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1950年代,美国政府以香港美国新闻处为主要机构、依托香港在大中华区传媒中心的位置,针对东南亚华人展开了浩大的宣传运动。由于宣传的主要对象是受过教育、有知识的人群,文字出版物《今日世界》杂志和"书籍项目"策划出版的图书成为美国宣传部门在香港主办的最重要媒介。这一快一慢两种媒介渐成"合流"之势,逐渐演变为快慢结合、"寓教于乐"的"冷战纸弹":一份思想性强的时政杂志和一批阅读起来轻松有趣的反共小说。用比较的视野观察,美方对华侨宣传针对受过教育的精英人群、依靠文字出版物的策略,区别于其对西欧盟友和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宣传中主要针对大众和依靠视听媒介的做法,这在更大意义上、饶有意味地反映了美国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宣传手段和策略上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2.
满创创 《神州》2013,(18):233-233
香港电影中的大陆形象并没有我们一贯以为的那么光辉,从香港电影的发展历史来看,大陆居民的角色形象以负面居多。近年以来,内地赴港游客数量激增,内地游客在香港的一些不文明行为更是进一步损害了大陆在香港居民眼中的形象,对此我们应该重新定位内地赴港游客的社会角色,重塑大陆在港民心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1950年代,为配合冷战战略,美国宣传部门制定了以"华夷之辨"为核心的对华宣传政策。通过各种宣传媒介,美国把台湾国民党政权塑造为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的代表,同时大肆宣传新中国是文化"异端",指责其破坏中国文化。其目的是以此来动员东南亚华侨华人对国民党政权的认同和效忠,使华侨产生对于新中国的厌恶感和疏离感。这种宣传也是为了在世界舆论中为国民党政权赢得支持、诋毁新中国。美国宣传的实质是把民族身份认同问题整合进冷战意识形态,把意识形态之争建构为文化身份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将香港打造成为展示西方民主价值观的"橱窗",美国政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意识形态宣传和渗透活动。美国通过向香港输出文化产品,援助部分知识分子,公开或隐蔽地推销其社会意识形态,旨在达到促使中国"和平演变"的目标。美国的上述活动影响深远,对当代香港社会和民众心理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当今香港青年人价值观呈现的西化趋势与冷战时期美国的意识形态宣传和渗透活动不无关系。  相似文献   

5.
华侨华人与"一国两制"理论的提出、实践和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一国两制"理论是邓小平在会见华侨华人时首次提出和展开阐述的,并通过华侨华人迅速在海外传播,推动了两岸的交流发展。在香港和澳门回归中国前后,华侨华人坚持抵制破坏"一国两制"的图谋,肯定香港和澳门回归后的伟大成就,大力宣传"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新世纪以来,华侨华人在世界各地普遍成立"反独促统"组织,有针对性地加强了"一国两制"的宣传,与分裂中国的行径进行了坚决斗争,并在"一国两制"的基础上对中国统一积极献计献策,推动落实"一国两制"的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6.
论文以美国混血华裔女作家"水仙花"所著《春香女士》小说集里描写的有关美国排华年代华人家庭的六篇小说为例,探讨分析了美国西部华人夫妻关系、美国西部华人异族通婚关系和华人家庭伦理传承等问题。从这些故事人物描写中可以看出,"水仙花"独排众议,为华人家庭文化辩护,批评中国男权社会文化对女性的专横。同时,她明显受了当年美国妇女平权运动的影响和接受了种族歧视的现实,认为华人家庭生活文化不能在美国社会共存。  相似文献   

7.
国民党退守台湾的前十年,用严厉的军事手段管理社会,不许有任何异议之声。思想上,国民党动用一切教育和宣传机构,鼓动反共情绪,宣传“反攻大陆”的政策。简言之,“反共”和“反攻”是国民党立足台湾的两项基本意识形态,几乎是“天天讲、年年讲”,可以说将近有两代的台湾人都受过这种洗脑。  相似文献   

8.
徐学 《环球人物》2020,(10):107-109
2014年,为纪念赴港任教40年,余光中发表了《吐露港上中大人》一文,回忆他在港中大的十年,文中特地提到作家小思,也就是卢玮銮教授,说她为人踏实低调,深爱香港,“她简直就是香港的良心,香港文学史的记忆”。我读后也想起小思,和她接触不多,但深深记得她的温暖。  相似文献   

9.
20世纪50—60年代,为争夺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阵地,美国对新中国实施了以冷战宣传为主要形式的心理战。美国对华冷战宣传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广播渗透、播撒传单、涉藏反华宣传、针对中国研制和试爆第一颗原子弹开展心理"反宣传"计划。50年代的心理宣传计划,带有明显的战时色彩,特别是朝鲜战争期间,其心理宣传攻势直接服务于战争需要。60年代,美国对华冷战宣传呈现出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冷战宣传手段的多样性和受众的广泛性。美国对华开展的大量负面冷战宣传势必对中国国家形象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塑造了西方民众对中国的刻板印象。这种冷战宣传触及了东西方对抗的本质——意识形态和思想观念的冲突。通过对华心理宣传,美国试图借助文化产品的输出公开或隐蔽地推销其社会意识形态,旨在达到促使中国国家体制发生变更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10.
论文梳理了华侨华人在尼日利亚60余年来的移民轨迹和投资创业历程,重点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大陆移民的出现及其影响。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非洲民族解放运动和工业化的浪潮之下,香港企业家毅然决定离港赴尼在当地投资设厂,成为建设尼日利亚的一支重要力量。在此后的60-80年代,他们通过自身不断壮大的工厂规模与质量过硬的商品,对其周边地区的经济、民生和文化产生了不小的影响。进入80年代,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大量大陆移民携带中国商品进入尼日利亚,使得华人数量剧增并促进了尼日利亚的经济发展。新老中国移民都在经济上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并积极尝试融入当地社会。经过60多年的不断发展,尼日利亚华侨华人已经成为当地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在传播传承中华文化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文基于对美国加州一间华人基督教会的参与式观察,从个体和群体之间互动的角度,探讨了基督教对民族身份的影响,并将这种影响置于跨国的社会语境中考察。研究发现,基督教会在海外华人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华人基督教会的传播体系由话语修辞、日常交往和集体仪式三部分构成,从而对信众的日常生活、精神信仰和身份认同等产生全面影响。华人基督教会具有强化华人的民族身份的作用,而连结宗教身份和民族身份的则是通过话语修辞、日常交往和集体仪式而建构起来的"拟家庭关系"。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中后期,环太平洋地区多国发现了金矿,引发了世界性淘金狂潮,也吸引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大量华工远赴海外,形成了近代华人第一次海外移民的高潮。但这些只梦想挣钱后叶落归根、不愿意同化的"过客华人"在海外倍受排斥和歧视,引发了世界性的严密苛刻的"排华活动"。究其原因,与华侨在这些国家因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认知和差异形成的"被形象"密切相关,而且这些"被印象"在世界各国具有高度的相似性。本文以新西兰华人华侨为讨论中心,从自由权、宗教信仰、种族排斥、经济竞争、道德歧视、文化差异、自身恶习等七个方面分析华人华侨被排斥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2002年12月7-9日,由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所主办的"海外华人专题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珠海举行.来自美国、韩国、印尼、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来宾共80多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1965年美国修改移民法,放宽外国移民入境条件。从此,大批华人从冬地涌入美国,我们把他们称为新华人移民。资料显示,1970全美华侨华人为44万人,1980年增至81万人,至1992年再增至164.5万人,①占美国总人口的0.7%。美国新华人移民中,以来自祖国大陆、台湾、香港及印度支那(以越南为主)的居多。本文拟对他们的人口村成、移民背景及生活条件等问题进行比较分析。新移民的人口与分布美国1965年移民法允许各国移民每年不得超过2万人。台湾及香港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起初只允许每年移民数百人至数千人。台湾从1982年起增至2万人,香港…  相似文献   

15.
论文介绍了东南亚国家宗教的基本情况和特点,阐述了东南亚区域发展中宗教在整合意识形态、维护地区国家主权、促进地区经济合作与交流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进而对宗教在促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交流中的积极作用提出了具体建议。认为儒教、道教、佛教作为维系华人社会的重要纽带,促进着华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对儒教、道教、佛教的宗教感情实际上寄托了华人的民族感情。东南亚华人宗教与中国传统宗教血脉相连,要在平衡发挥五大宗教作用的基础上,注重发挥东南亚国家华人宗教在与中国交流中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6.
1994年1月照一23日,新加坡亚洲研究学会、南洋大学毕业生协会、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携手举办“东南亚华人文化、经济与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是迄今为止国际上有关东南亚华人问题规模最大的一次研讨会。来自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和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及东道国的学者近190人(中国大陆有9名)与会。大会共发表论文53篇。兹就会议讨论的问题作一概述。一美于东南亚华人与中国的经秆关系问题随着近十余年来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东南亚华人在中国大陆投资的日渐增多,东南亚华人与中国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17.
COCO 《风景名胜》2008,(3):100-100
关键词港澳购物游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港澳游的热度开始升温,由于香港有"购物天堂"之称,因此很多人去香港都是观光兼购物。尤其是1996年,人们对香港的兴趣一下子大增,访港旅游人数达1170万人次,香港旅游收益达845亿港元,旅游业已取代纺织业成为香港赚取外汇最多的行业。1997年,香港回归,赴港游限制放宽,香港游似乎变得可以亲近了。  相似文献   

18.
论文通过梳理新中国成立至今三个阶段的中美关系,论述了中美关系从冷战到缓和,从接触和经济相互依赖到战略性竞争的阶段性变动过程,以及这种国家间关系的波动在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等维度对美国华侨华人产生的重要影响。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美国国内以麦卡锡为首的反共人士掀起红色恐慌,"黄祸论"、"红色第五纵队"等排华舆论盛行,许多华人遭受无妄之灾。进入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政府开始改善对华关系,中美建交适逢中国改革开放,美国社会对华舆论逐渐缓和,华侨华人群体积极融入美国社会,被誉为"模范少数族裔",在美"落地生根"。冷战结束后,随着中国崛起速度不断加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始打着"中国威胁论"的名号,对华进行一波又一波的舆论攻击,影响着华侨华人在美的生存和发展。美国华侨华人是中美关系改善和友好发展的桥梁和纽带,但也可能成为中美关系波动乃至交恶的受害者。中美关系的变动一直是影响美国华侨华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19.
正19世纪70年代以后,横贯北美大陆的太平洋铁路修筑成功,为建造铁路从中国引进的上万华工随即面临着重新择业的压力,不少人返回华人较为集中的西海岸寻找机会。但当时美国经济低迷,就业机会很少,西海岸的白人劳工对来自华人的就业竞争感到十分恐惧,进而极度排斥。白人种族主义者乘机掀起"排华"风潮,针对华人的恶性暴力事件时有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初,在香港史研究热潮的引领下,国内外学术界开始探讨美国与香港的历史关系。受"新冷战史"研究的启发,一些学者着重研究美国涉港情报、文化活动和美国政府对港禁运政策,为美港关系史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视野和多样化的研究方向。以传统国际关系史研究范式书写美港关系的研究成果,主要讨论美国政府如何介入涉港问题,进而制定和实施香港政策。因视角、立场存在差异,中国内地、香港和美英两国的学者,就罗斯福对香港战后地位所持态度、香港日军受降之争、美国对港政策转折点等问题,形成了不同意见。本文根据两类研究范式,梳理国内外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剖析学者们就若干重要问题形成的共识与分歧,呈现美国视野下转变中的香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