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小平 《南京史志》2023,(26):30-31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出:“支持幼儿与同伴合作探究与分享交流,引导他们在交流中尝试整理、概括自己探究的成果,体验合作探究和发现的乐趣。”游戏分享和交流活动是完整游戏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师要积极组织幼儿展开游戏分享活动,引导幼儿自发交流,积极表达,共同解决问题,共享快乐时光,从而培养幼儿的良好道德品德。  相似文献   

2.
杨淑英 《南京史志》2022,(12):76-77
<正>美术是多彩生活的反映,美术活动是幼儿自我表达的重要方式。幼儿在美术活动中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体会,也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和情感。因此,美术教育活动不但能提升幼儿的美术素养,而且对幼儿的个性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一、激趣,在美术活动中激发幼儿自信  相似文献   

3.
<正>“儿童哲学”是由美国当代哲学家、教育家马修·李普曼创建的,是指儿童在安全舒适、轻松自由的场境中,能够充分感受、观察周围的世界。当下的儿童,是面向未来世界的儿童。教师要顺应儿童好奇、好问、好探究的天性,提供自我表达、自我探索、自我体验与自我创造的机会,把儿童哲学的思想融入幼儿的一日生活。基于这样的理念,师幼在美好的秋天开启了关于落叶的哲思课程行动。  相似文献   

4.
<正>哲学源于人们对世界产生的惊异,儿童则因自身的纯真而始终处于一种惊异的状态,对世界万物充满了疑惑和好奇。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幼儿总会产生许多哲思问题。教师可结合倾听幼儿的“原声音”、导正幼儿的价值观、“物化”幼儿的哲思点等指导策略,开展丰富多彩的生成活动,让幼儿在探索中获得更深层的思维发展。幼儿是天生的“哲学家”,对事物发出的惊叹、疑问等都蕴含着哲学韵味。教师应该敏锐地抓住惊异中的教育契机,及时生成系列活动。本文以中班生成活动“树屋落成记”为例,提出相应的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5.
葛李媛 《南京史志》2023,(37):46-47
<正>“暖日记”是幼儿认知和情感最自由、最真实的表征和表达。在一日活动中,幼儿结合自己的感受、认知、经验等,将“暖日记”融入其中。“暖日记”融入幼儿活动需要一定的策略支持,以便幼儿能敞开心扉,向他人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记录自己最自由、最真实的表达。本研究以幼儿“暖日记”活动为研究背景,以本园幼儿和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访谈法和观察法等研究方法,观察、分析“暖日记”在幼儿活动中的应用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6.
杨燕 《神州》2014,(6):97-97
<正>幼儿绘画,是幼儿用来传情达意的视觉语言,是幼儿一种自发的艺术创作活动,是幼儿思想情绪、艺术潜能的自由表现。教育家德廖莫夫说:“并非所有的儿童都会写诗和唱歌,然而所有的儿童都会画画。”在幼儿绘画教学中,应顺应儿童自然成长的规律,尊重儿童在绘画活动中的自我发现和自我表现。然而,现实幼儿绘画教学中,由于既受传统美术教育长期影响,又有新的教育思想冲击,存在着一些问题,使教师找不准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无法真正地放手让幼儿自己去画画,让幼儿去表达、表现  相似文献   

7.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什么样的音乐活动更适合幼儿且更易引起幼儿共鸣,是我园亟待破解的问题。在《指南》精神的引领下,我园对音乐活动深入思考,不断修正教育行为,支持幼儿在音乐上的学习与发展。本文主要从音乐活动价值的探讨、实施策略的改变、教师理念与行为的转变三方面阐述艺术同构视域下我园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朱雪艳 《南京史志》2023,(26):50-51
<正>《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估指南》中提出:“重视幼儿通过绘画、讲述等方式对自己经历过的游戏、阅读图画书、观察等活动进行表达表征,教师能一对一倾听并真实记录幼儿的想法和体验。”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教师要睁大眼睛去观察,静下心来去聆听,带着问题去思考,依托幼儿表征,以“一对一倾听”为媒介,走进幼儿的世界,感受幼儿的感受,发现幼儿的发现,助力幼儿“自然生长”。  相似文献   

9.
郦晓燕 《南京史志》2022,(30):10-11
<正>3~6岁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对儿童来说,世界就是偌大的儿童哲学探究场,有太多东西等待他们发现、追问和理解,和儿童一起哲思是支持他们的绝佳方式。我园以“儿童哲学”视角,深入研究儿童的思维特点,建构“百花园课程”,让儿童的思辨方法多样、思考能力增强、思维品质更优。  相似文献   

10.
王亮 《南京史志》2011,(22):45-46
《纲要》指出:"在幼儿观察事物的形状,颜色,结构的基础上,培养他们用绘画和手工充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情感。""生活艺术化"和"儿童的生活都是游戏"等观点,皆是指在活动中发展幼儿想象与创造,使幼儿  相似文献   

11.
<正>幼儿园种植活动是一项综合性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究力、学习力和创造力,为幼儿提供接触自然、探索自然的机会,激发幼儿对生命的热爱。本文基于儿童视角下“小豆豆农场”的建设,从设计理念、空间布局等方面阐述我园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12.
赵春香 《南京史志》2022,(16):41-43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和支持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的特点,要在做中学、玩中学;要创造机会和条件让幼儿自己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得有益经验。”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越来越重视生成课程对幼儿发展的意义。生成课程源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幼儿的探究和学习提供了载体。生成课程不同于预设课程,是师幼共同构建对世界、对自己的态度和认识的过程。生成课程能激发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基于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经验,与幼儿一起构建生成课程,让幼儿在探索中发现、学习、成长。  相似文献   

13.
胥曼 《南京史志》2024,(2):42-43
<正>本研究基于儿童视角,采用园本研究方法,通过对幼儿园“活动工坊”活动的观察和记录,以及对教师、幼儿、家长的深入访谈,探究“活动工坊”对幼儿活动体验的促进作用。研究发现,“活动工坊”能够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合作意识。一、研究背景和问题陈述幼儿期是人生中重要的成长阶段。幼儿的活动体验对于其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幼儿园作为幼儿活动的主要场所,具有为幼儿提供丰富、  相似文献   

14.
夏妮妮 《南京史志》2022,(13):39-40
<正>《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大班幼儿对科学区域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也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和主动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利用教育契机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大班科学区域活动中,教师要满足和支持幼儿科学探究兴趣,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培养幼儿自主探究能力,激发幼儿的探究潜能就显得尤为重要。一、创设问题情境,选择适宜内容大班科学区域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形式。  相似文献   

15.
黄莹 《南京史志》2023,(20):16-17
<正>一、案例背景儿童视角的运动会和教师主导的运动会有什么不一样?儿童视角首先要认识到儿童是主动的、有能力的、顽强的探索和发现者,相信幼儿能表达对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世界的看法,并尊重和欣赏儿童的这种能力。幼儿园一年一度的大班“‘绳’采飞扬”运动会即将到来,教师们经过讨论,决定将举办运动会的权利交给幼儿。  相似文献   

16.
张国樑 《南京史志》2022,(30):92-93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也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在生活坊活动中,幼儿常常会遇到特别感兴趣的事物或提出意想不到的问题。兴趣是幼儿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动力,教师要追随幼儿的兴趣,适时提供支持,创设开放的活动空间和亲身体验的机会,促进幼儿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陈家凤 《南京史志》2023,(13):16-17
<正>幼儿园“亲自然”课程,以“亲”自然的情感出发,立足于顺应幼儿的自然天性,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让幼儿在“自然中感受,游戏中成长;顺应中收获,体验中回归”为课程目标,满足幼儿在与自然的接触中“自然、自由、自主、自信、有爱、有序”地成长。本文基于儿童立场,甄选“真实、灵活、有趣”的课程内容,以“小区域、真游戏、大自然”为实施途径,尝试让幼儿在“感受、体验、表达、互动、反思”中获得学习与发展,让其“玩在自然、学在自然、乐在自然”,培养其“会观察、乐探究、敢冒险、敬自然”的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18.
钱程 《南京史志》2022,(30):84-85
<正>陈鹤琴先生主张:“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大自然、大社会是孩子们最真实的、最丰富的、最具吸引力的学习环境。”教师应该带幼儿走向公园、农场、自然风景区、社会场所,让幼儿在与大自然、大社会的接触中尽情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摸一摸、做一做,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渴望主动发现、主动探究的心理,获取最真实的感受,让幼儿在多彩的自然环境中学会观察、学会创造。  相似文献   

19.
孙卓丽 《南京史志》2022,(17):31-32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良好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幼儿能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情感。”教师要让幼儿正确认识情绪、了解情绪、能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对消极情绪进行调节。南非的《早期儿童发展服务纲要指南》中对于儿童情感的发展有三个关键词:我是(我自己有哪些特点)、我能(我可以做的事情)、我有(有哪些人可以提供帮助)。而大班幼儿正处于自我概念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对自我的认知和探索越加丰富与清晰,自我的评价与体验也更加客观和积极。他们能将自己的想象和情感融入笔触中,  相似文献   

20.
项吉 《南京史志》2023,(40):50-51
<正>如何重塑教师观念,落实儿童本位;如何敏锐地捕捉到幼儿感兴趣的、有价值的问题,促进他们探索更多的问题;如何支持幼儿的多元表达,让幼儿的学习可视化……基于这些思考,我园尝试将“马赛克方法”引入项目化学习中,让师幼在多维度、多层次对话过程中动态生成驱动性问题,全面落实“幼儿是有能力的评论者”理念,助力幼儿的深度学习。本文以大班项目活动“小枸杞的故事”为例,谈谈这方面的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