处有昆山之玉输入中原的记载,其中《大宛列传》中载汉朝使节张骞的副使曾到和田,“穷河源,河源出于阗,其山多玉石,采来,……”虽然  相似文献   

7.
自人类组成社会以来,就有了分工,就有事务要人管理,于是就有了官。故官者,管也:商以前无文字资料可考,仅凭传说。商代甲骨文中虽有史、卜、臣、仆、宰之称,似初成制。到战国时《周礼》(亦称《周官》、《周官经》)出现,但官制也很简单。秦以后,日益加强,官制才逐渐严密起来。有的官名前代已有之,但因情况改变,后代则或易其性质,或削减、增大其职权;有的则为新设。各代不同,官制情况十分复杂,常使阅读古书、或写古代史事的文艺创作者弄不清楚。  相似文献   

8.
蒋国林 《神州》2013,(1):25-25
巍巍长白山,幽幽黑土地,莽莽大森林,皑皑的冰雪,在这片美丽富饶而又神奇的土地上,是满族人民繁衍生息的地方。由于自然环境的原因,造就了生活在这里的满族人民性格大都粗犷、豪放、勤劳、质朴。满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满族人民留下了一些优美的传说、故事,如《女真定水》、《满族始祖布库里雍顺的传说》、《凤丹和石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故事》等。在收获着丰富物产的同时,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满族剪纸就是满族文化中一朵秀丽的奇葩。  相似文献   

9.
本期所编《开天辟地传说》栏,有创世神话和洪水神话。这类神话,在我省各民族中极为丰富,广为流传。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远古时代人类社会的社会形态和意识形态,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等。我们有意把这类作品集中编为一栏,供欣赏和研究,希望能引出更多这一类作品,并能得到专家们有关这些问题的研究文章。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学现代派的开创者葛兰言(Marcel Granet)围绕上古中国的诗歌、舞蹈、传说、宗教、礼仪、封建制度、媵妾制度等主题展开研究,写就了《中国文明》《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中国人的宗教》《古代中国的舞蹈与传说》等重要著作。他对上古中国社会的研究延续了18世纪古典学研究的脉络,通过分析上古中国的文献材料,重构古代中国的家庭、婚姻、社会组织,分析中国人的宇宙观思想。  相似文献   

11.
孟姜女传说在中国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中悲情色彩尤其浓烈。一个女子可以走出闺阁千里寻夫,当得知夫君亡故后,悲愤而涕,让泪水和愤怒哭倒了长城,这样的传奇不可谓不惊心不撼人。人类的艺术想象力从来不缺少艺术的夸张,但让人的情感滔滔如洪水般涌泻,却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12.
追求生命的永恒是人类共通的理想,各民族神话中都有体现人类追求永生的传说。《山海经》被称为"神话之渊府",在保存了大量神话资料的同时,也通过对增寿、长寿、长生乃至成仙的描述来否定死亡现象。  相似文献   

13.
李小燕 《客家研究辑刊》2001,18(1):52-55,33
对于客家歌谣、传说和俗语的研究,尤其是对于客家山歌的研究,学术界的研究者可谓不少,取得的成果亦不可谓不多,但多数研究是从欣赏的角度出发,而通过客家歌谣、传说和俗语来透视客家传统社会的农业生产、经济生活等方面事象的还不多。笔者不揣浅陋,草拟此文,意欲通过对《十二月耕田歌》、《四月荒》等有关传说与歌谣以及一些民间俗语的分析和描述,来展示客家传统社会的农耕生活。  相似文献   

14.
先秦用铅的历史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对金属的利用在社会发展史上起过重大作用。铅是人类最先利用的几种金属之一。铅具有质地软、强度低、在空气中极易氧化而迅速变暗等物理化学属性,它不宜用作饰物,更不能制造实用的武器和工具,因而也就不能像铜、铁那样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但铅又具有熔点低(327.4℃)、液态流动性大等特点,因此在早期冶金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我国先秦时期已知用铅是毫无疑义的。《尚书·禹贡》就有铅及其产地的记载。《管子》、《淮南子》也有先秦用铅的零星记录。秦汉以来,铅在社会生产及生活中有  相似文献   

15.
梁燕燕 《神州》2012,(18):6
保尔·柯察金的共产主义新人形象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其"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的人生写照更是激励了无数人奋勇前进,成为几代人难以磨灭的记忆。开拓进取、百折不挠、无私奉献,尽管它有着诸多的良好品质,但却未能挽回其悲情命运,本文主要从生活的时代环境背景、各种遭遇等入手,分析其悲情形象。  相似文献   

16.
有关扇子的种种传说在民间流传已久,在许多古典小说和戏剧曲目中,扇子有时也引出脍炙人口的故事。如蓬莱八仙中汉钟离的倒葫芦型大扇;《西游记》中孙大圣三盗芭蕉扇;《济公传》中癫僧手持的一把破扇也是佛门法宝;旧剧中由于以扇定情,而取名为《桃花扇》;诸葛孔明的“羽扇纶巾,更成为一代英才、足智多谋的形象典范……  相似文献   

17.
<正>尧舜与炎黄,既是传说也是神话(1)。他们处于半神半人状态,反映了史前社会某些特点,影响了历史进程。司马迁将尧舜传说与炎黄神话整合为《五帝本纪》,谱写了《史记》第一章。顾颉刚为首的古史辨学派对禹、尧、舜、炎、黄进行了反复研究,发现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西周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  相似文献   

18.
台湾国宝级布袋戏世人李天禄,一生经历了由大清子民到日本皇民到台湾同湾同胞的多种身份,见证了台湾地方戏曲的极衰与极荣。他的命运一部生动的台湾近代史,吸引电影导演孝贤拍成其“悲情三部曲”之一《戏梦人生》(另两部为,《悲情城市》、《好男好女》,在这部自传体电影中,李天禄演绎了一段真实了“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相似文献   

19.
李岩 《南方文物》2011,(1):142-144,130
李岩《上虞、余姚舜迹考》一文探讨了江浙地区的舜文化分布情况与其产生的原因。江浙地区也是舜文化集中地域之一,以浙江上虞、余姚为中心,北至绍兴、嵊州、萧山,西涉永康一带,有大量以舜命名或是与舜的事迹相关的地名和文化纪念物,在一些地区还存在着世代用口耳相传的有关舜的传说故事,形成了一个虞舜传说文化圈。同时,还有民间自发的祭祀舜的行为,这种现象在全国是少见的。这一地区舜文化也有文献资料的支持,从而形成了一个诸因素完整的舜文化分布区域。从广义的东夷而言,江浙地区也属于东夷范围之内。江浙地区不仅有舜的传说,而且继承舜地位的禹在这一地区也有很丰富的史迹与传说留存,所以,江浙地区是五帝时代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的地区。关于五帝时代,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言:"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如此广大地域内分布着五帝的记载与传说,很难作为直接做单纯的历史事件进行研究,所以,分散的具体的个案研究要取得重大进展是很困难的。五帝文化已经不单纯是历史史实,而是一种文化现象,五帝也非具体的人物与活动,而是形成一些分布密集的文化圈。如果先从文化现象和文化圈...  相似文献   

20.
张静怡 《民俗研究》2008,(4):152-172
埋胎衣之俗,在早期的台湾社会仍然普遍流传,人们将其视为一种禁忌谨守着,不敢忽略埋胎衣民俗所带来的后续结果。台湾早期的民俗文献搜集号书中,对于埋胎衣之俗也有相关记载,如片冈岩的《台湾风俗志》《台湾人的生产》中记载“胞衣装入瓮内,用红纸密封埋在庭院或菜园,传说埋胞衣的地点万一发生火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