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禁城内东西六宫在明代是妃嫔居住的地方,到了清代则后或妃嫔们都被指定居住在东西六宫的其中一个宫内。属于西六宫之一的咸福宫(图一),建于明永乐年间,原名寿安宫,嘉靖十四年改为成福宫。清康熙二十二年重修。建筑形式是:宫墙、琉璃门,院中有影壁门一座。前正殿三间,庑殿式,前有露台。前檐隔扇门,隔扇窗坎墙。后檐中间为隔扇门,左右是后檐墙。室内:  相似文献   

2.
御花园是建筑在紫禁城中轴线北端的一座供帝后游赏的花园。园北高大的宫墙南侧,西建延辉阁、位育斋,东建堆秀山、摛藻堂。堆秀山是一座奇伟俊秀的堆石山(图  相似文献   

3.
《文史天地》2012,(8):95-95
三宫六院是指清代皇帝及嫔妃后宫起居各处。三宫:指故宫内廷中路的三大宫殿,即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六院:有东路六宫和西路六宫。东路六宫:斋宫、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永和宫:西路六宫:储秀宫、翊坤官、永寿宫、长春宫、威福宫、重华宫。  相似文献   

4.
重华宫位于北京故宫御花园的西面、内廷西六宫之北。原是乾隆皇帝作为皇子时居住的潜龙邸——乾清官西二所。乾隆皇帝即位后,对乾西二所进行大规模改造,并将其升为"重华宫",成为紫禁城内一组相对独立的重要宫殿,成为集宴赏,娱乐和休息于一体的重要活动场所。  相似文献   

5.
今紫禁城中路御花园内的钦安殴,其始建时间有几种不同说法。有的认为“建于1420年(永乐十八年),1535年(嘉靖十四年)重新修建”;有的认为“建于明嘉靖十四年”;等数著作仅著建于明代,嘉靖十四年添建围墙。从有关记载考察,紫禁城内先后应建过两座名为钦安殿的建筑。一座在“宫右乾隅”,始建于永乐朝,嘉靖朝更名玄极宝殿,隆庆朝更名隆德殿,崇祯朝更名中正殿,清代袭用中正毁之名,为喇嘛唪经之所;另一座位于紫禁城中路的御花园内,建于嘉靖朝,清代承继使用,即今“天一门”内所存钦安殿。  相似文献   

6.
一、宫廷园林的特色 紫禁城原有宫廷园林四座:御花园、慈宁宫花园、建福宫花园和宁寿宫花园。建福宫花园于1923年6月被火焚毁,现仅存遗址,其他三座花园则基本完好。 御花园位于紫禁城中轴线的北端,东西向130余米,南北90余米,占地12000平方米,  相似文献   

7.
《文物》2014,(11)
<正>北响堂石窟位于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内的响堂山半山腰,主体开凿于东魏、北齐时期,是国务院1961年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其所在的山顶共有5座宫殿式建筑,分别称为东天宫、西天宫、南天宫、北天宫和中天宫,为响堂山石窟的附属建筑。其中,西天宫殿门柱上有唐、宋题记(图一),东天宫殿门券上有明代题记(图二、三),其余3座天宫殿皆为近年新修建筑。20世纪初以来,学者曾对响堂山石窟进行过多次调查研究,但天宫殿则往往被忽视。本文借助西天宫殿殿门两侧残存的四处题记,对天宫殿的建筑年代进行考  相似文献   

8.
慈宁宫花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禁城里的花园,除了人们熟悉的御花园、闻名的乾隆花园,还有一座慈宁宫花园。慈宁宫花园位于紫禁城西北,慈宁宫的南边。据《国朝官史》记载,“慈宁门南为永安门,其左为延禧门,右为揽胜门,右门  相似文献   

9.
马云华 《收藏家》2009,(12):58-64
中正殿位于紫禁城西北角建福宫花园南,以它为中心自南向北分布了10座藏传佛教建筑,纵轴布局以昭福门为界分成两院落,成为紫禁城内最大的藏传佛教建筑局,总称为“中正殿”,它们分别是中正殿、中正殿东西配殿、淡远楼、香云亭、宝华殿、梵宗楼、雨花阁、雨花阁东西配楼,共计10座,是紫禁城内全部由佛殿组成的建筑群。  相似文献   

10.
洹北商城一号宫殿基址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河南安阳洹北商城一号宫殿建筑基址分别于2001、2002年进行了考古发掘。两次发掘共揭露面积约8000平方米 ,清理出一座大型建筑基址的中、西部(约占该建筑的三分之二) ,包括主殿、耳庑、廪台、南庑、门塾和中庭等建筑基址。根据该基址在宫殿区的位置、宫殿建筑的结构、基址上的若干祭祀遗存、地层关系和出土遗物 ,可推定为商代中期的宗庙建筑基址。  相似文献   

11.
公元1421年,一座规模宏大的宫殿群在古老的东方建成了,这就是紫禁城,大明王朝新的统治中心。紫禁城的第一位主人就是永乐皇帝——朱棣。  相似文献   

12.
明代皇家祭祖宫殿外有太庙,内有奉先殿。二者功能同为祭祖,但各有侧重,太庙祭祖重在四时祭享,奉先殿则是皇帝与皇室成员的晨昏瞻谒之所。明代实行两京制度,在南、北两京皇宫内各建有一座奉先殿,南京奉先殿初创于洪武二年,永乐迁都北京之后,复建奉先殿于北京紫禁城,两京奉先殿并存。明清更替之际,两座奉先殿先后毁于战乱,其建筑形制遂不可考。祭祖活动既关乎人情,也关乎国家制度,奉先殿作为重要的皇家祭祖场所,梳理其历史沿革,追溯其形制布局的演变脉络,既可以考察明清宫廷祭祖制度,亦有助于了解紫禁城宫殿布局的变迁和规律。  相似文献   

13.
明清北京宫殿——紫禁城,包涵有丰富的个体建筑和风格独具的群体组合,代表了中国传统建筑技术的最高水平,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被誉为中国宫殿建筑的典型。她继承发扬了宫殿建筑的哪些传统?典型性又表现在哪里?本文将从总体规划方面探讨这些问题。 一、宫城位置 紫禁城位于都城北京的中心地带,是遵从周代“择中论”的思想,突出帝王的崇高地位。 “中央”这一概念,在历史上形成很早,  相似文献   

14.
在山西省第二次文物普查中,于高平县中庄村发现一座古老的民用建筑——姬宅。尽管现存的只是一个单体的北房,但风格古朴,年代题记明确,是一座罕见的元代民居。 建筑概况 姬宅,现存于一个普通的农家小院,坐北面南(北偏东15°)。院内西南两面各有小屋三间,东北角另辟一门,内为一独立小院,有北房与南房各数间。整个建筑群内除姬氏  相似文献   

15.
秦汉皇宫中称作"某某殿"的建筑,通常由殿、室、房、箱、阶、庭等部分组成,而殿是最大也最重要的空间。本文搜集史籍所见零散资料,结合经学文献和考古材料进行考证和解读,大致勾画出此类建筑的空间结构。殿建于台基之上,南边有东西两阶。室在殿北正中,有户、牖与殿相通。室两侧有房,堂两侧有箱。左房向北敞开,有阶。两箱分别向东西敞开,亦有阶。殿前有内外两个庭院。内院称庭或中庭,庭前有门,其外有大门。  相似文献   

16.
在中历代宫殿中,只有明清皇宫紫禁城在总体布局上最接近左祖右社前朝后市、五门三朝等儒家的理想和封建礼制。……我们代国家管理文化遗产,管理先人留下的这么多珍贵的东西——我们是要有这个责任感的,这是对国家、对民族负责任的表现。  相似文献   

17.
山不在高,有景则名。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湘西凤凰县城北面的擂草坡,就是一座钟灵毓秀人未识的名山。擂草坡地处凤凰城沱江北面,从城内经南华门景观步入公路桥,举目眺望前方耸立的山峰便是擂草坡。这是一座充满传奇的“三绝山”,山上保存有南方长城雄关之一的“靖边关”和辛亥革命凤凰起义的英烈陵墓、纪念碑文,还有记载党史军史的文家市战役的石表和文字。  相似文献   

18.
试论大同操场城北魏建筑遗址的性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3年发掘的大同操场城北魏一号建筑遗址为一长方形夯土台基,台基东、北、南三面设踏步,其中南面为东西并列的双阶形制。根据遗址在平城中的位置、建筑形制以及出土遗物,再结合考古材料与文献的对比,可以认为遗址位于平城宫殿区,推断为北魏平城的宫殿建筑遗址。  相似文献   

19.
王宇信 《南方文物》2011,(4):162-170
自1928年开始的河南安阳殷墟的科学发掘工作,至今八十多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①。殷墟科学发掘工作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以小屯村北、洹河以南的54座宫殿宗庙基址和洹河北岸侯家庄的14座殷王室陵墓为核心殷晚商都城标志性遗迹,而且在以洹水和大濠沟为保护性措施的宫殿宗庙区以外,又发现不少贵族、平民居住遗址和墓葬,特别是殷人聚族而居的族墓地,在后岗和殷墟西区等地不断发现。而手工业作坊遗址,诸如铸铜、制骨、制玉、制陶等作坊,也多有发现。而在殷墟王陵区又有成片的祭祀场,在乙七基址前和丙组基址上及附近、54号基址附近也有祭祀祖先和社坛的遗迹。如此等等,八十多年来的殷墟发掘,已初步查明殷墟遗址的范围是"东西6公里,南北5公里,总面积近30平方公里"②。昔日的殷墟,乃商代晚期都城,是商王朝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而殷墟文化,代表了殷商文化的最高水平。八十多年来殷墟的考古发现和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94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殷墟的发现与研究》和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考古学》(夏商卷)第六章商代晚期的商文化和第七章商代的经济、技术、文字和艺术,及2006年刘一曼《殷墟考古38年》(《中国文化遗产》总第13期)等专著和总结性文章作了全面总结。由于学者们"对都邑考古的主要任务重视不够",特别是"对宫殿考古在都邑考古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因而在殷墟都城文化的研究中,存在"重文物遗迹,重墓葬轻建筑,反映了人们在学术理念上的偏差",因而出现了长期以来,对殷墟都邑的核心———宫殿宗庙遗址"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③的局面。而2010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杜金鹏著《殷墟宫殿区建筑基址研究》,就是八十多年来第一部系统研究殷墟宫殿建筑基址的开创性著作,从而把考古学者、历史学者引出殷墟的迷宫,科学地再现了昔日殷都宫室宗庙的巍峨与辉煌。这部著作不仅把殷墟宫殿区建筑基址的研究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阶段,而且抢救和复原了一批重要考古资料。因此,《殷墟宫殿区建筑基址研究》,是殷墟宫殿建筑研究的突破性成果,是值得史学界、考古学界认真学习和加以称道的。一、一座长期困扰学术界的"迷宫"商朝晚期的都城,"宫中九市,车行酒,马行炙",是相当繁华的。商朝最高统治者,为"游于九层之台,居于广室之中",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在都城大兴土木",造倾宫,作琼室瑶台"",其大宫百,其小宫七十三处"④。商王都建有鳞次栉比的宫殿建筑是为史学界和考古学界所熟知的。1928年至1937年前中央研究院十五次科学发掘殷墟所得53处宫殿建筑基址和1989年至1991年发掘的一处凹形建筑基址(或统编为54座基址,或  相似文献   

20.
唐大明宫遗址位于西安火车站北约一公里处。这座一千三百年前建筑的宫城,历经沧桑,至今在遗址上还可以看到一些宫殿台基和残存的宫墙,如同小山或垅岗。从宫城北部地形的起伏,当年宫廷园林概貌略可辨认。大明宫是唐长安三大宫殿群之一。三大宫殿群中,太极宫位置在西,故称"西内",大明宫在太极宫东偏北,称"东内",兴庆宫在大明宫南偏东,称"南内"。大明富于贞观八年(634年)建于城北禁苑龙首原上,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他父亲李渊夏日在此"清暑"而建,初名永安宫,次年改名大明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