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专门讨论地下遗存建筑之前,有必要说明一下地上建筑。在被围起来的始皇陵外城区内,坟丘的西侧和北侧两处发现建筑遗迹。其中,西侧建筑位于坟丘西北约110米、内外城之间靠近内城之外,南北长约90米,东西宽约50米,筑有夯土墙和大面积的夯土层。自1972年以来,在这个遗址陆续发现了刻写有“丽山食人官右”“丽山食人官左”的陶壶盖二件,刻写“丽山”“尚”的陶器残片一件,器底刻写“丽邑二升半八厨”的陶盘一件和刻写“丽邑五斗崔”的陶锤底部残片一件。1976年还发现一件高13.34厘米的  相似文献   

2.
采用XRF、XRD、金相等方法,测试分析了雷家坪战国墓(H2)出土的3件金属文物残片。分析结果表明:一件残片为铅锡青铜质地,其含铅量较高,系铸造件;而两件铁器残片均已锈蚀殆尽,为此,进一步分析了其腐蚀产物,并初步探讨了它们的腐蚀机理。  相似文献   

3.
一、序说1993年7月,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阿鲁科尔沁旗的罕苏木苏木的朝克图山之阳发掘耶律羽之家族墓时,在耶律羽之家族墓之东2公里处发现了另一处辽代墓群,当即抽调人员前往清理其中的一座墓葬,编号为1号墓。经过清理,发现1号墓虽早期被盗,但仍出土汉字和契丹大字墓志铭和20多件宋代景德镇窑烧制的影青瓷盘和瓷碗。一些瓷盘底部“书写契丹大字墨书题款,共约百余字”①。由于该墓早期被盗,汉字墓志铭仅出土极少量的残片。残片处于墓志铭题目部分,对于辨明墓主人身份极有帮助。为了叙述方便,我们把这些残片编号。1号残片只有“勤力”两个…  相似文献   

4.
杜锋 《收藏家》2003,(1):68-68
《收藏家》2002年第8期和第10期发表了曲永建先生和尹伊先生的两篇观点截然相反的短文。曲文认为一块北京地区出土的后周“显德年制”低温蓝釉纪年款残片,为目前发现最早的、正式以皇帝年号纪年的款识。尹文认为此残片为“高知识作假”的赝品。笔者在认真深入地研究考证了“孔雀蓝釉”这一品种的历史。并发现另一件相似的完整器后,认为曲永建先  相似文献   

5.
我在银川结识了一位喜爱收藏耀州古瓷的藏友。受盛情之邀,前往其寓所观赏藏品。其藏品中刻写有“道情”字的两件古瓷残片引起我极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本文披露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古临安城(杭州市)发现的一件刻有“‘进’‘■’”字款的越瓷残片,论证其为南宋皇宫坤宁殿的用瓷,产于南宋初年古银锭湖寺龙口窑。  相似文献   

7.
一习字残片中古诗的发现与文书缀合在近年新发现的吐鲁番文书中,编号为2006TZJI∶006和2006TZJI∶007的两个残片组成一件文书。其正面字迹较少,是一件西州官文书的署名部分;其背面则布满文字(图二、三)。用废弃的公文书作为习字用纸,这是高昌国或者唐西州时期的普遍现象。关于这背面的文字,最早我们把它看作是一般的习字残片。但进一步整理之后我们发现,它并不属于吐鲁番文书中常见的《急就章》、《千字文》、《开蒙要训》等蒙学教材[1],而是一首古诗:□,斜栋桂犹开。何必高楼上,清景夜徘徊。这首五言诗的后面,紧接着“岑德润”三个字,…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山东邹城文管所在邾国故城遗址调查征集了大量东周至秦汉时期的陶文。其中1件有“人物车马图”戳记的陶器座残片较为罕见,现介绍如下。戳记在器座内侧,长方形。长2.6、宽2.3厘米。上部为一人驾一轺车,下部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考定东晋南朝道教《洞玄灵宝九天生神章经》的两件敦煌残抄本。其次考定一件《九天生神章经义疏》抄本的残片 ,并指出此残片证明《正统道藏》收入的三种古灵宝经疏 ,可能是南朝道士宋文明所撰《灵宝经义疏》。  相似文献   

10.
1988年9月,江西德安桃源山发现一座南宋时期墓葬。德安县博物馆和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该墓进行发掘。据出土墓志得知:墓主为南宋新太平洲(今安徽当涂)通判吴畴之妻,前宁国府通判国史溪园先生周应合之女周氏,入葬年代为咸淳十年(1274年)。出上随葬物品共408件,其中最主要为329件纺织品。除成件服饰、被褥、星宿图、荷包等珍贵丝绸文物外,另有残片若干,本文主要对该墓出土的纺织残片进行分析。登录在册的纺织品残片共计65计,其中丝织品64件,麻织品仅1件。这批残片多为裁制服饰的余料。虽属随葬器物之少数,但亦从侧面反映…  相似文献   

11.
在哲里木盟奈曼旗善宝营子(亦称沙巴营子)古城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一件刻有诏文的秦代陶量残片,曾引起研究者的重视。有人认为该陶量,是“秦代中央发到各地的标准量器”;有人认为善宝营子古城遗址,位于“燕长城以北一百多公里处”。本文拟就这两个问题,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2.
文章对刊于《西域古藏文化历史文献》及收藏于大英国图书馆的多件古藏文田籍残片进行了分类整理研究,将其分为三类:古藏语田籍残片、敦煌附近某地官方田籍残片、米兰官方田籍残片。并就文书的格式、形制等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湖南省博物馆收藏一件隋“大官”青瓷杯,高7.8厘米、口径12.5厘米、足径4.5厘米,内施满釉,外施釉不及底,内心底模印隶楷“大官”二字。无独有偶,1997年湘阴窑址发掘时发现隋“大官”瓷碗残片(图2),有关情况已见诸报道(1)。二都是模印阳,位于碗、杯的内底,字体如出一辙,边框都是八边形。  相似文献   

14.
雅安市发现元代窖藏瓷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6年12月16日雅安市文化路口基建工程中发现瓷器窖藏。我所闻讯后派人前往清理。窖藏共出土高足杯24件,瓷盘4件,瓷碗2件,有“至正七年置”字样瓷盖罐1件,铜盆1件,铜盘1件。这批器物埋藏在距地表1.56米深的一土坑中,土坑大小不详。铜盆置于土坑底部,其上放一陶罐(陶罐在施工中已被打碎,残片遗失),陶罐口上再放铜盘,铜盘中置瓷盖罐;高足杯,瓷盘,瓷碗相混重叠在陶罐一周,布成圈形。从器物观察,“至正七年置”年款佐证,此窖藏出土器物应为元代。现将窖藏出土器物分述如下: 一、瓷器:1、高足杯24件,分四式: Ⅰ式19件,5件残,已修复。通高8.4至9.3,口  相似文献   

15.
三星堆二号坑出土遗物1300件(含残片和残片可识别出的个体),有青铜器、金器、玉器和石器,还有象牙和海贝等。其中青铜器735件,器型种类最为丰富,有立人像、人头像、兽首冠人像、跪坐人像、人身形牌饰、人面具、兽面具。  相似文献   

16.
凌家滩墓葬玉器测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7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两次在含山县凌家滩发掘距今5000年前的新石器遗址墓地,出土了很多精美的玉器。我们选择样品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偏光显微镜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进行了测试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物相,在此基础上对它们的产地和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一、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用于X射线物相分析的样品计6件,其中4件完整,2件为残片。样品的基本状态见表一。残片样品测试按常规粉末方法进行。对于完整的几件,为了避免损伤,我们专门设  相似文献   

17.
2008年9月~2009年1月,江苏省考古研究所和淮安市楚州博物馆在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河下遗址发现了一处明成化时期的龙泉窑青釉瓷片堆积坑,清理出土了大量龙泉窑青瓷残件和残片。堆积时代是明成化时期,除少数残片为元代晚期外,其余均为明代早、中期。  相似文献   

18.
张玉丹  张铁山 《文献》2024,(1):155-169
1941年3月,张大千赴敦煌莫高窟临摹历代壁画。在敦煌期间,张大千收集到一些写经残片,现藏四川博物院典藏部。在张大千记录敦煌石窟的两个工作笔记本中,夹着58件汉文、回鹘文、西夏文、藏文残片。文章介绍四川博物院藏张大千集敦煌写经残片的情况。从文献学角度首次刊布编号Z19-1(正面)、Z19-2(背面)这一残卷,重点对背面(Z19-2)的回鹘文进行转写,附以汉文原文,便于对照,并对全文进行注释;探讨残片的版本、译者和翻译年代。  相似文献   

19.
敦煌莫高窟北区出土了大量回鹘文残片,经各国学者不断刊布和研究,大部分文献已得到了解读,为敦煌学、回鹘学研究提供了许多新材料。但还有一些残片或因残损严重,保留字数较少,或因内容复杂,找不到原始文本,至今尚未得到有效释读。本文对北区B464窟出土编号464:63的一件汉—回鹘文合璧《六十甲子纳音》残片进行研究,比对出该文献系《六十甲子纳音》中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河南沁阳发现王铎撰书郑端清世子神道碑残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86年河南沁阳发现王铎撰书的郑端清世子神道碑残片。残片现存列于沁阳市朱载埔纪念馆。该原碑高166.5厘米、宽133.2厘米,行书。碑文1774字,建于1624年。原碑存放于沁阳九峰山寺内“郑王生祠”,1938年日本军队侵占沁阳,九峰寺被毁,郑氏神道碑亦遭破坏。今发现的残片高50.5厘米、宽68厘米,可辨碑文19行计297字(图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