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谢晶莹 《攀登》2007,26(6):156-158
公民文化权利与公民政治权利、经济权利一样,属于公民的基本权利。保障公民文化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文化差距而产生的文化矛盾、公共文化服务资源短缺等是制约当前公民文化权益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从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出发,以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目标,坚持公共服务普遍均等原则,兼顾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2.
公共图书馆作为一种保障公民知识自由权利的制度安排,其服务效率取决于公民对公共图书馆制度需求的满意程度,这说明公共图书馆制度服务效率是包含公平内涵的效率。以往对公共图书馆服务效率的测评方法没有充分考虑服务公平度和读者满意度因素,文章着重从效率指标设计的基本原则及效率指标体系二个方面评价。  相似文献   

3.
在农村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负有价值定位和制度保障两方面的责任。在价值定位方面,政府应该认识到:发展农村图书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是保障农民文化权利的基本方式,是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本内容;在制度保障方面,政府负有制度供给、制度实施和制度监督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从我国实现和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为目标,坚持公共服务普遍均等原则,对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现状分析,参考一些创新的图书馆服务体系构建模式的研究成果,对农村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探讨并提出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徐涛 《黑龙江史志》2008,(14):32-33
图书馆价值观是图书馆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由于受资源分配、权利地位等因素的影响,图书馆员在认同图书馆价值观方面存在种种障碍。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从制度型构和文化建构等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6.
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保障公民文化权利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客观需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文章以吴忠市图书馆为例,全面分析了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的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而阐明了民族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方向:创新服务理念,拓展服务空间,改进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7.
乔军 《攀登》2015,(1):91-96
俄罗斯联邦是世界上进行生态立法较早的国家。其立法进程大体经过了1917年以前、苏维埃政权时期、重新独立以后三个阶段。俄罗斯生态法的内容主要表现在确立生态安全、公民生态权利和义务、生态文化建设、生态鉴定制度等方面。借鉴俄罗斯的生态立法经验,三江源生态保护立法应遵循生态优先,确立生态本位的立法理念,以维护生态秩序,保障生态安全为立法目的,确立公民的生态权利和义务,发挥本土文化的积极作用,确立三江源生态鉴定制度。  相似文献   

8.
文章指出当前建设县级文化志愿者行动长效机制是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并从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二馆免费开放后,图书馆等对我国政府的政策和法规支持、公民文化的培育、自身的管理三个方面,探讨了我国文化志愿者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9.
刘春梅 《攀登》2010,29(4):142-144
公共图书馆是由国家主办、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公益性机构,它的任务是为我国公民提供文化公益服务。在我国的13亿人口中就有近8亿在农村,农民占据了人口中的大多数。享受图书馆的服务是全体公民的权利。文章认为,为农村的广大农民读者提供良好的文化公益服务,应当成为今后公共图书馆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0.
杨沛沛 《沧桑》2012,(3):97-99
婚内协议,已经作为一种维护婚姻稳定,未雨绸缪地保障自身权利的工具日益为人们了解和采用。本文从"婚内协议"的性质、效力、存在条件以及立法缺失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试图将公平、自愿的契约精神融入婚姻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1.
《文博》2017,(3)
2016年12月2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这不仅反映出我国对于公民文化权利的充分尊重和保障,也对作为公共文化载体的博物馆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供标准化、规范化和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现阶段国内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的"不均等"主要由人际、区际和代际"不均"的三方面原因造成,均等化的实现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2.
陈军 《沧桑》2011,(1):232-233
图书馆作为国家开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对每位公民都是公平的,任何人都可以利用它达到学习、求知、掌握技能、休闲娱乐、愉悦身心的目的。因此,图书馆本身就体现了民主公平的精神,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是完全一致的。本文论述了图书馆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以及应树立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3.
王鹏森 《神州》2013,(1):147-147
刑事司法正当程序可采取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明确原则,使行为人的权利以法律条文的形式确定下来,切实保障公民的权利。随着赵作海案的大白于天下,司法公信力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陡然下降。本文通过了解赵作海案情的,总结了几点避免冤假错案的一些建议,进一步完善司法体制,严格立法,更切实的保障公民的各项权利。  相似文献   

14.
"特定人"是指基于宗教、种族、文化、身体等原因在社会上处于劣势,或者为了社会全面发展、保障人权的需要而由宪法特别指定,在一般公民基本权利的基础上享有特殊保障的特殊群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修改过程中,对"特定人"权利的保障经历了基本确立、停滞倒退、初步恢复、快速发展的变迁轨迹。导致这种变迁的原因涉及经济条件、主观认识、客观情况等方面。宪法对"特定人"权利的规定与保护的变化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5.
金菊花 《攀登》2009,28(4):104-105
享受图书馆的服务是全体公民的权利。但目前青海农牧区图书馆建设及其服务工作不能满足青海农牧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图书馆建设,更好地为农牧民提供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6.
管仲 《攀登》2001,20(3):71-74
近现代刑法的一个显特点是强调其人权保障的作用。因为刑法是限制性非常明显的法律规范,它涉及到对公民的财产、权利等方面的规定。如果不对刑罚权给予一定的限制,势必会侵犯公民的自由和权利。而要实现刑法的人权保障机制,就必须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因为罪刑法定原则的价值取向和刑法的保障机能是一致的,它对立法权和司法权的限制,体现的是刑法对人权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首问制”在图书馆实施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通过实施“首问制”提高图书馆服务理念,同时实施“首问制”是图书馆权利的一种体现,是维护和保障图书馆权利的一种措施。  相似文献   

18.
张乾 《神州》2013,(15):172-172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尤其是人身自由权,作为一项具体的自然人格权,是人之存在的基础,也是享有和行使其他权利的重要前提。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文化素质的逐步提高,我国公民人身自由权保障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随着我国公民法制意识的逐步增强,我国公民基本权利保障会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9.
马饶 《黑龙江史志》2011,(19):56-57
图书馆事业是人类追求知识自由理想的产物,保障人类知识自由获取和信息公平利用是图书馆事业或图书馆制度的核心理念和最高使命所在.世纪之交,伴随着人们权利意识的迅速觉醒,依法治国终成国策,在这种背景下,制定合理的图书馆制度来保障读者的权利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20.
程晨 《风景名胜》2020,(2):0389-039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此项制度是坚持完善中国社会主义道路和推进国家长治久安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步,是在新时代提倡全面依法治国、明确治国目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方向和目标。其中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指出:“制度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因此对于我国要走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首要前提是对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法治保障制度进行全面的完善,强调社会公平正的法制保障对人民的重要性。在保障人民的利益情况下,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发展。国家应大力宣传社会公正公平法治制度,进一步加深公民对社会公正公平法治的认识,对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起到一定的作用,更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长治久安。本文就如何理解社会公平 正义的制度和如何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进行深入的探究,探寻中国的社会公平制度所将要面临的挑战和所带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