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开发大西北,早在七十多年前也曾被提上议事日程,但那时政客与军阀当道,加上战争的压力,致使开发计划纷纷流产。七十多年前的西北开发  相似文献   

2.
民国时期海南岛经济规划开发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军 《民国档案》2001,(1):105-110
海南岛为中国海西南之门户,我国南疆独一大岛,它不但在国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经济上亦居特殊位置。海南岛的经济化开发有着悠久的历史,民国时期,其丰富资源已为国人所共识,日、法等帝国主义则对之垂涎已久。国民政府有鉴于此,曾多次就海南开发拟订详细计划,以图发展海岛经济、巩固南疆国防、抵御外人觊觎,而国内外实业界人士亦曾对此做过实际努力。  相似文献   

3.
赵文洪 《丝绸之路》2006,(11):35-38
2006年5月14-20日,我在兰州、敦煌地区有一些感受,这里是其中的几个片段。[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关于内蒙古的开发道路 ,存在“农垦实边”、“林牧兴边”、“农牧并重”三重认识分野 ,内含了巩固边防、内地问题、边省利益、经济增长、民族关系、生态平衡等六种目标取向。受边疆危机、内地灾荒等现实问题的困扰 ,关乎长远的林牧一途无由践行 ,内蒙古未能越出以农为主的误区。  相似文献   

5.
马玉蕻 《丝绸之路》2007,(11):12-15
中国西部是世界上自然结构最壮观、最奇特的地区,是中国最大的旅游资源宝库。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雄浑秀丽的自然景观、神秘奇绝的地形地貌、异彩纷呈的人文景观、色彩缤纷的民俗风情,使西部旅游资源具有大容量、多样性、原始性、独特性、垄断性的总体特征,其中不少是世界级的顶尖旅游资源。在西部众多的旅游精品中,西北地区具有独特的特点与价值,非常典型地代表着西部地区旅游  相似文献   

6.
左宗棠开发大西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谭学书 《炎黄春秋》2004,(12):71-75
早在130多年前,我国就曾经进行过一次有声有色、卓有成效的西部大开发运动。主导这次西部大开发运动的领军人物就是我国近代史上大名鼎鼎的左宗棠。一、对农业的开发左宗棠对西北经济的开发是与他西征的军事行动同时进行的。19世纪60—70年代,我国西北地区相继发生战乱,一些地方势力纷纷建立起了分裂政权;沙俄侵略者乘乱出兵侵占了我国伊犁地区;英国殖民主义者也蠢蠢欲动,妄图在新疆混水摸鱼。一时间,我国西北地区烽烟四起、山河破碎。在祖国领土和主权遭到侵略和瓜分的关键时刻,力主出兵收复领土的主战派领袖人物左宗棠,于1866年临危受命,…  相似文献   

7.
崔欣 《丝绸之路》2008,(10):57-58
过去很长时间“大西北”被定格为落后、贫穷的代名词。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潜力,大西北一跃成为人们眼里充满诱惑力的经济开发富矿区。在这一堪称改写历史进程的大转折中,蕴藏在大西北这片辽阔土地上的旅游资源优势也日渐显山露水,成为国内外旅游界以及消费者聚焦的热点。  相似文献   

8.
《文史春秋》2005,(7):51-52
彭德怀“伸手要权”1947年初,彭德怀到延安王家坪的窑洞会见毛泽东,提出:“贺龙同志忙于晋绥事务,远离延安,陕北现有的几个旅,加上后勤部队也就2万多人,是否由我先来指挥一下?”停了停,他又补充:“等贺龙同志返回延安,仍由他来指挥。”  相似文献   

9.
高红 《江淮文史》2000,(4):137-144
80年前,名军事将领、杰出的爱国主义冯玉祥提出了“开发西北”的响亮口号,并身体力行,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风景名胜》2014,(3):164-168
大西北的牛肉面远近闻名,可等我来到武威时才发现,牛肉面不是午餐,也不是晚餐,却是一份早餐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王堡 《民俗研究》2001,(2):177-179
大西北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五个省区,总面积303万平方公里,几乎占到全国面积的三分之一。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居住着近50个不同的民族。他们在各自的发展历程中,创造出了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每个民族的文化,总是伴随着该民族世代相沿、积久而成,它渗透于物质、观念、心理、信仰和行为众多方面,是为人们的种种需要而存在着的多功能的复合系统。仅从社会学的角度而言,民族民间文化显然具有社会控制的效用,  相似文献   

12.
王勇忠 《文史天地》2007,(10):47-48
因身胖而组成一团体者,可能前无古人,不知是否会有来者,其成立启事,可以让那些成天沉迷于各种减肥广告者鉴。  相似文献   

13.
《文史天地》2013,(1):89-92
民国时期,蒋宋孔陈四大家族靠手中的权力攫取了社会的大部分财富。当人民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时,四大家族中的“八旗子弟”孔二小姐之流却在公众面前大秀时尚和奢华,还恬不知耻地说这一切都是他们自己努力的结果。下面一组图片,反映的是民国时期的饥荒。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各种灾荒频繁严重,广大人民深受其苦。其特点是:无年不灾,持续不断;无地不灾,灾民众多;多灾并发,纵横交错。其危害严重而深远:灾民生活极其悲惨,大批死亡或遮亡;农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城镇工商等业进一步衰落;阶级斗争激化。社会动荡,反抗斗争迭起。究其原因,除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外,社会原因是主要的:统治阶级的掠夺使得国困民穷,无力抗灾;战争频繁,加重和制造了灾荒;水利长期失修、破坏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身份证制度可上溯到20世纪40年代。1945年日本投降后.蒋介石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限制共产党的活动,开始在全国实行国民身份证制度。国民政府立法院对当时的《户籍法》进行了修改,同年公布了《户籍法(修正草案)》,在草案中,对在全国各地实行国民身份证制度作了规定。此后,国民党统治下的旧中国各省、市。纷纷制定身份证实施条例.由于没有具体的统一规定.所制定出的条例也不尽相同。如民国江苏省政府规定:“年龄8岁以上之男女普遍制发国民身份证”。民国福建省政府制发身份证时规定:“凡满十八岁者,不分残废老弱.均应一律发给”。《福州市政府举办国民身份证暨公务员首先领发实施细则》称:“凡年满18岁住满一个月以上.或新迁入有久住意思之人民暨公务员及眷属均应领发本证。未满18岁者准予声(申)请领发”。身份证由各地政府统一制发。对不办领身份证者则处以罚款。  相似文献   

16.
做寿习俗是人生礼仪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尚书&;#183;洪范》记载:“五福,一日寿,二日福,三日康宁,四日攸好德,五日考终命。”寿居五福之首,可见古人对寿是非常重视的,由此也带来了隆重的做寿风尚。这里介绍的民国时期的南京寿俗,有的已经消失了,有的发生了转变,有的融人了新的内容,因此内涵更加丰富了。  相似文献   

17.
孙语圣 《民国档案》2002,(4):107-109
安徽省.在民国37年中,就发生大小水旱灾害共45次。从全省的水域分布状况看,江淮流域面积约占全省总积的80%,“故江淮堤防之能否安澜.固直接足以影响农产物收获之丰歉,而对于本省经济之荣枯,亦有重大而密切关系”。因此,南京政府和安徽省政府对兴修水利较为重视。其投入和成绩在各种救灾措施中堪为第一。  相似文献   

18.
敖文蔚  李翔 《湖北文史》2003,(1):165-169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和气候条件十分复杂,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灾的国家。民国时期,由于封建主义的束缚和帝国主义的掠夺,农村经济落后,广大农民无力抵御自然灾害。而且,因缺乏科学知识,封建迷信思想严重,往往采用巫术禳灾的方法,以乞求“老天爷”保佑,躲过灾难。对此,他们还编造了一些“道理”。  相似文献   

19.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与中国银行合作开展的整理、抢救和开发利用民国时期中国银行档案项目,在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中国银行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一年半的编辑整理,已全部完成并通过了中国银行的验收。项目成果移交仪式于2001年11月30日在北京中国银行总行大厦隆重举行。中国银行行长刘明康、副行长李早航,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局(馆)长毛福民,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馆长周忠信、副馆长许寿林等有关领导出席了移交仪式。  相似文献   

20.
民国时期的移风易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阶段。因此,在民众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共同习惯中,既积淀着周秦以降的传统,也夹杂着晚清以来由外国而来的西方习尚,这是中国从未有的中与西、新与旧的杂处和碰撞以至融合的剧变时期。在这剧变过程中,民国政府和国民党都采取了移风易俗的措施,他们试图通过改革将民众引向现代文明以巩固其统治。这是关于民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现代化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