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调解是人民法院审理和解决民事纠纷的重要形式,与法院判决具有同等的地位,法院经调解制定的调解书同样具有强制执行力.法院在调解过程中必须尊重自愿原则,不能为了调解而调解,要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运用恰当的解决方式处理案件,能调则调,当判则判,应当意识到调解和判决一样重要,绝不能因为调解的优先地位而出现久而不判的现象.当然,也不能盲目追求“零判决”,不顾现实情况,一味只做调解,为调而调,把调解作为处理案件的唯一方式.  相似文献   

2.
法院调解是我国法律体系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形式,对处理民间纠纷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为适应新的审判方式,取得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法院调解的形式与方法还应更进一步地改善,原则性的条文需在实践中体验,再从实践中总结升华。用调解的方式解决民事纠纷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司法工作的优良传统,其发展经过“调解为主”、“着重进行调解”和“根据自愿和合法进行调解”三个阶段,对于法院调解的原则反复修改,使法院调解的原则更具有科学性与使用性。法院调解的必要性作为人民法院的前沿阵地,基层人民法庭不仅仅是审理一般民事、经济、轻微刑事案件,…  相似文献   

3.
单明霞 《神州》2012,(24):198
实践证明,调解结案是我们目前所能探知的最有效、最稳妥、最彻底的化解纠纷的方法,继续推进和探讨调解方法是我们有必要长期坚持的一项工作。在这里笔者试图结合具体再审案件从法官调解意识的树立、调解环节的规范、调解细节的把握等视角重新探讨和丰富诉讼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4.
《攀登》2021,40(5)
治安调解是公安机关依法解决民间纠纷的重要方式。治安调解以自愿为原则,倡导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能够有效化解矛盾,解决纠纷,预防犯罪和突发事件。治安调解对于缓和社会矛盾、促进安定团结、建设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时期,充分化解因民间纠纷引发的治安案件,把民间纠纷遏制在萌芽状态,对构建涉藏地区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人民调解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间纠纷的法律制度,有助于解决一些社会矛盾纠纷,减轻司法机关的压力,更好的承担社会责任,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工作实践中,人民调解制度在法律地位、工作范围、调解效力、人员素质等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需要亟待完善的地方。本文结合现实工作分析人民调解制度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等,并提出相应措施,为进一步探讨这一中国特色的民间纠纷解决机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任中华 《神州》2013,(17):252-253
人民调解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间纠纷的法律制度,有助于解决一些社会矛盾纠纷,减轻司法机关的压力,更好的承担社会责任,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工作实践中,人民调解制度在法律地位、工作范围、调解效力、人员素质等方面仍然存在着很多需要亟待完善的地方。本文结合现实工作分析人民调解制度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等,并提出相应措施,为进一步探讨这一中国特色的民间纠纷解决机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国《行政诉讼法》明文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这种当初因行政权的不可处分性而不能调解的规定,随着行政审判实践和理论界的研究而产生动摇。本文将从行政调解的释义、种类等方面入手,论述在我国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必要性,并提出在我国建立行政调解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姜瑞  陈国伟 《神州》2012,(26):159-159
诉讼调解对于平息纷争、解决纠纷、调节矛盾有独特的优势和重要的作用,在司法过程中加强诉讼调解可以使诉讼更加人性化、减低诉讼的对抗性,起到其他司法方式不可能达到的效果,本文根据诉讼调解实际工作的基础经验,在简述调解优越性的基础上,说明了诉讼调解的原则,阐述了完善诉讼调解的必要性,提出了改革和完善当前诉讼调解的建议,希望能够对调解的建设工作起到参考的作用,为创建文明的社会主义社会做出司法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王铜 《神州》2012,(33):168-168
在我国,理论界明确主张行政诉讼中不适用调解,而能否进行和解,尚存争议。为使行政诉讼案件行政争议的解决,保护当事人权利,有必要对行政诉讼和解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刘志博 《攀登》2004,23(2):91-94
行政审判方式改革是我国行政诉讼活动的一场重大变革,涉及行政诉讼模式的转变和整个诉讼运行机制的改革。行政赔傣诉讼的调解制度作为行政诉讼法规定的一项内容在司法实践中已被广泛采用,但审判方式的改革则是一个薄弱的环节。因此,本从审判方式的角度,着重分析了行政赔偿诉讼调解制度的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11.
潘璠 《神州》2012,(31):236-236
民事诉讼的目的是民事诉讼法学的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一切民事诉讼的制度都是围绕目的而构建起来的.从民诉法的工具价值来说,调解型程序与判决型程序作为当事人实现其诉的重要手段,当然作为民事诉讼法的核心内容。那么判决型程序和调节型程序与民诉目的是怎样的关系?哪一种程序更能体现民诉的目的?本文尝试从以下几个部分来解答。  相似文献   

12.
房玉春 《沧桑》2008,(4):84-85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0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这一规定确立了我国行政诉讼制度中原告与被告之间不得调解的制度。但当前存在着制度规定不能满足现实需求的矛盾,为此,理论界涌现出一些关于行政诉讼可否引入调解机制的观点。本文以拆迁案件为例,尝试从合作行政理论和法律实践的角度进一步讨论,以期对我国行政诉讼法相关理论和制度的构建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初期,面对大量民事案件,司法机关一度认为造成积案的原因是暂时的,这些问题可以在短期内通过应急突击得到解决,司法机关对调解的态度一度也较为审慎。基于处理民事案件和清理积案的现实需要,司法机关围绕审判与调解主辅关系的制度安排进行了探索和选择。至20世纪50年代后期,“调解为主”的方针得以确立并趋于稳固。关于民事案件的这种制度选择对新中国司法探索和制度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唐代的良贱制度,涉及政治、经济、阶级关系、社会结构等诸多方面,是一个颇受中外学者重视的研究课题。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在讨论唐代良贱制度的时候,对于现存唐人判文中所保留的良贱制度资料,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与充分的利用1。唐代吏部任用官员,试以身、言、书、判四事。“身”即体貌,“言”即口才,“书”即书法,而“判”则是指唐代官府公文案卷中的判辞——原本是断狱之词,后来广泛用指一个案件或事件的判决、裁决的辞语。该项考试主要考察考生对国家法规政策掌握的程度及判断、处理问题的能力。现存唐人判文,主要是供考试人员参考的范文…  相似文献   

15.
董越姣 《沧桑》2011,(2):202+224-202,224
建立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符合审判经济原则,可减轻当事人的讼累,为当事人提供比较便利的根本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机制,并使民事争议得以迅速解决,当事人的权益得到及时、合法的保护;同时避免人民法院就两个具有内在关联性的案件作出相互矛盾的判决,使法院的判决失去确定性和严肃性。有利于节约审判资源,节省办案时间,提高办案效率,有效地发挥行政诉讼保护公民、组织权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件离奇的、荒诞的、甚至是不可思议的案件;然而,它又是一件真实的、正待调解或判决的、叫人提心而吊胆的案件。一个普普通通的储户,居然将一家堂堂正正的国营银行的办事处推到了被告席上,理由是,这位储户一张三年到期的叙万元存单,在取款时,被银行说成了4万元。4万与叙万的差距,即便是对一个亿万富翁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更何况是一般的储户呢?当然,我们之所以关心这个案件,还不仅仅在于这个案件的金额巨大,更主要的,是这个案件所涉及到的各种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因为,当前全党上下狠…  相似文献   

17.
集体谈判是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主流的劳资争议化解机制,它最先起源于工业化时期的英国。在19世纪后半叶,调解、仲裁是集体谈判的原初形式,而仲裁与调解委员会也成为民间最早的集体谈判机构。以1860年诺丁汉仲裁与调解委员会为起点,英国各地各行业劳资双方纷纷自发建立起集体谈判机构,通过仲裁、调解等方式来化解劳资争议的热潮开始兴起。英国政府虽然于此间出台了两部相关立法,旨在对民间集体谈判加以规范与管控,但在实践中却沦为一纸空文。近代英国集体谈判独立于国家司法权威之外自行发展,体现出鲜明的自愿主义特色。集体谈判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争议解决模式,劳资双方依据程序平等原则,就劳资争议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协商与谈判,进而通过调解、仲裁方式达成集体协议。集体谈判不仅增强了劳资之间的相互尊重、理解、互信与合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劳资关系立法进程,从而标志着英国劳资关系从对抗到合作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环境污染纠纷是一种民事侵权行为,对环境污染纠纷的处理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照法律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处理。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环境行政调解弥补了法律诉讼的缺陷,节约了司法资源,容易让民众接受,对环境污染纠纷的处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需要大胆创新,不断完善环境纠纷的行政调解制度。  相似文献   

19.
潘灯  穆林 《旅游》2007,(8):9-9
自驾车外出旅游时下已成为“时尚”,与之伴随发生的投宿宾馆期间车辆损坏或丢失的案件也时有发生。车辆损坏或丢失在异地,即使已投保索赔起来多有不便,更让人闹心的是看来差不多的案件上诉到法院,判决往往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20.
美国建国初期,宪法契约条款是联邦最高法院判决有关财产权案件所依据的一项重要条款,特别是在马歇尔法院时期,最高法院频频启用该条款,将该条款广泛运用到公共和私人的合同中,极大地捍卫了私人财产权和契约的神圣性。作为早期联邦最高法院的核心人物,约翰·马歇尔对宪法契约条款尤为钟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