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9月18-20日,在伦敦大学行政楼(Senate House),中英两国英国史学者再次聚首,联手举办第二届"中英英国史学术交流研讨会",取得了丰硕成果. 第一届"中英英国史学术交流研讨会"是2009年在北京大学召开的,其成果收编在会后出版的两本书中:北京大学出版的《英国史新探——全球视野与文化转向》和伦敦大学历史研究所出版的Proceedings of British-Chinese History Conference.中英两国历史学家面对面坐在一起,就英国历史展开讨论,这对中国的英国史研究具有非凡的学术意义,因为这种双边的学术研讨机制之前只适用于三个国家,即美国、日本和俄罗斯,中国是第四个.这说明中国的英国史研究受到了英国主流学术界的重视,他们已经把中国的研究作为英国史领域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来看待了.这对中国学者来说,是很值得高兴的.  相似文献   

2.
2009年4月15日至18日,"第一届中英英国史学术交流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英国史研究会主办,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承办,来自中英两国的23名学者出席了会议,提交论文23篇.会议围绕"贵族与国家"、"农村与农业"、"商业与城市化"、"中世纪宗教"、"人口与性别"等主题进行.  相似文献   

3.
2021年5月7-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共同主办的"第八届抗日战争史青年学者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召开.本次会议收到来稿208篇,经专家匿名评审择其优者36篇参会.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臧运祜教授主持,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王奇生、《抗日战争研究》主编高士华先后致辞.抗日战争与近代中日关系文献数据平台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姜涛助理研究员对平台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
《大宪章》是英国封建王权与贵族、教会矛盾冲突的必然产物。无论是表述话语、思想框架还是权益诉求上,《大宪章》都彰显了那个时代固有的封建性。《大宪章》条款的主体部分,乃是要将君主肆意独裁所跨越的封建权益边界厘定下来,恢复贵族、教会的传统特权。同时,其中对城市特权的承诺及其一些模糊的表述,也为后人的解读提供了宽泛的想象空间。在其颁布后的数个世纪中,《大宪章》不断被确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王权。但另一方面,《大宪章》又不断遭到王权的践踏,直至在都铎"新君主制"扼制下处于"沉潜"状态。只是到了17世纪初,随着社会政治现实的变动,《大宪章》才被赋予了"自由""权利""法治"等"现代性"思想内核,并为19世纪后期勃兴的"辉格诠释模式"加以阐扬,但这一将现实与历史机械对接的做法在西方史学界不断遭到质疑。由此,如何解读《大宪章》的历史底蕴及其政治影响,应该引起中国史学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正1978年,我的导师蒋孟引教授招收了国内第一位英国史研究生,那一年是改革开放的第一年,也是《世界历史》创刊的一年。40年过去了,中国的英国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40年的时间不长,可是对中国的"英国史"研究而言,已经历三代人的发展,第四代也正在成长中。我做学生的时候,蒋先生那代人刚从"文革"的动荡中走出来,他们准备重整旗鼓,找回被文革荒废的年月。1979年,国内不多的几位英国史学者在南京大学聚会,商讨组建英国史研究的学术组织。  相似文献   

6.
正在西方社会大众和为数不少的学者眼里,1215年英国《大宪章》的主要价值是所谓"自由"理念的张扬。然而,《大宪章》阐述的究竟是什么"自由"?这个问题其实大有可议之处。首先需要指出,由于现有《大宪章》中译本中屡次出现的"自由"一词是翻译而来(而且主要是基于英文译本的翻译),因而这个问题在一定意义上是一个中文世界特有的问题。问题之源是中文"自由"被用来对译了《大宪章》拉丁文原文中包括libertas在内的多个术语,从而造成了表达  相似文献   

7.
2015年是《大宪章》发布800周年,英国和西方许多国家都举办过多种纪念活动。《大宪章》在西方被认为是"自由的基石"、"宪政之母",长期受到追捧。19世纪中叶,在西方列强的冲击下,中国人开始关注西方历史,《大宪章》由此进入中国人的视野。在一个多世纪时间里,中国人对《大宪章》是如何认识的,如何评价这份中世纪的英国文件,他们如何试图将它与中国的变局联系起来或不联系起来?这是本文追寻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2015年6月20日至21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在北大燕园人文学苑举办了主题为"法国历史上的政治文化"的法国史学术工作坊。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外交学院等十多所高校和研究所的中青年专  相似文献   

9.
十九世纪初期英国历史家兼散文家马考莱(Thomas Babington Macaulay)曾经以新鲜的文体写成关于历史、政治、文艺等评论和《英国史》(全名为《自詹姆士二世即位以来的英国史》),博得极高的声誉。特别是他的《英国史》的广泛流行赶上了司各脱的小说和诗集,在欧美有着广大读者。本文只就马考莱的史学观点作一个简要的论述,而不对《英国  相似文献   

10.
2008年12月19-20日,在韩国东北亚历史财团支援下,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举办了"历史记忆与历史认识:日本右翼历史教科书批判"国际学术讨论会.<抗日战争研究>执行主编荣维木、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孙宅巍,以及北京大学教授宋成有、徐勇、王新生、臧运祜等6名中国学者,以及朝鲜社会科学院高正雄等6名研究员和韩国东北亚历史财团李薰等6名研究委员发表了论文.  相似文献   

11.
在17世纪英国内战的历史语境中,爱德华·柯克出于现实政治需要,将《大宪章》塑造为一种反抗专制王权和捍卫臣民自由的“神话”。伴随着英国的海外拓殖,《大宪章》来到北美,并与特许状一起成为殖民地自治传统的一部分。在殖民地反英运动中,北美革命者与英国激进派遥相呼应,令《大宪章》在两个层面上发挥了强大的政治能量:其一是作为抵制母国政策的政治话语;其二是作为高度象征意义的权利和自由的护身符。美国独立之后,《大宪章》的精神在融入美国宪政的同时,其本身则在辩论中逐渐淡出政治舞台。《大宪章》的跨大西洋旅行不仅勾勒了英美政治文化互动的轨迹,也再次凸显了美国革命思想来源的多样性以及美国建国前后政治变动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
宪章运动是英国史和工运史重大事件之一,但宪章运动后百年中,由于阶级的原因,西方对该课题的研究进展甚慢,近二三十年虽有一些较好的著作问世,但仍有不少未解决的问题,对此作一总结,似乎很有必要。一宪章运动史学的第一个时期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为止是宪章运动史学的第一时期,它以当代人的回忆录和第一批研究著作为代表。1856年甘米季的《宪章  相似文献   

13.
正大遗址是人类历史演进、自然环境演变以及人与自然关系发展的真实记录。"大遗址"概念第一次提出是在1997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中,并特别强调了应将这类遗址的保护工作纳入当地城乡建设和土地利用规划~①。2008年通过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关于《文化遗产的诠释与展陈宪章》以国际文件的形式将文化遗产地的展示定义为:一切可能的可提高公众意识、增强公众对文化遗产地理解的活动~②。可见,展示作为文化遗产最终走向  相似文献   

14.
正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王立新教授的新书《踌躇的霸权——美国崛起后的身份困惑与秩序追求(1913—1945)》自2015年4月出版以来,在学术界和公共知识界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思考。2015年12月5日,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以"重审美国获得世界领导地位的历史经验"为主题,联合举办了该书的研讨会。来自京、沪两地从事美国研究和国际关系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未知特许状》和《男爵法案》是《大宪章》的两份草案。《未知特许状》包含《亨利一世特许状》和补充条款两部分,绝大部分补充条款进入到《男爵法案》和《大宪章》中,构成了男爵们的核心利益。《男爵法案》极大扩充了文件内容,包含了更多样的群体利益;其担保条款深具原创性和革命性,深刻改变了《大宪章》的性质;其司法条款进入《大宪章》,对后世的法治和宪治造成了深刻影响。最终制定的《大宪章》确认了教会自由,奠定了王国政治秩序的基础。《大宪章》一方面遵从《未知特许状》采取特许状形式,继承了国王宣誓传统;另一方面基本采用了《男爵法案》的内容、次序和措辞,确立了国家治理的结构。经过这些制定过程,《大宪章》从男爵特权方案变为更具公共性的国家特许状。  相似文献   

16.
《文献》2010,(3)
<正>2010年6月16日至17日,由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敦煌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纪念向达教授诞辰1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国家图书馆召开,国内外60馀位学者与会或提交论文。会议主要围绕下列议题展开研讨:  相似文献   

17.
正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欧洲文艺复兴史》丛书于2013年3月荣膺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类)历史学类一等奖第一名,这是国内世界史学界独立编撰的著作首次荣获全国一等奖。《欧洲文艺复兴史》由原中国中世纪史研究会会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刘明翰教授主编,凡十二卷,集合19所院校的25位学者之力,历时十载完成。为总结丛书编撰中的经验与不足,丛书编委会于2013年7月7日在京举办"欧洲文艺复兴史研究"学术座谈会。这次会议由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  相似文献   

18.
对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审视——北京大学中日关系史研讨会纪要牛大勇1996年12月11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和美国华人学术团体日本侵华研究学会联合在京举行国际学术研讨会,主题是对日本侵华战争进行历史再审视。与会学者有: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战士李锐、白介夫,中...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9月23—24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与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云南大学《思想战线》编辑部·文科学报编辑部共同主办的第五届"中国边疆学论坛"在云南大学召开。来自全国各地近40所高校及研究机构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连通‘一带一路’的中国边疆:历史、现状与发展"的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会议分为主题发言  相似文献   

20.
在英国史中,第一次鸦片战争恰巧处在宪章运动(1836—1854)的高潮时期。宪章派对这次战争的态度如何,至今,中外历史学者尚未对这个问题作过详细的阐述和深入的研究。然而,弄清这个问题有益于鸦片战争史和宪章运动史的研究。本文以宪章派发行的主要报刊为基本史料,试图对这个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