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不同的历史实践,生产生活环境等背景,必然会形成不同的文化。在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文学、艺术成果也不尽相同。中西美学思想根植于不同的文化、艺术土壤,各有独特的美学思想。西方关于“美的本质”的观点中潜存着一个前提,即把美当做一种实体,这是西方实体思维的呈现;中国并没有采用西方的实体思维去探讨美之本质,而是另辟蹊径,从人的角度出发,关注人与内心、人与外界的关系,将天地万物的内外和谐视为美,这显然是受到天人合一思维方式的影响。从哲学的影子出发,即从美学出发,我们可以追本溯源,窥见中西思维方式的些许差异。  相似文献   

2.
美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尽管美学基础理论已支撑起美学成为专门学科,但对美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仍然处于动态研究之中,不断向深度和广度进发,有关科技美的提出,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美学自身研究的成果。科技美是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论指导下被提出而后确立的,显然更具有时代特征,是当今科技迅猛发展在美学基础理论研究领域的反映。科学,指人类对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认识,属于知识形态;技术,指科学知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最终形成产品,是知识的物化形态。科学美主要表现在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当中,技术美主要表现在把美引入生产过程之中和生产成果——产品当中。科学美和技术美,都体现了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对客观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体现了科学家、技术人员美的创造力。  相似文献   

3.
有论认为:“方志美学是研究方志的思想内容、层次结构、语言字、书形版式、装帧设计美的意识和美的标准的科学”。“方志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体例、结构、语言字及其社会功能。”笔认为:“方志美学是研究方志实践过程中审美主体对方志实践活动的审美关系和方志美创造的一般规律。方志美学是融方志学与美学为一体的边缘性、综合性的应用学科。”  相似文献   

4.
古代已有对方志美的追求。清代著名方志学者章学诚说:“纂辑之史,则以博雅为事,以一字必有按据为归,错综排比,整炼而有剪裁,斯为美也!”但直至当世,才上升到美学的高度来认识方志的审美问题。几十篇论及方志美的文章中,多是谈论方志文本美的表现以及编纂美和读者的审美效应等,是否构成方志美学体系尚有争议。  相似文献   

5.
郭惠花 《神州》2012,(9):24-24
“美”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词,但对于“美”的概念却众说纷纭:柏拉图说:美的根源在于精神;黑格尔说: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克罗齐说:美是心灵的直觉,不是物理事实;亚里士多德说:美在事物本身;博克说;美是物体属性……事实上,目前,美学界对美的本质尚无一致的结论。但不管“美”定义具体是什么,但我们依然可以在生活中、工作中处处感受到美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韦思腾 《东方收藏》2023,(2):128-130
以设计实践探索水墨画的流态审美,将中国传统美学融入当代首饰艺术设计之中,从而探究传统美学的应用创新。研究传统中国画与首饰艺术中“水”的概念与美学是如何表现的,从水墨画中水、墨、色的使用,再到传统首饰中表现“水”的装饰纹样进行探索,以此挖掘“水”这一主题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艺术语言与审美内涵。本文通过对塑料等材料的实验性应用,结合对中国画中“水”的意象的理解与再表现,以艺术化的当代首饰设计对中国传统美学进行创新探索,以期为相关题材的设计提供探索思路。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高校“两课”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为了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性、吸引力,真正发挥它在政治思想教育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本文从美学的角度分析了高校“两课”教学实效性较差的原因,探讨了“两课”教学中的美学效应,提高教学美感是增强“两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为此,“两课”教学应做到:教学内容设计中要融入美学思想;教学观点的表述要有艺术性;在教学过程中艺术地交叉使用讲授法和发现法;充分利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媒体;上课讲究美的语言、美的姿势和表情以及良好的仪表。  相似文献   

8.
从方志的审美文本到方志的审美效应单辉一、审美文本的美学意义美的规律是美的事物之所以为美的客观法则。马克思曾经提出过“人类也依照美的规律来造形”(《经济学—一哲学手稿》)的著名论断,就是说,人类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按照美的客观法则来创造美的具体李物。近十多...  相似文献   

9.
历史的审美与诗化——司马迁历史美学观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家与诗人的双重气质决定了司马迁鲜明的个性特征,也决定了《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文学特色与学术品位。司马迁在遵循道德评价与历史评价传统史学原则下,通过自己的史学实践第一次把历史学上升到审美层次,将历史作为客体审美对象予以审视与价值评判,揭示了历史过程中美的存在及其对主体的特殊审美作用,这是在以往的司马迁及《史记》研究中很少有人注意的问题。笔者认为,从司马迁历史美学思想这一特殊角度进行研究,无疑有助于加深对《史记》深层文化意蕴的认识。故不揣浅陋而试加探索,并希翼学界更多学者关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康德美学中,“形式”是引起很多误解的一个概念。美的形式是想象力内在化的形式,而不是审美对象的外在形式。它依附于审美直觉,直接体现审美理念。崇高涉及对象的“无形式”,因而对崇高的审美判断并不像美那样具有形式的合目的性的严格规定性。崇高的根据是内心的一种思想境界,它折射出来的是主体中的理性理念对全部感性能力的优越性。康德说,这种能力的优越性恰恰是在人的感性能力的局限性中被直观到。  相似文献   

11.
任建桦 《神州》2020,(6):9-10
钟嵘《诗品》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美学著作,其中提出了“滋味说”这一重要的美学思想。本文试从“滋味说”的主要内容、“滋味说”产生的背景以及对后世的影响三个角度出发,来详细研究“滋味说”的精神内涵,以便于更好地理解《诗品》的审美思想。  相似文献   

12.
网络信息时代的党校图书馆,不仅是党校系统的研究机构更是其服务机构。"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是党校系统图书馆应当树立的全新服务理念。同时,服务功能的实现更是体现在服务美的具体落实之中。作者尝试运用生命美学的相关理论,对党校系统图书馆的服务美理念、服务美的表现领域等相关问题,进行初步的阐述与探究。  相似文献   

13.
颐恺之美学观的形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的绘画理沦阳绘画创作使中国绘画美学得以系统体现.并出现了抽象美的萌芽。他把握了绘画美学的艺术理论.并从中总结出一系列绘画用语。他把前人曾有过的“形神兼备”、“发挥画家主观作用”等处于萌芽状态的思想.用“以形写神”、“迁想妙得”等观点统一起来.建立了绘画美学系统.为中国绘画美学的发展奠定丁深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1992年春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了新的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这不仅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而且还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自觉创造性实践”的性质。一、社会主义本质论是一种“自觉创造性实践”的理论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②这~论断准确而深刻地揭示了各种社会形态的共同本质,也规定了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方法论原则。共性只能存在于个性之中,个性也离不开共性。各种社会形态的特殊本质必然包含…  相似文献   

15.
越来越泛滥的命名只能加速语言的混沌、混乱,比如“先锋”,又比如“原生态”,要么是一锅浑汤中被打捞抢救出来的油腻的青菜,要么是葬身锅底的无辜的残渣。这正是这个时代的本质真相:嗷嗷待哺的先锋和奄奄一息的传统,彼此只能隔岸观火。但在辞旧迎新之际,我确实被真正的原生态(我不得不用“真正的”,这就是“原生态”  相似文献   

16.
当日本鬼子狂嚎着“让我们头顶国旗奋勇杀敌”时,他们的“国旗”却被“天狗”吃掉了。这来得极巧的自然天象,实在是够黑色幽默的。这倒也证明了日本入侵者本质上的虚弱。  相似文献   

17.
乌红梅 《神州》2013,(34):251-251
声乐审美在歌唱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是歌唱者对声乐美的体会。歌唱者在演唱过程中需要融入自己的审美感受,把对音乐和审美意识的理解通过声音的媒介在演唱过程中传达给观众,这就要求演唱者必须具备正确积极的审美观,具有清晰的审美意识。艺术的意识形态性是以美的方式体现出来的。“情以声为本,声以情为形”-是声乐演唱中重要的美学思想。  相似文献   

18.
雷戈 《史学月刊》2000,(6):13-18
历史研究的客观性根据是现实批判的理性要求。它完全有别于古代史家所说的“直书”和“实录”。直书之所以不是客观性,就在于它本质上是一种等级性。与此相反,客观性的本质则在于其平等性。历史学之所以可能保持一种客观性原则,就在于它追求一种理想的境界。这一理想境界就是人性、自由与真理。历史学中的种种偏见可以借助人性、自由和真理来克服,同时,人性、自由和真理本身的偏见又可以被历史本身所克服。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多维视角及其方法论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全面、正确地理解和掌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必须跟随邓小平的理论思路,对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多视角、全方位的理论透析。一、问题的提出谈到社会主义的本质,人们自然提出了下列问题:(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是否使用过社会主义本质概念?、至今,人们尚没有对这一问题作出确切的回答。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即他们没有过多地谈论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即使有人使用过一概念,也极为少见。这是不是说从马克思到毛泽东,都不重视,或都没论述过,或都不晓得社会主义本质?这种推理是不成立的。假如他们不…  相似文献   

20.
关松鹤  赵美音  梁良 《神州》2012,(32):190-190
乐器表演、人声歌唱和指挥乐队等都是音乐表演的艺术形式手段。音乐表演用具体形象且可感的音乐形式将乐曲表现出来,且将其传达给观众,以便发挥它的社会功效。音乐表演实践中的许多现象及其本质的规律是美学研究的对象,通过对上述理论的研究与讨论,提出个性与共性、虚与实、情与理的协调统一的原则。通过这一研究,可以对音乐表演的美学原则获得更为真切,全方面的剖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