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珍珍 《沧桑》2014,(5):119-122
菇神崇拜是浙南庆元县域香菇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菇神崇拜的表现形式,主要是神位和神庙、菇神祭祀和菇神庙会。菇神崇拜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菇民生活环境恶劣,寻求心理寄托;道教文化使吴三公等道士成"神";百姓从香菇种植中受益,感谢神恩;菇神信仰形成习惯,作为一种习俗传承。庆元县域菇神崇拜现象,带有独一无二的本土化个性特征:菇神是菇民自发信仰的土生土长的历史人物,菇神不是一个,神性不是单一的,辐射范围仅庆元周边地区。菇神崇拜还具有政治、道德功能,并且孕育了"二都戏"。  相似文献   

2.
浙江龙泉在古代不仅生产青瓷,还种植香菇,是著名的菇乡。菇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习俗和文化。本文是对龙井村五显庙及其香菇庙会的调查报告,包括香菇种植历史、菇民民生、宗教、庙会组织和活动情况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古县按照省委、省政府“实施五项创新、调整产业结构”的总体部署和市委、行署确立的“三件大事” 的要求,结合县情,提出了“长抓核桃短抓菇,长短结合增收入。煤焦企业抓改造,新兴产业攻建材” 的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4.
陈芳芳 《民俗研究》2009,(4):188-204
甘肃省礼县盐官镇的盐神庙及其庙会历史悠久,包含有许多民间记忆,盐神庙虽只是简单朴素的三座院落、两塑神像,但却是盐官镇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从盐井业历史之久、盐井对当地盐民的作用以及复杂的水盐制作过程可以看到其深刻的渊源;神圣的祭拜仪式和祭祀圈、信仰圈又彰显了盐神庙及其庙会的信仰是生存技术层面的信仰,这种信仰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传承了下来.实现了人、盐、庙内部调控的和谐相处状态。建国后盐神庙及相关信仰逐渐没落了,如今,国家和社会都在试图通过各种措施来保护这种千年的历史遗产。  相似文献   

5.
品石岩蛇神庙位于福建省连江县城关镇西南约1.5公里的玉山上。玉山是当地的一座小山,高约200米,品石岩蛇神庙座落于玉山的半山腰。该处有3块巨石自然形成品字形,品石岩因此而得名,当地民众称此处的蛇神庙为品岩寺或蟒天府等。品石岩蛇神庙于近年为连江县的文物工作者发现,笔者于1992年6月4日专程到该庙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查,陪同考察调查的还有连江县文物管理委员会的陈思、骆明勇和陈天武三位同东,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和论述如下。一、品石岩蛇神庙及当地的崇蛇民俗品石岩蛇神庙位于玉山的半山腰,其左边山瑜中为玉泉寺,其下有关帝庙…  相似文献   

6.
陈瑞 《安徽史学》2003,(6):75-83
本对清代中期徽州山区外来棚民的基本状况、棚民营山活动的内容与类型、棚民营山活动给山区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以及徽州社会为遏制生态环境恶化所采取的应对举措等方面作了分析与探讨。章认为,清代中期徽州山区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主要是由外来棚民所从事的简单粗放、掠夺式的营山活动造成的。在长期饱受生态环境恶化之苦情况下,徽州山区社会采取了驱禁棚民与封山育林,调整产业种植结构相结合的标本兼治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胡悦薏 《世界》2009,(6):40-55
每年春分与秋分这一天,阳光穿过阿布-辛贝神庙那长达60米的甬道,依次照亮神庙深处的三座神像,而第四座冥界之神却永远在黑暗处沉默,只是神庙被重新搬迁后,  相似文献   

8.
《风景名胜》2016,(7):50-53
从卢克索到阿斯旺,乘坐游轮或三桅小帆船逆流而上,二天、四天或更多,根据自己时间安排.沿途经过伊斯纳、伊德富和考姆翁布,多数游轮会泊岸,留出足够的时间供游客参观神庙.三桅小帆船则更加灵活,只要费用合适,想在哪儿停留随你的便.我报了四天的游轮之旅,船上夜间有努比亚秀、肚皮舞和苏菲舞,白天看神庙或者在晒太阳,慢慢悠悠,一直漂到阿斯旺.  相似文献   

9.
广胜寺水神庙壁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胜寺位于山西省洪洞县东北霍山南麓,离县城约十七公里。它的建筑现存两寺一庙:上寺在山巅,下寺在山脚,水神庙与下寺西侧毗邻。过去人们习惯上认为水神庙是广胜寺的一翼,其实并不然。两寺原为佛教寺宇,而水神庙却是一个风俗神庙,二者有明显区别。但现已惯用广胜寺之名统称它们,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了。  相似文献   

10.
南海神庙是我国古代祭海的地方,也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之一。神庙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至今有1400多年了。由于神庙是官方庙宇,历代皇朝都要拨资修缮。但是从清代光绪之后,国家不够安定,再无大规模的修茸。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初步梳理了两河流域乌尔第三王朝时期(约公元前2112—前2004年)温马行省出土的神庙宝库记录。这些记录记载了温马社会的中上层成员向当地的多位神祇,尤其是温马的保护神沙腊,所进献的许愿物和还愿物,主要为宝石和贵金属制成的物品。研究结果显示,在神庙中设有专门宝库存储这些贵重物品,且有专人负责管理。本文还进一步推断,对这些奉献物享有支配权的是温马总督,而非乌尔第三王朝的国王。  相似文献   

12.
牛白琳 《沧桑》2011,(4):120-122
宋毁晋阳城后,因并州的重要战略地位,迅速恢复为歌舞繁盛之地,并有了露台、献殿等剧场。金代杂剧流行,还留下了现存的晋祠献殿剧场。宋金时期,神庙大部分建在乡村,神庙演出的增加,体现了戏曲一旦产生,即向民间传播、普及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民间信仰是深深积淀于客家民系中的传统意识,它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自然崇拜、神明崇拜、风水信仰、义民信仰和特殊历史人物崇拜等等。在客家传统社会中,民间信仰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只要稍稍翻检一下客家地区的老方志、老家谱,大量关于神庙、神坛以及祭神祀神的记载便跃  相似文献   

14.
正从文潞公三分胜水说起文潞公即文彦博(1006—1097),字宽夫,介休市城关文家庄人,北宋著名宰相。仁宗时进士,自庆历(1041—1048)年间开始历任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宰相,出将入相五十年,为官清正。在任汾州府官时,介休洪山泉水利,自古多有争讼,在他的主持下在鸑鷟泉上游修筑三个石孔,将泉水分为东、西、中三条河,并建立了用水、管水规则,止息了争讼,迄今为利。人民对他三分胜水、造福桑梓之举,立石介休洪山源神庙,以纪念他的治水功绩。在介休洪山源神庙诸多碑刻中,题到宋文潞公始开三河的有四通碑石,第一通  相似文献   

15.
无论人类曾经有过多么辉煌的文明,历史的烟尘终将概莫能外地将其湮没。人类聪明智慧的文明成果,要想得以永存,唯一可依的手段,就是建设利用博物馆。世界上第一个有据可查的博物馆,是古希腊文献记载的缪斯神庙,即公元前三世纪埃及托勒密王朝在亚历山大城宫殿里所建的缪斯庙。这座毁于1600多年前战乱的缪斯神庙,就是人类保存文明成果的博物馆。  相似文献   

16.
《旅游》2015,(4):31
随着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不仅要吃得好,更要吃得有营养。蘑菇中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及多糖都多种有益于人体的物质,是营养食材中的佼佼者。上庄蘑菇园依托百余亩的蘑菇生产基地,专心研发各类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和口味,运用中国烹饪艺术的精粹,反复研究创新,自助研发了将近200道菌菜,堪称一绝。2015冬春季旅游养生餐厨艺秀展示菜品花枝蟹味菇"花枝蟹味菇"是上庄蘑菇园自己研发的一道菌菜。蟹味菇含有丰富维生素和17种氨基酸,其中赖氨酸、精氨酸的含量高于一般菇类,有助于青少年益智力增高,抗癌、降低胆固醇。特别是子实体(即根以上部分)的提取  相似文献   

17.
曾建生 《沧桑》2014,(4):39-42
古往今来,名人与名胜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相互借重。机缘巧合,齐鲁小吏李文藻、岭南布衣文人黎简"倾盖如故",前者还成为后者人生路上的一个伯乐。他们各自曾数次慕名造访南海神庙,得江山之助,二人都创作了关涉该神庙的诗文并传诵至今。南海神庙见证了他们的神交。  相似文献   

18.
长白山金代神庙建筑群是以工字殿为核心的廊院型建筑群,工字殿由正殿、寝殿和穿廊组成,考古发掘工作基本明晰了该建筑群的布局,其中寝殿遗址保存较为完好且发掘情况较为清晰。在梳理考古发掘简报内遗址测绘数据,并结合中国现存宋、金时期建筑实例和实测数据及《营造法式》的基础上,分别对神庙寝殿建筑平面、整体尺度、大木构架和立面外观进行复原探讨。研究发现,长白山神庙虽然开间数仅为三间,但建筑规模是可以与其精神地位相符的,是一座较高等级的金代皇家敕建祭祀庙宇;长白山神庙因特殊的自然资源、气候特征和使用频率,匠人在营建寝殿时通过使用大尺度的构件、增加柱子侧脚、简化结构等方式极大地延长了建筑寿命,同时缩短了建造时间,降低了后期维修的难度;在建筑营造方面,寝殿的设计尺度基本遵循了《营造法式》的各项规定,在建筑控制尺度上多以分°为模数,构件尺度上多以尺为设计单位,与现存金代建筑实例差别较大。同时,在匠人流派上,长白山神庙的建造者与晋祠献殿建造者的匠作流派应有较深渊源。  相似文献   

19.
徐岩红 《沧桑》2010,(1):254-255
洪洞水神庙壁画生动地反映了元代山西地区的社会面貌,同时也折射出元代科学、文化、艺术、生活等诸多历史特征,从洪洞水神庙壁画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元代的社会生活,而且可以看到元代壁画艺术所运用的绘画技巧、设色技法、构图比例、整体设计、细节处理等方面的形式法则。文章通过对洪洞水神庙壁画所表现的艺术特色和蕴含的美学原则的分析与探讨,展示元代洪洞水神庙壁画艺术,从而反映山西地区元代壁画艺术的发展水平,并为研究元代壁画提供了可信的图像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20.
洪洞水神庙壁画生动地反映了元代山西地区的社会面貌,同时也折射出元代科学、文化、艺术、生活等诸多历史特征,从洪洞水神庙壁画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元代的社会生活,而且可以看到元代壁画艺术所运用的绘画技巧、设色技法、构图比例、整体设计、细节处理等方面的形式法则。文章通过对洪洞水神庙壁画所表现的艺术特色和蕴含的美学原则的分析与探讨,展示元代洪洞水神庙壁画艺术,从而反映山西地区元代壁画艺术的发展水平,并为研究元代壁画提供了可信的图像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