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甘肃高等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甘肃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共建西北师范大学。共建签约仪式于3月16日在西北师范大学举行。  相似文献   

2.
信息化——地方志事业发展又好又快的助推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山东省地方史志系统信息化建设的一些做法和取得的成效,认为建设地情资料库和地情网站是方志系统信息化建设的基本途径;方志系统信息化建设应坚持全方位推进。  相似文献   

3.
隋岩 《黑龙江史志》2011,(16):3-5,9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宝清县召开全省市(地)地方志主任座谈会,主要目的是总结经验、交流情况、互通信息、查找薄弱环节,研究改进措施,推进全省地方志工作深入开展。同时,征求大家对《黑龙江省地方志条例》(征求意见稿)的意见。这次会议得到了双鸭山市委、市政府和宝清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省地方志办公室及与会的各位代...  相似文献   

4.
潘彦 《羊城今古》2006,(4):29-30,43
持续不断地编纂地方志,是我国独有的延续两千多年的优良文化传统。自隋、唐确立史志官修制度以来,历代都把修志作为一种官职、官责,并颁布政令对修志进行统一规范。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方志工作。1957年,国务院将地方志工作纳入国家12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纲要(草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改革开放以来,在“文革”期间因故中断的地方志编修工作重新启动。全国首轮省、市、县三级志书规划编纂六千余部,截至2005年,已出版五千余部。其中1994年,《从化县志》由广东省人民出版社出版。地方志工作作为一项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文化基础事业,已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一项系统工程,发挥了资政、存史、教化的重要作用。如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轮修志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至2006年底止,《从化市志》(1979—2005)107个承修单位中,经主编验收的有48个.正在三审的有17个,二审的有22个,一审的有19个.未交初稿的只有1个。2007年,《从化市志》(1979—2005)将按计划送广州市志办验收.  相似文献   

5.
同志们:这次会议,是我省地方志办公室分设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全省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地方志工作条例》,认真落实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对过去几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王君省长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多次交待要把会  相似文献   

6.
<正>(2012年7月6日)同志们:经省政府同意,今天召开全省第八次地方志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传达贯彻全国省级地方志工作机构主任会议精神,全面总结近年来全省地方志工作,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任务,表彰全省地方志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通报全省第二轮修志工作督查情况,向我省首批志  相似文献   

7.
申联彬 《沧桑》2010,(1S):2-5
<正>同志们:这次会议,是我省地方志办公室分设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全省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地方志工作条例》,认真落实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对过去几年的工作进行总结,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王君省长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多次交待要把会  相似文献   

8.
同志们:今天.省政府召开全省依法修志工作暨2009年地方志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传达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与省政府《广东省地方志工作规定》情况和2008年地方志工作.对进一步贯彻落实《条例》与《规定》、推进依法修志和做好2009年地方志工作进行动员部署,省委常委、副省长肖志恒将代表省政府作重要讲话。下面.我代表省地方史志办公室作工作报告。讲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史志》2009,(7):5-9
同志们: 这次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的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和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总结全省地方志工作的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明确全省地方志工作的发展思路和总体要求,部署全省地方志工作的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表彰奖励全省地方志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于莎燕副省长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开拓创新,埋头苦干,不断开创全省地方志工作新局面,为建设“八大经济区”,实施“十大工程”,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做贡献。下面,我受于莎燕副省长的委托报告工作。  相似文献   

10.
地方志工作承载着记述和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殊历史责任,其重要性、特有性,体现在职能的发挥上,必须履行服务社会的职责;在工作的要求上,必须统筹协调编撰任务;在文化的传承上,必须以特有的视角记录历史,弘扬文明。近两年,镇江市更加重视地方志工作,以前瞻性眼光、开放性意识、创新性思  相似文献   

11.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地方志事业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凝聚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方面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要、任务更加艰巨。只有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坚持推进地方志事业的创新发展,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才能不断开创地方志工作的新局面,为推动地方志事业大发展、大繁荣提供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2.
雷坚 《广西地方志》2003,(2):19-22,26
与时俱进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命题,是社会向前发展所必需。这要求编纂新方志不断提供新材料、新内容,选择适应时代的科学载体。地方志事业要发展,必须进行理论与编纂创新,并在志书版本、功用及地方志工作方面创新。  相似文献   

13.
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条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以中央政府名义正式颁布的有关地方志工作的行政法规,使编修地方志成为各级政府的法定职责,是依法治国方略在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体现。《条例》的出台对实现依法修志、建立地方志工作长效机制、保障地方志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有着重大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这次全省地方志工作座谈会是经请示赵正永副省长同意召开的一次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题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回顾总结去年的工作,研究探讨如何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拓宽地方志工作领域,求实创新,加快修志工作步伐,加强地方志系统机构和队伍建设,促进全省地方志事业繁荣发展。这次会议得到了省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周玉明副秘书长到会作了重要讲话。会上,各市志办和部分省志专业志办汇报交流了去年的工作;结合本单位实际,提出了今年的工作思路。大家集思广益,围绕讨论题目,积极发言,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见和建议,对于做好全省地方志工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同志们:这次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的主题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和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总结全省地方志工作的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明确全省地方志工作的发展思路和总体要求,部署全省地方志工作的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表彰奖励全省地方志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于莎燕副  相似文献   

16.
2006年5月18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部关于地方志工作的法规。《条例》颁布实施,将地方志事业纳入了规范化、法制化轨道,对于实现依法修志,建立地方志工作的长效机制,保证地方志事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促进地方志工作更好地为各级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 全省第七次地方志工作会议是在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委八届三次、五次全会和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步伐的新形势下召开的。这次会议是贯彻落实全国会议精神的学习会.也是对我省第二轮修志工作进行再部署、  相似文献   

18.
这次会议是在全国地方志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的背景下召开的,会议表彰了先进,总结和交流了经验,对2009年的工作进行了部署,是一次推动山东省地方志事业深入发展的重要会议。2007年1月,我应邀参加了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会议;2008年9月,我陪同朱佳木同志,在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以下简称第网次工作会议)召开前夕到山东调研。  相似文献   

19.
《地方志工作条例》的颁布,进一步说明地方志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地方志工作条例》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很简约、很明确、很管用.文章进一步具体阐述了《地方志工作条例》这三方面特点.  相似文献   

20.
《福建史志》2009,(2):F0002-F0002
3月10日.全省第七次地方志工作会议在福州举行。会议传达贯彻第四次全国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我省修志工作进展情况,部署进一步推动第二轮修志工作。各设区市政府及省直部门分管领导,市、县(区)方志委(办)及省直修志单位负责同志等近30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张剑珍主任、方清副主任分别主持。省委常委、副省长陈桦,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秘书长田嘉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