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契丹建国前的社会组织,弥里指河的流域、优质牧场,石烈指强大宗族控制下的各牧场,都已经是地缘组织。涅里重组契丹八部,是以曾经掌权和现在掌权的部落权贵宗族及其姻亲宗族分别控制仅存的十二个石烈,部也已具有一定的地缘性。"二府"分别出自迭剌部和楮特部,是管辖契丹八部的组织。阿保机改造"二府",使之成为统辖契丹八部的中央机构,使与之对应的部、石烈、弥里成为地方行政机构,由此构建起契丹国家。  相似文献   

2.
契丹族的族际通婚,是其民族的重要婚姻形式之一。在契丹民族发展的历史中与其他民族的通婚经历了一个从上到下逐步发展与深入的过程。契丹族族际通婚的扩大和发展,是与其统治政策联系在一起的,在客观上促进了与各民族的融合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辽代瓷器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但对于契丹传统陶器的研究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通过对契丹最具特色的传统陶器的排序与编年的研究,不仅了解了契丹陶器发展演变的脉络,同时辨识出远在建立辽王朝之前的契丹遗存,并确认了其同鲜卑遗存的一定联系.契丹陶器的演化表明在建立辽代发展的过程中,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技术工艺的发展,传统陶器逐渐被釉陶或瓷器所替代,走向了衰落.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契丹族金银器动物纹饰的研究 ,深入阐述了它的种类和特点 ,并将契丹金银器的动物纹饰与匈奴、鲜卑、突厥金银器动物纹饰进行对比 ,论证了契丹族金银器动物纹饰所体现的文化特征。揭示出草原文明鼎盛时期的契丹族在文化上所占据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5.
辽朝奄有长城内外,雄踞漠北,其境内生活着众多民族,除了契丹人和汉人外,还有渤海人、回鹘人、奚人、室韦人等。当前对辽代陵寝制度渊源的研究,多着眼于中原文化和契丹本民族的文化,其他文化对辽陵的影响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根据辽陵中的渤海文化因素及其发展演变可知,辽祖陵因山谷而建的陵园形式,是对渤海山城的模仿,纵向的单轴线和南北二分式的陵园布局,则是借鉴自渤海三陵坟墓地。在显陵和乾陵中,祭祀建筑的阶地式布局和瞭望台的设置显示渤海文化因素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而在辽代晚期的庆州三陵中,随着政治形势和选址标准的变化,渤海文化因素失去了其所依存的政治基础和物质载体,进而趋于消亡。  相似文献   

6.
蹀躞带契丹文化中的突厥因素冯恩学(吉林大学考古学系)契丹在发展过程中,除积极地向汉族学习外,也曾接受了其它民族文化的影响。契丹北走黑车子室韦,始学作车帐;因突厥而称皇后曰“可敦”;据回鹘文而创契丹小字,故契丹文化也是一个多元的文化。在契丹考古研究中,...  相似文献   

7.
论契丹民族华夷同风的社会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契丹民族的历史观、民族观、社会观、道德观等方面论证了契丹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辽政权是属于南北对峙时期的北方民族政权。契丹王朝的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文化教育诸方面,基本上继承了中原汉制并有所创新,体现出中华多元一体的发展趋势及契丹族华夷同风的社会风貌。而日本学者所宣扬的“契丹王朝是胡族国家”,“辽朝是在中国史系列之外存在的国家”是完全不符合契丹族历史发展的实际的  相似文献   

8.
云南保山通向南亚地缘经济战略探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山发展通向南亚地缘经济有着天然的地缘因素优势,古代的丝丝绸之路,近代的滇缅公路,现在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南亚各国关系的改善,能源通道"马六甲困境",大大促进保山与南亚的经济贸易往来。同时,保山与南亚被高山、大河阻隔,缅甸北部的不稳定局势及中印关系的改善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则成为制约保山发展通向南亚地缘经济的制约性因素。加强与南亚农业领域、经济贸易、旅游文化产业等合作及建设中印石油大通道是保山通向南亚地缘经济的战略性举措。  相似文献   

9.
一、契丹族的发展及阿保机所建立的政权契丹是我国兄弟族之一,在历史上同各族一样共同开發了偉大的祖国,締造了祖国的疆土,对祖国的历史發展貢献了应起的作用,因而对契丹族社会性質的討論,是非常必要的,这对理解我国長期以来就是个統一的多民族国家有很大好处。关于契丹社会的發展从氏族制而阶級社会轉化的时期,一般地都認为从阿保机所建立的政权开始,对这个政权的性質基本有兩方面的意見,有的認为是奴隶制,有的認为向封建制飞躍。我們的意見契丹族未曾经过奴隶制的阶段,由于其游牧經济的特点,特别是由于汉族封建关系的直接影响,在阿保机前雅里时,巳由家長奴隶制轉向宗法游牧封建制。而阿保机所建立的政权則是在其社会內部生产力的增長  相似文献   

10.
契丹,是我国北方的古代游牧民族之一。契丹亡后,契丹人开始了大规模的迁徙,主要体现在三个时期:辽亡前夕少数契丹贵族在金军逼近时的迁徙;金朝统治时期契丹人发动叛乱和起义所引起的迁徙活动;蒙元时期,契丹人对蒙古的归附以及随着社会大迁徙而引起的契丹人迁徙。  相似文献   

11.
杨逍 《史学集刊》2024,(1):134-144
斡鲁朵内的部族组织由石烈、抹里和瓦里三种基层单位构成,属于“部族”组织,而非“帐族”组织,有相对固定的驻牧地,不追随辽帝捺钵。在辽朝中期以前,辽帝通过建立隶属于斡鲁朵的石烈和抹里组织,削弱契丹部族势力。在辽朝中期以后,受到自然环境恶化和契丹部族势力式微等因素的影响,斡鲁朵内的石烈和抹里组织逐渐被迁离“契丹故地”,转向对奚人的镇戍。瓦里是由契丹贵族罪犯组成的基层组织,是辽帝削弱契丹贵族势力的工具。瓦里的分布地与契丹“分地”的继承制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地缘环境评估中的尺度陷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丰龙 《人文地理》2022,37(2):24-30
地缘环境评估是政治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对于地缘风险评估和地缘战略制定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现有研究较少论及地缘环境评估中的尺度问题。本文基于地理学中的尺度研究,尤其是王丰龙所提出的尺度陷阱理论,系统归纳了地缘环境评估中面临的 4 类尺度陷阱。首先,在地缘环境评估中,分析的空间范围和单元划分与地缘环境的评估结果存在相互依赖关系,从而造成分析尺度选择陷阱;第二,地缘环境评估需要涵盖不同尺度上的因素,从而产生多尺度耦合陷阱;第三,地缘环境评估需要将不同尺度形式的因素同时纳入,从而面临不同尺度形式的叠合陷阱;第四,地缘环境评估需要兼顾指标的综合全面与分析问题的重点突出两个相矛盾的需求,进而产生了综合化尺度陷阱。建议后续研究在认识到这些尺度陷阱的基础上,选择更优的分析尺度,提升评估结果的稳健性,从而增强相关研究结论对于地缘风险判断和地缘战略制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契丹辽朝对南唐的交结和利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代时期,契丹辽朝对南唐的交结和利用是契丹辽朝南下中原政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认识契丹早期发展原因的重要问题之一.围绕着双方交聘的目的和内容,形成3个阶段,不同阶段各有侧重;从交聘双方的地位和作用看,契丹辽朝明显居于主导地位.契丹辽朝对南唐交聘的建立、发展、变化和终结,某种程度上是不同时期契丹中原政策变迁的反应.  相似文献   

14.
契丹人在辽代是统治民族,同汉人相比在数量上虽然处于劣势,但却遍布整个辽国疆域。公元1125年金灭辽,契丹人的统治地位被女真人所取代,成为被统治民族。金国疆域比辽国有所扩大,特别是向南扩展,以淮河与南宋为界。由于这些变化和一些政治事态的发展,契丹人在金代的分布也相应发生变化。总的趋势是:契丹人部分西迁,部分北撤,部分南下,大部分留居原住地。本文主要探讨金代契丹人分布的变动,由于缺乏具体数字,进行定量研究还有许多困难,目前只能停留在定向研究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5.
自本世纪初以来,国内外研究契丹史者不乏其人,各种著述亦不少见,但是始终无人编著全面、系统介绍契丹族的专史。张正明同志所著,由中华书局出版的《契丹史略》,则填补了这个空白,成为国内第一部关于契丹族的专史。《契丹史略》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又多有发挥和发现。《契丹史略》的问世,是近年国内外契丹史研究的一项新成果。  相似文献   

16.
晋时,鲜卑为前燕慕容皝所灭,余众遂散为奚或契丹。元魏时,契丹“交市于和龙、密云之间”。其内部经济已有对外贸易交换的需求;只是此时契丹诸部之间的贸易交换,目前找不到任何记载,无法判断。9世纪末至10世纪初,唐王朝的衰落和灭亡,给契丹的扩张提供了有利条件;10世纪初终于建立了以契丹贵族为主体的地方性政权。本文要探讨的就是在其统治区之内的商业状况。至于对外榷场贸易(如对高丽、西夏和宋)本文从略。  相似文献   

17.
契丹罪人“稿索自缚 ,牵羊望拜”是与死葬有关的礼俗。辽代公主下嫁时皇帝赐与的“送终车”上所载之羊与辽朝皇帝死后灵柩发往墓地的路上所刑之“羊” ,是同一用途之羊 ,是送死者魂灵去辽代契丹人灵魂所归之所———黑山的灵物。辽代契丹人的这种葬俗 ,当是继承或吸收了乌桓人类似的礼俗  相似文献   

18.
契丹族源于东胡后裔鲜卑的宇丈部。契丹,汉译亦作吉答、乞塔、乞答、吸给等。其含义众说纷纭,通行说法为“镔铁”之意。契丹兴起于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这里也是我国古代北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芩文主要介绍了契丹民族起源的传说“白马青牛”,契丹的起源地,契丹的族源,以及契丹的族称。  相似文献   

19.
契丹民族特有的再生礼产生于遥辇汗国时代,在当时具有彰显权力转移合法性的重大政治意义。随着契丹国家的发展,地域的扩大,政治机构的完善及汉文化的影响,再生礼虽然在仪式上保存了其原始特征,但礼的本质内涵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逐渐发展成为契丹国家带有庆祝、祈福色彩的庆典之一,并导致了再生礼与契丹民族覆诞习俗渐趋混同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契丹族源于东胡后裔鲜卑的宇文部。契丹,汉译亦作吉答、乞塔、乞答、吸给等。其含义众说纷纭,通行说法为"镔铁"之意。契丹兴起于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这里也是我国古代北方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契丹民族起源的传说"白马青牛",契丹的起源地,契丹的族源,以及契丹的族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