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套版印刷不知始於何时,今有实物可据的是元至元六年(1340)中兴路(今湖北江陵)资福寺所刻的无闻和尚的《金刚经注解》:经文红色,注文墨色,还有朱色圈点。扉页一老僧坐着讲经,地面上有几枝灵芝草,以朱墨二色套印。到明代中叶才出现多色印本,也是套版印刷的,现存最早的为明正德元年刻印的  相似文献   

2.
正自元明起,中央势力在黔地逐步渗入,贵州与外部世界的各种联系日益加强。自洪武年间大军西来,军屯兴起,贵州开始了大移民时期。其后的改土归流,亦使无数省外饱学之士进入贵州为官,无论是调任的还是谪迁的,他们在贵州的文化活动对于贵州书法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历史上,军屯是一种通过军事编制把劳动力与土地相配置从而进行生产的组织形式。历来的研究者大多从明初军制、卫所与军屯、军户制三方面来立论下笔。本文以明代贵州地方军屯问题为视角,主要从明代贵州卫所旗军数、明代贵州军屯生产两大方面来探讨明代贵州军屯的历史状况,通过对明代贵州军屯研究一丁点肤浅的探析,以期对明代贵州教军屯能有个一般性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明代的卫所屯田制度在贵州“蛮荒”之地的开发史上有着重要的一页。本文通过对贵州社会变迁史的回顾来突出论述明代军屯在贵州的具体实施状况以及所产生的巨大历史作用,这对今天贵州地方经济史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正贵州土司对教育的重视,加上流官在贵州文教方面的大力推进,使贵州文化在明代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其后,贵州乡试开科,为贵州培育本地人才奠定了基础,贵州开始了广而深的文化建设,书法艺术也不断兴盛起来。在此背景下,走出去的贵州人日渐增多。在那些通过科举之路走上仕途的人中,不仅在学识上声名远播,政治上也有所作为,在书法上亦是造诣非凡,且留下了一定的书法印迹。南明王朝最后建立于贵州安龙,这段  相似文献   

6.
正蒋杰:笔力奇矫才早发蒋杰,字美若,号象岩。普安卫(今贵州盘县)人。先祖来自苏州吴江,万历十六年(1588年)中举,次年中进士。他先出任南雄知府,继而晋升为广东布政使司副使。后来辞去官职,游览各地,寄情于山水之间,浸淫于抚琴和书法创作之中。蒋杰的书法始习颜真卿,后旁涉黄道周、董其昌、米万钟、张瑞图等人。他与董其昌有较深的友谊。蒋杰一生足迹几半天下,见多识广视野开阔、书法上博采众长,是以个性独特,  相似文献   

7.
明代贵州社会经济状况一、行政区域的划时代变革明朝,在贵州是一个划时代的时期。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贵州建省,在当时有重要的政治、军事原因,在以后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明以前,贵州地区长期分属湖广、四川、云南管辖。明王朝建立后,为了加强对贵州地区的统治,进一步巩固西南边疆,切实控制云南,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设置贵州都指挥使,统一指挥贵州军事。它在贵州历史上首次建立了省一级的军事机构。朱元璋在《平  相似文献   

8.
明代贵州得到前所未有的开发,中央政府既有大同思想,对贵州各民族施行怀柔政策,希望天下归心,形成四海一家的气象,又有明显的等级观念和大汉族主义情结,坚持汉族正统地位,“明华夏之别”、“谨夷汉之防”。外来移民到贵州求生存谋发展而又疏高贵州,生活在贵州却又有着强烈的故乡情怀;依托贵州而又有傲慢之态,与贵州少数民族相依相偎而又心存排斥。贵州土司迫于政治形势接受开发,却又竭力维护既得利益;下层广大民众热心学习中原封建文化和生产技术,但是在基本生存权力得不到保障时被迫反抗。矛盾的心理一方面推动着贵州的开发进程,另一方面又使开发出现停滞或破坏。  相似文献   

9.
一明永乐十一年(公元一四一三年)在贵州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年代。在此之前,贵州地区归湖广、四川、云南三省分管,事实上是三省交界的边缘地带。境内绝大部分地区尚处于地主经济以前各发展阶段,土地和人民均分属于大小数十土司,互不统属,各自为政,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中心。在这一年,改思州、思南二宣慰司为思州、思南、铜仁、镇远、石  相似文献   

10.
王训是明代早期贵州的一位杰出的诗人。王训诗文原来是不少的,后来由于兵燹频仍,尽皆散佚。因此,对他的诗文全貌及其成就,已不能作出比较完备和充分的论述。现在只能从一些有关的文献和志乘中,搜寻出王训的七律十首,文一篇,颂一篇而已。本文拟就王训这极少的诗文,作一简略  相似文献   

11.
12.
珐华器是一种具有特殊装饰效果与独特民族风格的陶胎低温彩釉器,在陶瓷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品类。但因时间久远彩釉容易自然剥落,完整精美的珐华器相对少见。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品中,有一批西安附近出土、征集的珐华器,造型规整、色彩艳丽。现选其精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左光斗七弦琴系四川仁寿县汪洋镇中学肖参先生遗物。肖参病故后,由教师任展邦同志代为保存。1984年汪洋中学以组织名义送交县文化局转文化馆收藏。1985年6月15日建立文物管理所后移交给文管所收藏保存。肖参(1885—1961)年,字仲伦,号珠仙、隐情,井研县余家场(1952年划归荣县)人。肖参生于破落地主家庭。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赴资州(今资中县)应童生试。感于列强侵略,慨然弃举子业,转成都考入警官学校,立志寻求革命道路,光绪三十二年加入同盟会,与熊克武、向楚、谢持、张颐、方潮珍、朱之洪、龙鸣剑等过从甚密。辛亥革命成…  相似文献   

14.
张金凤 《四川文物》2006,(2):96-96,F0003
许昌博物馆收藏了一套明代铜八仙,这套八仙为铜铸,呈铁黑色,高22-23.7厘米,八位仙人身高相近,皆立于等高的太湖石状铜座上,衣带飘飘,手持各种法宝,呈现出神仙特有的韵致与洒脱。何仙姑肩扛长柄单瓣荷花侧身立于座上,面带微笑向左前侧视,长袖、长裙及长带随风飘动。曹国舅单脚斜身立于座上,手持阴阳板,宽袖随势而动。李铁拐赤脚,单脚立于座边沿,敞胸,右手半举宝葫芦,左手自然下垂握拐杖夹于左腋下。  相似文献   

15.
正10年前,当时经营的书店不是现在的五之堂而是十步斋。一天,贵阳市环保局的杨女士来书店问我们收不收购古旧书,因她家里房屋装修,她父亲去世后留下来的古旧书没地方存放,便想把它卖掉,估计有几百册。因书店经营收购业务,便随杨女士到她家看书。我还记忆犹新,书是用废旧报纸捆着,如果按图书的打包标准来估算,大概有二十几包,均为民国及民国以前的书。民国书中印象最深的是《国学基本丛书》系列和《丛书  相似文献   

16.
明代是贵州历史上人口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明代中央政府加强了对贵州的管理。弘治十一年,建贵州承宣布政使司,贵州成为一省。弘治四年,贵州有了自己的上报户口数。明代中后期贵州布政司管理人口数受政治、经济、自然等诸因素的影响有了一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王劲 《文博》2004,(6):70-75
明代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的转折时期,明代以前的纸本、绢本书法作品多是尺牍,信札,诗稿之类的小字作品,供人们近距离案头欣赏,即所谓的案头书.然自明代始,书法作品在其阅读功能的基础之上衍生出一种新功能--装饰功能,即把书法写成楹联(图1)、中堂、条幅、多条屏等形式张挂于壁,供人们远距离观赏,形成了书法的另一种存在方式--悬壁书.……  相似文献   

18.
军管型政区是一种特殊的地方行政区划类型,不是明代专有的现象,但历代类似性质的政区皆不如明代都司卫所制度之完善、严密及分布之广泛。卫所制度是在总结以前历代边疆行政管理制度与兵制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军事制度与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在地理上相结合的产物。贵州都司既是一军事地理单元,又是一地方行政管理机构,对其卫所的分析是研究明代贵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书院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教学形式,不但在学问研究上填补了官学留下的空白,更以其自由独立的学术风气培养了大批人才。贵州在明代建省,在政治经济有了较好的基础以后,文化教育也随之发展起来,书院教育呈现出鼎盛之势,并因应贵州省情而别具特色,书院的发展也对贵州地域文化贡献颇大,提高了士人文化水平,丰富了地方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明代以前,贵州文化教育落后,人才匾乏,据(康熙)、(乾隆)、(民国)等各个时期的《贵州通志》统计,明以前贵州仅有进土8名。乡贤9名;有名的文化人仅4人。因此,明以前的贵州几无教育可言,也无人才可言。朱元津一匡天下以后,明统治者注意“礼乐教化”,把在边疆地区设学作为巩固边防,统一国家的重要政策之一。为此,明统治者在贵州采取了许多政策鼓励土民就学,“黔省苗人子弟请愿读书者,准其送入义学,一体训海。每遇岁科两试。于该学定额外,取进一步以示鼓励”①。而且遍设学田,以资教育之用,思南府学田一分,“岁收仓斗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