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几年来,党史学界对“一大”前湖南共产主义小组是否已经建立的题,有肯定与否定两种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说湖南共产主义小组建立于“一大”前,目前尚缺乏材料证明。我们的看法是,“一大”前湖南没有共产主义小组,其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2.
周子信 《文史春秋》2014,(10):33-34
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是于1920年8月在上海首先建立的。稍后在陈独秀、李大钊的推动下,于1921年7月23日党的“一大”相继建立。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名称不一,有的叫“中国共产党”,如上海;有的叫“共产党小组”,如北京;有的叫“共产党支部”,如湖北。其他地区党的早期组织也都离不开这三个名称,但没有一个叫“共产主义小组”。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最新版本(2002年8月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对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表述,有一个很重要的修改,就是把沿用了60多年的“共产主义小组”名称,改为“党的早期组织”。写了1920年8月在上海法租界老渔阳里2号《新青年》编辑部正式成立了“中国的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取名为“中国共产党”,“陈独秀为书记”(见上册75页)。这一修改,恢复了原来的面貌。1920年入党的罗章龙,在1978年就说过:“共产主义小组这个名称,是后人给起的。在过去,对内对外都没有用过这个名字。”1920年入党的张申府,1979年9月也说过:“中国共产党1920年开始创建,地点在上海和北京。……我和守常研究,就叫共产党。”但是,至今还有不少报刊,仍沿用“共产主义小组”的名称,因此有必要对这个问题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4.
马涛 《文史月刊》2008,(12):42-45
一、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期间,法国巡捕闯入会场东方欲晓,红日欲出。1920年8月,陈独秀等在上海组建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10月,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在李大钊等人筹备下正式成立。1920年秋,在毛泽东、何叔衡等人的努力下,长沙共产主义小组宣告成立。  相似文献   

5.
书画赏析     
《湖南共产主义小组》这幅油画是周树桥于上世纪70年代创作的,反映的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毛泽东组建湖南共产主义小组的历史性事件。画中,站立的毛泽东和他左侧的何叔衡是湖南共产主义小组的主要组织者。毛泽东的桌面上放着一本马克思著作,寓意毛泽  相似文献   

6.
1921年7月23日晚8时,中共“一大”在上海李汉俊的寓所内开幕。当时只有19岁的刘仁静是北京大学外语系的学生,他与另外一名北大学生、来自江西的24岁的张国焘,代表北京共产主义小组出席中共“一大”。刘仁静是“一大”名代13表中最年轻的。纵观刘仁静的一生,从17岁开始,他投身革  相似文献   

7.
陈漱渝 《纵横》2009,(5):4-7
新民学会成立会 新民学会是五四运动以前毛泽东在长沙建立的一个革命团体。它是湖南共产主义小组的前身,对传播马克思主义和领导五四运动起了重要作用。当时湖南能成为国内革命运动的策源地之一,是与新民学会的活动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一大前的党组织,没有一个是称作共产主义小组的。共产主义小组这个名称,是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马林1922年7月首次提出、后经葛萨廖夫1926年作了进一步表述的。  相似文献   

9.
吴兴农 《史学月刊》1999,(4):115-116
包惠僧作为“一大”代表,目前,较普遍的观点认为他是陈独秀的指派代表。但笔者认为,包惠僧在他的回忆录中不厌其烦地申明自己是广东代表而不是陈独秀的指派代表的回忆是可信的。认为包惠僧不是广东代表的一个重要的依据,是强调包惠僧不是广东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而是武汉小组的成员。然而,这个在逻辑上说得通的推论却不符合历史事实。当我们将考察的视角“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加以考察时,我们就会发现,“一大”召开前,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员有很大的流动性,而且也往往认可这种流动的事实。初创时期的中国共产党,“那时谁也不…  相似文献   

10.
广州共产主义小组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六个地方共产主义小组之一,探讨广州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及中共一大的召开,对研究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有重大历史作用的。本文根据历史资料,对这个问题作一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我国第一个青年团组织是1920年8月22日在上海霞飞路新渔阳里六号诞生的。发起人有八个:俞秀松、李汉俊、陈望道、施存统、沈玄庐、袁振英、金家凤、叶天底,前六位都是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会议把青年团的名称定为“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即S.Y青年团。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书记陈独秀也参加了会议,指派这八个人中最年轻的21岁的俞秀松为“负责人”,参加会议的共产国际远东局代表维经斯基提议称为“书记”。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初,为了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埃及人民掀起了反对英帝国主义的民族主义运动,就在这一历史过程中,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胜利以及随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在埃及国内引起了巨大反响,埃及的有志之士以十月革命为榜样,积极宣传苏俄革命,在埃及开罗和亚历山大等大中城市成立共产主义小组,组织工人罢工运动。在此基础上,1922年建立了以共产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埃及社会党,并按照共产国际指示于1923年改名为埃及共产党,加入了共产国际。  相似文献   

13.
"革命局"辨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据苏俄、共产国际的有关档案记载。1920—1921年间在上海和中国其他几个大城市曾出现过“革命局”(ревбюоро)。对于“革命局”究竟是什么组织。目前已有几位党史学者发表了不同的意见,分别视其为:中共上海发起组及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社会主义者同盟的领导机构、具有统一战线性质的机构和俄共在华组织。这几种看法均值得商榷。从档案原文和“革命局”的名称、组织系统、自身结构与功能任务等方面来看,1920年夏成立于上海的“革命局”实际上是直属共产国际东亚书记处的具体负责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机构,而在其他城市的“革命局”则是设于上海的“中央局”的分支机构。虽然革命局后来的隶属关系、组织机构有所变化,但其作为共产国际的在华一级机关的性质却始终如一,在指导建立共产党、推动各革命团体的活动、实施共产主义宣传等工作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随其主要使命的基本完成和中共的成立,革命局也归于消失。  相似文献   

14.
刘立勇 《沧桑》2009,(4):1-2
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和工作达八个多春秋,湖南一师在多方面培养了青年毛泽东,为毛泽东后来领导中国革命走上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毛泽东是在湖南一师工作时从事早期革命实践工作的,他从湖南一师出发走上中共“一大”,湖南一师也因为毛泽东等一大批革命志士成为中国革命的策源地之一。  相似文献   

15.
八 其他     
(一)“兰州枢纽”的组织与活动概况“兰州枢纽”成立干1949年春,设于兰州益民路444号。辖西北的甘肃、陕西、宁夏、青海和新疆等五省、区一贯道“师母派”的组织。但陕西省因设有“西安枢纽”加之该地区道内有资历的老前人多,所以行使职权从未涉及,实际只管理四个省、区的道务活动。“兰州枢纽”的组织人事是:负责人李金凯,下设智、仁、勇三个大组,每一大组有三个小组,每一小组管五支。兰州共有45支。智字组组长常某;所属三个小组组长杜某和另外两人(姓名忘记),该三小组内15支的姓名记不清了。仁字组组长周荣昌;所属三小组组…  相似文献   

16.
从历史上看,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由党的一大和党的二大共同完成的。党的一大确定了党的名称,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党组织,明确了党的性质和最终奋斗目标;党的二大继续完成党的一大的未竟使命,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章程》,将党的奋斗目标明晰为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迈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一步。事实上,二大在党的历史上创下了八个“第一”。  相似文献   

17.
朱宝琴 《民国档案》2001,8(4):66-74
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胜利召开是中国国民党和孙中山一生革命事业中的一件大事。“一大”通过了十三项议案,其中最能体现“一大”精神的两大成果是:通过“一大”《宣言》和国民党新章程的确立,使濒临瓦解的国民党从此焕发了青春活力,向着一个有鲜明主义、有严密组织、有群众基础的党迈进。本围绕国民党“一大”两大成果的达成,探讨国民党“一大”精神与孙中山的思想,以便真切地了解孙中山晚年的思想。  相似文献   

18.
1920年夏,陈独秀、李达、李汉俊、陈望道、俞秀松等在上海成立了共产主义小组,开始着手对工人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委托江南造船厂钳工李中在该厂发起组织了机器工会。陈独秀和李中联合起草了《机器工会简章》。10月3日,在霞飞路渔阳里6号外国语学社召开了上海机器工会筹备会。11月21日,上海机器工会在上海公学正式召开成立大会。为了对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领导的工会予以鼓  相似文献   

19.
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是从1920年春开始筹备建党工作的。陈独秀、李汉俊等人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组织。之后,党的早期组织在各地相继成立。党的早期组织建立后,除发展组织外,主要做了三件事:第一是建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二是宣传马克思主义;第三是开始投身工人运动。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者还与无政府主义进行了激烈的斗争。这些都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也谈中共上海发起组与上海“革命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子渝 《近代史研究》2001,1(2):293-303
对于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名称问题,在相当一段时期中党史学界很少关注,只是在一些当事人的回忆中有所提及,但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对此问题做了较多探讨,逐步取得了一些共识。关于“共产主义小组”,目前国内学术界普遍认为,这个名称并非中共早期组织的本名,而是后人使用的名称,但鉴于这个名词已经沿用了50多年,因此党史权威机构和多数研究仍继续使用这样一个称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