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毅 《文史春秋》2005,(3):39-40
抗日战争处于极端困难的1940年,国民党政府的豫东专员韦孝儒在省政府开会期间被人暗杀,一直查不到凶手。最后查出是“军统”局河南站站长、少将赵理君所为。赵理君是蒋介石操纵的“军统”局的红人,多次受蒋介石的派遣做过许多可恶的事,他知道蒋介石不会杀他,洋洋得意的向蒋介石  相似文献   

2.
军统,是蒋介石维系其统治的重要工具.以戴笠为首的军统局,在蒋介石的卵翼下,炙手可热,权倾一时.诸多地方军政主官都要惧其三分.可在1938年6月,国民政府的封疆大吏、福建省主席陈仪,却在太岁头上动了土,“擅自”将戴笠的心腹、军统福建站站长张超予以枪决.由此与军统结怨,而且越积越深.  相似文献   

3.
蒋介石为何要暗杀杨杰 1946年冬季的一天下午,蒋介石把“军统”特务头子毛人凤叫到南京“总统府”,吩咐道:“你必须派最得力的人监视杨杰,及时将他的活动情况向我报告。必要时,将他秘密干掉!”  相似文献   

4.
在国民党的“军统”、“中统”两大特务组织形成之前,蒋介石曾建立一个早期的特务组织——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密查组(以下简称密查组)。那时的戴笠仅是密查组的一个最低级的小特务。“密查组”的建立国民党的“军统”、“中统”两大特务组织是在1931年以后形成的,而“密查组”早在1927年四一二政变以后蒋介石到南京就建立了。那时国民党内的派系组织如雨后莠草,蔓生各地,如江西的“AB团”、江浙的“实践社”、黄河流域各地的“民主大同盟”,国民党军内更是山  相似文献   

5.
一提到蒋介石的法西斯秘密组织,人们就会想到恶名昭著的军统。军统的前身出是复兴社。这个特务组织以蒋介石的黄埔亲信为主,比较有名的有“十三太保”。他们追随蒋介石,用尽毒辣手段,残害忠良和仁人志士,成为维护蒋独裁统治的鹰犬和爪牙。      十三太保的由来  1931年冬,内外交困的蒋介石决定效仿墨索里尼,建立一个绝对效忠自己的特务组织。于是,召集贺衷寒、邓文仪、刘健群等十几个得意门生开会,苦丧着脸说:“现在日本帝国主义者压迫我们,共产党又捣乱,我们党的精神完全没有了,弄得各地的省市党部被包围、被打,…  相似文献   

6.
戴笠墓位于南京中山陵园灵谷寺无梁殿西侧,原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第三公墓范围内。蒋介石亲自为他选址,军统特务处长沈醉监造,吴敬恒题词:“戴雨农将军之墓”。 戴笠,字雨农,浙江江山人(1897—1946),曾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联络参谋,蒋介石侍从副官,军统局副局长。在任职期间,他积极发展军统特务势力,残害人民,破坏革命,在中国  相似文献   

7.
“桐工作”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军攻占武汉、广州之后,急于向中国方面“诱和”,展开所谓“桐工作”。双方曾在港澳多次秘密会谈。就中方说来,这不过是军统特务为刺取情报而采取的权谋,其派出代表的身份、出示的蒋介石亲笔文件和转达的许多中方意见都是假的。而日方香港机关负责人为了诱惑重庆要人坐到谈判桌前,实现“巨头会谈”,也曾谦词卑态,巧言相,哄骗中方。蒋介石最初以“先行解决汪逆”为谈判条件,其后逐渐认识到日方的“欺诱”和“儿戏滑稽”,主张“严拒”,同时下令审查参与谈判的军统人员张治平,但是为了阻挠日本对汪伪政权的外交承认,并没有立即关闭和日方的秘密谈判之门。  相似文献   

8.
胡学亮 《纵横》2010,(11):44-47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蒋介石为了保存实力,维护其独裁统治,一方面限制共产党及其人民军队的发展,另一方面执行消极的“一面抗战,一面和谈”的两面政策。为此,蒋介石和军统头子戴笠决定让唐生明到日伪控制的沦陷区上海执行“潜伏”任务,收集重要情报,分化与瓦解汪伪集团,并秘密与日方取得联系。  相似文献   

9.
在民国史上,中国国民党忠实同志会(为“中统”前身)和复兴社(1938年解散后,其成员进入“军统”.并作为骨干力量)是人们熟知的两个特务组织,这一会一社、一文一武两个组织,都由蒋介石本人兼任会长和社长。另有一个同样由蒋介石兼任社长的励志社,其确切“身份”却不大为人所知,这个不文不武的励志社和它的总干事黄仁霖,作为蒋介石、宋美龄的亲信,在侍奉“第一家庭”上同样立下汗马之功。  相似文献   

10.
李毅 《文史春秋》2005,(1):44-45
1949年9月,云南即将解放。蒋介石得到军统云南站站长沈醉的请示电报,回电时就八个字:“情有可原,罪无可逭。”蒋介石肯定了90名进步人士做出的事有点过份,但死罪难免。逭是逃跑,回避之意,“无逭”即不能放,该杀。《尚书》中有“自作孽,不可逭”,意思是自己做了坏事,不能逃避。正好当时密电收发先送云南省主席卢汉手中,  相似文献   

11.
杜月笙的晚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初期,杜月笙拒绝日本人的笼络,化装逃离上海到达香港.蒋介石委任杜月笙统一指挥“孤岛时期”上海的抗日活动.一时间杜成了凌驾于“军统”、“中统”之上的“统统”.这期间杜指挥他留在上海“孤岛”的帮会力量协助“中统”、“军统”与日、伪势力对抗了一时,搞了些暗杀汉奸的活动.香港沦陷后,杜月笙逃到重庆,协助孔祥熙和戴笠合伙搞了个“通济公司”,即与日本方面做生意,贩运大后方缺乏的棉花  相似文献   

12.
恶名昭著的国民党军统头子毛人凤 ,原本是个办理文案的刀笔小吏 ,因追随戴笠而起家。这位人称“笑面虎”的大特务 ,平日笑口常开 ,关键时狰狞毕现 ,用尽一切毒辣手段不知残害了多少革命志士和无辜民众 ,成为蒋介石实施特务统治的一大帮凶。故垒萧萧 ,芦荻秋瑟 ,就是这位连国民党内部也嗤之以鼻的人物逃到台湾后 ,晚年患了肝癌 ,最后在失宠和忧惧中 ,被江湖术士愚弄 ,死得不甚光彩。利欲熏心 ,与蒋经国争权落败 ,“军统大家庭”摇摇欲坠1950年 ,蒋介石在台湾自我加冕 ,恢复了所谓的中华民国总统职务。毛人凤沐猴而冠 ,喜滋滋地重新当上了…  相似文献   

13.
沈沉  岚声 《文史月刊》2003,(2):57-59
蒋介石恨得咬牙切齿1945年7月,一个驻华的外国记者向其国内发回这样一条快讯:“在重庆国民党军人中,部分中层军官企图发动的一场反对统帅蒋介石的政变,宣告流产……”消息见诸报端,立即引起哄动。这是咋回事呢?原来,这只不过是国民党高层派系之间勾心斗角的又一次短兵相接。1937年的“西安事变”中,在国民党军队中地位仅次于蒋介石的何应钦,自封讨伐总司令,企图轰炸西安,欲致蒋介石于死地然后取而代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对何应钦却耿耿于怀。1944年,据军统截获的情报称:“军政部内出现贬低领袖,褒扬何部…  相似文献   

14.
散木 《文史月刊》2006,(3):41-41
1947年6月,蒋介石提出实行“戡乱总动员”,以图.“全力铲除”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国统区人民运动。不久,蒋介石下达了“全国总动员令”,并迅速拟定和发布了一系列“戡乱”法令,如《戡乱时期危害国家紧急治罪条例》、《后方共产党处置办法》等等,又成立了“特别刑事法庭”,加紧镇压和迫害国统区的人民运动。9月,国民党国防部保密局的军统特务组织即在北平“破获”了一起中共地下电台案,即所谓的“共谍”案。  相似文献   

15.
恶名昭著的国民党军统头子毛人凤,原本是个办理文案的刀笔小吏,因追随戴笠而起家。这位人称“笑面虎”的大特务,平日笑口常开,关键时狰狞毕现,用尽一切毒辣手段不知残害过多少革命志士和无辜民众,成为蒋介石实施特务统治的一大帮凶。  相似文献   

16.
孟奎  周宁 《民国档案》2004,4(1):77-81
李士珍在抗战后期向蒋介石提出的“五年建警计划”,时战后的警政重建有着深远影响,这个计划不仅全面展示了李氏的建警理念,也与“警校派”与军统争夺全国警察领导权息息相关。时这个计划进行解读,有助于理解战后警政的变化脉络。  相似文献   

17.
军统与抗日     
<正>历史是多面的、复杂的。"军统"曾是罪恶的代名词,而本文却让我们认识到军统的另一面。中华民族与侵略者之间的斗争是多面的,双方既有明刀明枪的大战,又有暗中的频频过招。1931年后,日本侵华的严峻形势给国民政府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蒋介石不得不运用包括特工在内的各种方式来抵抗。军统  相似文献   

18.
柯云  育欣 《文史春秋》2006,(11):55-55
民国时期有句歇后语:“钱大钧逼蒋介石看枪伤——实出无奈。”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枪口对外,全民抗日。老蒋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违心地在协议上签了字,同意“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以为老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于是坚信不疑地随同钱大钧护送老蒋返回南京。可是老蒋一下飞机,脸色突变,立即秘密向军统总头子戴笠下达了指令:扣留张学良和钱大钧。  相似文献   

19.
李鹏 《文史春秋》2010,(8):52-57
<正>陈焯,字空如,生于1898年,浙江奉化市裘村镇马头村人,是蒋介石的老乡。陈焯作为军统的元老,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军长、  相似文献   

20.
1938年12月18日 ,汪精卫趁蒋介石召集年轻的中央委员开会之机 ,乘飞机从重庆到昆明 ,旋即又叛逃河内 ,发表了臭名昭著的汉奸声明 ,公开投敌卖国。蒋介石得知此事后大为恼火 ,一方面严密封锁消息 ,谎称汪去河内治病 ;一方面立即派出手下“文胆”陈布雷飞赴河内劝说汪归国未果。于是 ,一场追杀汪精卫的激战拉开了序幕。戴笠带了手下得力干将王鲁翘同赴香港 ,先后用密电召来军统天津情报站长陈恭树及军统上海区区长王天木 ,3人用化名办理了出国护照 ,乘专机一起飞赴河内。才下飞机 ,就有戴笠事先派往河内的方炳西驾车来接。方炳西在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