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莉 《神州》2012,(9):75-76
新形势下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这是建立在人的心理需求和人的社会性特征基础上的,孩子也是如此。赏识教育就是老师如果学会尊重孩子,赏识自己的学生,便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古往今来,自尊、自信被看做是成功的秘诀。一位哲人曾说:谁拥有自信,谁兢成功了一半。  相似文献   

2.
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充满自信,但你知道如何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吗?你知道自信是如何“宠”出来的吗?很长时间,很多做父母的都认为孩子是不能  相似文献   

3.
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充满自信,但你知道如何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吗?你知道自信是如何"宠"出来的吗?很长时间,很多做父母的都认为孩子是不能宠的,因为,他们认为孩子是会被宠坏  相似文献   

4.
万冬明 《南京史志》2011,(11):15-16
开完家长会,回到家里,我跟孩子说:"今天我终于上台发言了,你高兴吗?"他问":那你讲了些什么?"我说:"我说作业布置太多,希望老师不要布置作业了,这你满意了吧?"他并没有开心。我又说":你知道我讲了这番话后的风险吗?老师从此很有可能不再管你了!"他不解:"老师才不会理你呢!"我呵呵一笑:"反正你自己做好心理准备。你总以为老师爱管你,其实,人家真的是为你好,换了谁  相似文献   

5.
正活泼自信是现在多数孩子的共性,因为在自己和父母的心中,他们都是最棒的。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也有缺乏自信甚至生活在自卑中的孩子。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自卑中,他就选择了一条痛苦的人生之路;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自信中,他就学会了快乐地生活。因此老师和家长要客观地评价孩子,正确地引导孩子,让孩子在现实的生活中找到奋斗的起点,找到自信。自信才能自立,自信才能自强;孩子有了自信,就会相信自己能够胜任从未做过的事。  相似文献   

6.
表扬VS批评     
作为一个上小学孩子的妈妈,回过头来看看自己在孩子幼儿园阶段给予孩子的褒贬,深深地意识到妈妈这个角色是孩子心灵成长是否健康的重要因素,是孩子、建立自信是否成功的重要因素。首先在情绪表现方面,一  相似文献   

7.
马鞍山市赵先生问: 我儿子11岁了,常不听话还爱顶嘴,有时气得我忍不住要打他骂他,事后我又后悔,真不知该怎么办?赵先生: 孩子既会给家庭带来欢乐,也会给家长带来烦恼。孩子惹你生气时,为了既不伤害他的自尊心,又能产生一定的教育作用,可采取以下步骤。 1.暂且退避:火气上来时采取退避或保持沉默是最佳对策。退避,可使孩子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避开父母与孩子间的正面冲突;还可避免因在气头上说出过头话伤害孩子。 2.表明心情:孩子惹你生气,你发现自己的愤怒在膨胀时,可分三个层次讲出自己的情绪状态:“我对你这样的做法很不高兴!”“我真气极了!”“我马上就要发火了!”这比莫名其妙地爆发有效得多。  相似文献   

8.
孩子生病了,那张因病痛折磨得通红通红的小脸让爸爸妈妈们心疼极了,真恨不得自己替他去生这场病。几经周折,孩子的病终于痊愈了,可是,孩子却早已不是原来那个或乖巧、或勇敢、或懂事、或自信的小酷孩,他完全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孩子到底怎么了?一个问号接着一个问号从年轻爸妈的脑子里冒出来。其实,孩子病后的种种反常表现有时就是你的行为造成的。  相似文献   

9.
许多做父母的觉得孩子与自己不能交心,不知道孩子都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有的甚至感到孩子好像陌生了,以至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无从着手,家庭教育成了父母的一种负担和难事。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教育孩子并没有固定的模式,家长要用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来正确处理。但共性还是有的,下面几个方面就是每个父母都要注意的。一是用知识来充实自己。让孩子为父母的知识渊博而自豪,并佩服你、崇拜你,这样,一方面能在孩子的心目中树立家长的威信,另一方面,家长也可以此来激发孩子的学习欲望,养成孩子爱读书的习惯。我的孩子小的时候很爱听故事,我就经常讲给他听,有一次他问我,你怎么知道这么多的故事?我告诉他这都是从书上读来的,你只要好好学习,以后也能自己看好多好多有趣的书。直到现在我的孩子一  相似文献   

10.
1、不适当的表扬和指责表扬太多对孩子并非有利,心理学家詹姆士·温德尔说:“一个依赖于夸奖的孩子只追求让父母满意而不是让自己满意,久而久之,哪怕是做一些日常的家务活,孩子都期望得到家长们毫不吝惜的称赞,或者,如果没有表扬作动力,孩子就无法完成一顶工作。”对孩子过分的挑剔、指责也是十分有害的。如果你总是喋喋不休地专拣孩子的缺点去指责,那么“失败”可能真的要与他相伴了。心理学家指出,一般而言,赞美应超过批评二至三倍,如果你的表扬太多,你的称赞也许不够真诚或夸大其词;如果太少,你末免过于挑剔了。  相似文献   

11.
《贵阳文史》2009,(1):62-62
谁要说你是“夜郎”,你肯定不高兴。谁愿意“夜郎自大”?可是,湖南的新晃县和贵州的赫章县为了争到“夜郎”这个名份,近来打起了“口水战”。  相似文献   

12.
孩子犯了错误,做家长的便头痛起来—该怎样教育他(她)呢? 有些家长一看到孩子做错事,就大发雷霆,发脾气,虽然也能让孩子知道自己这样做不好,但是效果并不是最好的。尤其是你“热”过头了,孩子就会不服,找出许多理由来顶撞你,根本不会去反省自己的错误。所以,家长在批评教育孩子时,一定要留有余地,给时间让他(她)自己去反省。“冷”“热”相结合,才能达到目的。对于年纪较小、犯了错误自己却不知道的孩子,家长可先进行“热外理”再“冷处理”。例如:读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不懂  相似文献   

13.
李燕 《神州》2013,(24):107-107
自信心是影响一个人发展的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所谓自信心就是对自己有信心,做任何事都敢于表现、会表现,相信自己能够成功,这对个人性格的形成和能力的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当你问及任何一个成功的人士。因何而成功的时候,他们的回答不外乎自信、勤奋与机遇,大文豪雨果曾说过:“要相信自己是生活的战胜者”。正因为这样他才会创下一些不朽的传世之作,可见是使一个人获得成功,有所成就的一项非常重要的非智力心理品质。对幼儿来说,树立良好的自信心,不仅是激发幼儿潜能的重要前提,更是建立完善人格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这里有20个问题,供父母们自我测试: 1、你的孩子最好的小伙伴或同学是谁? 2、他最喜爱的老师是谁? 3、什么样的人他最崇拜? 4、什么样的人他最讨厌? 5、除家里人外,谁对他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5.
孟依依 《人物》2018,(1):168-169
P:你是如何开始童书写作的? H:在我开始写作时,我的两个孩子刚上小学,我所写作的很大一部分故事是建立在现实生活事件上的。作者需尊重自己的读者,所以我决定在内心深处保留一个5岁的孩子,并且尝试通过他的眼睛去看世界。写作童书是从成为一个讲故事的人开始的。当你坐在一群孩子面前给他们讲故事时,  相似文献   

16.
蓸爱娟 《神州》2012,(6):383-383
观古今中外名人的成长经历,我们不难发现:在我们生活里,每个伟人的成功都是由信心跨出的第一步,自信是成功的基石。尽管成功的人有各自的出身、经历、性格、兴趣等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对自己的才智、事业和追求充满必胜的信心,对自我都有一种积极的认识和评价,并表现出了相当的自信。也正因为他们自信,所以才会相信自己的选择,相信自己的事业有成功的可能,所以才会坚持到底,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母亲,我对儿子的未来有万花筒般的憧憬。我怕学习压垮他的健康,我怕分数压垮他的自信,我怕课程限制他的爱好,我怕教学限制他的创造。我盼望着新教育时代能让我的儿子享受到科学本身的魅力,而不是分数的诱惑。作为一名教师,我天天和花季年龄的学生们在一起,我知道中学生真实的生活状态:初三的孩子考试后独自在马路上徘徊,因为他无法面对无微不至的母亲;孩子们早已不盼望假期,因为更加枯燥的补课生活在等待着他们……我不忍看他们的痛苦、不忍看他们的困惑,但我知道:我们谁也没有权力回避孩子求助的心灵。我有自己的教育梦想,但单一的…  相似文献   

18.
叶伟信49岁之前,90%的内地电影观众不知道他是谁:他42岁时,老板黄百鸣不知道他是自己的员工——此时叶伟信已在他的片场打杂、执导10多年了。每拍完一部电影他都惶惶不安:以后还有人找我拍片吗?  相似文献   

19.
所谓“反比”,即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以他们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为例与之比较达到激发孩子上进的目的。应该说,适量地运用反比亦不是不可。但如果用得过量,就很可能产生副作用。因为事实上“过量”是普遍存在的,所以应引起警觉。有些家长在传媒上看到同龄孩子的优秀事迹,特别是介绍他们丰富的知识和杰出的才华时,往往会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看,他是你的同龄人,可他已经这么好了,而你呢,找着你连他的一半都没有。”或者这样说:“你瞧,人家的条件那么差,可学习这样好,你呢.正好相反,条件不知道要比他好多少,可学习却一团糟,不知道你在干什么?“话语中,充满着埋怨和责备。应该说“反比”的出发点是好的,目的是让孩子向榜样学习、看齐,但通常效果却不理想。因为这一“比”往往使孩子失去信心,进而产生逆反心理,“像他这样的有几  相似文献   

20.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乖宝宝早日成才,刚当上妈妈的我,自然也不例外地有这份天然的母性情结。孩子的成长,笔者认为除了要进行适时适地的智力投资外,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孩子的性格如何、个性怎样,对其一生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那么,现代的儿童宝宝需要什么样的性格,又如何在培养上入手呢?笔者有一份自己的心得:一、要有强烈的自信一个人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迎接各种挑战与机遇时,他才有更大的机会来战胜和拥抱它。要做到这一点,父母首先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和发现孩子的天资与才能,同时有针对性、有意识地去引导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