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古代地图,或以帛画,或以绢绘,或以石刻,或以纸印,流传至今的,只有汉代墓葬出土帛画《地形图》、《驻军图》及宋代石刻《华夷图》、《禹迹图》、《坠(地)理图》、《九域守令图》等少数几幅。明代,印刷地图开始普及,散见于各类方志之中;可是,绘制的地图传世的仍然极为少见。镇江博物馆藏明代绢本南京(部分)府县地图(简称镇绢本图),设色彩绘,制作精美,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地理资料。本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第一幅长城地图《九边图说》是明代许论在嘉靖十三年绘制的,该图描绘了包括镇城、关楼、卫所、营堡、驿站在内的多层次、立体性的长城防御体系。《九边图说》残卷东起镇北关,西至偏头关西,现存三门峡市博物馆,是许论上呈世宗的副本。《九边图说》采用中国古代地图绘制中的形象绘法,对当时流传的,目前研究评价甚高的"计里画方"与图例绘法并未采用,而是以直观、实用为目的,反映出明代仍然继承了中国古代地图绘制中的人文传统。单纯以科学、定量方法衡量、构建中国古代地图史,是一种基于西方现代制图学的观念。这种方法并不符合中国古代地图绘制的内在传统。作为第一幅长城地图,《九边图说》残卷具有重要的学术与文物价值。存世多个版本的《九边图论》、《九边图》,只有谢少南刻本基本反映了《九边图论》原貌,其他皆有所改绘。  相似文献   

3.
右玉宝宁寺水陆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宝宁寺水陆画原名“敕赐镇边水陆神帧”,系绢本设色的明代佛教绘画,共计139幅,均以细绢为地,用淡红色和黄色花绫装裱,立轴式,除几幅大佛像外,其余均高120厘米、宽约60厘米,保存完好,是一套珍贵的明代文物。  相似文献   

4.
在辽宁省博物馆珍藏的古代图籍中,有一部明代绢本设色舆图“九边图”(以下简称“边图”)。该图由十二屏幅组成,每幅纵高208厘米、宽47.3厘米,通幅横阔近6米。图中以“九边”序列,自东而西分绘:“辽东、蓟州、宣府、大同、偏关、榆林(延绥)、宁夏、固原、甘肃”等九处边镇。其中辽东镇两幅,蓟州、宣府二镇合三幅,山西、大同、榆林三镇合近四幅,固原、宁  相似文献   

5.
青海省乐都县文管所收藏的原西来寺的一批明、清时期的水陆佛像画,因其破旧,亟需装裱。这批古画共二十四幅。其中明代作品二十幅,绢本,每幅画心长约四尺多,宽约二尺多,均有不同程度的破损。绘制的内容是佛教中的一些神佛鬼怪、因果报应及有关故事。这些作品均出自民间艺人之手,绘画技巧较高,是水陆佛像中的上乘之作。清代作品四幅,三幅布本,一幅纸本。三幅布本比绢本略小,一绘文殊,一绘普贤,一绘地藏王,画心较为完整,绘画技巧平庸。纸本作品较大,是一幅《天官赐福图》,高1797厘米,宽1080厘米,虽是民间艺人绘制,却也有一定的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6.
《文物》1985年第,1期上发表了刘建国、徐铁城《明代绢本南京(部分)府县地图初探》一文(以下简称刘徐文),介绍了镇江博物馆所藏的明代绢本南京(部分)府县地图,并作了考证。其中对《徐州图》的研究似尚有诸多问题需作进一步考证。  相似文献   

7.
《巩昌分属图说》是一套彩绘的中国传统山水画式舆图及图说,为研究明代西北边防的重要图籍。笔者主要结合历史文献,从历史地理角度对舆图绘制的时间、背景、内容作了梳理和考证。  相似文献   

8.
王飞玉 《文博》2000,(5):62-62
陕西省西岳庙文管所收藏了一件明代画家董其昌绘制的山水画——《松溪图》。此画为纸本水墨画,分为两部分,上为题诗下为画面。大小相若,均高30.5厘米,宽24厘米。经观察,应属一失散的册页,后另被装裱成立轴。经故宫博物院刘九庵先生鉴定,《松溪图》为董其昌的真迹(见封三)。  相似文献   

9.
西安碑林内,陈列着一通明代记载黄河的碑石,高1.76、宽0.975、厚约0.19米。碑首呈半圆形,内刻长方形额,篆书"黄河图说"四字。碑身刻黄河流经今河南、山东、安徽一带的地图,其方位与今地图同。图左上角空处有长方形界格,内刻一段文字,题为"国朝黄河凡五入运",共十五行,行三十二字。右上角空处长方形界格,内刻一段文字,题为"古今治河要略",共四十一行,行五十一字。右下角长方形界格内文字,题为"治河肊见",共二十九行,行四十字(图五)。根据右下角"治河肊见"末题款:"嘉靖乙  相似文献   

10.
孙景超 《文献》2022,(4):87-98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云南舆地图说》是描绘清代中期云南历史、地理与民族状况的重要图籍。通过对档案的梳理及与相关文献的内容比对,可证实其为清嘉庆二十四年伯麟主持编绘的《伯麟图说》之重要组成部分。《伯麟图说》的内容包含《夷人图说》和《舆地图说》,二者合一方为完整的《伯麟图说》。《伯麟图说》是清代中期云南舆地图与民族图的集大成者,其《舆地图说》与《夷人图说》两部分各有不同的渊源与发展脉络,并在流传过程中分化出不同的版本与名称。  相似文献   

11.
《永乐大典》卷一·一九○五中的《广州府境之图》、《广州府番禺县之图》、《广州府南海县之图》是目前能查看到的、最早反映广州城市布局的地图,图中不但绘制出城濠形制,而且标注有重要衙署、标志性建筑物、古西湖的位置以及道路网络,为研究宋元至明初广州城的变迁提供了珍贵的图形资料。一、三幅地图成图年代考订《永乐大典》卷一·一九○五中收录的三幅地图当出自明代永乐朝以前的古代文献中,虽然地图绘制的准确年代无法确定,然从图中广州城的之城廓形制及地理标注考证,此图当绘成于明朝初年。依据如下:(一)此三幅地图中绘成于元代以后…  相似文献   

12.
赵榆 《收藏家》2013,(4):73-74
2011年10月15日意大利罗马国家博物馆举办"丝绸之路"展览,在一个长30多米的巨型展柜中,展出的长30.12、宽0.59米的《蒙古山水地图》手卷,引起巨大的轰动。因为这件《蒙古山水地图》手卷是中国古代文物的新发现,原图为明代中叶皇家宫廷绘制,绘制了从明朝的边关嘉峪关到天  相似文献   

13.
新疆地区在19世纪后期共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全疆性舆地图测绘活动。第一次是从光绪八年至十五年初,张起宇通过实地勘察,绘制了全疆地图;中国国家图书馆(以下简称"国图")所藏《新疆志》当是张起宇在光绪十年绘制完南疆部分舆图后,所撰写的图说;《新疆四道志》很大可能即是张起宇在测绘完全疆后,所撰写的全疆图说定本。第二次是光绪十六年至十九年初,由于光绪《大清会典图》的需要而进行全疆性的绘图活动;国图所藏《新疆省舆地图说》当是新疆赍送会典馆的图说部分;台湾成文出版社1968年影印的《旧刊新疆舆图》应该是会典馆所藏会典舆图新疆部分经修改后的坊间刊本。  相似文献   

14.
袁江《东园胜概图》卷,现藏上海博物馆。原图长370.8厘米,高59.8厘米,绢本设色,左端题有"东园胜概,邗上袁江临其大略,岁在庚寅畅月",引首有‘东园图’三字。  相似文献   

15.
《文物》1965,(4)
图版叁拾伍50 清 端石砚 高2、直徭14.8厘米51 清 端石砚 高3.1、长15.2、宽11.5厘米图版叁拾陆62 清 歙石砚 高2.2、长17.8、宽Ii.2厘米53 清 歙石砚 高1.5、长14。7、宽ii.2厘米砚史资料(一六)~~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博物馆收藏有《搜山图》一卷,绢本设色,纵44.3厘米,横606厘米。无款,亦无收藏印记、题跋,据专家们从画风方面鉴定,是一幅明代中期或稍晚的摹本。《搜山图》描写的是神兵神将搜山擒妖捉怪,全画可以分为左右两个大段,每段又可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1件明代监察御史王忬佩带的象牙腰牌。此牌系征购所得。椭圆形,黄色,光泽明亮。宽5.8、高8.8、厚0.8厘米,重58克。上端浮雕成双兽形,有一宽、高各0.5厘米的菱形穿孔,用以穿系。牌正面竖刻篆书"给监察御史王忬佩"2行8字(图一)。背  相似文献   

18.
对唐代贾耽的地理(地图)著述的名目进行辨析,分析了"关中陇右及山南九州等图"、《九州图》、《海内华夷图》之间的关系,以及别录与通录的区别。指出《九州图》、《海内华夷图》是贾耽国图撰修总体事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总称。并从地图学传统、方志学传统入手,探讨了贾耽地理(地图)著述的性质,对其中的地图学成绩进行了重新评价,进而从"近意就实,依稀像真"分析了贾耽地图学的滞后性,指出"古墨今朱"应只是文字注记的区别,并非通过图形绘制表达古今地理要素的差异,由此审视了中国古代地图史上图形绘制与文字注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林梅村先生对一幅据称从日本回流的手卷进行研究,判定其为明官方于嘉靖三年至嘉靖十八年间绘制的原名为"蒙古山水地图"的明朝宫廷用地图,并在其同名专著《蒙古山水地图》一书中对该图性质、绘制年代、绘制者等做了一系列判定。本文认为,林梅村先生对该图性质的基本判断不能成立,其最主要原因在于明嘉靖前期蒙古诸部主要驻牧、活动范围在长城沿线以北而不是嘉峪关以西,明嘉靖时期人对当时蒙古各部方位皆有比较清晰认知且有密切互动往来,绝不至于将嘉峪关至天方之间遥远广大的区域当作"蒙古山水"来绘制地图。该图所示地理范围在明朝大致被统称为"西域"而非蒙古。除此之外,林梅村先生关于该图绘制时间、该图其他版本、绘制者为谢时臣等判断,也都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20.
孙云霄 《中国地方志》2022,(6):35-40+125
《江西舆地图说》是一部明代的江西地理图志,现存万历时所刻丛书《纪录汇编》本,卷端仅题“赵秉忠”,未载明其字号或籍贯。晚清的山东地方志以及今人论著中都将此书认定为青州赵秉忠所著。但实际上,题名者是福建人,曾任江西乐平知县。纂修之事,起初由江西巡按赵耀主持,各州县长官负责编辑本地情况,汇总后交由王世懋删润。尚未告竣,赵、王二人相继调走,最终由赵秉忠定稿、邵陛刊刻。此外,现存刻本没有地图,并缺少饶州、南康和九江三府的内容。王世懋的《饶南九三府图说》正好补其不足,两书实出同源。今国家图书馆藏明彩绘《江西全省图说》1册,其文字部分与刻本《江西舆地图说》基本相同,大约绘制于王世懋本和赵秉忠本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