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克罗地亚的小镇锡尼每年都会组织一次骑士们的马上比武,以纪念1715年抗击奥斯曼军队的胜利。2015年正值大捷300周年;和那些由现代人再次发掘、重新组织的古老赛事不同,这项比武在过去的三个世纪中从未中断过。  相似文献   

2.
正问:您的《骑士制度与暴力》一书在牛津出版后,引起学界广泛关注,我也曾在教学中向学生们介绍过这本书的内容。通过您一系列有关骑士制度的著作和文章,(1)我们不仅注意到您所持的观点与欧洲学界主流观点有明显不同,他们更多是赞颂和溢美骑士制度,而您则阐述骑士作为一个社会群体"原本应该是什么样子",侧重研究骑士与社会暴力的关系也是您这种观点的体现。与此同时,我们还注意到,您在研究中大量使用了中世纪文学资料。中国学术界有"文史不分家"之说,但更多人  相似文献   

3.
英格兰向近代过渡的过程中,当村庄等被封建化的时候,郡却没有被封建化。这是因为从12世纪开始,英格兰骑士的军事色彩逐渐淡化,他们参与到地方政府特别是郡公共政治之中,使得由骑士转变而来的乡绅逐渐成为郡内事务的主导者。随着地方认同和凝聚力的增强,以乡绅为核心,地方社会形成了郡共同体。传统的认识存在着一个误区:即认为在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中,中央集权必然与地方自治发生冲突与矛盾。这其实是一种典型的"非此即彼"的认识。民族国家的建构与地方自治的延续是一个既冲突又依赖的过程,可以说两者是有机的结合体。  相似文献   

4.
"千年之变"或"封建变革"是由乔治·杜比率先阐发,经P.图贝尔和P.博纳西等人发展的一种关于西欧封建社会生成与演变的解释模式。这一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封建社会诞生的年代学,将西欧封建变革的关键时期放在公元千年前后到11世纪中期;认为封建制度的产生是加洛林国家解体、公共权力蜕变为领主私人统治权的结果;在封建化造成的暴力和混乱之中,传统的社会关系被重构并形成新的社会阶层。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这种变革论受到多方面的批评,批评者强调千年之变是对当时新的书写文化的误读;千年前后的社会演变不是与加洛林秩序的突然断裂;变革派关于封建混乱的理解,是透过现代政治的棱镜观察中世纪而产生的误解。  相似文献   

5.
2000-2004年中国的世界中世纪史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春高 《世界历史》2006,(3):128-137
21世纪中国的世界中世纪史研究,取得了许多的突破和进展。新世纪的研究呈现出的新气象、新面貌令人欣喜。走向日常:西欧社会史的新取向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史成为国内学界备受瞩目的研究领域,研究取向渐渐走向日常生活①。西欧中世纪是一个等级社会。教士在中古等级社会享有特殊的地位,圣职推荐权问题也不全是宗教事务本身,它也具有鲜明的世俗社会特征②。贵族与骑士处于中古社会的上层,骑士是大众关注的中心,也是不少研究者探讨的主题。倪世光关注的是中世纪骑士的日常生活,故其着力介绍骑士的武器装备、比武大赛、骑士的培养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6.
税警总团是宋子文在1932年任财政部长期间建立的私人武装。顾名思义,应该是一支用于缉私征税的非正规部队。但是在宋子文的苦心经营下,变成了一支连当时甲级正规军都无法比拟的精锐部队。  相似文献   

7.
西欧中古早期的王国不是罗马国家的延续,也非民族国家、主权国家的某种不完整的、模糊的投射,中古早期的国家应当依其自身进行解释,这是当代论者的基本共识。论者对西欧中古早期王国与罗马制度的关系、早期王国能否纳入"state"这一概念意义上的国家范畴、公共权力与私人权力的关系、王权与地方权力的关系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讨论显示,关于国家发展问题的直线的、目的论式的传统解说,在当代学者中不再具有普遍认同。讨论还显示,只有避免将中古早期的政治实践狭窄地范畴化,即避免在"公权"与"私权"、"公法"与"私法"这些二元对立的范畴内观察中古早期的政治生活,才能真正认识那个时代的国家性质和特点。  相似文献   

8.
岳蓉 《史学月刊》2006,2(9):59-64
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是多种因素互动的结果。从权力政治学的角度考察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政治动因,可以发现,中世纪王权在权力政治发展中的演变历程正是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积累过程。英国民族国家形成的政治动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国家原则对封建原则的消解;二是以王权为代表的世俗权力与教会权力的冲突与斗争。在这两方面作用的互动过程中,王权在国家原则的制约下巩固与发展起来,为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创造了决定性的历史条件。  相似文献   

9.
骑士役保有制是西欧中世纪封建制度中最主要、最典型的封建土地保有制度。在该制度下,封君与封臣对同一块骑士领都有各自的土地权利,并且他们各自的权利都受到法律的保护。在几个世纪的发展中,骑士领的实际占有者骑士役封臣逐步获得了土地的继承权、转让权与大部分的自由处置权,对骑士领的土地权利逐渐向私有权靠近;同时,保有骑士领的阶层也在不断扩大,他们对土地私有化的需求与行动力在持续增强。在英格兰内战爆发初期,骑士役保有制终于被彻底废除,私人土地产权得以在英格兰初步确立。  相似文献   

10.
在历史的长河中,一段历史的出现、发展、高潮直至衰落,都应该是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展水平紧密联系的。中世纪骑士的诞生和骑士制度的升华都对那时的生产力和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而骑士精神和道德是上层社会的贵族文化精神,它是以个人身份的优越感为基础的道德与人格精神,但它也积淀这西欧民族远古尚武精神的某些积极因素.在西方的文化传统中,中世纪的骑士精神对现代欧洲的民族性格的塑造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因此中世纪的骑士和骑士精神是深厚的历史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1.
在16世纪法国宗教战争期间,驱逐、骚乱、屠杀等暴力活动的发生往往伴随着流言的广泛传播,流言已经成为这一时期法国社会的重要特征。凭借着"暴力触发机制"的作用,流言作为这一时期法国民众的恐慌与焦虑情绪外化的表现,推动了施暴者从受害者到正义保卫者的身份转化过程,从而加速了暴力活动的进程。面对宗教对立冲突与宗教战争的危机,普通民众对于自身所处信仰共同体现状的担忧以及在自身身份认同问题上的焦虑都令流言与暴力成了固化信仰共同体边界、强化身份认同的重要手段。共同体和身份认同问题构成了16世纪下半叶法国社会的重大危机,并在之后的几个世纪中始终困扰着法国,成为法国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以及现代化进程的一大挑战。  相似文献   

12.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豫西南地方豪绅通过掌握地方武装,牢固控制当地社会资源,建立起"自治"或"半自治"式的地方政权,当地社会结构日益呈现暴力倾向。新的豪绅政权不但未能改变当地畸形的社会结构,反而进一步恶化了当地的社会生态。  相似文献   

13.
骑士比武     
《南方人物周刊》2013,(11):22-23
4月1日,英国赫特福德郡。内布沃思庄园的拥有者莱顿家族在庄园内举办了一场传统的比赛。表演者打扮成中世纪的骑士进行马上长矛比武。  相似文献   

14.
"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组织"是美国新左派运动重要组织之一,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积极参与民权运动和民主政治改革。随着国际国内形势变化,尤其是越南战争不断升级,该组织在60年代中期从追求体制内政治改革转向反战运动和反权威、反体制、反主流文化运动,甚至暴力对抗权力部门。美国联邦调查局以国家安全为由,借反苏反共的冷战话语和维护美国传统价值信念之名,对"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组织"实行全面监控,并于1968年启动"反谍计划",通过渗透、误导舆论、心理战、法律骚扰等手段破坏和消解该组织的活动和影响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对60年代末"学生争取民主社会组织"走向衰落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美国联邦调查局对新左派等国内持不同政见者的打压,体现了美国国家权力与公民个人自由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相似文献   

15.
张云 《史学集刊》2015,(2):60-70
"软权力"的出现是"权力"从国家领域向社会领域流散的结果,侨民和移民作为软权力资源,形成了原籍国和现籍国在非国家领域的"非零和"权力博弈。华人华侨是中国国家软权力建构的基本资源,族群特征、民族习性、文化传统、文明特性是"软权力"建构的基本常量,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政治制度是"软权力"建构的重要变量。中国国家软权力的建构是基于"中国价值观"的探索与实践,华人华侨的社会实践在孕育中国价值观、建构中国软权力中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要重新审视华人华侨与中国的关系,改变对华人华侨"血统主义"的传统认知,并在制度设计上赢得华人社团等社会性力量的支持。  相似文献   

16.
南斯拉夫解体和民族问题马细谱一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南斯拉夫国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诞生的。在奥匈帝国崩溃的基础上建立了塞尔维亚一克罗地亚一斯洛文尼亚王国。19世纪以来南部南斯拉夫人争取建立统一国家的理想从此变成了现实。王国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19...  相似文献   

17.
邵骏鹏 《黑龙江史志》2014,(3):196-197,203
欧洲无政府主义是中国无政府主义的重要来源,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无政府主义传入中国,其追求"绝对自由"和以"暴力达到目的"两大特点被中国无政府主义基本接受。无政府主义思潮在中国近代史上几起几落,于20世纪40年代破产。但是,这种思潮没有绝迹,尤其是以"绝对自由"、"暴力抵抗"为旗号蛊惑人心,实为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隐患。所以必须对其"自由"和"暴力"进行批判。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地方社会整合格局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晚清以降,在内忧外患交侵之下,乡族自治传统下的地方社会秩序陷入困境。随着国家扩张权力需要的增强和地方资产阶级化新兴士绅的倔起,一种以国家与新型地方精英的合作为基础的新的地方权力格局呼之欲出。当然,由于传统势力的牵制以及国家权力与地方精英权力之间的张力,清末民初的地方权力重建过程充满了复杂的纠葛与冲突。  相似文献   

19.
英格兰地方志的编撰始于16世纪70年代,以威廉·兰巴德的《肯特郡志》为标志,后又有约翰·斯托的《伦敦城志》、托马斯·纳什的《雅茅斯城志》、威廉·伯顿的《莱斯特郡志》、威廉·达格代尔的《沃里克郡志》等一批优秀的作品问世,由此,地方志特别是郡志的编撰进入繁荣期。从17世纪下半叶开始,地方志的撰写增加了"自然史"的内容。这一时期编撰地方志的主体是乡绅阶层,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或是法律学者,或是纹章官,或是古物研究者。作为民族国家命运共同体一员的地方志史家,修志行为既反映了他们的民族情感和对国家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乡绅强烈的地方认同感,由此形成"乡绅修志"现象。产生"乡绅修志"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十六七世纪既是英国民族国家的形成时期,也是地方认同和郡共同体形成的历史时期。"乡绅修志"即是地方认同和民族认同交织在一起的文化体现。  相似文献   

20.
刘季富 《史学月刊》2004,(9):125-128
按照近代英国社会流行的称谓以及目前史学界通常的看法,英国乡绅主要是指五级世袭爵位之下的那些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士,它包括构成地主阶层的从男爵、骑士、从骑士和富有的约曼、城市富商等中产阶级。这一阶层大约兴起于12世纪初,到16世纪、特别是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以后,由于教会地产被大量没收、拍卖,使乡绅阶层成为这场地产所有权大规模转移的主要受惠者,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