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元代造作制度的分析可知,浮梁磁局设立于至元十五年(1278),其初衷仅是烧造御用瓷以及部分中央机构用瓷,而磁局中大使、副使的主要职责是监临制瓷工匠的造作流程,即充当"监工官",将元泰定前后所烧造瓷器的形式进行比较可知,泰定年间浮梁磁局已被裁撤,改由饶州路总管府承办地方官窑烧造贡瓷。此外,现有考古发掘资料并不足以证明浮梁磁局和官窑的关系,既不能证明磁局是从事具体瓷器烧造事务的官窑作坊,也不能证明其是官窑的管理机构,二者间关系如何仍有待进一步考古发现。  相似文献   

2.
根据相关实物和文献推知,浮梁磁局的设置很可能与当时元廷需要质“纯”的祭器有关,湖田窑刘家坞烧造的“玉”字铭器等,很可能就是至元八年成立的“元宸院”在至元十五年浮梁磁局成立之初烧造的第一批制品。元代磁局的管理者,在泰定间已由中央政府派员管理改为饶州路总管监督;其时的“官窑”很可能是选择了景德镇地区奈件较好,有一定基础的民窑作为定点窑场.官匠可能居此进行皇家用瓷的烧造。从目前掌握的考古资料看,磁局的窑场大概在湖田窑和珠山明御厂一带。磁局产品除学界一般公认的传世品中一些有特异纹饰的制品和珠山明御厂故址与湖田窑出土的一些带有明显元代官窑特征的产品外,著名的“至正十一年”铭青花象耳瓶以及与该器类型相似的制品,当为磁局工匠为民间订烧的制品,亦属磁局烧制的官窑产品。  相似文献   

3.
元文宗——图帖睦尔时代之官窑瓷器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研究认为:元文宗图帖睦尔对设置在景德镇的官窑——浮梁磁局的烧造较为重视,景德镇出土的元青花围棋罐、大砚盒等极有可能是文宗的文房用器。现藏伊朗、土耳其的极精美之元青花多数应为元文宗赏赐伊利汗的赐赉瓷,其烧造时间为1328年至1335年间。  相似文献   

4.
景德镇山黛水碧,"水土宜陶",这里有着二千余年的制瓷(陶)历史。宋代景德镇独创的青自瓷闻名退迩,受到世人青睐,并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窑场之一。元代开始在这里设置有官窑性质的"浮梁磁局",明,清两代在此基础上设立御窑厂,逐渐形成全国制瓷中心,并在清代康雍乾时期达到历史巅峰。中国的官窑制度在这里延续了近七百年。而一直以来,这里民窑兴盛,遍布窑场,其产品甚至"行于九域,施及外洋",成为享誉世界的瓷都。  相似文献   

5.
景德镇在宋代形成了青白瓷窑系中心,元代在景德镇设立了“浮梁瓷局”,明清两代在景德镇建立了御窑,铸就了景德镇在中国乃至世界制瓷业的中心地位。在漫长而悠久的陶瓷烧造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生产工艺各有不同。而决定瓷器的品质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原料,二是包括窑炉烧成技术在内的生产工艺,因此景德镇地区历代的窑炉形式与结构,实为研究该地区瓷业生产史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喻珊 《收藏家》2014,(8):21-27
2014年1月10日。“成窑遗珍--景德镇出土成化官窑瓷器展”在深圳博物馆隆重开幕。本次参展文物均是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三十多年来再景德镇御窑遗址考占发掘出土的成化官窑精品,共计127件(组)。  相似文献   

7.
谈景德镇明御厂故址出土的宣德瓷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宣德(1426~1435年)官窑以其产品量多与质优而被誉为历代官窑之冠。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继1982、1983、1984、1988年在明御厂东墙以及南侧与西侧一带发现大量明初瓷器之后,又于1993年1月在明御厂故址东门一带的基建工地发现数以万计的宣德官窑瓷片,目前已复原出许多重要遗物。为迎接景德镇第四届国际陶瓷节,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从中遴选出不同类型的瓷器百余件,举办了“宣窑稀珍展”,现就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湖田窑考古新收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着重介绍了景德镇湖田窑元代遗址最新考古发掘的材料,并通过对这些新材料的研究,认定湖田窑址所代表的窑场可能是元代浮梁磁局所属的官府瓷器作坊之一.除日用瓷外,建筑用瓷也是其主要产品。在釉色品种上,有青白釉器.卵白釉器、白釉器、黑釉器、青花、釉里红和低温彩瓷等。  相似文献   

9.
<正>洪武是明朝建立后的第一个年号,是明朝各项制度的建立时期,也是景德镇明官窑瓷器烧造的重要时期。作者根据御窑厂出土遗物对明洪武官窑进行综合研究,全书分9个章节:明初社会的政治和文化艺术、关于明代洪武官窑、洪武官窑的考古发现与相关记载、明御窑厂发现的洪武官窑遗存、关于洪武官窑瓷器、洪武官窑瓷器工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2000年以前景德镇元代青花窑址考古调查的历史进行了简要总结,对2000年以后在景德镇老城区城市改造中揭示出来的小港嘴、落马桥、电磁厂—刘家弄、戴家弄、小黄家弄—桂花弄(十八桥)、四图里(半边街)等六处元代青花窑址及其出土的部分元青花瓷器进行了介绍。作者根据窑址调查和考古资料,对景德镇元青花窑址的基本分布情况、景德镇元代青花瓷器生产的鼎盛时期及景德镇元青花瓷器是否存在官窑等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四库馆签《永乐大典》辑佚书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升 《文献》2004,(1):17-30
清乾隆中四库开馆期间对<永乐大典>所作的辑佚工作,主要包括下面几项程序:签佚书单--抄出佚文(散片或散篇)--粘连成册(即辑佚底本)--校勘--誊录成正本.  相似文献   

12.
宋元方志的研究对于方志学、历史学、历史地理学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历史久远,再加上兵燹水火,至今保留下来的宋元方志数目只有几十种,数量十分有限。永乐《常州府志》是一部编纂体例非常特殊的方志,其中保留了已经被认为早已散佚的多种宋元志书,有着极高的历史价值。本文尝试对永乐《常州府志》的成书过程及其研究价值进行初步的研究,希望这部志书能够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郭灿江 《收藏家》2012,(3):41-44
汝窑是我国宋代五大名瓷之一。因在宋代汝州境内(今河南宝丰)烧造而名。对于汝窑创烧的起因,南宋叶真在《坦斋笔衡》有“本朝以定州白瓷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记载,说明汝窑是在接受宫廷的任务后,开始重点烧造供宫廷所用青瓷器的。正是由于皇家和官府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孙传波 《收藏家》2008,(11):67-72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的《秘色越窑》诗把越窑青瓷的釉色之纯、之美表达得淋漓尽致。越窑青瓷,以其釉色的类冰似玉、造型的奇特多姿而著称于世。  相似文献   

15.
永乐款漆器     
明代是中国古代漆工艺发展史上的高峰期,而永乐漆器又是明代漆器中的佼佼者,工艺水平达到了较高的成就。本文对永乐款漆器产生的条件、取得的成就、款识、漆包、品种、图案特点等进行了分析和较全面的评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先前发表的《内窑、续窑和哥哥洞窑辨析》的续篇,作者运用文献记载、出土资料和科学测定结果,对这三个名窑作了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内容包括内窑的设置地点和设置时间、内窑与续窑的区别、续窑的设置时间、哥哥洞窑的属性等,得出的结论对世人认清这三个名窑的历史真相以及相关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高学训 《收藏家》2010,(7):61-64
洪州窑是我国古代南方六大著名青瓷产地之一,关于这一点,人们或许早已从唐代品茗大家陆羽《茶经》的论述中略知一二。但对洪州窑青瓷的整体面貌长期仍然缺乏足够的了解。随着近年来许多洪州窑遗存不断面世,尤其是那些图案装饰丰富,器物线条流畅,釉汁莹润,仿宫廷金银器高档瓷器的出土,逐渐引起了海内外青瓷研究学者的兴趣:洪州窑青瓷中这类精美典雅的器皿,当时一般普通百姓是用不起的,那么是不是继越窑秘色瓷之后的又一种宫廷贡瓷呢?  相似文献   

18.
浑源窑是十世纪中期以后辽国烧造陶瓷的一处重要遗址。除了独具风格的镶嵌青瓷以外,其白瓷中的瓷塑类作品在造型和烧造上都发展得较为成熟,所生产的可以把玩和穿戴的人形、动物形玩具,佛像、观音等供器以及生活用具等,都充分体现了其成熟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9.
黄宽重 《文献》2003,(2):98-112
一、前言 徐梦莘撰《三朝北盟会编》二百五十卷,是记录两宋之际徽、钦、高三朝,宋与辽金关系与政局发展最重要的史料,与李心传所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同为研究南宋初期历史最重要的史料.对于徐梦莘的生平事迹与《三朝北盟会编》版本源流、史料性质及价值等,宋史学界长期以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成果丰硕.①宋史前辈邓广铭教授,多年来更是倾力搜集《三朝北盟会编》不同版本,与他的高足刘浦江教授进行长期的整理与研究.他们所编辑、点校的《三朝北盟会编》本也告完成,正联系出版中,然而到目前为止,这部重要典籍未能顺利出版,使广大的宋史乃至国史研究者未能充分利用此一整理成果,也让邓、刘两人长期投注的心血未能落实,实为学界憾事.  相似文献   

20.
越窑是我国古代南方名窑之一,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本文根据现有纪年墓青瓷出土资料对东汉晚期至南朝这一段历史时期常见器物、典型器物演变、纹饰装饰特点及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内涵作了进一步的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