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幼儿园班本课程是以班级为单位,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综合利用各种资源的生态课程,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整合构建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我园运用课程审议、园本教研等形式,进行核心引领;教师团队紧密协作、有效落实,努力使主题课程实施趋向班本化。本文结合“引、推、议、拔”四个核心关键点,结合大班主题课程《我是中国娃》,谈主题课程的班本化实施。  相似文献   

2.
郁霞 《南京史志》2023,(37):52-53
<正>班本化课程开发,其核心是从问题到行动的动态实践进程。班本化课程从哪里来?如何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探索,以促使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基于以上问题,我们通过研究发现,问题是班本化课程的起源,也是幼儿有意义学习的起点。教师要立足幼儿视角,创设与幼儿生活经验相关、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情境,帮助幼儿建构有益的经验,积累学习的方法,形成积极的情感,促进幼儿有意义学习。本文以班本化课程“小鸡从哪里来”为例,探讨在班本课程中促进幼儿有意义学习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宋笛 《南京史志》2022,(34):12-13
<正>幼儿园班本课程是基于“园本课程”而产生的,立足于班级,源于班级幼儿的兴趣,考虑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也产生于教师对本班幼儿了解的基础上。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才是“真”教育,从生活中来的课程才是“真”课程。“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三大核心,也是幼儿园班本课程创生的三大关键策略。本文以小班《有趣的影子》班本课程为例,浅谈生活教育理论指导下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创生策略。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课程游戏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幼儿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在与人、物、事的“对话”中,不断进行有意义的建构。我园积极转变课程资源观,深入探讨“儿童本位”视角下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学——转变观念根据教师对课程资源的认知需求,基于现状分析存在的困惑,我园通过业务学习、线上线下专题讲座等形式,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了解资源地图建构方法、资源开发与利用路径等,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做好充分的认知与理念储备。  相似文献   

5.
<正>班本课程是园本课程实施的重要路径之一,它是以班级为单位,基于幼儿的兴趣需求,围绕幼儿的问题线索,源于教师的课程意识,自下而上,生长起来的,反映的是师幼之间真实的学习、探索的过程。一、班本课程的产生,有"经验"的兴趣发现有"价值"的话题以经验引发兴趣。班本化课程强调以幼儿的经验为基础,幼儿园课程建设要做到具有"适宜性",  相似文献   

6.
潘红 《南京史志》2023,(26):74-75
<正>幼儿园园本课程方案,是一个追随幼儿、不断生长的开放系统。由于每所幼儿园所处的地域、文化背景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一,相对固定的课程无法满足每所幼儿园、每个班级和每个幼儿的个性发展需要,需要坚守儿童立场,以幼儿为本,不断调整、更新和优化课程。全域视野下“三全”园本课程实践,基于儿童的视角,以“转变方式—挖掘资源—利用资源——优化课程”循环递进的基本路径,有效利用身边的乡土教育资源,让幼儿在园本化乡土活动中,亲近乡土、感受乡土、体验乡土,让课程更加贴近生活,推动幼儿、教师、家长共同成长。  相似文献   

7.
<正>班本课程源于幼儿的内在兴趣,在师幼交往的过程中生成,可以促成与生活本体相融合,符合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基于地域资源构建班本课程,是用最接近幼儿生活的资源,促进幼儿的经验发展。本文结合“‘藕’遇”班本课程案例,探讨基于地域资源构建班本课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潘学香 《南京史志》2023,(20):62-63
<正>班本课程以班为本,依据幼儿兴趣和需要,有效整合周边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本文就如何依据幼儿的兴趣点生成班本化课程进行探索,并提出相关策略。一、班本课程目标的选定(一)课程目标的来源:及时捕捉幼儿园的兴趣点,满足幼儿的合理需求“‘洞’感地带”主题活动源于一次户外游戏活动。幼儿在四楼露天平台草坪上发现了一个洞,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这是谁的家?”“黑黑的洞到底有多深?”“里面会不会住着小蚂蚁?”……户外活动结束后,教师和幼儿一起探讨“小洞的秘密”。  相似文献   

9.
张婷婷 《南京史志》2022,(34):14-15
<正>幼儿园课程是生活化、游戏化的课程,幼儿的学习是基于生活经验的学习。班本课程是指以班级幼儿为课程设计与实施的主体,以幼儿的兴趣和经验为依据,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幼儿围绕某一主题进行持续、深入探究的课程组织形式之一。课程资源是影响幼儿园班本课程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自然资源、材料资源、人文资源等。我园充分利用园内竹笋资源,挖掘竹笋的教育价值,着力构建班本课程。  相似文献   

10.
张蕾 《南京史志》2023,(26):70-71
<正>健康快乐是幼儿教育的主要目标。我园秉承“大健康”理念,以运动为载体,以游戏为形式,依托基础课程和创生课程的优化和孵化,开发、构建和丰富以“跃动”为特点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同时,我园基于游戏精神,充分发挥“跃动”课程的教育价值,使课程更适宜更有效地服务于幼儿身心发展,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1.
<正>班本课程源于生活,而课程主题又源于生活中的话题。节约用水一直被人们探讨,保护自然资源应当从小做起。基于此,教师以"节约用水"主题生成班本课程,培养幼儿的节约用水意识。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精神,教师在实施班本课程中,主要借助绘本资源加深理解,培养幼儿的节约用水意识,利用游戏资源,增强幼儿的节约用水能力;利用生活资源,生成节约用水活动,助推班本课程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2.
王海霞 《南京史志》2023,(37):36-37
<正>园本课程是幼儿园文化和特色发展的实践载体。我园基于“玩沙”特色课程十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着眼于“园所独特文化积淀、教师视界素养提升、幼儿个性成长需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课程价值取向,确立了“自然共生的‘沙·趣’课程建构研究”课题项目。在研究过程中,我园理论与实践并行,对话与体验互撞,将幼儿园、教师、儿童、本土文化等视为相互依存的关系,把握“自然共生”样态,以“本土化发展”为路向,以“适宜性发展”为特质,深入践行“一支点(内涵发展)、双关注(儿童与教师)、三精准(需求、目标、路径)、四协同(院校支持、行政保障、园本发展、社区合作)、可持续”的研究策略,不断提高课程质量。  相似文献   

13.
赵媛媛 《南京史志》2022,(27):40-41
<正>陈鹤琴先生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说,儿童的各种能力是在游戏中获得的。”在江苏省全面推进课程游戏化的当下,我园要从根本上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惯性思维和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课程观,珍视游戏的价值,坚持在游戏中成就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我园在市级课题申报中成功立项“基于儿童经验的系列主题馆建构的研究”课题。在这一课题中,师幼一起建构各种不同的主题馆,从而生发各种各样的主题馆游戏。幼儿在活动中通过参观、调查、讨论,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我园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引领下,开展“自然·生活”课程实践,强调课程回归自然、回归生活,以儿童的生活和已有经验为出发点,以大自然和真实生活为内容,围绕儿童与自身、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构建园本化课程。我园坐落于京杭大运河河畔,幼儿对运河上的人行桥、公路桥以及来往的船只,充满了兴趣和好奇。为此,我们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条件,挖掘“运河”及其周边丰富的社会资源,生成了“运河”主题课程。  相似文献   

15.
汤悦 《南京史志》2024,(5):48-49
<正>班本课程是立足于班级发掘和整合课程资源,是以班级为基点、以幼儿的兴趣与需求为起点、以幼儿的发展为落脚点而构建的生态课程。本文以作者所在幼儿园为例,具体阐述课程资源的挖掘、课程生发的轨迹以及课程评价的方式,从生成者、创造者、建构者的角度,构建和实施生成性班本课程。  相似文献   

16.
<正>班本课程是以班级为单位,师幼共同讨论、参与、开发的具有班本特色的教育活动,是立足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在幼儿、教师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建构起的动态的课程。课程审议是指课程开发的主体对具有教育实践情境中的问题反复讨论权衡,以获得一致性的理解与解释,最终作出恰当的、一致性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但是,有的幼儿园班本课程审议陷入了为什么审、与谁审、如何审等困境中。本文从班本课程审议的参与者、对象、内容、媒介四个方面,提出以“四全”式审议提升班本课程审议水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张雷 《南京史志》2023,(13):24-25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进行的。”游戏,是幼儿发展能力、累积经验、社会交往的方式。其中,建构游戏因为自主性高、结构性低等特征,深受幼儿的喜爱。我班幼儿以木质积木为基本材料,结合多种低结构材料,通过自身的想象,进行各种建构和构想。在建构游戏的过程中,幼儿的社会交往、空间能力、动手能力等均有发展,充分体现了“自由、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精神。笔者以小班建构游戏“东台高架”为例,跟随幼儿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脚步,  相似文献   

18.
周虹 《南京史志》2023,(37):18-19
<正>我园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开发和实施以“悦享食趣,味润童心”为主题的食育课程,引导和帮助幼儿获得关于“食”的知识和能力,并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一、构建食育课程,培养良好习惯一日生活皆课程。我园将食育贯穿于各项活动之中,以加深幼儿对食物与人、食物与自然、食物与文化之间关系的认知,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食育环境创设,  相似文献   

19.
项吉 《南京史志》2023,(40):50-51
<正>如何重塑教师观念,落实儿童本位;如何敏锐地捕捉到幼儿感兴趣的、有价值的问题,促进他们探索更多的问题;如何支持幼儿的多元表达,让幼儿的学习可视化……基于这些思考,我园尝试将“马赛克方法”引入项目化学习中,让师幼在多维度、多层次对话过程中动态生成驱动性问题,全面落实“幼儿是有能力的评论者”理念,助力幼儿的深度学习。本文以大班项目活动“小枸杞的故事”为例,谈谈这方面的思考与实践。  相似文献   

20.
丁雅雯 《南京史志》2022,(16):14-15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要关注幼儿学习发展的整体性,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地发展,而不是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发展。”幼儿的发展是整体的,符合幼儿发展的运动课程应该多元整合。但在现实中,教师往往关注幼儿的动作发展,强调技能的习得。我园立足实际问题,将“全获得”理念融入运动课程,构建支持幼儿全发展的园本运动课程,推动幼儿认知,表达,交往,创造,学习品质等全方位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