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历史上第一次“落马”是在中央苏区,时间是1933年的3月到6月。当时,“左”的临时中央把他作为“江西罗明路线”的代表,即“邓、毛、谢、古”,加以批判并关押劳动整整3个月。因为他不仅是“邓、毛、谢、古四个罪人之一”,又是所谓“毛派的头子”(毛泽东语),对他的批评就更加严酷。邓小平在被关押劳动改造的3个月中,曾经发生过几件颇具传奇色彩的故事。唐义贞侠肝义胆送鸡  相似文献   

2.
1933年初,当时的中共临时中央大张旗鼓地批判“罗明路线”,导致福建省委主要领导人被撤职。此后又在江西开展更为猛烈的反“江西罗明路线”斗争,打击所谓的“邓、毛、谢、古”等人,撤换大批苏区干部。反“罗明路线”实质是矛头直指毛泽东。请看《反“江西罗明路线”始末》。  相似文献   

3.
黄少群 《百年潮》2014,(12):9-13
正邓小平一生有"三落三起"的历史传奇,都和毛泽东有直接的关系。邓小平的第一"落",是在中央苏区时期,他被打成"邓(小平)毛(泽覃)谢(唯俊)古(柏)反党小集团"的头子,不仅被撤销党内外一切职务,夫妻被迫离婚,而且差一点被开除党籍和"砍掉脑袋"。原因是他极力维护毛泽东的正确路线,开罪了"左"倾临时中央的领导人。由于这段渊源,从遵义会议到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重用邓小平,直至进入中央,担任国务院副总理、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成为党和国家的  相似文献   

4.
走近邓小平     
赫赫有名 邓小平的名字,抗日战争时期我就知道了。 那时他是八路军一二九师的政委,一二九师的师长是刘伯承。一二九师是八路军三大主力之一,它的主要指挥员自然名声在外。1972年8月毛泽东在邓小平写给他的一封信上批示:“他(指邓小平——笔者注)在中央苏区是挨整的,即邓、毛、谢、古四个罪人之一,是所谓毛派的头子。整他的材料见两条路线,六大以来两书。”“他协助刘伯承同志打仗是得力的,有战功。”毛泽东讲的前一件事,发生在土地革命时期。当时,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受到“左”倾路线的排挤,江西省委的邓小平、毛泽覃、谢唯…  相似文献   

5.
正一1986年11月22日,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的邓力群和夫人罗立韵在湖南省委书记毛致用陪同下,第一次来到韶山。那一年邓力群已经71岁了,却依旧身手矫健、声音洪亮。毛致用对邓力群说:"我们好早就盼望您来韶山了。"邓力群回应道:"我很早就想来!说投奔延安时就想来韶山,可能人不信;1952年,我从新疆回到北京那年,确实想来韶山,太忙没有来成。"短短的一段对话里,邓力群提到了自  相似文献   

6.
正一1973年8月中共十大召开前后,批林批孔在幕后悄悄酝酿。7月毛泽东在跟王洪文、张春桥的一次谈话中说,林彪同国民党一样,都是尊孔反法的。在这之前,迟群、谢静宜向毛泽东汇报说林彪也有孔孟之道的言论,毛马上敏感地问,林彪有哪些孔孟的言论或者类似的语言?他当即让迟群、谢静宜搞一个材料送来一看,并说:"噢,凡是反动的阶级,主张历史倒退的,都是尊  相似文献   

7.
冯晓蔚 《百年潮》2005,(11):32-35
1951年5月,毛泽东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是场突如其来,波及全国的批判运动,第一次震惊了中国知识界、文艺界,也震惊了郭沫若.郭沫若为什么震惊,是因为他原本是武训行乞办"义学"的肯定者.  相似文献   

8.
布赖恩·帕尔默是加拿大新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杰出代表,在劳工史和社会史研究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劳工史研究中,他考察了加拿大工人阶级的兴起和再塑造.在社会史研究中,他从阶级对抗的角度,探讨了资本主义转型时期处于社会边缘的"另类"文化及其对主流社会和主流文化所进行的斗争.此外,他还批判了社会历史研究的语言学转向,捍卫了历史唯物主义在历史学科的中心地位.  相似文献   

9.
一陈伯达同志于今年三月间在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第五次扩大会议上指示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可以跃进,应该跃进,而跃进的方法之一就是"厚今薄古、边干边学".近几个月来,各地学术界就厚今藏古问题,掀起了一场大辩论.在辩论中,明确了厚今簿古是哲学、社会科学如何跃进的关键问题.认为厚今薄古还是厚古薄今,实质上是整个学术思想战线上的两条道路斗争问题,是在学术领域上插红旗还是插白旗的问题.厚今薄古就是兴无灭资.陈伯达同志的指示,对厚今薄古的风气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历史学是一门阶级性很强的科学,在历史学的领域里,两条道路的斗争也就显得更为突出.我们要厚今薄古,他们要厚古薄今;我们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相似文献   

10.
贺吉元 《文史精华》2012,(12):43-47
庐山,又称匡山、匡庐,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飞峙长江边,紧靠鄱阳湖。奇峰异石,山清水秀,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人们度假和开会的好去处,常令人流连忘返。然而,庐山真正闻名于世的,除了它的自然风光,还由于1959年夏季和1970年夏季毛泽东先后在这里主持召开的党的两次重要会议。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告诉人们,1959年的庐山会议上,林彪在批判所谓"彭德怀反党集团"斗争中立了头功,成为他政治上飞黄腾达的转  相似文献   

11.
余焕椿 《百年潮》2005,(3):20-26
"批林批孔"批"周公" 1973年下半年,毛泽东有两次关于批孔的讲话.一次是7月4日,毛泽东对王洪文、张春桥说,郭沫若在<十批判书>里自称他是人本主义,孔夫子也是人本主义,跟他一样.郭老不仅尊孔,而且反法.尊孔反法,国民党是这样,林彪也是啊!我赞成郭老的历史分期,奴隶制以春秋战国为界,但不能大骂秦始皇.另一次是8月5日,毛泽东对江青说,<十批判书>是尊孔的,还念了他写的<读〈封建论〉--呈郭老>:"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再次批判了郭沫若的<十批判书>.  相似文献   

12.
声音     
<正>薄一波"文革"开始后,薄一波被红卫兵从广州揪回北京,扣上"六十一人大叛徒集团"为首分子的帽子,在北京不断地被押上批斗会。到了这种时候,薄一波强硬的一面显露出来,第一次批判他的时候,是个万人大会,他自己一个箭步冲上去,就把那话筒抢到手了。薄一波说:"我不是叛徒,我出狱是中央批准的,毛主席知道的。"这一来下头就乱了,下头没准备,说这怎么回事。所以第一次批判会开了15分钟不到,就收场了。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八大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尤其重视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所谓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由国内外敌对势力鼓吹和散布,以推翻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以否定革命、"告别革命"为核心,以伪造、篡改、歪曲、"恶搞"历史为手段的政治思潮。这股思潮在国史学领域的表现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虚无新中国建立的历史正义性、合理性、合法性;虚无新中国的成立及其对中国乃至世界发展进步的伟大意义;虚无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内在一致性。我们要认清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实质,树立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斗争的自觉性,增强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斗争的韧性。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同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斗争一定会取得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14.
刘伯承是新中国第一个被错误批判了的元帅,他是在授衔后第3年遭到不公正的批判的。第二位是彭德怀,他是在授衔4年后受到批判。对于彭德怀遭受批判的事我们知道得比较多,然而人们爱戴的刘伯承元帅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人们则知之甚少。其实,战功显赫、举世闻名的战将刘伯承元帅,是我们党在解放后党内第一次错误斗争反“教条主义”的无辜受害者,正直、坦诚,为人友善的共和国元帅莫名其妙地遭受了一场人生磨难,反教条主义者却成为“教条主义”者,叫人啼笑皆非。  相似文献   

15.
刘伯承是新中国第一个被错误批判了的元帅,他是在授衔后第3年遭到不公正的批判的。第二位是彭德怀,他是在授衔4年后受到批判。对于彭德怀遭受批判的事我们知道得比较多,然而人们爱戴的刘伯承元帅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人们则知之甚少。其实,战功显赫、举世闻名的战将刘伯承元帅,是我们党在解放后党内第一次错误斗争反“教条主义”的无辜受害者,正直、坦诚,为人友善的共和国元帅莫名其妙地遭受了一场人生磨难,反教条主义者却成为“教条主义”者,叫人啼笑皆非。  相似文献   

16.
读了《安徽史学通讯》第二期上邓初民先生的《陶行知先生在中国教育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一文后,更觉得1951年秋到1952年春一部分教育工作者对陶行知先生的批判,没有解决全部问题.且不管这次邓初民先生对陶行知先生的评价如何,但他把问题重新提出来,显然是十分迫切而必要的.我先就下列问题发表一点不成熟的意见:  相似文献   

17.
1月6日,南京下起了小雪,南方冬季的湿冷带着沁骨的寒意。但这并没有影响媒体对一条新闻的关注热度——两天前,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被调查,成为2015年第一个落马的副省级“老虎”。杨卫泽的落马,也使南京成为十八大后市委书记、市长双双落马的第一个省会城市,引发江苏官场震荡。做事勤快,懂得“借力”中纪委网站公布杨卫泽落马的消息时,还附上了他的详细简历,这是很少见的  相似文献   

18.
易宁 《安徽史学》2007,99(6):25-28
司马迁撰史,所涉及的史料十分广博.对经传异说和百家杂语,他考信于"六艺",或引为史实,或引为补"六艺"之缺.司马迁引录"六艺"经文、异传和杂语撰史,考信的标准则不为"六艺".他撰写的历史,把经文、异传和杂语所述史实融为一体,在时间和空间上定位,从而建构了在经传和诸子书中均未出现的历史内容.这一历史的建构,不是依靠经文,而是依靠司马迁自己对包括经文在内的文献的考信,以及对文献的综合、判断和推理而完成的.司马迁对文献的批判,表现出鲜明的自我解释、自我证明和自我授权的历史批判思维.这一历史批判思维,贯穿于《史记》全书之中,是中国古典史学独立于经学时所表现出的最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9.
正4月7日下午,中国文物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项工作——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发布。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刘玉珠,代表国务院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做了简要报告。刘玉珠表示,总结刘延东同志7日上午在领导小组会上的重要报告,有"三个第一""三个全面"和"五项措施"。针对普查到底有什么意义?这次普查工作创造了"三个第一"!这是我国历史上也是新中国的历史上第一次对可移动文物  相似文献   

20.
灵车缓缓绕首都剧场一周,众人鞠躬、鞠躬、再鞠躬。在舞台上为观众鞠了一辈子躬的于是之,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以这样的方式接受自发而来的戏剧界人士和普通观众的致敬。人群中有人亮出条幅"于无声处,千古是之"。于是之生前,很抗拒被人称为"著名表演艺术家"或"大师",他坚持认为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