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19世纪30年代废奴运动在美国兴起,1833年10月,波士顿出现首个白人女性废奴社团。此后至内战前夕,美国出现大量类似的女性废奴社团。这些社团在为女性提供公共演说的机会和训练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一方面,女性废奴社团支持、鼓励女性就废奴主题发表公共演说。格里姆克姐妹是女性废奴演说者的典范,她们的演说事业体现出女性运用公共演说来推动社会改革的过程与意义。另一方面,美国女性废奴社团三次召集全国性女性反奴隶制会议。这些会议让女性得以在家庭之外的公共场合就奴隶制问题发表见解,也进一步暴露出女性群体内部以及公众对待女性发表公共演说的不同态度。公共演说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表达方式,具有浓厚的政治性质和明显的性别界限。不同于女性在印刷文化中的活跃表现,女性发表公共演说遭遇更强劲的阻力。所以,女性废奴社团为女性提供了公共演说的重要平台与必要支持,促使女性成为推动废奴运动发展的积极力量,拓宽了女性公共参与的维度。  相似文献   

2.
李紫晴  袁媛  梁璐  牛通 《人文地理》2020,35(1):19-27
男性和女性除了有生理性别差异,还有通过心理、文化和社会手段构建的社会性别差异,两者共同导致女性在健康、就业、教育、人际、资产等领域的相对弱势地位。近年,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女性贫困研究热度持续增加,发展中国家研究逐渐增多,但国内研究仍在起步阶段。运用CiteSpace软件分析国外地理学领域的女性贫困研究最新进展,发现研究热点集中在基于空间差异的女性贫困研究、基于社会剥夺的女性贫困研究,以及女性减贫的政策建议研究。基于研究热点与社会性别理论,本文提炼出女性贫困研究框架体系,并总结了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女性致贫解释机制,认为女性贫困是地区经济、文化与政治的折射。最后提出未来中国女性贫困地理研究建议,以期为推进以性别为切入点的精准扶贫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鲁迪秋 《史学集刊》2022,(4):107-118
在19世纪40年代的美国,随着女性禁酒社团纷纷涌现,女性禁酒改革者开始独自创办禁酒报纸。女性杂志的流行与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为女性禁酒报纸的问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以《橄榄树》和《百合花》为代表的女性禁酒报纸成为女性禁酒社团的喉舌,也是女性禁酒改革者发声的工具。女性改革者借助禁酒报纸表达她们对禁酒改革与自身公共角色的理解,丰富了禁酒运动中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女性公共参与的自主性。在这个过程中,女性改革者以作者、编辑、出版商的身份参与到印刷出版中,行使出版自由来推进禁酒事业的发展、引导公众意见,体现了女性在争取选举权之外的公共参与方式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4.
在以男子为中心的中国传统社会,参政被视为女性的一大“禁区”。然而,北魏 至隋唐,不少女性却置男性封建专制主义对女性的这种清规戒律于不顾,勇敢地活跃在当时的 政治舞台上。本文从历史地理学与女性文化相结合的角度,通过对这一时期女性参政的地域分 布及其特征的分析和探讨,借以客观地认识和理解中国古代女性参政问题。  相似文献   

5.
女性主义意识形态是女性作家文本中经常出现的主题思想,而女性叙事方式是女性意识形态在文本中的具体呈现。英国十九世纪女作家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和中国二十世纪现代女作家王安忆的《长恨歌》,这两部创作于不同年代,有着不同民族文化和审美背景的作品,却有着相似的女性叙事方式,折射出女性作家相通的女性主义思想。文章试从两部作品文本的女性叙事方式入手,探讨女性作家不同于经典叙事文本的女性叙事特点,发掘其文本在女性主义思想方面的共通之处,以利于女性文本意识形态的解读。  相似文献   

6.
以女性视角从关注女性文化的角度探讨女性写作的母题,是女性文学研究中不可回避的视域。在女性写作中,女性文化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的日益显著使女性文化蓬勃发展,并且在当今社会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女性写作使女性文化有了确实的落脚点,并随着女性文学的传播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7.
曹红 《民俗研究》2009,(1):257-264
文章针对2008年《民俗研究》第一期中《女性民俗与社会和谐》一文中作者提出并初步研究的女性民俗、女性民俗文化概念和问题,讨论提出女性民俗在性别民俗中独立存在可能性问题,以及女性在性别民俗中的内涵发现与理解,并由此分析女性民俗概念表述乏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范莹 《神州》2011,(23):23-24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女性文学的园地里可说是"红杏枝头春意闹",一派繁荣景象。20世纪80、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大陆女性写作高潮的涌现,我们发现评论界在谈到女性文学时,就会与"身体写作""欲望叙事"这类的西方女权主义理论概念相关联,有关女性身体书写的文学、文化现象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有一点不可否认"身体写作"确是当代女性文学写作的一大特色,有的作家成为"女性文学"中"欲望叙事"的代表人物,并因此而走红。现在就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与探讨: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是否就囿于"身体欲望"写作中,在"身体写作"之外还有着怎样新的话题?本文将从王安忆、铁凝、张洁和迟子建等几位作家及作品入手,尝试着对女性与我们民族历史、女性与传统伦理、女性与社会底层等"身体写作"之外的话题进行思考和阐释,洞见在"身体写作"和"欲望叙事"之外,女性文学研究的广阔天地,寻求女性文学研究的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9.
女性禁忌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日本女性禁忌突出表现为渔民社会中基于女性经血、生育形成的"赤不净"、"白不净"信仰观、以大峰山为代表的基于佛教教理"五戒"设定的山岳女人禁制,以及神道祭祀仪式下的女性排斥等。女性特有的月经、生育等生理表现,在民俗社会中被视为是不净、晦气、危险的发生源而予以隔离和排除。女性不净观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日本的创世神话。统观日本女性禁忌事象、民俗思想的存在和演变的主要脉络,可以发现其深层原因是男性在场和作为他者的男性视角起到了关键作用。女性禁忌得以确立是作为两性中另外一性的男性在场使然,男性宇宙社会的立场客观上对女性禁忌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为其传承提供了土壤。当下研究中不乏将女性禁忌与女性歧视联系在一起考虑的倾向,立足于民俗学的视角尚有可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0.
胡小鹤 《丝绸之路》2012,(10):72-75
中国的女性形象很早就作为绘画的主要题材,随着时代的变化,中国女性的衣着、发型、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也发生着变化。“文革”是一段特殊的历史,在这场政治风波中,女性形象被束缚在特定的“文革”模式中。相比“文革”时期的英雄化、戏剧化和主题化的女性形象,伤痕美术中的女性形象更侧重对现实生活中普通土性的关注,饱含了人们对已失的残酷青春的追忆,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女性的人性价值。把画面的主题扩及到女性,女性形象的自我回归,说明了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憧憬,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本文通过对“文革”后伤痕美术中的女性形象研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探寻伤痕美术中的女性形象在时代发展中的进步性。  相似文献   

11.
五四时期的女性解放运动和以往相比有很大的进步之处。李大钊是五四时期呼吁女性解放的先锋人物,他是最早把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介绍到中国并且指导中国女性的革命家。不局限于国内,而是站在世界的角度上,运用遍及世界的女性斗争的经验来引领国内的女性解放运动。他文章中对女性解放的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对女性解放的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广泛的论述。李大钊是提出女性解放思想的关键性人物,也是研究五四时期女性解放绕不开的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12.
郭海红 《民俗研究》2015,(2):97-104
日本的女性民俗研究于20世纪30年代在柳田国男的启蒙下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确立,逐渐形成了以濑川清子、大藤由纪(音)、仓石敦子(音)、波平惠美子、刀根卓代等女性研究者为主流的研究队伍。她们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和感性,围绕自身女性的民俗,从以往女性仅仅被视为客体,转变为从女性主体的立场展开研究,采用主位—客位综合视角,尤其在婚俗、女性劳作、主妇权、生育持家、信仰禁忌等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女性学者以女性的视角研究女性民俗,是日本女性民俗研究始终如一的特色所在。究竟何为建立在性别基础上的男性与女性视角的不同?是否存在只有女性才能涉及的研究对象、研究课题?这些是今后研究中亟须进一步明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杨瑾 《东南文化》2018,(2):98-104
女性题材的展览主要分为女性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综合类博物馆的常设展览和临时展览,旨在以"物"为媒介来展示女性的生存状态和精神追求,与公众一起讨论有关女性的话题,甚至包括一些敏感的、有争议的现象或问题。博物馆以女性为题材,组织展览和教育活动,关注、探讨并传播女性文化,一方面反映出博物馆关注并回应女性广泛参与社会生活并贡献于社会变革与发展的现实,发挥博物馆作为时代潮流倡导者和引领者的作用;另一方面,女性观众数量增多,参观需求多元化且女性广泛参与博物馆事务,对博物馆展览理念也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博物馆的女性主题展览也存在数量少、展览和诠释活动中对女性价值和意义挖掘不够等问题,需要在理念和实践上进一步改变。  相似文献   

14.
基督教认为女性是人类原罪的罪魁祸首,对女性多持贬抑,这使女性在基督教中的影响多遭湮没。然而女性在耶稣的传教、早期家庭教会的发展和早期基督教人数的增长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为基督教的兴起和早期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卢薇薇 《神州》2012,(11):4-4
在“十七年”文学时期,充斥着众口一词的颂歌,女性性别意识失落沦丧。而宗璞的小说《红豆》以引人注目的女性视角,真实地探索了女性委婉细腻的内心和柔情;并以女性知识分子的视角,叙述了女性经由革命获得解放的人生抉择。本文意在结合《红豆》的时代背景,通过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分析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6.
女性灵活就业: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结构的变更、就业压力的加剧,灵活就业已经成为我国女性就业的主要方式之一。灵活就业在缓解女性的就业压力,满足女性不同的就业需求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当前女性灵活就业面临诸多困境。是政府、企业、社会和女性共同面临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女性杂志的诞生和发展,是日本社会近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议题。明治时期是日本女性杂志的发端期,女性杂志在这一时期的日本女子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职业女性的养成方面,成为日本女性进入社会的主要途径。在这个意义上,关于明治时期女性杂志的考察,实际上也是近代日本女性生存状态的一种转型研究。  相似文献   

18.
孙琳 《沧桑》2008,(4):140-141
女性在汉代具有较高的地位。在汉代传世文献中,关于保护和重视女性的事例举不胜举,但是一直缺乏可靠的法律文献资料从国家法规政策方面来证实。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的出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保护和重视女性的法律依据,与传世文献相互佐证,从而有力证明了女性在汉代具有较高的地位,并由此呈现出了一些汉代女性独特的活动特点。  相似文献   

19.
范莹 《神州》2011,(10):23-24
在中国当代文坛上,女性文学的园地里可说是“红杏枝头春意闹”,一派繁荣景象。20世纪80、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大陆女性写作高潮的涌现,我们发现评论界在谈到女性文学时,就会与“身体写作”“欲望叙事”这类的西方女权主义理论概念相关联,有关女性身体书写的文学、文化现象引起了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有一点不可否认“身体写作”确是当代女性文学写作的一大特色,有的作家成为“女性文学”中“欲望叙事”的代表人物,并因此而走红。现在就有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与探讨:中国当代女性文学是否就囿于“身体欲望”写作中,在“身体写作”之外还有着怎样新的话题?本文将从王安忆、铁凝、张洁和迟子建等几位作家及作品入手,尝试着对女性与我们民族历史、女性与传统伦理、女性与社会底层等“身体写作”之外的话题进行思考和阐释,洞见在“身体写作”和“欲望叙事”之外,女性文学研究的广阔天地,寻求女性文学研究的一种超越。  相似文献   

20.
芥川龙之介一生共创作了148个短篇作品,涉猎女性形象的作品共76篇,其中女性形象色彩浓重38篇,涵盖知识女性、劳动女性、农妇甚至妓女等多个层面。这些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不仅如实地反映了作者的审美指向及其女性观,也浓缩了当时女性所处的社会地位和境遇。本文将其女性形象分为古典、现代与中国题材三大类,在分析芥川对女性所持态度的同时,考察作为大正时期知识分子的精英,其笔下诸多女性形象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