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旅游景区品牌并非单纯景区的标志,其包括丰富的内涵,是对潜在顾客的一种承诺。为了让消费者能够加深对旅游景区品牌的感情,不但需要对景区品牌进行定位、传播,还需要对品牌做好维持,这样才能达到更好地管理效果。唯有通过这样的品牌管理策略,才能让顾客更好地感知品牌的核心价值,提高其对景区品牌的满意度,促使更多的游客来购买景区的产品和服务。本文就旅游景区品牌定位、品牌传播以及品牌维持三个方面提出了旅游景区品牌管理的策略,希望对我国旅游景区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安琪  金花 《旅游纵览》2023,(17):81-83
长白山景区森林康养旅游资源众多,且民众对森林康养旅游的兴趣与日俱增。文章基于长白山景区森林康养旅游发展现状,归纳出其当下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相应分析。结果表明,长白山景区旅游资源丰富且市场潜力巨大,但是吉林省内没有出台具体的森林康养标准,相关旅游产品的特色不鲜明且宣传力度不足。所以在现有资源和市场的基础上,针对目前的问题,从建立吉林省的森林康养平台、引进人才、完善服务设施、打造长白山景区森林康养旅游品牌、开发森林康养旅游产品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军 《丝绸之路》2011,(24):68-69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的核心要素,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景区如何进行品牌营销是我国旅游业发展中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佛教名山须弥山为例,深入分析了旅游景区品牌创新的模式,以期为旅游景区发展提供合理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陈枭悄  陈清 《旅游纵览》2022,(7):134-136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能够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优化乡村产业结构.乡村旅游影响力逐渐扩大,但影响乡村旅游竞争力的视觉形象设计却存在设计风格单一、缺乏文化内涵、品牌定位不清晰且缺乏系统化管理等问题.本文以宁夏闽宁镇为例,分析其品牌视觉形象竞争力现状,进而提出确立视觉形象风格、突出特色文化主题、完善视觉形象功能等品牌视觉形象竞...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带给旅游产业巨大的变化。在新型旅游形式不断兴盛、发展、变化的互联网时代,乡村旅游作为备受人们喜爱的旅游模式,其发展策略选择尤为重要。吉林省向来重视长白山旅游品牌的建设与维护,长白山区域乡村旅游更是吉林省旅游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从互联网对长白山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入手,针对长白山区域乡村旅游的发展,探讨如何以互联网+旅游为核心,推动互联网与传统乡村旅游产业的融合,进一步推动智慧乡村旅游景区、智慧乡村旅游等,进而分析将互联网服务融入乡村旅游行业。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在线旅游社区选取与吉林省延边州相关的游记、问题和评论等为样本,运用ROST CM工具分析文本内容,并建立多因素贡献模型对延边州旅游形象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延边州旅游形象的主要问题包括品牌化未成型、景区管理不善、宣传匮乏等。针对问题,笔者从旅游基础设施、游客体验感知、游客环境感知多个方面提出了延边州形象感知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7.
论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以武汉市为例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针对我国城市旅游形象的现状与问题,阐述了如何从理念定位、视觉强化和宣传推销三个环节来塑造城市旅游形象的观点,并以此为依据,对武汉市旅游形象塑造进行了设计。  相似文献   

8.
成军 《旅游纵览》2015,(1):171-172
景区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景区的快速发展必将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必然面临更多的矛盾与问题,如何解决景区发展中存在的矛盾,文章在学习借鉴国内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莽山旅游发展的现状,提出旅游运营体制如何有效创新、旅游发展和品牌如何定位、怎样制造核心吸引物、怎样打造品牌效应等方面进行了思考与建议,旨在为国有景区旅游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分析甘肃的旅游环境、旅游资源、旅游市场竞争等核心定位理念,就宣传口号、行为形象、视觉形象进行了设计,构建了旅游地的形象系统,对如何推广甘肃的旅游形象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五台山是全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目前游人接待量和旅游收入位于四大佛教圣地之末,究其原因主要是该区旅游品牌形象设计笼统模糊,并缺乏相应的企业识别系统及宣传口号,缺乏完整的旅游品牌建设。本文针对五台山旅游形象现状调查分析,并导入旅游形象视觉识别系统,重新定位五台山旅游形象内涵。  相似文献   

11.
田维飞  吴凤林 《沧桑》2010,(6):21-22
五台山是全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目前游人接待量和旅游收入位于四大佛教圣地之末,究其原因主要是该区旅游品牌形象设计笼统模糊,并缺乏相应的企业识别系统及宣传口号,缺乏完整的旅游品牌建设。本文针对五台山旅游形象现状调查分析,并导入旅游形象视觉识别系统,重新定位五台山旅游形象内涵。  相似文献   

12.
高李想  林晓平 《旅游纵览》2015,(2):217-218,220
文本以桂林漓江景区为例,使用ROST CM软件,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提取游客对漓江景区形象的高频词,之后构建分类目录,分析游客对漓江景区旅游形象的感知,了解漓江景区在游客心中的感知程度,为提升和完善漓江景区的旅游形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黄莎  陈金华  陈秋萍 《人文地理》2012,27(3):109-114
以福建武夷山景区和九鲤湖景区为例,从发射性形象和接受性形象两个方面来探讨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传导模式。发射性形象通过对景区管理者的访谈资料得出结论,接受性形象通过驴妈妈网站上游客对景区的点评资料分析得出,指出网络点评资料具有丰富化与差异化、分散化与整体性、参与性与传导性特征。对比两个景区的发射性形象和接受性形象的差异并分析不吻合的原因后,文章构建了网络信息嵌入前的目的地形象单向传导模式和网络信息嵌入后的双向传导模式,同时验证了信息嵌入后的双向传导模式有更大的优势,即双向性、循环性和反馈性特征,有助于提高发射性形象和接受性形象的吻合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当前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人们对精神层面的需求也丰富了起来,其中之一便是旅游。时下,旅游行业迅速发展,旅游景区形象成为了游客对旅游景区进行选择的重要因素。提升旅游景区形象是旅游开发商重点关注问题。  相似文献   

15.
陈玉雪  李娜  陈鹏 《旅游纵览》2016,(4):185-188
通过采集有关南京高淳桠溪的游客旅游攻略及游记,运用质性研究的文本分析方法和扎根理论方法挖掘旅游者对慢旅游地形象认知的总体特征并对景区吸引物名称、相关地名、形象描述、旅游行为、旅游情感的数量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来对游客感知的慢旅游地形象进行测量,以期对慢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与支持。一、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与普及,互联网络已经成为一种数据与观点的来源以及投射到现实领域的社交空间。旅游者通过网络来获取旅游信息的情况持续快速增长,通过搜索引擎检索旅游信息的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的推广陕西形象,发展陕西旅游事业,宣扬我国传统文化。文章从设计艺术学角度出发,分析了陕西凤翔泥塑图形与陕西旅游网络视觉形象的契合点,研究凤翔泥塑图形如何运用到陕西旅游网络视觉形象设计中,为网络视觉形象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焦译漫 《旅游纵览》2022,(14):119-121
近年来,音乐节逐渐成为旅游景区打造文化品牌和吸引流量的方式。在音乐节的带动下,景区文旅发展的惊喜接连不断。本文通过分析“景区+音乐节”模式的优劣势,提供相应的建议,进一步探索音乐和旅游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为国内“景区+音乐节”模式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旅游形象是影响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优化乡村旅游形象,为乡村振兴提质增效,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成为值得探究的课题。本文基于在线旅游数字足迹研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贵州省剑河县乡村旅游形象感知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旅游景区应丰富乡村旅游产品类型,拓展旅游市场;保持乡村本色,发展地域个性化乡村旅游;创新旅游景区管理体系,推动乡村旅游转型升级;加强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游客旅游体验等建议,以期促进当地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9.
杜海忠 《人文地理》2006,21(6):49-52
在区域旅游产品体系的开发过程中旅游形象作为旅游目的地的识别要素,对旅游形象本身的策划研究至关重要,然而旅游形象更多的是要通过区域旅游产品体现出来,所以在旅游形象与旅游产品之间存在内在联系。本文以铜梁县旅游产品开发为例,提出旅游产品开发的关键环节有两个方面:围绕形象的旅游景区主题策划及围绕主题的特色旅游项目设计,并对以形象为主导的区域旅游产品体系开发程序和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相关模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基于旅游品牌的相关理论研究,对游客进行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旅游品牌感知的问卷调查,分析游客对婺源旅游品牌的感知现状。结果表明:游客品牌意识的整体平均分数最高,婺源的旅游品牌知名度较高;品牌形象和品牌忠诚的整体平均分较高,游客对婺源旅游环境的认可度高,婺源旅游形象正面、旅游口碑较好;感知质量平均得分最低,游客对于婺源旅游的服务设施、服务质量的满意度不高,且游客消费意愿低。游客对婺源旅游品牌建设提升的看法表明婺源在美食或土特产、历史文化或风土人情、设施设备等方面需要改进,婺源应加强对县域旅游景区、城区环境和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重视对商品市场的监管。本文结合婺源旅游品牌游客感知与游客给出的发展建议,提出婺源旅游品牌发展策略,以期对婺源旅游发展产生积极作用,为其他地区的旅游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