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究竟如何认识俄国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实质,国内外学术界均有不同意见。在苏联,一种意见认为,俄国军事封建帝国主义是“最新资本帝国主义链条中的一个环节”,是具有帝国主义特征的“资本主义特殊阶段”,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就是“帝国主义时期的沙皇制度”。本文作者不同意上述两种观点,该文从理论和历史两小方面进行分析,认为俄国军事封建帝国主义是指沙皇制度的掠夺政策和压迫政策,而不是指进入垄断阶段的俄国资本主义;这种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存在于沙皇制度自形成至灭亡的整小历史时期,并不仅仅存在帝国主义时期。作者还指出,把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引申为俄国帝国主义的特点同样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2.
沙皇政府通过军事占领和殖民政策,把单一民族国家变成多民族国家,占有许多殖民地。这些殖民地不在脱离本土的海外,而被沙皇政府划入自己的版图,直接实行军事殖民统治,成为俄国的边远民族地区。这些地区被称为俄国的“殖民地边区”或“民族殖民地”。列宁认为,俄国的殖民地和俄国的被压迫民族之间的差别“是不清楚、不具体和不重要的。”“对俄国说来,试图在被压迫民族和殖民地之间找出某种重大的差别,那是特别荒谬的。”十月革命胜利后,那些仍处在前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少数民族边区面临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列宁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基本原理,同时从俄国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这一原理,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回答了时代提出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3.
解放以来,我国报刊登载论述俄国历史的文章颇多。然而,专论俄国军事史的文章却寥寥无几。吴春秋同志编写的《俄国军事史略》,是我国第一本概述“沙皇俄国从正式形成到最后灭亡三百七十年间的军事发展”的著作,值得广大读者注意。 如果拿这本书和我国出版的各种俄国史论著相比较,便可发现;作者为我们从军事上了解俄国提供了相当丰富的史料和许多自己的看法。 第一,从第一代沙皇伊凡四世到末代沙皇尼古拉  相似文献   

4.
民国初年乌泰"独立"事件的外援背景再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民国初年乌泰“独立”事件的外援背景问题上 ,以往的研究成果多存在语焉不详、存疑待考之处。本文认真辨析各种史料记载 ,认为尽管沙皇俄国和外蒙古政权均有染指、利用这一事件的动机和欲图 ,部分史料也有相关记载或说法 ,但乌泰起兵肇乱并未实际得到俄国或外蒙古的武器、兵力援助。  相似文献   

5.
“土地与自由社”是俄国近代史上有名的革命民粹派组织,曾开展过广泛的反抗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斗争,被列宁称之为“我们大家应当奉为模范的出色的组织”。它成立于1876年,正是民粹派运动处于高潮时期,俄国人民同沙皇统治阶级之间阶级矛盾空前尖锐之际。但是仅过了三年,在1879年,土地与自由社就公开分裂为“民意党”和“土地平分  相似文献   

6.
由陈春华编译的《俄国外交文书选译——关于蒙古问题》一书,即将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所收文件译自苏联官方三十年代出版的沙皇政府外交档案汇编及俄国外交部橙皮书等,其中包括俄国外交大臣就蒙古问题给驻华公使、驻蒙古领事等的训令及来往密电、外交大臣呈沙皇的奏折及内阁会议记录等,共三百多件。这些文件反映了沙俄精心策划外蒙“独立”,逼签俄蒙协约及商务专条、铁道条约、电线  相似文献   

7.
1905年第一次俄国革命爆发以后,沙皇政府被迫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俄国政体发生了由“由无限专制制度到改行君主立宪”的演进。在探讨这一时期国家制度的变化时,国家杜马的性质尤为引人注目。苏联学者或是认为,据十月十七日诏书建立的国家杜马没有立法权,只是专制制度的附属物;或是认为,它是用伪立宪形式掩盖专制制度的立法咨议机构;个别  相似文献   

8.
小波  张海峰 《风景名胜》2012,(10):83-89,82
该怎么形容圣彼得堡呢?俄罗斯人会这样说:俄罗斯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圣彼得堡,一个是其他地方。俄国旧都圣彼得堡的名字,包含了三个不同的词汇:“圣”,源自于拉丁文,意味着“神圣的”;“彼得”,与耶稣的弟子、圣徒彼得同名,也与俄国最杰出的沙皇、城市的建造者彼得大帝同名;“堡”,源于德语或者荷兰语中的“城市”一词。  相似文献   

9.
世界史画廊     
十九世纪后半叶,在沙皇俄国专制制度的压迫下,风起云涌的人民起义,动摇了沙皇的统治,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带来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在当时的俄国画坛中,出现了“巡回展览画派”。他们反对专门画宗教、神话题材,主张面向苦难深重的人民。列宾就是“巡回展览画派”中最杰出的一位画家。 在马克思主义团体出现之前,俄国曾有民粹派进行革命工作。他们到农村鼓动农民起来反对沙皇统治,曾经起过积极的作用。一八八○年,列宾创作的油画《宣传者被捕》正是表现一个民粹派知识分子革命者,化装为农民,下乡宣传,被沙皇政府的警察逮捕的场面。画面中央,反动警察抓住革命者,革命者把愤怒的目光投向画面左面告密的富农。列宾在这幅画里以高度的写实技巧,在人物心理的刻划上,有独到之处,对革命者表示了深切的同情,歌颂了革命者的大无畏精神。这是一幅具有深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俄国国家杜马的形成及实质。作者认为,国家杜马建立的主要原因是阶级关系的变化和阶级斗争的发展,迫使统治阶级不得不作一些让步,改变其统治方式;同时这和俄国当时自由主义、改良主义思潮的传播也有一定的关系。国家杜马虽然采取了西方资产阶级议会的形式,但俄国的权力仍掌握在沙皇政府手中,杜马不过徒有议会的外壳而已。国家杜马的建立并没有改变沙皇制度的实质。俄国虽然开始从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化,但到二十世纪初仍没有成为资产阶级君主制的国家。因此,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仍是俄国人民当时最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1.
试论近代俄国铁路网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世纪中叶以前的俄国,是一个由沙皇统治的十分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1861年改革,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度。这次改革尽管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改革极大地促进了俄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正如列宁所指出的:“1861年以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只用数十年的工夫就完成了欧洲某些旧国家整整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转变。”而近  相似文献   

12.
缙绅会议在俄国从16世纪中期开始到17世纪中期逐渐停止召开,存在了一百多年。俄国学者多从西欧政治制度发展的模式来理解俄国缙绅会议,认为它是俄国的等级代表制度。与西欧封建等级议会相比,俄国缙绅会议在起源、作用上都有很大不同。它只是在16—17世纪发挥了短暂作用,并没有演变为西欧那样稳定的等级代表制机构。缙绅会议的代表制只不过扩大了沙皇进行统治的阶级基础,成为沙皇制度在一段时期可以利用的工具。使用西方模式和概念来认识俄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只能说其像谁,而不能说其是谁。  相似文献   

13.
在我们所见到的一些历史著作中,每当论及沙皇俄国对1848年欧洲革命镇压时,总是引用尼古拉一世在得知法国发生革命时,在宫廷舞会上的喊叫:“先生们,备马吧!法国宣布共和啦!”似乎1848年革命一开始,沙皇俄国便已公开进行武装镇压了。但事实并非如此。从巴黎开始的2月革命迅速席卷了整个欧洲,使得尼古拉一世措手不及。他根本没有时  相似文献   

14.
菜刀 《文史天地》2010,(1):78-80
他是俄国历史上最难以捉摸的沙皇,他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拿破仑称霸欧洲,却被普希金蔑称为“一个懦弱而狡猾的君主”。  相似文献   

15.
18——19世纪是俄国公社发展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俄国公社经历了许多变化,但它的组织结构始终是稳定的。直至20世纪初,俄国公社仍为俄国农村占统治地位的基层组织。其原因何在?笔者拟略抒管见。在马克思看来,俄国“农业公社所固有的二重性”构成了“它的强大的生命力的源泉”。随着16——17世纪俄国农村大片土地或被封建主分割占有或被沙皇政府作为封地和  相似文献   

16.
1905年革命是俄国社会矛盾的总爆发,此后俄国社会动荡,沙皇政权岌岌可危。1906年担任俄国首相的斯托雷平为了消除革命,巩固沙皇政权,执行了以维护稳定为目标的一系列政策。  相似文献   

17.
1676年6月(康熙十五年四月),俄国使节尼古拉·加夫里洛维奇·斯帕法里抵达北京,带来两封中国明代皇帝致俄国沙皇的国书,一封是《中国神宗皇帝致沙皇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国书》,另一封是《中国思宗皇帝致沙皇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国书》。斯帕法里向  相似文献   

18.
沙皇俄国侵略扩张史,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的研究课题,直到近年才开始受到重视。北京大学历史系的同志所写的这部《沙皇俄国侵略扩张史》,是我国第一部有关这个问题的系统而详尽的著作,值得广大读者注意。 这部书不是孤立地叙述沙皇俄国侵略扩张的历史,而是把它同整个俄国的历史联系起来,同对内政策联系起来,同社会内部的经济发展、阶级变化  相似文献   

19.
俄国早期的现代化进程晚于西欧,早于日本。它大体始于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告一阶段。在这一个世纪内,俄国无论在经济、政治或思想文化上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然而,与同样起步较晚的德国以及更后的日本相比,俄国在这一时期的现代化运动收效甚微。一早在18世纪,沙皇彼得一世就倡导“欧化”,实行全面改革;叶卡捷琳娜二世继承彼得的事业,实行“开明”专制统治,使俄国的经济、文化得以迅速发展,成为欧洲强国之一。但是,从彼得一世到叶卡捷琳娜二世,俄国并未走上现代化道路。彼得一世只是“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①,而…  相似文献   

20.
一俄罗斯是随着向东方的逐步扩张和与中国通商而开始了解和研究中国的。俄国科学院院士、著名蒙古和中亚民族史教授巴尔托尔德在其 1 92 5年出版的《俄国及欧洲的东方研究史》一书中认为 ,俄国人起初最想知道的是“中国在什么地方、如何富庶以及是否有利可图”。从俄国政府给出使中国的使节的指令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俄国政府及商人对中俄贸易的关注程度。在给巴伊科夫的指示中 ,沙皇政府要求他了解贸易方面的情报 ,比如中国人需要什么样的商品、俄国人应该带什么货物去交易、中国的水陆交通运输等。所以 ,是现实的经济利益促使俄国努力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