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史志刊物的办刊宗旨是“指导编史修志,服务两个文明建设。”如何办好刊物履行宗旨,发挥刊物作用,笔者认为应该把握以下要点。  相似文献   

2.
地方志刊物随着地方志事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地方志事业的发展而发展。那么,它会不会随着本届修志工作完成而衰落呢?本文就地方志刊物与地方志事业的关系,地方志刊物的地位和作用,当前和今后地方志刊物工作的若干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河南大学对刊物的发展大力支持,领导对今天的办刊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同行专家在回顾总结刊物成长历史的同时,肯定了刊物取得的学术成就。《史学月刊》以单薄的《新史学通讯》起步,如今跻身海内外知名历史学专业期刊之列,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并重,长篇大论与短篇小札兼容,容量大、有朝气,在同类刊物中显示出自身的特色。刊物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开创、发展,对历史学研究及其人才队  相似文献   

4.
学术刊物应学术研究和学科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和存在。刊物学术性的提高以学术研究为基础和前提,但刊物也具有自身的学术功能。考古学刊物因具有刊发学术成果、引导学术方向、弘扬学术精神、培养学术人才、传承学术知识等重要功能而成其为学术刊物,充分发挥这些功能则可增强刊物的学术性。  相似文献   

5.
民国年间有许多旨在面向全中国的边疆机构与刊物,其中主要有研究机构及所办刊物,也有非专门的边疆机构所办的刊物,还有面向边疆的银行和学校。这种与民国以前截然不同的状况反映了民国年间国人的边疆意识的增强。这些机构和刊物有明确的宗旨和方向,但未见以边防为题名的全国性机构和刊物。  相似文献   

6.
我祝贺你们,感谢你们,这个“你们”是指你们全体同志,而不是刊物。《炎黄春秋》不是“你们的刊物”,而是“我们的刊物”,是人民大众的刊物。它不像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是无限的,是与世长存的。在你们诸位仁人智士的驾驶下,正如长江一样,滚滚东流,汇入海洋的!  相似文献   

7.
《史学月刊》创刊40周年,这是很值得庆贺的。一个地方办的史学刊物,坚持办了40年,实不容易。这个刊物由于它既不过分高深,又不属通俗性的普及刊物,联系的读者  相似文献   

8.
看到《经济—社会史评论》创刊号,十分高兴。我想谈几点感想。第一,我们很需要这种专业性较高的历史刊物。我们已有《历史研究》这种综合性的刊物,古今中外历史的各个方向的文章都登;《世界历史》也是综合性的刊物,从古至今各个方向(政治、经济、文化等等)的文章都登。我们还有断代史方向的刊物,例如《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国近代史研究》等等。专门登载某一类历史问题的刊物比较少,只有《史学理论研究》一两种。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文物考古》从1981年创刊至今已出版25期。现刊物主编已退休,编委会成员也有所变动。为了进一步做好刊物的编辑出版工作,有必要对刊物的编委会及主编人员作一些调整,为此提请建议:  相似文献   

10.
2011年3月,一本崭新的带着泥土气息的《乡土·野马渡》闪亮登场。一个有乡镇创办的刊物,走上省级刊物的平台,这一跨越式发展,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开创性,受到了文化界的广泛关注。《野马渡》从当初手工油印的乡土刊物何以成为省级刊物,何以在周市镇这块天地上生根开花,成为民间文艺百花园中的奇葩的呢?  相似文献   

11.
<正>邹韬奋曾讲过这样一段话:刊物"最重要的是要有创新精神。尾巴主义是成功的仇敌。刊物内容如果只是‘人云亦云’,格式如果只是‘亦步亦趋’,那是刊物的尾巴主义。这种尾巴主义的刊物便无所谓个性或特色,没有个性或特色的刊物,生存已成问题,发展更没有希望。"个性是一个期刊的活力所在,是期刊的生命,没有个性的期刊就没有活力。《百年潮》要保持活力,就要有其个性,个性的实质是不断创新,《百年潮》要在保持原有的个性上更加努力。  相似文献   

12.
来信摘编     
《文物》1993,(12)
★《文物》月刊创刊以来,在宣传介绍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为文物系统的主要刊物。办好这个刊物十分重要,建议如下: 1.考古简报要突出材料新,内容重要,文物丰富,使之与一般刊物有别。 2.设置文博、考古理论方法的专题讨论栏目,这对提高刊物的整体水平十分有益。此外,还可逐一介绍国外文物考古概况,这也是当前改革开放的需要。 3.如条件许可的话,能否在份量上再加重一些,使刊物的容量增大。 4.《文物考古信息》栏目,实际上是文  相似文献   

13.
《史学月刊》是建国后创办最早的史学刊物之一。在第16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上被中国代表团列为我国七大史学刊物之一,唯一的一家省级刊物,1988年又被“国际图联”收为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为了庆祝创刊四十周年,河南大学于3月15日举行  相似文献   

14.
1921年,德威特·华莱士接到纽约邮局苏珊的电话,通知他上级已对能否征订发行文摘类刊物作出答复。事情是这样的,华莱士之前了解到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量大增,便产生办文摘类刊物的想法。于是,他办理了刊物执照,可到邮局办发行手续时,却被告知邮局对此类刊物的发行政策尚不明确,得先请示上级。两个月后,邮局终于有了答复,华莱士赶去听结果。邮政大厅坐了30多个人,华莱士一打听,  相似文献   

15.
正侥幸存在的《农村青年》文革是"革"文化的"命",不用说,也就是"革"文化的载体——刊物的"命"。到1966年年底,除了《红旗》等几家刊物外,大批的刊物都先后停刊。有一份叫《农村青年》的刊物,居然办到1967年底,发行量高达30万份。《农村青年》怎么会如此幸运?它原名《农村知识青年》,文革前由上海办的。中共中央华东局成立后,第一书记柯庆施认为,未来是属于青  相似文献   

16.
《贵阳文史》2010,(5):1-1
<正>在我极其有限的理解中,刊物,尤其是人文类刊物,应当具有一种形而上的气质:对历史的探寻与反思,对文化的追溯与执着,对生命意义的体悟与思考,对普世价值的坚持与关注,对精神家园的坚守与看护……理应成为刊物的基本调性。因此,自回归做刊物以来,寻寻觅觅之中,总在探索一种可以为之努力的办刊之道。然而,几个月过去,改版后的《贵阳文史》也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一般史志刊物都面临着发行量少,读面窄,社会影响不够等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办好吏志刊物,走向市场,吸引更多的读呢?为此,地方志工作纷纷献计献策,提出自己的应对措施。以下两位作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谈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同时也希望更多的人士来稿献计献策,争取把史志刊物办得更好。  相似文献   

18.
故宫早期刊物是什么样,发表过哪些内容,刊物本身有何可资借鉴之处?本文历数故宫博物院主办早期各刊的办刊背景、内容梗概及沿革始末,对各刊发表内容及数量作了翔实的分类统计,在对大量数据和实例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故宫早期刊物的特点、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点评价两点希望曹天生笔者是贵刊的一位忠实读者,数年来,每次上图书馆,总要翻翻贵刊,摘抄或复印一些对我有用的材料。贵刊是国内唯一一份宣传与研究新文化历史的权威性刊物,有许多刊载的文章被国内其它权威性刊物转载与搞介。笔者认为,办文字性刊物,主要看文章,...  相似文献   

20.
《文史天地》2005,(6):65-68
随今年4期刊物寄出的读者意见调查表,在刊物寄出不到10天,就有读者将表认真填写好后寄回。现在,寄回的调查表数量之多,出乎我们的意料,更让我们十分惊喜。广大读者对我们既有热情的鼓励,更有严肃、认真、中肯的批评。这些鼓励和批评,源自于广大读者对这本刊物的关心和厚爱。我们将把读者的深情厚谊变为我们进一步办好刊物的强大动力。限于篇幅,我们只能将部分读者的意见摘登如下,并借此机会,向广大读者表示我们最诚挚的谢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