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北永年朱山唐代石刻考察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河北永年县城西北朱山上有一处唐代摩崖石刻,光绪三年刊本《永年县志》卷14《碑碣志》曾有著录,称:“娄山题名残石共四行,一曰监军判官济阴郁久闾明达,一曰侍御史鲁国郡,一曰沼州刺史,一曰范阳卢  相似文献   

2.
说《文馆词林》魏收《征南将军和安碑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许敬宗编纂《文馆词林》卷四五二有魏收《征南将军和安碑铭一首》① ,为他书所不载。和安 ,即北齐和士开之父。《北史》卷九二《恩·和士开传》 :“字彦通 ,清都临漳人也。其先西城商胡 ,本姓素和氏。父安 ,恭敏善事人 ,稍迁中书舍人……齐神武……启除给事黄门侍郎 ,位仪州刺史。士开贵 ,赠司空公、尚书左仆射、冀州刺史 ,谥文贞公。”与魏收所撰和安碑铭全合。而碑铭中对和氏世系的追溯 ,最有价值 :“尚书令、定陵公和公……即公之高祖父也……帝邑屡徙 ,我不常居 ,今为清都临漳人也。曾祖父镇都大将 ,祖燕州刺史……考觚楞崇竦 ,异趣…  相似文献   

3.
1995年第11期《物》上刊载有《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唐墓》一,中附录有墓中发现的一方碑志。墓主王公淑,字均,太原人,生于建中元年(780年),卒于大中二年(848年)。王公淑的曾祖王亮、祖父王连、父王戬,除王戬为自身外,其余诸人均曾任职于幕府。曾祖王亮曾任幽州节度衙前都虞侯,祖父王连曾任卢龙节度要籍,王公淑则历任幽州节度要籍、卢龙节度巡官、幽州节度判官兼殿中侍御史、卢龙留后、营府都督、柳城军使、平州诸军事、平州刺史、妫州刺史、防御军使等。以上诸人两《唐书》无传,郁贤皓先生的《唐刺史考》对王公淑亦未加收录。在此意义上,此碑志对郁先生的大作可有所补充,但其价值决不仅仅在于此,更重要的是为人们研究卢龙节度使府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濮阳出土的《唐兀公碑》是我们研究宋元以来中原地区民族融合的重要史料。"唐兀"二字首先是地理概念,而非种族或民族概念,其正确含义应该是指西夏王国统治区域,其引申之义可能应泛指生活在西夏境内以党项羌为主体的诸多民族而言;另一方面又是蒙古族对党项人的称呼。濮阳出土的唐兀公碑其族属应为西夏党项无疑。  相似文献   

5.
自御史中丞王化基在宋太宗淳化二年(991)提出“省冗官”以后,冗官问题就成为北宋各代君臣们议论的一个中心话题。王禹偁在真宗刚即位时上疏指出:“开宝中设官至少,一州止有刺史一人司户一人,当时未尝缺事。自后有团练推官一人,又有通判副使、判官、推官,而监库、监酒、摧税等,又增四员。曹官之外,更益司理”(《续资治通鉴》卷19)。仅仅隔了十五年多,官员数量增加了几倍。一些有远见的政治家迭上奏章,大声疾呼,但  相似文献   

6.
正《新唐書·西原蠻傳》載:"貞元十年(794),黄洞首領黄少卿……陷欽、横、潯、貴四州。……乃以唐州刺史陽旻爲容管招討經略使,引師掩賊,一日六七戰,皆破之,侵地悉復。元和初,邕州擒其别帥黄承慶。"據此,陽旻由唐州刺史轉任容州的時間在貞元十年到元和初之間。《舊唐書·憲宗紀下》元和十一年(816)七月條:"戊寅,以隨州刺史楊(按:"楊",據《新唐書》陽旻本傳應作"陽")旻爲唐州刺史,充行營都知兵馬  相似文献   

7.
熊飞 《文献》1999,(4):58-68
(接上期) 三、在潭州刺史任曾因事被停职审查 张谓在潭州刺史任上的任职时间,《张谓考》言:"大历二年间,张谓在湖南任潭州刺史之职……大历三、四年间离潭州任,入朝为太子左庶子."《唐刺史考》引孙望《元次山年谱》称:张谓为潭州刺史"约在永泰末大历初年","傅璇琮《张谓考》称大历二年至四年张谓在潭州任(《唐代诗人丛考》),疑误."(53)并系张谓为潭刺"约永泰元年--大历二年(约765-767)".  相似文献   

8.
蒋波 《中国史研究》2022,(3):204-208
<正>以刺史监察郡国,是两汉官僚制度中一项重要举措,顾炎武曾誉其为“百代不易之良法”((1))。关于汉代刺史及刺史制度,目前已有诸多讨论。((2))不过其中一些具体规制仍有待辨析,如刺史迁转中的“居部九岁举为守相”问题。这一规定最早见于《汉书》卷八三《薛宣朱博传》:初,何武为大司空,又与丞相方进共奏言:“古选诸侯贤者以为州伯,《书》曰‘咨十有二牧’,所以广聪明,烛幽隐也。今部刺史居牧伯之位,秉一州之统,选第大吏,所荐位高至九卿,所恶立退,  相似文献   

9.
郭建 《文史天地》2014,(6):13-16
正《铡判官》,是京剧、豫剧、汉剧等传统戏剧里著名的包公戏剧目,汉剧列为"四大铡"之一。实际上这个剧目和《探阴山》剧目一样,原来是京剧连台本戏《普天同乐》一剧里的几折,抽出来单独成为一个独立剧目。因此《探阴山》《铡判官》的故事是连贯的,是一个案件的几个段落。全剧《普天同乐》到了近代已经很少全本演出,有的剧种则直接将《铡判官》这个名称代替了原来京剧的《普天同乐》。1950年,新成立的共和国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资中县北岩摩崖造像,是一处规模较大、数量较多而集中的石刻造像群。《重修北岩院记》是记载唐代资州北岩佛教发展历史的重要石刻文献。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材料,可考知碑中"前定边节制大夫、扶风公"为窦滂,北岩摩崖石窟第30龛的造像年代在咸通末年。同时,订正《资治通鉴》中记载窦滂由定边军节度贬康州司户实为"斥徙"资州刺史的错误,并增补《唐刺史考全编》资州卷任职刺史一则。  相似文献   

11.
《北史·隋本纪上》、《北史·吐谷浑传》、《隋书·高祖纪上》、《隋书·吐谷浑传》等史籍载皮子信在隋开皇初年所任刺史之职颇不一致,主要有“旭州刺史”和“洮州刺史”两说.后世史家考定其所任之职为“旭州刺史”.然经过考证,本文认为皮子信所任之职为“洮州刺史”而非“旭州刺史”.  相似文献   

12.
仅见于《文馆词林》卷六九一的“隋文帝令山东卅四州刺史举人敕一首” ,内容包括举人的详细要求 ,以及向朝廷遣送人才的具体办法。该敕对于了解隋朝如何选拔关陇地区以外的人才 ,扩大统治集团的基础不无价值。可惜 ,敕文下发的时间《文馆词林》照例未予记载 ,不利于使用这一资料。实际上 ,这一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敕文在说明遣送人才的办法时云“二月廿五日仰身到洛阳 ,受河南道行台吏部曹进止” ,据《隋书·高祖纪上》 ,河南道行台尚书省设立于开皇二年 (公元 582年 )正月 ,废于次年十月 ,前后存在不到两年。这道敕文显然必颁布于这两年间。…  相似文献   

13.
正段秀实(719-783年),字成公,陇州汧阳(今陕西千阳)人,原籍姑臧(治今甘肃武威市)。历任安西府别将、节度使判官、泾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四镇北庭行军及泾原郑颍节度使、司农卿等职,封张掖郡王,追授太尉,谥号"忠烈"。段秀实是唐朝中叶名将,功绩卓著,以夺取象笏痛击叛臣朱泚而壮烈殉国,名标青史,光耀千秋。  相似文献   

14.
关于唐代贾曾任晋州刺史的时间,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177页)据贾曾《阿毗达磨俱舍论略释记》、圆晖《俱舍论颂疏论本》及《唐杜墓志》等记载,考证指出在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笔者认为,此考恐不能成立。按圆晖《俱舍论颂疏论本》“序”称:“有正议大夫晋洲(州)刺史贾曾……公前任礼部侍郎,省司多暇,归心正法,乃相命谈义,遂请造略释。”(《大正藏》第41册第813页b栏)由此可知,圆晖是书乃应时任礼部侍郎的贾曾之请求而作。贾曾《阿毗达磨俱舍论略释记》亦载:“有圆晖上人者……尝因暇日,见为讨论。余时迫俗…  相似文献   

15.
刘璋,山西太原人,字于堂,号推云山人,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举人,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曾任直隶(今河北省)深泽县知县,四年后被解职。他著有《捉鬼传》等小说,及《深泽县志》。  相似文献   

16.
张缙彦,明末清初人,崇祯四年考中进士,明时官至兵部尚书。降清后,顺治十年授山东右布政,十五年擢工部侍郎。《清史稿》卷二四五《张缙彦传》载其籍贯为河南新郑人。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实际的。张缙彦为崇祯四年辛未科进士。明清进士题名碑载其籍贯为河南新乡人,民籍。乾隆十二年《新乡县志》卷五《选举上》举人条下载:张缙彦为天启元年辛酉科举人。又在进士  相似文献   

17.
古人文风至严,因一字之书写读音之误而贬官乃至殃及他人者均不乏例在。 《旧唐书·严挺之传》载:侍郎萧炅将《礼记》“蒸尝伏腊”之“腊”误读为“猎”,挺之上奏称“省中岂有伏猎侍郎?”遂贬萧炅为岐州刺史。 《通鉴》晋安帝元兴三年(404)载:  相似文献   

18.
程先甲及其《选雅》韩格平程先甲字鼎丞,又字一夔,江苏省江宁县人。生于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光绪十七年举人。光绪二十六年前后,在清末抗法名将刘铭传家中教授其次孙刘朝望。光绪二十四年、二十九年两次奏保经济特科,选用郎中。民国八年至十一年,应甘肃督...  相似文献   

19.
<正>《新唐書》卷一六九《韋澳傳》:"帝嘗曰:‘朕每遣方鎮刺史,欲各悉州郡風俗者,卿爲朕撰一書。’(韋)澳乃取十道四方志,手加紬次,題爲《處分語》。""十道四方志"究係何書,它與《處分語》又有何關係?裴庭裕《東觀奏記》卷中:"澳奉宣旨,即采《十道四蕃志》,更博探訪,撰成一書,題曰《處分語》。"可見"《十道四蕃志》"實一專書名。而《新唐書·韋澳  相似文献   

20.
关于程知节 程知节即程咬金,唐开国功臣之一,亦为后世戏曲小说演绎因而家喻户晓的人物。其人史料颇丰,然亦多讹误,不仅传说与正史之间,即史实之间也多有待考之处。今有陕西礼泉县昭陵出土之许敬宗撰程氏墓碑一块,所载史实与正史及传说可互为印证补充。 传说程知节出身微贱,小说如《隋唐演义》等更特渲染之(所谓卖柴扒之类),然亦不为无据,今查两《唐书》本传,对程氏出身及幼时均无详述,大概因其微贱故史官以无事可记,故略之。然碑刻却记载较详: 曾祖兴,齐州别驾。祖哲。齐晋州司马。是此,则知节亦为“宦家子弟”,正史及传说均误矣。 此外,关于程氏任康州刺史之时间及缘由,两《唐书》本传均云为武德七年,隐太子(建成》谗为康州刺史。碑传则云知节“荡妖氛策勋居最。(武德)四年,授康州诸军事,康州刺史”,无建成进谗事,且时间相差三年。碑为时人所撰,较后出之新,旧《唐书》当更可信。此处记载,又可补史阙。 关于知节任职泸州且改封卢国公等事,两《唐书》本传虽有涉及,但较简略,时间亦含糊定为“贞观中”,碑传这里亦记载较详: 贞观元年,授使持节泸州□□□,七年,拜左领军大将军,八年,检校原州都 督。十一年,检校蒋王府长史,其年改封卢国公。文中“原州都督”、“蒋王府长史”均为改封卢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