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唱:今天的太阳特别亮,今夜的月光分外明。七十七条大路上洒满了阳 光,九十九条小路上铺满了月 光。送亲的人沿若七十七条大路 走采了,送才的人顺着九十九条小路 走来了。送亲的姑娘象春天的燕子,一群群地飞来了。送亲的姐妹象秋天的鹦鹉,一群群地飞来了。阿咪姑娘不是一夜抱长大 的啊,阿英小妹不是一天背成人 的啊。阿咪姑娘就要送到你的门 前,阿英小妹就要送到你的身 边。男唱:我选定今天来接亲,我选定今晚来迎亲。阿哥接亲翻过了七十七座 大山,阿哥迎亲跨过了九十九条 大江。小燕子有丰满的羽毛,全靠大燕子一口一口喂 大;出土的春笋越长…  相似文献   

2.
我国土家族有“歌丧哭嫁’习俗。民间风俗歌《哭嫁歌》是土家族传统婚嫁礼仪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土家姑娘一种“修养”,衡量姑娘才智、贤德的标准。因此,土家姑娘从十一二岁起便学唱《哭嫁歌》。新娘在出嫁前半个月(有的地方为一个月),就由伴娘相伴“哭嫁”(土家语称为“打坡”)。出嫁前一天晚上,新娘与村寨中十位姐妹一起哭唱,谓之“陪十姐妹”。迎亲当天下午,迎亲队伍到女方家时,新娘要“哭嫁”,相好姐妹或长辈女人也陪着“哭嫁”。  相似文献   

3.
隆回县小沙江虎形山瑶族乡,坐落在雪峰山脉的白马山北麓,这里海拔一千多米,终年云遮雾罩, 林海茫茫,民风淳朴,瑶民的生活习俗也别开生面。坦勒拜(赶苗节) 一年一度的坦勒拜,又叫赶苗节,是瑶家具有重大纪念意义的传统节日。相传清康熙年间,视异族为草芥的满清官兵进逼瑶山,虏掠劫杀。一位名叫奉姐的瑶家姑娘,把山寨的青壮男女组织起来, 奋起还击,在距今虎形山乡政府五里之遥的水洞  相似文献   

4.
瑶山里的八角处处香,戛劳家的姑娘个个美,但最美的还是三姑娘霞鸥。大姐霞暖、二姐霞西都已成家,三妹霞鸥也到了谈情说爱的年龄。霞鸥象瑶家离不开的铜炮枪一样,把心贴在青年猎手门包的身上。八角花开了三回,大红果果过了三熟,霞鸥对门包的爱也有了三年。该是成亲的时候了,可是戛劳嫌门包穷,硬不答应,  相似文献   

5.
在黔东南与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交界一带的苗族侗族杂居地区,有“拦路刁难”这样一种有趣的婚俗:本村的青年男子对于任何异姓的本村姑娘,据说都有求婚的优先权。如有某个姑娘嫁给外村人的话,出嫁的那一天,年轻的儿郎们就要到半路上去阻拦,蛮缠着不让走,要同新娘对最后一次歌。因为这是礼俗,新娘即使不乐意也得奉陪奉陪。他(她)们对唱的歌词内容,多半是说大家从小一起生活,一起玩乐,一起拾柴割草,一起牧牛放鹅,一起谈情唱  相似文献   

6.
陪郎撑伞     
阿昌族小伙子娶亲那天,总是“上礼”的先去。新郎和陪伴他的一伙,估计走到姑娘家的寨子,恰巧黄昏,才动身。去早了,也要在寨边等到天稍黑,才能进新娘的家。新郎从院场心上坷,进堂屋时,新娘寨子的年轻姑娘们,都要从廊檐两旁泼清水。新郎要请两个脚手麻利、动作敏捷的小伙子帮撑伞。要是新郎淋湿了,泼水的姑娘们会俏皮地挤眉弄脸,用看不起的眼光投向新郎;新郎滴水不沾,陪郎也会因赢得上风,  相似文献   

7.
男:娶亲的日子到了, 亲戚朋友都来了。在娶新娘的日子里, 要拿肉和美酒招待。一切都准备齐了, 只等新婚姑娘的到来。快来!快来!翻过高山来,陡坡险路无阻挡,姑娘别怕快翻山,山中铺有银子路,爬过大山到人间。快来!快来!翻过大山有条河,大河水急浪又高,姑娘别怕快过河,河上架着金子桥,走过金桥到人间。  相似文献   

8.
正5月4日,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的一家院子里张灯结彩,许多人在为这家即将举行的婚礼忙碌着。一位身佩红花的姑娘在送亲者簇拥下来到庭院,她叫徐小兰。奇怪的是,不见新郎的影子。人们一打听,才知道新郎此刻还在远隔万水千山的广西前线呢。新郎叫刘志刚,广西边防某部侦察班班长。在一次反击越南入侵者的战斗中,他以毙敌3名的战绩荣立二等功。他  相似文献   

9.
在曲曲弯弯的伊敏河两岸,聚居着布里亚特牧民。布里亚特是蒙古民族的一部,以勤劳豪爽而称著,至今还保留着北方游牧民族古老的风俗和传统。特别是婚礼,更具浓郁的特色。布里亚特婚礼,仪式古朴,情节严密,大致可分为定亲、送亲和结亲三步。每一步都风趣浪漫,情采古雅,仿佛是优美的史诗。在马莲花盛开的时节,我参加了一次牧民的婚礼。新郎是伊敏河东岸布日都的驯马能手——阿勇(口戈)。新娘索布德,是西公社巴  相似文献   

10.
崩龙族婚礼,有其独特之处。通常要进行三天。三天之内,全寨的男女老幼都分别到新郎、新娘家作客,大家无须生火做饭。头天下午,太阳快落山时,主人拿出香醇的米酒,用碗斟满后,一一敬给长辈们,然后双手作揖,请他们开杯畅饮,表示仪式开始。晚饭后,新郎、新娘挎着盛有兰烟、芦子、沙鸡、石灰盒的筒帕,在各自家里,分别把男女青年请到客房里,将兰烟挨个传给他们。这时,无论谁在先,姑娘、伙子们都不会轻易将烟接过。他们总是把手攥得紧紧的,并用优美的歌声,向新郎、新娘询问他们结识的经过、自由恋爱的好处以及今后的打算,直到获  相似文献   

11.
邸皓  秦晴 《中华遗产》2007,(3):158-158
利加则是我到过的最美丽的地方,那里天空湛蓝,白云朵朵,鲜花铺地,牛羊满坡,姑娘们的歌声美如天籁。当我骑着马走进山里,走进森林,各种各样我不知道名字的树木遮住了天空。山间流淌着清澈的溪水,捧一把喝了,就觉得自己一下子变得纯洁起来。这是  相似文献   

12.
遇见姑娘你就像遇见一场尴尬的雨没带伞 你坐在那里闪着一片白光部分来自肉体部分来自饰品你这么一坐 好像就能帮边上的人开悟吊带两边都有风景  相似文献   

13.
雨落桐竹香     
徐晶 《神州》2011,(13):64-69
提到油纸伞,现代的年轻人似乎很是陌生,回想起在哪里似曾相识,不过是那西子湖畔借伞传情的白素贞,亦或那一间雨巷,一位"丁香一样的结着忧怨的姑娘"。朦胧的境界,古典的氛围,传情与待情之间,这伞便呼之欲出了。伞是信物、是象征,而断桥雨巷的情景也赋予了伞浪漫的味道。正所谓细雨飘零处,意象浑然成。走在林林总总的八角世界里,沿着时光的隧道回望,才发现:油纸伞早已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弯曲的巷陌,只留下一丝青竹的幽香,时有时无地引  相似文献   

14.
吴风 《中华遗产》2021,(4):126-139
它原为皇帝和贵族的出行安全而生,却逐渐演变为中国政治礼仪制度的华丽篇章。那隆重繁缛的车舆,精致多彩的旗帜伞扇,气势强大的武器和乐器下,隐藏着皇权运作的秘密。  相似文献   

15.
满族的枕头顶刺绣融雪满族枕头顶刺绣是满族传统民间艺术,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地方特色。·它的产生有着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生活风俗等诸多原因。但最主要的是与满族婚俗密切相关。满族姑娘结婚时,非常重视由新娘亲手绣制的“嫁妆”,“嫁妆”要布置在洞房...  相似文献   

16.
裕固族的婚礼,是从出嫁姑娘的戴头仪式开始的头天下午太阳落山之前,总东(婚礼总管)、副总东入座,向东家发出候客指示,客人按辈份、族份、身份入座,总东首先以一曲哥导唱,揭开婚礼的序幕,而后在娘家举行戴头仪式。戴头时辰一到,新娘的舅舅领唱戴头面歌:  相似文献   

17.
甘肃藏区的婚姻习俗,由于各地区的历史传统不一样,表现在婚姻上的习惯也不同,或有同有异。但一般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为主,自由恋爱为次的。其形式一般为提亲、定婚、上头、送亲、迎客、婚礼等几种形式。下面将这一套婚姻仪程依次略作一番概述,以求大家对甘肃藏区的婚俗,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提亲 小伙子或其父母看准某家的姑娘后,就请村里善于辞令、通情达理、德高望重的长者作媒说亲。在提亲求婚之前要先请寺院高僧卜合属相,看其属相  相似文献   

18.
瑶家之忌     
吴诗四 《广东民俗》2000,(3):31-31,34
在五岭山脉北麓的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至今仍保留着如下古老的瑶家忌俗。  相似文献   

19.
1919年11月14日,湖南省长沙市一名新娘在花轿上自杀,轰动全国。长沙南阳街眼镜店主之女赵五贞,不愿嫁给橘子园开古董店的吴某,在出嫁之日,私藏剃头刀上轿,在抬赴吴家途中,割断喉咙,自杀身亡。据说,赵五贞最初曾许配某姓,后来父母嫌男方家贫悔婚,姑娘不同意,但又不能违父母之命,因而选择自杀。  相似文献   

20.
裕固族婚礼一般要经过定婚、送亲、迎亲、婚典、婚宴、回门、串亲等程序,且自始至终伴随着质朴、亲切、欢快、热烈的歌声。当男方请媒人说定婚事并送清彩礼后,便可择日完婚。婚礼一般分两天进行。第一天在女方家,叫“送亲”;第二天在男方家,叫“迎亲”。相比而言,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