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祭祖节日。道教称中元节,佛教谓盂兰盆节,民间俗称“七月半”“鬼节”。历经上千年积淀,盂兰会、放焰口、烧包袱、放河灯……一系列流传至今或嬗变消逝的传统习俗,使武汉中元节俗既显丰富多彩又不断变迁。让我们走进历代文人笔下的文献著述,从中追寻武汉中元习俗的文化脉络,勾勒异彩纷呈的历史图景。中元节由来在古代,中元节被称为“秋尝”“尝新”“荐新”。荐新祭祖可谓中元节最早的节俗内容。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辽史·礼志》所载的辽朝皇帝的“迎节”和“送节”与当时中原地区中元节祭祀先人之亡灵的习俗是一脉相承的,是一种契丹化的中元节。  相似文献   

3.
一、中元节的来历中元节俗称“七月半”,是我国各族人民传统的节日之一,它源于祖先崇拜,后来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某些思想,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形成为我们今日的民俗活动——中元节。由于中元节同佛教的盂兰盆斋有较密切的关系,所以中元节亦称盂兰盆节。“盂兰盆”由梵文UIIambana的音译而来,为“救倒悬”之意,原系佛教徒为追荐祖先而举行的节日。据《盂兰盆经》载:释迦弟子日连,看到死去的母亲在地狱里受苦,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火,如处倒悬,要求释佛救度。释迦要他在“夏安居”结束之日,即七月十五日,准备  相似文献   

4.
国外     
《风景名胜》2012,(8):176-176
新加坡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是道教和佛教共有的一个节日,道教称之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民间俗称为“鬼节”。新加坡“鬼节”被誉为东方万圣节,今年从8月13日到9月4日,每个周末都将举办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其中最大的看点,  相似文献   

5.
中元节     
农历每年的七月十五为中元节,2016年的中元节为公历8月17日.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流行于汉字文化圈诸国,有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 中元节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一说:“中元前一日,即买练叶,享祀时铺衬桌面,又买麻谷巢儿,亦是系在桌子脚上,乃告先祖秋成之意.”七月小秋作物成熟,讲究孝道的中国人,要向先祖报告,并且请老祖宗尝新,所以七月例行祭祀祖先.  相似文献   

6.
奇诺 《文史春秋》2010,(10):1-1
<正>刚刚过去的中元节与中秋节让我们产生同样的感触,那就是如今的节日慢慢地被商业化,气氛也慢慢地淡了,中元节变成"鸭子节",中秋节变成"月饼节"。我们的传统节日正在慢慢地  相似文献   

7.
辽东王姑祠庙会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詹娜 《民俗研究》2002,(1):86-96
众所周知,道教的中元节和佛教的盂兰盆节都在农历七月十五,两个节日有一种共同的民俗功能,即祭祀神佛,超度亡灵。在民间,人们常将道教的中元节与佛教的盂兰盆节的内容融合在一起,而将这一天称为“鬼节”。“鬼节”必然要祭鬼,这种祭祀风俗在世代传承过程中其宗教色彩始终未能泯灭,至今仍是俗民生活中最重要的民间节日之一:  相似文献   

8.
《湖南文史》2010,(7):35-35
许多传统节日都是喜气洋洋的,唯独七月十五是阴风渗惨的“鬼节”。因为这一天是道教的中元节,又是佛教的“盂兰盆节”,道士要诵经做法事,佛教徒要供养十方鬼灵。  相似文献   

9.
《文史博览》2010,(7):35-35
<正>许多传统节日都是喜气洋洋的,唯独七月十五是阴风惨惨的"鬼节"。因为这一天是道教的中元节,又是佛教的"盂兰盆节",道士要诵经做法事,佛教徒要供养十方鬼灵。  相似文献   

10.
森林 《神州民俗》2010,(3):26-27
在山西习惯把清明节叫做“鬼节”或“冥节”,与七月十五日的中元节、十月一日的寒衣节总称为“三冥节”。  相似文献   

11.
阴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独具风彩的民间传统“元宵节”,又称“元夜节”、“元夕节”、“上元节”、“灯节”。据《岁时杂记》说,这是沿道教陈规。道教称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合称“三元”。其实,“上元节”的起源却在道教之前。  相似文献   

12.
雷金息 《旅游纵览》2016,(11):68-72
正资江万盏河灯漂流千年祈愿当夜幕下的湛蓝渐渐褪去,风雨桥上人如潮涌灯光璀璨,盏盏孔明灯或飘或浮点缀夜空,满江的河灯载着美好的祈愿,在资江的柔波里随波逐流……舜帝斩龙、河灯仙子的故事在夜幕中娓娓道来。这是天上的街市?这是银河的天灯?这是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资源河灯节。"古来滔滔资江水,月半歌节放河灯;山歌阵阵表心迹,河灯盏盏祈太平"。农历七月十四日中元节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资源县资江河畔人山人海,焰火腾空,烟花绽放,盏盏  相似文献   

13.
从清代晚期到民国年间,每年从端午节到中元节,也就是从农历五月初五日到七月十五日这两个多月的时间,什刹海前海南、北、东三面岸上和中间大堤上,席棚布帐鳞次栉比,各种摊贩云集,多种多样的文娱活动,数不清的传统应时美味食品,而又地处城市中心,交通十分方便,实为一般市民比较理想的消夏纳凉场所。因届时什刹海荷花盛开,故名“荷花市场”。  相似文献   

14.
《收藏家》2016,(12)
正北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七月二十二日,中元节刚过,暑气消歇,贬谪徐州的苏东坡(1037~1101年)仍挥汗为好友王诜(字晋卿,北宋大画家、驸马)新落成的书斋作《宝绘堂记》(又名《王君宝绘堂记》),起首便说: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  相似文献   

15.
《沧桑》1995,(6)
夏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又为鬼节。平定县有上坟烧纸、以面羊供奉祖宗、供奉五谷神的习俗。尤以“送面羊”为平定的特有习俗,至今盛传。 “面羊”为面粉发酵施碱捏成形后上笼蒸熟,出笼后趁热用食色彩画点缀而成。面羊可大可小,大的有的用二斤面剂捏一条,小的用一个或二个馒头剂捏一条。造型上有“卧式”、  相似文献   

16.
孙仿 《广西地方志》2011,(1):63+11-63,11
一、广西第一轮修志任务全面完成 《广西通志·总述》于10月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广西第一轮修志的最后一部志书,标志着从1981年9月正式启动的广西第一轮三级地方志书编纂任务圆满完成。广西第一轮修志历时30年,共编纂出版三级地方志书181部,其中《广西通志》专志88部,市、县志93部。第一轮三级地方志书是30年来广西文化建设一项重大的基础性工程,是对广西的历史与现状的一次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也是对自治区情、市县区情、诸多行业情况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17.
卢雅琳 《广西地方志》2010,(3):F0002-F0002
2010年6月3日,大型区情系列专题片《广西古建筑志》首发式在南宁举行。《广西古建筑志》共60集,是首部关于广西古建筑的影视精品。专题片采用全高清拍摄,历时一年多,精选收录了110处古建筑,以“志”的体式,为广西古建筑“存影”。专题片从古建筑的角度解读广西,反映广西古建筑的概貌、特点和现状,其出版发行既是广西古建筑保护的大事,也是广西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大事。  相似文献   

18.
覃新成 《广西地方志》2014,(3):F0002-F0002
<正>2014年5月29日,广西地情移动传播平台启动新闻发布会在南宁广西方志馆举行。广西地情移动传播平台由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与广西专家咨询服务协会携手共建,依托政府公众信息服务平台——魅力广西,率先在全国探索地方志资源移动化、智能化,打造"智慧方志"创新服务体系。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负责提供地情信息,广西专家咨询服务协会负责信息采编和平台管理。该传播平台是广西地方志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西地情网的延伸和拓展,是贯  相似文献   

19.
龙寻 《文史春秋》2008,(12):29-36
广西地处我国大陆最南部,南临北部湾,西南与越南接壤,陆地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北部湾海域面积约12.93万平方公里。广西的名称由来是因宋代置广南西路,后简称广西。元朝设置“广西行中书省”,这是广西设省的雏形。明朝,广西是当时全国13个布政使司之一,称广西承宣布政使司。清朝设广西省,从那时起直至民国时期,省会绝大部分时间设在桂林,1912—1936年一度迁到南宁。  相似文献   

20.
同志们:今天召开的《广西年鉴》组稿会是《广西年鉴》一年一度的例会。《广西年鉴》是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地方综合年鉴,自1985年创刊以来,已连续出版26卷,今天召开的是第27次组稿会。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广西年鉴)2010年卷编纂工作,部署2011年卷各项组稿任务,在鼓励大家编纂好《广西年鉴》的同时,将市、县综合年鉴的编纂工作推上新台阶。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一、展示2010卷编纂成果,总结工作经验《广西年鉴》多年来为宣传广西,树立广西新形象,促进广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