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学精粹     
正乔治忠:《张居正编纂〈帝鉴图说〉及其在官方史学上的建树》(《史学史研究》2018年第4期)《帝鉴图说》一书,前图后文,编纂目的是以历史事例教导年幼的万历帝,由张居正亲自编纂和进讲,其中也隐含着他不但位居内阁首辅,还要身居帝师,为独揽大权准备条件。虽然内容浅显简略,但其构思设计、版本流传,以及张居正随后在官方史学上的作为,对于明季政治文化的运行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张居正还主持了其他一些官方史学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帝鉴图说》自明朝万历年间问世以来,备受统治者和一般士人百姓的青睐。然而就是这样一本曾在古代社会中广泛流传并产生重大影响的读物,目前学界的关注和研究并不充分。就笔者所查,迄今仅有4篇专门论述该书的论文发表。  相似文献   

3.
南山  徐卫东 《中华遗产》2007,(11):16-19
《帝鉴图说》书影。该书是张居正为教育年方十岁的神宗皇帝而亲自编写的执政教科书,目的是要引导小皇帝以史为鉴,学习为君之道。可是历史和张居正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神宗皇帝当政后,不仅贪利,而且怠政,二十多年不上朝,把好好的一个大明王朝折腾得家底朝天,只有等死的份了。  相似文献   

4.
从《帝鉴图说》看16世纪末的中国帝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572年,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和皇帝的讲读官员为引导小皇帝朱翊钧,于正史中广泛取材,慎重选择,以短篇故事的形式,典型地展现出从传说中的唐虞时代到北宋止的3000余年间正反两方面的帝王形象,编成《帝鉴图说》。由于明代后期社会剧烈变迁的影响,这种看上去很有效的帝王教育方式也无能为力。这既是当时帝王政治的现实,也是明代社会急遽变化的侧面反映。  相似文献   

5.
理性认识万历政治的特点,是理解晚明的锁钥。而要认清万历朝的政治特点,首要的问题是能否客观地审视张居正。人们简单地将张居正担任首辅的万历前十年与其后的万历政治截然分开的做法,是不可能认清张居正的历史影响的。人们在颂扬张居正之功时,还必须客观地看到其对万历政治的负面影响。其中严防第二个张居正式人物的出现,是最显著的教训。而在张居正死后,神宗自觉或不自觉地延续着张居正的这一做法,并予以公开化和扩大化,在持续的反张运动中切实做到了杜绝第二个张居正的出现,但明朝因此付出了极大的政治代价,书写了其独有的亡国模式。只有以这种视角来观察万历的政治特点和演变路径,才能真正理解"明亡于万历"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6.
赵毅教授撰文提出,张居正倒台原因中包含高拱权谋"因素",此说值得商榷。本文认为:《病榻遗言》刊刻问世于万历三十年至三十一年之间,不在万历十年至十二年之间,故与张居正身后罹难无涉;该书是高拱对隆庆六年正月至万历元年二月之间发生的诸多政治事件的真实记录,并非不实之词;该书是当事人记述的回忆录,绝不是"为其身后报复政敌"的所谓"政治权谋"、"巧妙政治设计",因而不可能影响到万历十年以后的明代政局。  相似文献   

7.
《帝鉴图说》是一部长期遭受学者忽视的明代帝王学教科书。根据李晋华《明代敕撰书考》的介绍,是书的编纂缘于“(明)穆宗(朱载,1537—1572,1566—1572在位)命讲臣采摭前代君人治迹,溯唐虞以迄汉(前206—220)唐(618—907)宋(960—1279),理乱兴衰得失,可为劝戒者,条其事百余,各因事绘图,系之以说,以备观览而资考镜。至隆庆六年(1572)十二月十八日书成(原注:此时穆宗已崩),建极殿大学士张居正(1525—1582),武英殿大学士吕调阳(1516—1580)等奉进。”(北平海淀:燕京大学图书馆,1932年,页67)这说明是书虽始…  相似文献   

8.
正隋唐是继秦汉之后的又一个大统一时代,宋代印刷术更加成熟而普及,是士大夫政治的巅峰时期,唐宋史学也因之而显示出令人瞩目的新气象。经世致用作为中国传统史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随着"史馆"这一官方专门修史机构的设立,更显出其价值。就"正史"而论,有8部出在唐代,即《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占二十四史的三分之一;若再加上五代及宋人编纂的《旧唐书》《旧五代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则唐宋时期所修正史占二十四史的一半。  相似文献   

9.
19世纪末,围绕着兰普莱希特著多卷本《德意志史》及其文化史观,德国史学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结果不仅兰普莱希特本人身败名裂,他所倡导的史学革新也备受阻挠。兰普莱希特著作和理论的缺陷、他对兰克史学和政治的历史编纂的批判否定,是引发争论的最主要原因。而争论的"半途而废"和传统史学的重新巩固也与兰普莱希特的妥协让步有密切关系。兰普莱希特在争论中的明显失败,对于德国史学从传统史学向"新史学"的转型产生了极其负面的影响,教训十分深刻。  相似文献   

10.
明朝万历初年,张居正执政时曾一度改变了明中叶长期沉闷、黑暗的局面,给日趋腐朽、危机四伏的明王朝带来了一线中兴的微光。历代史家将此归功于张居正创行的考成法。张廷玉的《明史》说:张居正“为考成法以责吏治”,“一切不敢饰非,政体为严。”夏燮的《明通鉴》说:万历元年张居正“立章奏行考成法”,“自是政体为肃。”《明史纪事本末》的作考谷应泰也承认:张居正执政“严考成,核名实”,“一时治绩炳然。”既然考成法如此重要,那么,考成法又是怎样的一种制度呢?它在张居正执政过程中到底起了什么作用呢?本文作一粗简探索。  相似文献   

11.
《朝鲜王朝世宗实录》是朝鲜王朝前期纂修的一部实录,凡163卷,其纂修经文宗和端宗两朝,历时两年。《世宗实录》的编纂与朝鲜王朝初期文武两班大臣的政治斗争密切相关,"癸酉靖难"中,武臣总裁金宗瑞等被杀,最终由文臣郑麟趾总裁完成。在体裁上,它承袭了中国古代实录"编年附传"的特点;在体例上,却有着自身的独特性,《世宗实录》中所附"四志"乃最重要的变化和体现。透过《世宗实录》的研究,可以深入认识《朝鲜王朝实录》对于中国古代实录编纂特点的继承与改变,进而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史学对朝鲜史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近读书报,看了两篇事涉朱明王朝万历年间位极人臣的首辅张居正的文章。一褒一贬,均感偏颇,似有一辨之必要。王世华同志《张居正教子》的读史札记(载上海《文汇报》“学林”第194号,  相似文献   

13.
张居正是中国封建社会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改革家。他所进行的改革,是在他任内阁首辅后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展开的。关于张居正始任内阁首辅的时间,在近人有关论著里说法不一。一谓万历元年即公元1573年始任内阁首辅。如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第三册记其事说:张居正“神宗万历元年(1573年)出任首辅。”(1963年版,第195页)中央财政金融学院财政教研室编《中  相似文献   

14.
传统史学与近代史学并非绝对对立,在经受"新史学"扫荡"旧史学"的疾风暴雨过后,其价值往往会受到新史学的重新确认。《明实录》作为一部为明代诸帝及其朝政作记录的官修史书和传统史籍,属于"新史学"开创者梁启超指责的"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旧史学"。然而,《明实录》重视档案等"一手史料"和偏重客观的编纂原则,却被深受兰克史学影响的"新史学"的实践者傅斯年所看重,成为他实践其近代科学—实证史学理想的重要载体,从而在他所主持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得到大规模的整理和研究。传统史书《明实录》就这样历经曲折后被纳入了近代学术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15.
张海瀛著《张居正改革与山西万历清丈研究》一书,于1993年3月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是对张居正改革的综合研究,下篇是对张居正主持的万历清丈在山西实行情况的具体研究,书末附有《山西丈地简明文册》影印件,资料极为珍贵。全书90余万字。张海鹏副会长在明史研讨会的大会总结中,把该书列为明史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我翻阅该书后,感到很有价值,特意多买了几本,转送同行好友。后来,在考察明代地亩时,我还引用了该书的一些研究成果。后赴日本和韩国讲学,与几位研究明代经济史的学者谈及该书,他们也都认为这是一部很值得…  相似文献   

16.
陈寿《三国志》以魏蜀吴何方为尊乃正统论视角下中国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自宋以后,以蜀汉为正统的观点渐趋主流。刘咸炘从历史实际和历史编纂学两方面入手,认为陈寿在《三国志》中对魏蜀吴三国的亲疏认知为:尊魏,恋蜀,远吴。刘氏认为陈寿尊魏有四大书写体现;在吴蜀之间,则尊蜀过吴;陈寿对蜀汉存故国之心,但无阴蜀为帝之意。刘咸炘对《三国志》亲疏书写的认知,是其历史编纂学思想的重要体现,亦是其史学批评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的史学体系中具有突出的位置,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7.
清代承袭历代修史制度,开设各类史馆颇多,纂修史著亦丰,为后世留下了一份极其珍贵的史学遗产。国史纂修,是清代官方史学编纂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乾隆朝纂修的"五朝国史"较康熙朝"三朝国史"、雍正朝"四朝国史",体例更加完备、内容更加丰富,开创了国史纂修的新局面,促进了清代国史纂修制度的完善,成为清代官方史学日趋成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8.
由中国历史大辞典编纂委员会编纂的《中国历史大辞典·史学史》卷最近由上海辞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史学界的一件盛事!中国人曾经撰写了大量的史书,也编纂过许多与史学有关的丛书、类书和其他工具书,研究史学发展的历史,也比其他国家早得多,可是,并没有产生过一部科学的、系统的、完备的、适用的国史大辞典,更谈不上编纂科学的、专业性很强的史学史辞典,直到《中国历史大辞典·史学史》卷出版,才算有了我国第一部新型的史学史专业工具书。已故史学家、大辞典前总编郑天挺教授生前在一次筹组大辞典编纂委  相似文献   

19.
隆庆帝即位诏书表达了重新审定嘉靖新礼的方针,公布了旨在更改嘉靖时期弊政的诸多政策措施,为张居正改革做了铺垫。万历即位诏标榜遵守成宪,但实际已铺开张居正改革的基本方向。泰昌帝即位诏重申万历遗诏公布的一些政令,但并未表达出恢复行政能力的魄力与意图,其蠲免赋税的条款缺乏实惠。天启帝即位诏大致重复泰昌帝即位诏而略做补充,明显露出没落颓势。崇祯帝即位诏多达50款,注意收拢各界人心,但并不具有恢复气象。明代历朝皇帝即位诏书皆为国家政治运行至重要节点的重要政策文本,以内阁为主的士大夫曾多次试图通过即位诏书调整前代皇帝推行或累积形成的弊政,甚至借机限制皇权或推行改革,因而即位诏背后常隐含着士大夫与皇权的博弈。  相似文献   

20.
《史学史研究》杂志情况简介《史学史研究》创刊于1961年6月,其前身是《中国史学史资料》、《史学史资料》。1981年,改名《史学及研究》,公开发行。到目前为止,已出版78期。《史学史研究》是一本历史理论、历史教育、历史文献学和历史编纂学的专门刊物;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