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商品货币经济与汉代军队邵鸿战国以来,商品货币经济发展显著。特别是西汉王朝建立以后,“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①,中国古代的商品货币经济达到了它的第一个高峰。这一发展,促进了封建专制主义皇权和大一统...  相似文献   

2.
关于尧舜禹禅让的事迹,见于春秋以前的史籍,并非出自战国的某家之言;孔子虽讲到尧舜禹禅让,但实际并未提倡实行禅让;郭店简《唐虞之道》与上博简《容成氏》、《子羔》篇,皆为战国儒家后学所作;尧舜禹禅让传说是三代以前存在不同于后世之世袭制的权力继承制的反映,不能视为战国诸子为了宣扬自己的社会理想编造的故事;中国古史传说与西方学者关于古代社会研究结论的吻合,证明人类古代社会的发育是有其共同规律的。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王朝战争的地缘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姚晓瑞 《人文地理》2007,22(1):125-128
中国古代王朝战争深受中国地缘环境的影响,并具有与地缘环境相应的地缘模式。这一特征不仅构成了中国古代战争规律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历史的进程。本文从中国古代战场(点)的地理分布、战争路线和战略方向的空间取向以及战略区域(面)的区位结构三个方面论述了这一模式的构成。力图揭示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在整体上呈现中国古代王朝战争所特有的地缘战争景观。  相似文献   

4.
<正>我于思想史研究是门外汉,只是对与思想史有关的社会史有些兴趣。承蒙邀请参加这次先秦诸子思想的研讨会,只好从诸子所处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的特征来谈谈与诸子有关的一些问题,希望能有助于诸子思想的探讨。诸子研究须以对战国社会经济制度的研究为基础我想首先強调的一点是,思想史研究应当以社会史研究,特別是以对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研究作  相似文献   

5.
王晓博 《文博》2010,(1):49-53
战国秦长城是我国古代建筑最早的长城之一,直到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在所经过的很多地方还能看到其遗迹。陕北地区的战国秦长城位于黄土高原和毛乌苏沙漠边缘区域,其沿线充分利用了该地区有利的地形地势,居于长期作为中国古代政治中心的关中平原以北,对于防止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作用明显,因此后世的汉、隋和明等多个王朝对此段长城进行了部分修缮沿用。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之上,结合历史文献,对该段长城的后世沿用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6.
诸子学的近代复兴,与梁启超的努力推动密不可分.1922年,梁启超公开提出"《老子》作于战国之末"说,与胡适进行学术争胜.而梁启超之所以能够建立这一学说,不仅在于其自觉地接受了叶适、汪中、崔述、康有为等本土学者的观点,还在于其间接地受到了日本学者斋藤拙堂《老子辨》五篇的学术启发.因此,这一整合中外的学术观点一经问世,即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回响.而该说更广泛而深刻的意义在于,不仅进一步破除了传统的"诸子出于王官论",还推进了学术界关于诸子著作真伪及其年代的大讨论.总之,"《老子》作于战国之末"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推动了诸子学的近代复兴.  相似文献   

7.
刘向刘歆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献学家和历史学家,所著《七略》具有丰富的学术史思想。其中关于十家九流的区分,推尊孔学,视儒道为最高的观念,所提出的《易》为五经之源的哲学观,诸子相反相成说,诸子出于王官说等,都在学术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今人进行古代文化研究,仍然具有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8.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是我国古代先秦诸子之一,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后人编成《韩非子》一书,其学说内容主要是哲学思想和国家社会观,涉及经济的不多,谈到人口问题的就更少。但是,仅就他谈到的人口问题来看,他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位为人多而焦虑的思想家。因此,我们对他的人口思想出现的原因、主要内容和意义进行一些研究是很有必要的。一韩非人口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韩非生活的时代是战国中后期。那时,各诸侯国的社会生产力比过去都有很大的进步。在农业方面,因冶炼事业的发达,使铁制农具广泛的使用。不仅农业工具耜、铫、  相似文献   

9.
叶娟 《丝绸之路》2012,(24):72-74
在战国末期社会大变革的形势下,荀子不仅继承了孔子、孟子的思想,还在融合诸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德教育思想的新观点,实现了理论创新.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探究荀子思想中所包含的具有生命力的精粹内容,对我们道德教育思想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收藏家》2016,(6)
正"滇"是我国西南边疆古代少数民族建立的原始王国,主要分布在今云南省中部及东部地区,以滇池水域为中心。据考古数据证实,滇国出现的时间至迟不晚于战国初期,盛于战国末至西汉初,西汉中期以后开始衰落,至东汉初被中原王朝的郡县制代替。当时的滇国古民族尚未使用文字,这使得古滇人原始但丰富的生活及其创造出的灿烂青铜文化被逐渐湮没在了时间的长河中。滇国的历史,在我国古代史研究中几为空白。我国古文  相似文献   

11.
1994—1995年日本中国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战国、秦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4—1995年日本中国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战国、秦汉)〔日〕重近启树西川利久一、一九九四年在1994年,可以看到日本史学界战国、秦汉史各领域里研究的进展。下面将从具有总体性内容的著作开始,依次予以介绍。渡边信一郎《中国古代国家的思想构造》(校仓...  相似文献   

12.
前言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用武力结束分裂局面,建立统一的秦帝国。在这之前,我国古代还经历了传说中的“三皇五帝”时期和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等时期。这些历史时期都先于秦王朝,因此习惯上把秦统一以前的一段历史叫作先秦史。 我国古代第一部完整、系统的历史著作,是司马迁所著、成书于公元前一百年左右、西汉武帝时期的《史记》,这已经是秦王朝建立后又过了一百多年的事情。先秦时期只有一些体例不完善的历史著作,那时候,丰富的历史资料分别散见于各种古籍中。下面从学习历史的角度,择要介绍先秦的部分典籍。  相似文献   

13.
董新林 《考古学报》2020,(3):369-398
正目次一历史文献所载辽祖陵概况二辽祖陵遗址考古工作概况三辽祖陵陵区的遗存构成四辽祖陵陵园形制和布局五辽祖陵陵寝制度的初步认识六余论中国古代陵寝制度是中国考古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和中国古代都城制度一样,是中国古代专制皇权的特有产物,突出了皇权至上的思想。从秦王朝开始,中国历代皇帝都精心营建独立的陵域,不断完善独立陵园制[1],并各自形成不同王朝的规制。从总体上看,秦汉到明  相似文献   

14.
孙华 《世界遗产》2013,(1):62-64
羁縻·土司制度是古代中国中央王朝分封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世袭官职、由他们代理中央王朝统治当地人民,达到国家和平统一的特殊政治制度。在实行这一制度的时期,被授予土司之职的中国西南族群的首领,  相似文献   

15.
王伟 《文史博览》2010,(9):63-64
<正>赵匡胤开创了北宋王朝后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宋王朝从此重文轻武,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人们生活最幸福的朝代。苏东坡这位大宋一流才子,却没能享受到这一幸福,而是一生命运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古代,称农业为“本”,工商业为“末”。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农本”思想.或“重本轻本”,“重农仰商”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的经济思想,甚至据此认为中国古代工商业不发达。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本丈试就这个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中国古代以农立国,十分注重解决吃饭问题.在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下,无疑是明智之举。但所谓“重本轻未、“重在仰商,并不等于重视农业,打击、压制工商业。从历代王朝执行的政策来看,并没有一贯地打击排斥工商业。汉朝建立之初,推行“重本轻末”政策。自高祖至文景,连篇诏书,强调“农,天下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的骑兵自战国产生以来,伴随着战争的发展,武器装备也在不断改进。本文通过近年来出土的战国至南北朝时期的骑兵俑,结合原始文献,对这一时期骑兵兵器的变革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史学精粹     
张文:《论古代中国的国家观与天下观———边境与边界形成的历史坐标》(《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7年第3期)本文认为,中国古代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家观,各王朝所持有的是天下观。即在法理上,中原王朝并不认为天下有与自己平起平坐的国家。这一观念自先秦时期奠定之后,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夏曾佑不仅是清末“新史学”思潮的主要推动者,还是清末诸子学复兴的重要参与者。20世纪初,夏曾佑在《中国社会之原》《最新中学教科书中国历史》等论著中率先提出,春秋之前,“鬼神术数之外无他学”,而老子突破了这一“鬼神术数之学”,遂成为“九流之初祖”;此后,孔子“去鬼神而留术数”,制作六经,成为“中国政教之原”;墨子则“去术数而留鬼神”,与孔子“成相反之教”;然后,老孔墨三家流为诸子百家。可以说,这一系列观点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先秦诸子叙事体系。其深刻的思想价值与学术意义在于,不仅彰显了诸子学的现实价值,还促进了孔子与诸子的平等。总之,夏曾佑的先秦诸子学研究推动了中国诸子学的近代转型。  相似文献   

20.
汪高鑫 《史学理论研究》2022,(3):66-80+158-159
考察中国古代史学史,必须要有大历史视角。这种大历史视角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表现:一是政治史视角,具体考察王朝更替与以史为鉴、王朝建立与神意史观、政治危机与以史资政、国家统一与大一统观之间的关联,揭示史学与王朝政治的联动关系;二是四部学视角,虽然中国古代学术存在着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但四部之间是相互包含、相互影响的,经子集在史学思想、历史编纂以及史料采撰等方面都对古代中国史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必须考察经子集与史之间的密切关系;三是多民族视角,古代中国的历史是多民族的历史,古代中国的史学是多民族的史学,古代中国的史学史也应该是多民族的史学史,构建“完整”的中国史学史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四是中西比较视角,主要从学术地位、编纂特点、记述范围、求真理念、功用认识和学科特点诸方面,具体考察古代中西史学存在的差异,进而揭示中国古代史学史的民族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