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行歌曲之王陈蝶衣(1907—2007,其著名的填词作品有《南屏晚钟》、《凤凰于飞》、《我的眼里只有你没有他》等)早期是个办报人。他15岁就在《新闻报》做实习生,20岁在编辑部做校对,在办报上摸索出一点经验。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陈蝶衣就想自己办一份与娱乐有关的报纸。1933年,年仅27岁的陈蝶衣创办《明星日报》,但由于是无名小报,虽只卖大洋一分钱,也还是卖不动。  相似文献   

2.
1951年春,中共太原市委决定创办市委机关报《太原日报》,经省委决定,由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副总编刘江负责筹建工作。我当时在省台新闻组、讲座组工作。同年7月,当报纸筹备工作进入紧张阶段时,我也有幸被抽调参与筹备具体工作。 我是以省电台名义招调的内定办报人员之一。这一真情在时过40年之后我才有机会得知。就这么一次抽调,便决定了我终生办报,并有机会经历《太原日报》办办停停、八起七落、几易其名的  相似文献   

3.
一被誉为“南洋革命党第一人”的陈楚楠,是20世纪初南洋华侨著名革命领袖之一。他为振兴中华,积极筹款支持孙中山领导的历次武装起义,尤其是办报,在华侨中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为了办报他不惜倾家荡产,甚至兄弟对簿公堂。最后,功成身退,泰然处之。他一生为革命,晚年不为汪伪的利禄  相似文献   

4.
<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迅猛提高,信息化的容量越来越大,资料作为一种信息资源也显得愈来愈为重要。档案管理工作,不仅仅是资料的简单保管,而且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1988年创办的《绥化日报》,是中共绥化市委的机关报。近些年来,该报坚持"品牌立报、开放办报、经营强报"的办报理念,突出政治性、服务性、群众性,力争办成一份让党委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市级党报。报纸在出版过程中,产生了大量信息和工作档案、资料,如何利用好这些信息档案、资料,是报社档案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大同报》是在国民党二大期间办起来的一张四开晚报。虽然办报不到一年,但它以泼辣、大胆、深刻、活泼的风格,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大同报》的开办是借助他人的办报登记证才正式出版的。开办当初,报纸以吹捧歌女、戏子为主,其他为黄色新闻,所以不为众人欢迎。为此,《大  相似文献   

6.
梁启超作为中国近代报业巨子,在中国近代报界驰骋20余年,是中国近代报刊事业的立言者与重要立规者,本文将梳理梁启超的办报生涯,阐述其办报思想,并探讨其对青岛近代报业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3年扭亏为盈,逆势营收4亿元,把办报当作一门生意,水皮创造了一条不可复制的变革之路  相似文献   

8.
“复杂的中国,复杂的世界” 人物周刊:《环球时报》赢得了百万读者,但也受到了很多争议相质疑,你能比较完事地阐述一下你的办报理念吗?  相似文献   

9.
张彦荣 《攀登》2011,30(3):111-113
本文分析了地市级党报的优势、特点及面临的新情况、新形势,结合《格尔木日报》的实践,从准确把握舆论导向、创新办报理念、创新办报模式、创新管理机制等方面,就提升地市级党报舆论引导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新闻学会会长、著名学者方汉奇先生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先有报纸和最先有印刷报纸的国家,中国有将近1300年的封建社会办报的历史。然而,中国这么悠久的办报历史,在近代化的报刊发展上面却远晚于西方。遗憾,可叹之余,我们不忘将我们古代的新闻传播做一番研究比较。  相似文献   

11.
新四军及华中抗日根据地报刊述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许厚今 《安徽史学》2006,2(6):91-95
新四军及华中抗日根据地报刊,是抗日烽火的产物,是党的领导的结晶、革命传统的继承,是中国人民抗日宣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创造性地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正确主张,讴歌新四军及华中抗日根据地人民的丰功伟绩,揭露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阴谋,为争取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它们坚持"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方针,坚持党性原则,坚持艰苦创业和贴近生活的鲜明特色和经验,为我党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这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2.
青海学习报     
《攀登》2014,(6)
<正>搭建学习平台服务改革创新《青海学习报》经国家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批准于2012年7月正式创刊,系国内公开出版半月报。其办报宗旨是: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和办报方向,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问题,为青海各级党政组织和党员干部的  相似文献   

13.
余育国 《文史精华》2008,(10):17-23
在中国历史的研究上,有个著名的所谓李约瑟问题,它是指为什么资本主义出现在西方而不能出现在中国?这个李约瑟问题,在中国新闻史上同样存在.当代著名的新闻史家方汉奇在写了多部中国新闻史后说:"报纸或新闻纸,是一种以报道新闻揭载评论为主、定期向公众发行的出版物.这种出版物,严格地说来,是在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应当承认的是,没有外国人在华办报,就没有中国的近代报业.正是由于外人在华办报,促发了中国报业的近代化,引发了王韬、康有为、史量才等著名报人的出现,影响了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等,促进了中国历史的近代化.限于篇幅,下面就介绍4位正面影响大于负面影响的在华办报的外国人.……  相似文献   

14.
报界名宿张友鸾是我的恩师,抗战胜利后,他由重庆回南京复刊《南京人报》,社址在太平路136号,报社日常办公则设在文昌里4号一栋三层西式楼房。一楼是单身汉宿舍兼饭厅,我当时跟随恩师办报,也住一楼。二楼办公,三楼是张友鸾全家9口居住。他们全家和我们同一锅咸淡,共一碗酸甜。  相似文献   

15.
建国前后一段时期内,刘少奇结合其报刊经验,对党的报刊工作做出了很多论述和指示,同时对包括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做好新闻工作一系列要求。建国后又及时提出了面向社会办报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又太 《纵横》2001,(10)
孙中山作为一个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十分重视革命舆论和办报活动。他不是一个职业报人,但是是伟大的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和领导者。 孙中山最早与办报结缘是在澳门。当时,孙中山刚从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先后在香港、澳门行医。在葡萄牙殖民者统治下的澳门,报刊都是外国人办的外文报纸。在澳门最早由中国人办的报纸,当数孙中山于1893年7月创办的中文《镜海丛  相似文献   

17.
正1941年5月,抗日战争进入到最困难的阶段,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决定将延安的《新中华报》与《今日新闻》合并,改名为《解放日报》。毛泽东为《解放日报》题写了报头并撰写了发刊词。发刊词开宗明义地指出:"本报之使命如何?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一语足以尽之。"这也是《解放日报》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办报的宗旨。1942年年初,在延安整风运动中,根据毛  相似文献   

18.
张建安 《江淮文史》2014,(6):129-135
正与张宗昌的交锋成舍我,生于江苏,长于安徽,是民国有名的报人。他有正义感,刚正不屈,自强不息,即便遇到军阀、巨奸,也毫不放弃对"新闻自由"的追求,因此在办报过程中遭遇了很多风险,创造了很多了不起的传奇。他与军阀张宗昌的交锋就是一个典型事例。成舍我在1924年、1925年先后创办《世界晚报》、《世界日报》、《世界画报》,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个一人办三报的报人。此时,张宗昌正在四处攻伐,既是一位无恶  相似文献   

19.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了,邓拓及家人迁入北平,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新中国百废待兴,他们很快投入各自的繁忙的工作中,一个办报、一个主持电台工作……他们拥有一个平常而幸福的大家庭。《初进北平:邓拓和他的一家》记述了这一段令人难忘的时光。  相似文献   

20.
(接上期)挚友情深三张一赵留佳话友鸾先生交游极广,朋友甚多,而交往时间最长、相知最深、情谊最厚的是张恨水、张慧剑、赵超构。他们都是当年活跃于新闻界的著名报人,人称“三张一赵”。1935年,友鸾、恨水二位同在上海《立报》工作,且同住德邻公寓。当时友鸾先生有个创办《南京人报》的计划,但苦无资金,恨水先生正想举家由北平迁居南京,便拿自己的稿费当资金参加办报。《南京人报》于1936年最初筹备创刊时,原本约了南京另一位办报能手张慧剑共同经营。上海《晶报》事先刊出新闻,题为“三张共肩人报”(作者署名“神獒”,是秦墨哂笔名)。后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