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1978年冬,永城县高庄公社郝娄大队社员在县城南五十里马桥集治理包河工程中,挖土时发现一方金代官印。印、钮均呈梯形,铜质,重0.77公斤,通高5厘米,印面6.6厘米见方。印文为阳刻“九叠篆”书“行军万户人字号之印”十字。印背右刻行书“大安三年四月”,左刻“礼部造”,边刻“行军万  相似文献   

2.
恽丽梅 《收藏家》2008,(9):88-88
乾隆皇帝处处效仿其祖父,曾篆刻宝玺1800余方,是康熙帝宝玺的十几倍。他当太子时就刻有印章70余方。根据《乾隆宝薮》统计,乾隆帝“八徵耄念”及“八徵耄念之宝”有63方,“自强不息”45方,“古稀天子”及“占稀天子之宝”42方,“犹日孜孜”24方,“乾隆宸翰”24方,“惟精惟一”13方。其中,“乾隆宸翰”、“惟精惟一”等属闲章。  相似文献   

3.
享受读书     
我有一方珍爱的闲章,文曰:“千金之富,不如一日读书之乐。”中学时代,曾在乡间的猪圈竹楼上读苏东坡的《赤壁赋》,文字激活的美好意象与现实环境中猪粪的熏臭、猪的嗷叫形成强烈对比,至今刻骨铭心。谷草堆里,两个少年人的瘦脊梁相互砥砺,心中升起青云之志。这段经历,真感激母亲  相似文献   

4.
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宋椠《晦庵先生文集》,向为秘本莫覩,现今影印出版,是朱子学研究的一件大事.此集原为毛氏汲古阁所藏,后入清大内,唯见著录于《天禄琳琅书目》.后溥义以假赏溥杰之名,售诸于市,方流传于外.此书刊刻时间与地点不明,台湾昌彼得跋、蒋复璁序均定此书印刻于淳熙年间,称之为淳熙本,实误.按此集分前集十一卷、后集十八卷,书刻字体有异.前集上鱼尾下方题“文几(卷)”,后集则题“朱文几”或“朱文后几”;前集下象鼻中无字,后集则依次刻有为、政、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又、拱、定、譬、众、星、拱、之诸字,可见前、后集编集刊刻本非一时.但是此本前后集前列有总目录,前集中有改刻之叶,如卷三前二叶,卷六前三叶,又卷八第九、十两页以及十一叶前五行均是抽换重刻,所以连目录也一并剜改.可见是书已非初刻,当是先编定刊刻前集,后又编成后集,乃并前集一起合刻再印.  相似文献   

5.
1981年,陕西子洲县驼耳巷乡贺家墕村出土一方北宋官印。此印面为正方形,边长5.5厘米,厚1.1厘米,矩形柱纽,带纽通高4.8厘米。印背左侧刻“元丰七年”四字,右侧刻“少府监铸”四字,纽顶端上中刻一“上”字。印面自右至左两行朱文篆刻“河东第九副将之印”八字。铜质,完好无损(图一)。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由于受到“馆阁体”的束缚,一些书家不能纵横书坛,走进一条千人一面的死胡同.然而,被上虞名士王望霖的“天香楼”所刻藏的这一时期的名人墨宝,却冲破了这种樊篱,各种流派争奇斗艳,大放异彩,在我国书坛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天香楼,坐落在上虞县梁湖乡的华山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该楼为王望霖藏书楼,“藏书数万卷”,此间,王望霖曾广泛搜集清以前的名人墨迹,将之刻于碑石,共由《天香楼藏  相似文献   

7.
黄汉 《文献》2023,(4):96-117
嘉庆初年,姚鼐手订、刊刻、增补诗集十卷与文集十六卷,付之江宁刘文奎家雕刻,形成了三种不同的印本。其后,李际春补刻诗外集,姚雉续刻诗后集,梅曾亮续刻文后集,又有姚原绂翻刻印行诗文集。道光以降,诗文集流传产生了“全集”的形式。同治五年,李瀚章因《惜抱轩全集》书板毀于兵燹,故重作校勘,另刻新本,是为省心阁本。此本有原刻与翻刻之分,原刻亦有初印和后印之别。翻刻本不仅改正了原刻后印本许多错讹,而且刊刻更为精良,上海校经山房、会文书局皆据之印行出版。徐宗亮又因省心阁本“翻雕于楚而不常印行海内”,故取文集别为校刊。目前学界普遍使用的《惜抱轩诗文集》,实据省心阁本之原刻后印本整理而成,故书中错讹甚多。姚门弟子校阅、助刻姚鼐诗文集,诗文集反过来又滋养了一批又一批姚门弟子,吸引了众多读者依附姚门。  相似文献   

8.
传本《颜延之集》可以归为四个系统:黄辑汪校本系统、《七十二家集》本系统、《名家集初刻》本系统和《颜氏传书》本系统。黄辑汪校本系统《颜延之集》版本最差,校勘价值不大。《百三家集》本《颜光禄集》所收内容没有超出《七十二家集》本,但刊正了《七十二家集》本中的若干文字错误,具有同等重要之校勘价值。《名家集初刻》本综合严可均辑《全宋文》中颜延之文和《百三家集》本中颜延之诗汇录而成。《颜氏传书》本《颜光禄集》属于典型的家刻本,内容最为全面,体例谨严,校刻精良,是传本《颜延之集》中最善者。对版本源流的梳理考察,有益于新辑整理校注本工作的展开,也有益于对《颜延之集》中作品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五) 词 对纳兰词作全面的搜罗辑刊,已有五次。第一次,康熙三十年(1691),徐乾学刻《通志堂集》,张纯修刻《饮水诗词集》,后称“徐刻本”、“张刻本”。第二次,嘉庆二年(1797),汪元治辑刻《纳兰词》,是为“汪刻本”或“结铁网斋本”。第三次,光绪六年(1880),许增刻《纳兰词》,通称“榆园本”。第四次,陈乃乾辑《通志堂词》,1937年开明书店版,此为“陈本”或“清名家词本”。第五次,冯统辑校《饮水词》,1984年广东人民出版社版,可称“冯校本”或“天风阁本”。本文先就传世情况作综合的考评,然后就纳兰词是否确为性德之作申以己见。 编定最早的纳兰词集是《侧帽词》和《饮水词》。冯校本的《校读记》说:  相似文献   

10.
新世纪到来之际,坐落在武汉后花园的新洲道观河风景旅游区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问津书院”的仪门,修葺一新。由清末书法名家张荆野先生榜书“问津书院”四字石匾重刻,镶嵌其上,  相似文献   

11.
《孙氏墓志》记载了河东孙氏的生平及其子的官职等内容,其书刻规格之高在晚唐非奉敕书刻墓志中十分罕见.其所留存的晚唐书、刻名家信息,可补晚唐书法名家张宗厚的官职变迁、书法风貌之之阙,并为唐代"玉册官"制度的研究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12.
一纸珍藏干海宁市图书馆的清代六舟上人《宋“嬲”字砖墨拓》(以下简称“嬲”字砖拓”),让人眼前顿觉一亮。砖古,是一块六舟所藏的晋代古砖,又被主人琢磨为一方砚台;字奇,上边有一个两“男”夹一“女”的“嬲”字;墨拓上题识、钤印部出自一代名家学者之手,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13.
清代广西刻书的兴盛,还以家刻本、坊刻本的大量出现为特征。家刻本,又称家塾本、家宅本或书塾本,是指私人主持或出资校刊的图书,其目的是为满足私家读书、藏书之需要,并不以营利为本,偶尔出售也只收成本。家刻本的刻印者多是官僚、地主、富绅等家业殷实者。他们有的刻印家集,宣扬祖德,以示门第高贵;有的刻印乡邦文献,选辑邑文,以示地望之不凡;有的搜罗佚典秘本,校刻行世,以示学问之博雅;有的代官场名流刻书,以利名人荐举;还有更多的是为读书做学问而刻,为发表个人著述而刻,为收集师友著作而刻,  相似文献   

14.
《收藏家》2017,(12)
<正>历来名人专场都是拍卖场上的香饽饽,安思远、仇焱之、戴福保、胡惠春、赵从衍、王世襄等名人珍藏专场尤其如此,往往出现就备受关注,其成交价也远远高于其他专场。而名人专场之所以受认可,关键在于名家藏名家的传承脉络能更好地保证拍品的真实性,也让拍品本身增加了更多生动的故事性。因此,名人旧藏成为各大拍卖行力推的专场,以及收藏家们竞相购买的对象。2016秋拍,香港佳士得秋拍推出养德堂珍藏的中国古陶瓷器,其中一对元代龙泉窑飞青瓷  相似文献   

15.
《睢阳五老图》是北宋时期的一幅名画。当时的朝廷重臣杜衍、毕世长、朱贯、王涣、冯平,致仕后归老睢阳,晏集赋诗,时称“睢阳五老会”。当时名家欧阳修、晏殊、范仲淹、司马光、苏轼、黄庭坚等18名人依韵和诗,时人绘成《睢阳五老图》,钱明逸为之作序。后世历经宋、元、明、清和民国至今,时间跨越近千年,更有历代名人范成大、杨万里、赵孟频、董其昌、朱彝尊等诸巨公名手为之留下墨宝。  相似文献   

16.
李军 《收藏家》2004,(1):51-54
清乾隆年间,任竹刻艺术发源地嘉定地区,出现了一位擅长“陷地阳文”技法、且以竹刻书法著称的名家一邓渭。《竹人录》载:邓渭,邓孚嘉之子。“字得璜,号云樵,善镌印章、笔筒、秘搁,行草得羊欣法度。”邓渭早年刻竹,深受其父邓孚嘉及嘉定地域竹刻艺术风格的影响。邓孚嘉,字用吉,福建人,流  相似文献   

17.
记书估古书作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旧社会里,有些书估,只为射利,不顾社会道德,往往以种种作伪手法来矇骗顾客。此种恶劣径,不仅损害读者为经济利益,有时还破坏了古书完整。特将其作伪方法举例於下,以备读者参考。 (一)抽去刻书时代的序文年月,留存旧序。明初刻本近元代者,则单存元序混充元刊,如成化间张习刻本《雁门集》,脱去张习刻书序文,按瞿氏铁琴铜剑楼书影误为元刻。嘉靖刻本尚有明初气息者则冒充明初刻本,如嘉靖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因抽去嘉靖刻书序文,按涵芬楼误定为弘治刻本,今中华书局影印本已纠正。此类书籍有的虽经过仔细考究,但是也很难分辨真伪,故从前各藏书家书目,颇多失实之处。 (二)将书染成古色,以充古书。以元充宋,如《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以明充宋,如明祟祯六年寒山赵氏小宛堂翻刻南宋陈玉父本,此本翻刻甚精,往往有人抽掉赵氏后跋,并以染色,冒充宋本;又如叶德辉《书林清话》所载天禄琳瑯著録之明刻本《春秋经传集解》,伪作“咸平辛丑刻”五字补印於板心;又明袁氏佳趣堂刻《六臣注文选》挖去“佳趣堂”牌记冒充宋裴氏刻本。以清充宋,如纳兰成德通志堂刻垫印本《三礼图》抽去封面,特用棉纸染旧,或以东  相似文献   

18.
1984年7月4日,牡丹江铁路医院职工任广才同志在市北郊八达沟口公路左侧的坡地中,发现一方完整的铜印。笔者和罗葆森同志于7月17日对出印现场作了调查。此印出土地南距市中心约1公里,东距牡丹江边墙东端约15公里,而紧临牡丹江北山的东山山脚,北距牡丹江边墙约25公里。印呈方形(如图),边长为7厘米,面铸汉字九叠篆书“古州之印”四个字。钮为长方形,顶刻“上”字,以示用印方向,钮前侧镌刻汉字行书“古州之印”。印背左侧刻“应辨所造”四字,右侧刻有年款“天泰二年二月廿五日”九字。印重1.8公斤。  相似文献   

19.
枕可以怨     
如果将这件黄杨木枕放在一间现代美术馆内,相信会贴上一个“解构主义”的标签。斫黄杨木一截,中间剖空,两端减地起棱,辅刻阴线,以象竹节,其形制与唐宋时期的陶枕相近,呈亚腰之长方,形制与装饰悖谬,使之原生态被“解构”,进而产生了一种颠覆视觉经验的审美歧义。  相似文献   

20.
《宝贤堂集古法帖》的过去与现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宝贤堂集古法帖》是明代晋世子朱奇源奉其父晋庄王朱钟铉之命,于弘治二年 (1489年)在太原集刻的十二卷石刻丛帖。“宝贤堂”为朱钟弦堂名,以堂名为帖名,俗称《宝贤堂帖》。又因时隔二百多年后的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太原府知府李叔达 (字清钥)也刻了一套名叫《古宝贤堂帖》的四卷石刻丛帖,其规模、形制、选字等都与这套法帖不同。为区别起见,这套十二卷法帖又名《大宝贤堂帖》、《古宝贤堂帖》,四卷俗名《小宝贤堂帖》。本文所谈的是朱奇源集刻的《大宝贤堂帖》。 晋藩王自明太祖第三子朱(木冈)始封于太原,到世子奇源历时五代,都是崇尚文艺、收藏精富、游心翰墨的书家。朱奇源临仿古法书就“不下万余纸”,其父庄王好博古,喜法书,尝以《绛帖》岁久断脱,令世子奇源采旧所藏古今名人墨迹摹刻以传,号《宝贤堂集古法帖》。这套大型丛帖较北宋庆历、嘉祐(1041年——1063年)间,潘师旦刻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